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冠冕(miǎn) 折腰(shé) 瞥见(piē) 琉璃(liú)
B.虔诚(qián) 摇曳(yè) 恍若(huǎng)劫掠(lüè)
C.娉婷(pìn) 勃发(bó) 妄想(wàng) 呢喃(ní)
D.亵渎(xiè) 旁骛(wū) 调和(tiáo) 禅师(chán)
2、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是施耐庵写的《水浒传》,描写了以宋江为首的108名好汉在水泊梁山聚义、杀富济贫的豪举。
B.杨志在汴梁买刀时不堪牛二的撩拨将他杀了,后怕连累他人主动去官府自首;李逵替金氏父女打抱不平,三拳打死镇关西后用智逃脱。
C.《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血肉丰满、性格鲜明的农民起义英雄形象,有“及时雨”宋江、“一丈青”孙二娘、“母夜叉” 扈三娘等。
D.《水浒传》 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吴用智取生辰纲,宋江三打祝家庄,林冲醉蒋门神,武松火并王伦等。
3、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汲取(xí) 遁词(dùn) 伛偻(yǔlǚ) 孜孜不倦(zī)
B.坍塌(dān) 骈进(bìng) 豢养(juàn) 广袤无垠(mào)
C.恣睢(suī) 拮据(jū) 创伤(chuāng) 恪尽职守(kè)
D.喑哑(yīn) 贬谪(zhé) 蜷伏(juán) 觥筹交错(gōng)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岳飞在遭到秦侩陷害之后,在风波亭慷慨激昂地吟出了《满江红》这首词。
B. 钓鱼岛几乎无人去过,但却让亿万中华儿女每天魂牵梦绕。
C. 我们在说话的时候应该言简意赅,不要拖泥带水,让人听得云里雾里。
D. 瀑布对悬崖无可畏惧,所以唱出珠圆玉润的生命之歌。
5、阅读文言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夫专诸之刺王僚也/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B.天下缟素/吴广素爱人
C.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受任于败军之际 D.怀怒未发/野芳发而幽香
【2】翻译句子
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3】下列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主要写了唐雎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斗争的过程,以及斗争的结局。
B.选段的第一段末用反问激怒秦王,揭穿秦王的骗局,维护本国国土的尊严。
C.在这场尖锐的矛盾冲突中,秦王骄横狂暴、阴险狡诈,而唐雎表现得正气凛然、不畏强暴。
D.选文主要通过动作和心理描写塑造唐雎和秦王的形象,鲜明地表现了人物各自的性格特点。
【4】自古至今,像唐雎一样“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还有许多。试举两例,各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事迹。
6、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本诗从体式上看是七言律诗;从内容上看是爱情诗,全诗把别后相思写得缠绵悱恻。
B.首联融情入景,两个“难”概括万千内容,“百花残”渲染了凄婉忧伤的离别氛围。
C.“云鬓改”摹容貌;“月光寒”写心境,是从对方虚拟设想。笔法曲折,设想奇丽。
D.末联用两个典故,寄托宽慰和希望:两人虽别,但近在咫尺,互通信息的机会很多。
【2】请简要赏析颔联“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一流传千古的名句。
7、中华大地,英才辈出。为了弘扬中华儿女的优秀品质,班级举行了“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主题班会。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拟写标语】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条主题标语。
(2)【活动设计】在参与此次综合性学习活动过程中,老师设计了两项活动,请你再补充两项。)
①排风流人物座次。 ②讲风流人物故事。③ ④
8、古诗文默写。
(1)《岳阳楼记》中赞美滕子京的政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
(2)《醉翁亭记》中表达做某件事的用意不在事情本身,而是另有目的的意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弟皆分散,__________。(杜甫《月夜忆舍弟》)
(4)寂寂江山摇落处,__________!(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5)__________,好收吾骨瘴江边。(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6)__________,积花明驿墙。(温庭筠《商山早行》)
9、可燃冰知多少
王瑞良
①可燃冰,是一种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永久冻土层中,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
②可燃冰的能量密度接近并稍低于冰的密度,开采时只需将固体可燃冰升温减压,就以令其释放出大量可燃性甲烷气体。据测试,1立方米可燃冰可转化为160-180立方米天然气和0.8立方米的水,而且可燃冰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对环境的污染比煤石油和天然气都要小得多,但能量却高出10倍,是一种理想的高效清洁能源。
③可燃冰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储量丰富,据初步勘探,在大陆的永久冻土层,岛屿的斜城地带、活动大陆和被动大陆边缘的隆起处、极地大陆架以及海洋和内陆一些湖自的深处均有分布,区城多达230余处,总面积约4000万平方千米,科学家估算,全球可燃冰的蕴藏量相当于已知天然气和石油的2倍,可供人类使用千年以上,故可燃冰有“后石油时代的替代能源”的美称。
④鉴于可燃冰蕴含的巨大经济价值,一些能源大国对此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从20世纪60年代起就纷纷制定了研究开发计划,有的国家还进行了试采。但是由于受种种条件的制约,研究和试采受到很大阻滞,如日本在2013年3月曾在爱知县渥美半岛以南70千米,水深1000米处海底开采出可燃冰并提取出甲烷,一度成为世界上首个掌提海底可燃冰采摇技术的国家,但随之因泥沙堵住钻井而被迫中止。
⑤ ,遇到的最大挑战,源自于海底严酷的自然条件和可燃冰自身的物理特性:首先,全球海底可燃冰中的甲烷总量约为地球大气中甲烷总量的30000倍,在开采和输送过程中如果精有不慎,让甲烷未经燃烧就直接排入空气中那就是一种强效的会加速全球变暖的温室气体,会对世界气候及海洋本身产生难以想象的负面影其次,大规模开采有可能改变沉积物的物理性质,大大降低海底沉积物的工力学特性,使海底软化,出现大规模海底滑坡,塌方,进而引发灾难性海啸;再者,已有的海底工程设施,如海底输电或通讯电缆、海洋石油钻井平台等,可能会因大规模开采而导致油,气外泄,污染海洋环境,提升海水温度,并在海底形成巨大的洞穴,引发严重的海底泄露,正是这些环境和技术方面的障碍,阻滞了可燃冰大规模工业开采的前进步伐。
(节选自《科学大众·中学生》2017年第12期,有删改)
【1】第②一⑤段主要介绍了可燃冰的哪三方面情况?
【2】文中画线语句运用式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3】结合语境,分别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科学家估算,全球可燃冰的蕴藏量相当于已知天然气和石油的2倍,可供人类使用千年以上。
(2)一些能源大国对此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从20世纪60年代起就纷纷制定了研究开发计划,有的国家还进行了试采。
【4】根据上下文,在第⑤段横线处填补一个合适的句子。
10、阅读《防空识别区》,回答小题。(9分)
防空识别区
①防空识别区是一国根据自己的空中防御需要划定的一个空中预警范围。通常情况下,以该国的战略预警机和预警雷达所能覆盖的最远端作为“防空识别区”的界限,可以从领海基线向外延伸几十至数百海里不等,它比领空和专属经济区的范围要大得多,根本不属于国际法中的主权范畴。一般来说,设置“防空识别区”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国籍不明的飞机侵犯主权国领空,提示或警告进入“防空识别区”的他国军机不要误入或闯入主权国领空。防空识别区是为最大限度地保护国家安全而设立的,完全是一国的单方面行为。
②对于进入防空识别区的航空目标。国际上有通行的处置原则。一旦发现对方目标进入防空识别区,设立防空识别区的一方识别目标后,在实施G波道广播的同时,向军事最高当局通报情况,并加强雷达监控,同时立即提高防空导弹的警戒,命令空中待战的飞机前往这一区域,或者令地面战斗机做好拦截准备。通过对目标航向、机型、速度、姿态和以往情报的进一步掌握,判断目标有无敌意。对于有无敌意的判断,通常把握三条原则。一是目标在防空识别区内停留时间长短,如果较短,并依照指令行动,即可以认为“误入”或者“无害通过”,不采取武力措施。二是如果停留时间过长,不听从全球通用G波道广播劝告,目标继续沿防空识别区外沿飞行,且飞行速度没有变化,无意进入对方领空时,一般采用跟踪飞行的方法进行监视;如果对方飞机续航时间过长,通常采用轮换监视飞机批次的方式保持持续监视。三是目标不听从劝告,且航行方向直指对方领空,从机型、姿态、航线等能够判明敌意,即可在目标进入领空时按最高当局指令采取攻击手段,将目标击落或者迫降。
③自1950年美国最早建立空中识别区以来,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日本、德国、缅甸、土耳其、泰国、中国台湾地区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也相应地建立了海上空中识别区。尽管各国和地区关于防空识别区的范围、作为限制对象的航空器的种类、目的等内容不尽相同,但防空识别区自20世纪50年代出现以来, 已经得到了大多数国家的默认, 成为国际法所默认的事实存在。
④与其他建立了防空识别区的国家相比,日本防空识别区的划定范围可以用“霸道”一词来形容。日本防空识别区是一个巨大的正五边形,其最西部距离中国大陆东海海岸线仅130公里,最南部与中国台湾的防空识别区呈重叠状态,西北部更是过分到距离俄罗斯海岸不足50公里。
⑤长期以来,日本政府一直向国民制造“受威胁”的假象。其每年4次公布针对“可能侵犯领空”外国战机的紧急出动次数,最近两年一直宣称针对中国飞机的紧急出动次数在急升。但实际上是怎么回事呢?中国海军运8电子侦察机尚在东海中线以西飞行,日本就已出动战斗机进行近距离跟踪拍摄,而日本海上自卫队的P-3C反潜巡逻机则在中线以西的中国东海油气田上空大摇大摆地盘旋着。 ⑥2013年11月23日,中国宣布在东海设立防空识别区,覆盖大部分东海海域,要求在区域内航行的航空器向中国通报飞行计划,对不配合识别或拒不服从指令的航空器,中国武装力量“将采取防御性紧急处置措施”。
【1】本文说明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____说明文(类型),①②段采用 _____________说明顺序。(3分)
【2】“日本防空识别区是一个巨大的正五边形,其最西部距离中国大陆东海海岸线仅130公里,最南部与中国台湾的防空识别区呈重叠状态,西北部更是过分到距离俄罗斯海岸不足50公里。”请分析此句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2分)
【3】“其最西部距离中国大陆东海海岸线仅130公里”中加点词语“仅”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4】面对日本的防空识别区的划定范围可以用“霸道”一词来形容,2013年11月23日,中国宣布在东海设立防空识别区,你如何看待?(至少两点)(2分)
11、阅读《“互联网+”向我们走来》,完成下面小题。
“互联网+”向我们走来
①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
②那么什么是“互联网+”呢?
③“互联网+”战略是全国人大代表、腾讯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今年向人大提出的四个建议之一,马化腾解释说,“互联网+”战略就是利用互联网的平台,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新的生态。
④简单地说就是“互联网+XX传统行业=互联网XX行业”,显然实际的效果绝不是简单的相加。
⑤这样的“互联网+”的例子绝不是什么新鲜事物,比如,传统集市+互联网有了“淘宝”,传统百货卖场+互联网有了“京东”,传统银行+互联网有了“支付宝”,传统的红娘+互联网有了“世纪佳缘”,传统交通+互联网有了“快的”“滴滴”,而传统新闻+互联网有了柴静《穹顶之下》病毒式的传播。
⑥在通信领域,互联网+通信有了“即时通信”,现在几乎人人都在用即时通信App进行语音、文字甚至视频交流。然而传统运营商在面对微信这类即时通信App 诞生时简直如临大敌,因为语音和短信收入大幅下滑。但现在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来自数据流量业务的收入已经大大超过语音收入的下滑,可以看出,互联网的出现并没有彻底颠覆通信行业,反而是促进了运营商进行相关业务的变革升级。
⑦在交通领域,过去没有移动互联网,车辆运输、运营市场不敢完全放开,有了移动互联网以后,过去的交通监管方法受到很大的挑战。如国内的“滴滴”“快的”,移动互联网催生了一批打车拼车专车软件,虽然它们仍存在不同的争议,但它们通过把移动互联网和传统的交通出行相结合,改善了人们出行的方式,增加了车辆的使用率,推动了互联网共享经济的发展,提高了效率、减少了排放,对环境保护也做出了贡献。
⑧……
⑨事实上,“互联网+”不仅正在全面应用到第三产业,形成了诸如互联网金融、互联网交通、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教育等新生态,而且正在向第一和第二产业渗透。
⑩不过,也有长期研究该领域问题的学者警示,“互联网+”的趋势时至2015年已经无法阻挡,但是,如今中国互联网对传统产业的很多改变,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就好比是皮肉之上附上了一层光鲜亮丽的“毛”,赤裸裸的皮肉被包裹起来,似乎不再重要,“互联网+”不该成为“卖毛”的生意。如在餐饮行业,中国互联网从业者善于将饭店的流程设计互联网化,将店面装修时尚化,但是却没有能力做出好吃的食物。对比之下,国外的沃森超级计算机,可以将每一种食物的营养物质和气味进行全部排序,然后制定出菜单,做出从来没有食用过的食谱,兼顾口味和健康。
(选自澎湃新闻网,有删改)
【1】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2】本文从哪几个方面对“互联网+”进行了说明?
【3】文中第⑩段划线句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4】文中讲到“如今中国互联网对传统产业的很多改变,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请你尝试补充一例。
12、大作文。
悠悠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这里涌现了不同的朝代,更呈现出了不同的精彩,这是所有炎黄子孙的骄傲。如果你可以穿越历史,回到古代,你最想回到哪一个朝代?你的思想和知识,在这个朝代里会产生怎样的用途?
请你以“我想回到 朝”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发挥联想和想象;(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字数不少于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