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艺术家富于感情,单凭直觉思维;他恍然大悟,无需推理。
②这种看法未免失之武断,甚至是错误的。
③真正的科学家,既有推理能力,也有相当的想象力,有时还会越过复杂的推理而直接得到答案;否则,他的科学研究也会受到影响。
④人们习惯把艺术和科学说成是毫无内在联系的完全不同的东西。
⑤真正的艺术家,既有想象力,也有相当的推理能力,并且深知自己的作为;否则,他的创作就会受到影响。
⑥科学家相当冷静,光靠理性思维;他遵循论证,无须想象。
A.①⑥②④⑤③
B.①⑥④②③⑤
C.④①⑥②⑤③
D.④②①⑥⑤③
2、下列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隐晦 脏物 走头无路 李代桃僵
B.秘决 制裁 鸠占鹊巢 形消骨立
C.妖娆 鲜研 原弛蜡象 附庸风雅
D.宽宥 灰烬 歇斯底里 抽丝剥茧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语文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要多读多写,日积月累,才能真正学好语文。(应将“只要”改为“只有”)
B.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这个句子是条件复句)
C.绵延万里的长城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这个句子的主干是“长城是结晶”)
D.国家宝藏维权事件黑洞照片扫黑除恶(前三个短语是偏正结构,最后一个是并列结构)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份试卷中第一小题他花了10分钟的时间才完成,真是小题大做。
B、篮球比赛输了,不要怨天尤人,而要吸取教训,加紧训练,提高技艺。
C、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终于登峰造极,在山顶欣赏到了美好的景色。
D、黄山的石、雾、松是大自然的造化,无不巧夺天工,令人赞叹不已。
5、阅读下面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乙】
醉翁亭记(节选)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丙】
魏文侯出游,见路人反裘①而负刍②。文侯曰:“胡为反裘而负刍?”对曰:“吾爱其毛。”文侯曰:“若不知其里尽而毛无所恃耶?”
明年,东阳上计③钱布④十倍,大夫毕贺,侯甚______。文侯曰:“此非所以贺我也,譬无异夫路人反裘而负刍也。虽爱其毛,不知其里尽,毛无所恃也。今吾田不加广,民不加众,而钱十倍,必取之民也。吾闻之下不安者上不可居也。此非所以贺我也。”
(选自《新序·杂事》,有删改)
【注释】①裘:毛皮衣服。②刍:喂牲口的草。③上计:官员上报管辖地区的户口、垦田、治安等数据。④钱布:钱币。
【1】【甲】诗作者是_______(代)诗人白居易;【乙】文中的“太守”是_______ (人名)。
【2】解释下列加点词。
(1)临溪而渔( ) (2)见路人反裘而负刍(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丙】文画线句。
若不知其里尽而毛无所恃耶?
【4】联系全文,下列选项中填入【丙】文空格处最合适的一项是( )
A.喜
B.忧
C.惧
D.怒
【5】下列对诗文内容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
A.【甲】诗尾联借景抒情,表达了不能尽兴游玩湖东的遗憾。
B.【乙】文作者“颓然”之醉态流露出被贬谪后的消沉无奈。
C.【甲】诗【乙】文分别以“行、乐”贯穿,内容散而不乱。
D.三则材料都是通过叙写作者出游途中的见闻来表情达意。
【6】【甲】诗呈现了西湖的_______早春景象;【乙】文描绘了滁人游山之乐和_______;【丙】文记叙了魏文侯由路遇反裘负刍之人而引发对治国理政思考的故事。
【7】【乙】文表现出作者_______的思想;【丙】文中魏文侯由“皮”和“毛”的关系类推到_______和_______的关系,体现了他_______的治国理念,二者都善治善为。
6、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下列对诗歌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作者刘禹锡在扬州遇到白居易,在酒宴上白居易写诗对刘禹锡寄予深切同情,刘禹锡作此诗作答。
B.首联写作者被贬到荒凉之地二十三年来的人生经历。
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富含哲理,作者以沉舟、病树自喻,抒发无限惆怅、难以看到希望的心情。
D.“长精神”即振作精神,表达诗人重新投人生活的意愿及坚忍不拔的意志。
【2】用典是古人表达感情的一种常用方法,本首诗就用了两个典故,请选择其中的一个典故作简要分析。
7、语文实践活动。
今年我市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活动,每一位市民都满怀热情地参与其中。请阅读下列材料,并完成问题。
【材料一】
“万人诵经典·共创文明城”2021年咸宁市纪念孔子诞辰2572周年暨全民阅读活动周启动仪式在温泉中学体育馆内举行,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和咸宁高质量发展增添新的精神动力。
【材料二】
城市管理局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时,多措并举加强城区环境治理,确保市容干净整洁,市场规范有序。
【材料三】
自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活动以来,交管部门加强交通安全整治工作,对骑、乘摩托车出行是否戴头盔,对汽车驾驶员和乘客是否系安全带,进行了全市设卡执勤大检查。
(1)请你用一句话概括以上三则材料的内容。
(2)争做文明创建的参与者,文明城市大家创,文明成果大家享。让我们积极参与文明城市、文明校园创建。你打算做些什么?
8、古诗文默写
西湖的自然风景美,人文底蕴厚。小雅同学带着你逛西湖,你们走过苏堤,看到苏轼的塑像,想到了体现他旷达胸襟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水调歌头》)。随后转入白堤,两岸的桃柳繁茂,你们仿佛看到秦观笔下美景——“收尽春光。________,________,菜花黄”(《行香子》);来到孤山,拾级而上,到“范公亭”小坐,你们懂得这亭子表达了杭州人对范公“_________,_________”(《岳阳楼记》)的伟大抱负的赞美。孤山不孤,此之谓也!
小雅同学说西湖富有诗情,提议组织“分门别类辑古诗”的活动。西湖有云山之美,请你们以“云”意象为专题,将九上语文教课书所选古诗文中写到“云”的句子编辑起来。(除“本卷”已有之外,另写三句,)
【示例】水面初平云脚低 浮云游子意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9、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11月24日,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授予1689人全国劳动模范称号,授予804人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受表彰人员共计2493人,其人员分布情况如下:
表一:受表彰人员的职业构成
类别 | 人数 | 比例 |
企业职员和其他劳动者 | 1192 | 47.8% |
农民 | 500 | 20.1% |
机关事业单位人员 | 801 | 32.1% |
表二:受表彰人员来自基层一线的比例
类别 | 人数 | 比例 |
一线工人和企业技术人员 | 847 | 占企业职工和其他劳动者的71.1% |
农民工 | 216 | 占农民人选的43.2% |
科教等专业技术人员、科级及以下干部 | 661 | 占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82.5% |
表三:受表彰人员的政治面貌构成
类别 | 人数 | 比例 |
中共党员 | 2015 | 80.8% |
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 | 158 | 6.3% |
其他 | 320 | 12.9% |
[摘编自易舒冉《让劳动最光荣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人民日报》2020年11月26日)]
【材料二】
24日,国新办举办中外记者见面会,邀请了几位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分享立足岗位、奋斗圆梦的故事。
国家税务总局亳州市税务局副科长刘双燕,投身脱贫攻坚第一线有9个年头了,她走进生病的村民家中嘘寒问暖,千方百计帮村里修通水泥路,带领乡亲们一起发展特色产业。“既然选择了去农村扶贫,就不能怕吃苦,要踏踏实实为老百姓做一些事情,让乡亲们早日过上好日子。”刘双燕说,当村里的老年人都喊她“闺女”时,她觉得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
什么力量、什么精神可以支撑一个人坚守岗位、攻坚克难、默默奉献?金川集团铜业有限
公司贵金属冶炼分厂提纯班班长、高级技师潘从明毫不犹豫地说:“是作为中国产业工人的使命。我国贵金属资源稀缺,研发提取技术,中国产业工人自己不干,谁来干?”为此,潘从明啃下了100多本化学类书籍,光学习笔记就记了30多万字,做了2000多次试验,吃住在工厂车间更是常有的事情。
[摘编自易舒冉《立足岗位,持之以恒做好一件事》(《人民日报》2020年11月25日)]
【材料三】
走上北京人民大会堂万人大礼堂的主席台,代表受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宣读倡议书的洪家光,目光炯炯、步伐坚定。
今天的表彰大会,洪家光有两个代表身份——代表新当选的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登台领奖;作为劳模代表宣读倡议书。
两次登台的间隔不过几分钟,洪家光的手先后接过鲜红的荣誉证书、执起近千字的倡议书。也是这双手,在千万次打磨航空零件时,又稳又准,可以精确到误差在0.003毫米以内。
十余年勤学苦练,洪家光从一个农村娃成长为中国航发的首席技能专家,多次参与辽宁舰载机等国家重点航空发动机科研项目。“今天能在这里接受党和国家对劳动者的最高表彰,我觉得我是最幸福的人。”
1998年,19岁的洪家光以技校第一名的成绩被分配到黎明公司。刚开始,洪家光每天的工作只是加工些小零件,他有些心浮气躁。“小伙子,可别小看小零件,若它们出现一丁点误差,就会影响到一台大机器的运转。”年龄稍长的一位师傅语重心长地告诉他。从那时起,他开始虚心学习和钻研。许多高精度的零部件没有现成的刀具,他就从车工最基础、最关键的一项技术——磨车刀开始做起。他磨出的刀具精度高,加工出来的零部件更是光亮平整。
2002年,黎明公司接到一项紧急任务,加工某型号航空发动机叶片的修正工具——金刚石滚轮。航空发动机的叶片不但要承受高温和高压,更要承受上万转带来的巨大离心力,一旦出现偏差,后果不堪设想。金刚石滚轮,则是用于修正核心叶片的,其精准度要求极高,尺寸的公差均要求在0.003毫米以内,相当于人头发丝的1/20。
洪家光自告奋勇,认真研究航空发动机叶片滚轮精密磨削技术。刚开始,他在制作金刚石滚轮的第一道工序——阴模加工时并不成功。“检验人员检验后说,没有几个合格的。”看着成堆的废品,洪家光没有气馁。为了改善加工方法,他请教了很多老师傅,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经过10多天的连续奋战,洪家光终于在阴模加工上取得了进展。5年后,在洪家光带领下,经过1500多次尝试,他的团队终于研发出一套成熟的航空发动机叶片滚轮精密磨削技术,将航空发动机叶片罐顶、榫头制造精度由0.02毫米提升到0.005毫米。这项“航空发动机叶片滚轮精密磨削技术”让洪家光荣获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摘编自郝赫、刘洪超等相关文章)
【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是党和政府给予劳动者的充分肯定和最高表彰。
B.受表彰人员共计2493人,他们都在扶贫攻坚、技术革新方面做出突出贡献。
C.受表彰人员中,既有中共党员,也有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以及其他人员。
D.本次表彰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安排了颁奖仪式、劳模代表宣读倡议书等活动。
【2】下列对材料中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双燕能长期投身脱贫攻坚第一线,源于一个让乡亲们早日过上好日子的美好心愿。
B.强烈的使命感促使潘从明啃下100多本化学类书籍,光学习笔记就记了30多万字。
C.洪家光打磨航空零件能精准到无差在0.003毫米以内,离不开日积月累的操作实践。
D.洪家光能从一个农村娃成长为中国航发的首席技能专家,表明了学校教育的重要性。
【3】根据材料一的表格,分点概括本次受表彰人员的主要特点。
【4】从材料三最后两段提炼一个论点,并结合材料和联系自身简要论述。
10、生机
丰子恺
去年除夜买的一球水仙花,养了两个多月,直到今天方才开花。
今春天气酷寒,别的花木萌芽都迟,我的水仙尤迟。因为它到我家来,遭了好几次灾难,生机被阻抑了。
第一次遭的是旱灾,其情形是这样:它于去年除夕到我家,当时因为我的别寓里没有水仙花盆,我特为跑到磁器店去买一只纯白的磁盘来供养它。这磁盘很大、很重,原来不是水仙花盆。据磁器店里的老头子说,它是光绪年间的东西,是官场中请客时用以盛某种特别肴馔的家伙。只因后来没有人用得着它,至今没有卖脱。我觉得普通所谓水仙花盆,长方形的、扇形的,在过去的中国画里都已看厌了,而且形式都不反这家伙好看。就假定这家伙是为我特制的水仙花盆,买了它来,给我的水仙花配合,形状色彩都很调和。看它们在寒窗下绿白相映,素艳可喜,谁相信这是官场中盛酒肉的东西?可是它们结合不到一个月,就要别离。为的是我要到石门湾去过阴历年,预期在缘缘堂住一个多月,希望把这水仙花带回去,看它开好才好。如何带法?颇费踌躇:叫工人阿毛拿了这盆水仙花乘火车,恐怕有人说阿毛提倡风雅;把他装进皮箱里,又不可能。于是阿毛提议:“盘儿不要它,水仙花拔起来装在饼干箱里,携了上车,到家不过三四个钟头,不会旱杀的。”我通过了。水仙就与盘暂别,坐在饼干箱里旅行。回到家里,大家纷忙得很,我也忘记了水仙花。三天之后,阿毛突然说起,我猛然觉悟,找寻它的下落,原来被人当作饼干,搁在石灰甏①上。连忙取出一看,绿叶憔悴,根须焦黄。阿毛说:“勿碍。”立刻把它供养在家里旧有的水仙花盆中,又放些白糖在水里。幸而果然勿碍,过了几天它又欣欣向荣了。是为第一次遭的旱灾。
第二次遭的是水灾,其情形是这样:家里的水仙花盆中,原有许多色泽很美丽的雨花台石子。有一天早晨,被孩子们发见了,水仙花就遭殃:他们说石子里统是灰尘,埋怨阿毛不先将石子洗净,就代替他做这番I作。他们把水仙花拔起,暂时养在脸盆里,把石子倒在另一脸盆里,掇到墙角的太阳光中,给它们一一洗刷。雨花台石子浸着水,映着太阳光,光泽、色彩、花纹,都很美丽。有几颗可以使人想象起“通灵宝玉”来。看的人越聚越多,孩子们尤多,女孩子最热心。她们把石子照形状分类,照色彩分类,照花纹分类;然后品评其好坏,给每块石子打起分数来;最后又利用其形色,用许多石子拼起图案来。图案拼好,她们自去吃年糕了;年糕吃好,她们又去踢毽子了;毽子踢好,她们又去散步了。直到晚上,阿毛在墙角发见了石子的图案,叫道:“咦,水仙花哪里去了?”东寻西找,发见它横卧在花台边上的脸盆中,浑身浸在水里。自晨至晚,浸了十来小时,绿叶已浸得发肿,发黑了!阿毛说:“勿碍。”再叫小石子给
第三次遭的是冻灾,其情形是这样的:水仙花在缘缘堂里住了一个多月。其间春寒太甚,患难迭起。其生机被这些天灾人祸所阻抑,始终不能开花。直到我要离开缘缘堂的前一天,它还是含苞未放。我此去预定暮春回来,不见它开花又不甘心,以问阿毛。阿毛说:“用绳子穿好,提了去!这回不致忘记了。”我赞成。于是水仙花倒悬在阿毛的手里旅行了。它到了我的寓中,仍旧坐在原配的盆里。雨水过了,不开花。惊蛰过了,又不开花。阿毛说:“不晒太阳的原故。”就掇到阳台上,请它晒太阳。今年春寒珠甚,阳台上虽有太阳光,同时也有料峭的东风,使人立脚不住。所以人都闭居在室内,从不走到阳台上去看水仙花。房间内少了一盆水仙花也没有人查问。直到次日清晨,阿毛叫了:“啊哟!昨晚水仙花没有拿进来,冻杀了!”一看,盆内的水连底冻,敲也敲不开;水仙花里面的水分也冻,其鳞茎冻得像一块白石头,其叶子冻得像许多翡翠条。赶快拿进来,放在火炉边。久之久之,盆里的水溶了,花里的水也溶了;但是叶子很软,一条一条弯下来,叶尖儿垂在水面。阿毛说:“乌者。”我觉得的确有些儿“乌”,但是看它的花蕊还是笔挺地立着,想来生机没有完全丧尽,还有希望。以问阿毛,阿毛摇头,随后说:“索性拿到灶间里去,暖些,我也可以常常顾到。”我赞成。垂死的水仙花就被从房中移到灶间。是为第三次遭的冻灾。
谁说水仙花清?它也像普通人一样,需要烟火气的。自从移入灶间之后,叶子渐渐抬起头来,花苞渐渐展开。今天花儿开得很好了!阿毛送它回来,我见了心中大快。此大快非仅为水仙花。人间的事,只要生机不灭,即使重遭天灾人祸,暂被阻抑,终有抬头的日子。个人的事如此,家庭的事如此,国家、民族的事也如此。
1936年3月
【注释】①甏(bèng):瓮一类的器皿。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l)踌躇(______) (2)憔悴(______) (3)埋怨(______) (4)料峭(_____)
【2】本文按照怎样的记叙顺序展开全文的?第二段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3】请从文中找出水仙花遭受的几次灾难。
【4】试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正刻把它供养在家里旧有的水仙花盆中,又放些白糖在水里。
【5】水仙花在孩子的手中又遭遇了一次灾难,但在作者笔下却丝毫不见埋怨,可见他对孩子有什么样的感情?我们长春出版社(七上)的教材中曾经选人了一篇丰子恺的散文,同样表达了这种情感,题目是什么?
【6】最后一段“我”见了水仙花后“心中大快”,原因有哪些?作者由水仙花的遭遇想到人间的事,想到个人、家庭、国家和民族的事,这是什么写法?
【7】请分析“生机”一词在文中的含义及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1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词文化普及不能止于记诵
①在近日刚结束的上海书展中,古诗词相关的图书、分享会、谈话活动等都备受读者青睐,这也是近年来古诗词热的一个缩影。而包括《中国诗词大会》在内的电视综艺节目的热播,正展现了人们对古诗词文化的热情。但若要避免古诗词文化成为“快餐文化”,使其能够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滋养读者的心灵,把握古诗词文化普及的方向并作有效的引导,是至关重要的。
②古诗词文化的普及,首先要面对的问题就是,所谓“普及”究竟指向何处?目前来看,社会上对古诗词的弘扬,着力点主要在于记诵。古诗词文化的普及固然应包括记诵乃至创作,但仅停留在这些“技”的层面实则并非真正的普及。我们的社会既不需要“有脚书柜”,也不期望人人都成为诗人。古诗词及其传承有其自身的特性。作为“有意味的形式”,诗词所承载的是人的情感。而一首诗词能够超越时空的界限流传至今并成为经典,这是我们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共同选择的结果,这些诗词中的“意味”也因此而包含了历史合理性。
③其次,我们也应认识到,诗词中的这些“意味”并不是僵化的,而是在一代又一代读者的理解与体认中被不断丰富,从而不断生成利于社会发展的、深契我们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意味”。古诗词中的每一个意象与典故,所承载的都是人们的情感积淀与思维方式。所以,我们吟诵古诗词的过程,其实也是对这些“意味”产生情感认同和审美体认的过程,将最终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
④诸如“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等这些经典的诗词,它们各自虽有其不同的风格与历史文化语境,却往往蕴含着相似的主题:对人生价值的追寻、对本真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情感的珍视。而如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陆游、辛弃疾等人的作品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也正是因为这些作品中所传达的对于人生的思考与选择具有跨越古今的普遍性意义。因此,长期的吟诵与体会便会使这些诗词中的意蕴积淀到人们的文化心理中,对人的价值建构与心灵成长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⑤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今天,古诗词文化普及所指向的,应是每位读者道德和情感的自觉能力的提升,而每一个个体人文素质的提升,也将为我们民族走向未来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记诵是我们体认古诗词的途径,以记诵为评判标准的文娱节目对于古诗词文化传播也确有其借鉴意义,但仅从记诵层面“普及”古诗词文化,其局限性是不言自明的。这就需要我们有更多的学者站在历史文化的高度来体认、解读古诗词的文化意蕴,为读者与古诗词之间架起有效的桥梁。
【1】选文第①自然段从“刚结束的上海书展”和“《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说起,有什么作用?
【2】阅读全文,作者针对“诗词文化普及不能止于记诵”提出了哪些方面的见解?
【3】选文第④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
【5】下面两则材料哪则可以作为本文的论据?请简要分析并说明理由。
(材料一)“渭城朝雨混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一边是边关功业,一边是亲情、友情和爱情,两难选择形成了巨大的张力,诗的艺术魅力由此氤氲开来,人们沉浸其中,对自己的情感和选择不断进行着发现、认识和确认,心灵也在不断成长。
(材料二)江西某知府欲砍掉一棵数百年的古树。有位路过的行人得知,觉得甚是可惜,于是在树上题诗一首:“遥知此去作栋材,无复清阴覆绿苔。只恐月明秋夜冷,误他千岁鹤归来。”知府读了后,为古树感伤、可惜,于是撒销了砍树的命令。
12、小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材料提炼出自己的观点并写一段议论性的文字,200字左右。
19世纪末,美国康奈尔大学曾进行过一次著名的“青蛙实验”。实验人员先把一个油锅加热,然后把一只青蛙扔进油锅。在这生死存亡关头,这只青蛙反应相当敏捷,它双腿一蹬,一跃而起,竟跳出油锅,安然逃生。
隔了半小时,实验人员又架起一只锅,注入满满的清水,然后把那只青蛙扔进锅里。这一回,那只青蛙游得逍遥自在,怡然自得。实验人员则悄悄在锅下面加热。青蛙并不在意,仍然一副优哉游哉的样子。等到水不断升温,青蛙终于感到难以忍受,但它却再也没有那一跃而起的力量,只得葬身锅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