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有关语法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旗鼓相当 不动声色 故弄玄虚 前仆后继,短语类型各不相同。
B. “无论植树还是种草,土壤中必须有充足的水分” 是条件关系复句。
C. “我却怎么也笑不出,陷入了迷茫的沉思”一句中“沉思”是名词。
D. “翻开有关西域的书籍,你会惊讶于罗布泊的热闹繁华. ”画线部分是补语。
2、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范进中举》选自《儒林外史》,作者是清代的吴敬梓。本文运用了夸张和讽刺等手法生动描绘了范进中举后喜极而疯的形象,并通过他的命运变化反映了世态的炎凉,从而揭露了科举制度的罪恶,批判了当时的黑暗现实。
B.《红楼梦》原名《石头记》,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讲述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C.《智取生辰纲》节选自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白话小说《水浒传》,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
D.《三顾茅庐》选自《三国演义》。本文赞扬了刘备非凡的政治才能和孔明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
3、下面哪个不是有关鲁智深的一个情节:( )
A.大闹五台山
B.大闹野猪林
C.大闹飞云浦
D.倒拔垂杨柳
4、下面四个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 )
A.抗战时期,艾青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太阳”,诗人也因此被称为“太阳与土地”的歌手。
B.《水浒传》的开篇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对梁山好汉的赞颂。这部小说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
C.《水浒传》中李逵想把母亲接到梁山泊,路遇李鬼打劫,因李鬼假称有老母无人奉养而放他生路,但随后又图谋作恶的李鬼还是被李逵杀了。
D.《朝花夕拾》中作者在批判、讽刺封建旧制度、旧道德时,毫不留情。如在《父亲》中,直接正面指责与讽刺庸医的行医过程,字里行间处处蕴含着作者激愤的批判和讽刺。
5、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_________) (2)云归而岩穴暝(____________)
(3)得之心而寓之酒也。(_________) (4)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____________)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间也。
【3】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有一种著名的贬官文化,让一群山山水水中原本寂寂无名的亭台楼阁在失意文人的笔下不经意间扬出了墨香,站成了诗文。有人认为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就是贬官文化的代表作之一,展现了儒家心系天下、心境旷达的传统思想。你赞同这一论述吗?请结合文章具体分析。
6、阅读《行路难》,完成下面小题
行路难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诗中采用“_________”和“_________”(限填四字)两个典故委婉含蓄地表达自己对被重新任用有所期待,对未来仍抱有希望。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7、九年级某班举行“走进书信文化”系列活动,请你参与。
(1)下面是两个活动题,请你回答。
①春有风筝,夏有__________,秋有青鸟,冬有__________。书信一来一往间,日子就这样过去了。
——猫腻《庆余年》
结合古代书信知识,在横线上各补充上一个字,恰当的一组是( )
A.荷 梅 B.鱼 雁 C.荫 酒 D.花 雪
(2)现代社会,信息传递的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书信与我们渐行渐远。但在古人心中“家书抵万金”,请你说说古人的家书中会写到哪些内容(两点即可)。
(3)请根据以下文字,探究《见字如面》节目好评如潮的原因(答三点即可)。
近期,一档专门朗读书信的节目——《见字如面》,在众多文化综艺节目中脱颖而出,好评如潮。节目邀请众多明星,现场朗读那些可以窥视中国历史、名人往来以及普通人生活场景和情感的一封封信件。明星娓娓道来的朗读,带领观众重温着书信里的时光和记忆,给人一种久违的书信文化气息,引发观众的共鸣。
在当今喧嚣嘈杂的综艺娱乐节目大环境之下,这档节目用最简单、朴素、真诚的方式展现了文化类节目应有的模样,传承了中国文化,激活了公众对于传统文化那股无处释放的热情与迷恋。
(4)下面是某宝店主给买家张先生的一封信,请按要求修改这封信。
①这则书信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正确的写法是“_______”。
②划线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③上面的书信,在格式上有一处不规范,请提出修改意见。
8、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__________,锦鳞游泳,__________,郁郁青青。(范仲淹《岳阳楼记》)
(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__________,晦明变化者,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3)《湖心亭看雪》中运用白描的手法,描绘了一幅举目皆白的景象的句子是:雾凇沆砀,__________,__________。
(4)《行路难》(其一)写酒宴时诗人内心苦闷抑郁、感情激荡变化的情绪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9、小说是大家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样式,同学们学习了小说单元后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近期班级召开了以“走进小说世界”为主题的班会。让我们一起走进班会,来完成下面的任务吧。
【1】“小说探源”小组首先分享了他们的探究成果。请你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中国古代小说多源共生。笔法多样的诸子散文、叙事灵活的史传文学、想象丰富的神话传说,都对中国古代小说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神话传说是后世小说的源头,它瑰丽奇特的想象力,给后世文学以巨大启迪。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中的鬼狐精怪、唐传奇中的精魅故事、明清神魔小说中的奇幻世界,无不受到上古神话的启发。先秦诸子散文也是古代小说的源头之一。为了说服君王接受本学派的学说,春秋战国时期的学人策士,十分讲究说理技巧。他们巧借神话,多用寓言,设譬取喻,不拘一格,这无疑对后世小说的笔法有启迪作用。先秦两汉的史传文学则对古代小说的叙事产生了很大影响。如《左传》的叙事,极富故事性、戏剧性。《史记》则通过扣人心弦的故事来表现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命运,其叙写历史事件□摹写历史人物的卓越技巧,为后世小说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本。因此,晚清人丘炜菱称:“千古小说祖庭,应归司马□
(取材于张燕瑾《中国古代小说专题》)
(1)一位同学对上面文段中“设譬取喻”的“譬”字不太理解,读了下面这则材料后,他推断出了“譬”的意思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 运用这种方法,你推断出“不偏不倚”中的“倚”的意思是:②_____________。
(材料)
有一类并列结构的四字词语中含有同义或者近义的词,这种构词方法能帮助我们由熟悉词的意思推断出陌生词的意思。比如,“三年五载”,可借用“年”推断出“载”是“年;岁”的意思。
(2)在文段两处方框内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
A., ”。 B.、 。” C.、 ”。 D., 。”
(3)画线句作为文段的总领句,有一处表达欠妥,请你加以修改。
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几位同学在“小说之魅力”的主题演讲中做了发言。请你阅读下面两位同学的发言稿片段,完成小题。
小茗同学发言稿片段
① ,矛盾冲突在小说中是必不可少的。在《西游记》“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章回中,孙悟空与妖魔的决然对立、白骨精的诓骗、八戒的中伤引发了师徒间强烈的矛盾冲突,使得情节发展一波三折,引人入胜。《三国演义》“空城计”这一节中,诸葛亮不愧是经(shì)奇才,他利用司马懿了解自己“生平谨慎,不曾弄险”的特点,顺势“造险”,让自认为对诸葛亮了如指掌的司马懿面对空城时疑虑重重,不敢贸然行动,最后引军而退。这场心理博弈,制造了尖锐的矛盾冲突,使得故事情节扣人心弦。
小度同学发言稿片段
虚构想象是小说的灵魂。正是张开了虚构想象的翅膀,玄奘身边冒出了神异灵怪的三个徒弟,海底两万里的航程中有了集不凡智慧、仁爱道义、冷血暴戾于一身的尼摩船长……小说借此得以②,从而③。作家阎连科曾说:“想象力,是最能穿透现实和历史的利刃。”的确如此,借助这把“利刃”,[甲]代文学家[乙]才能创造出梦与神话之境,在实实虚虚、似真似梦中展现以贾府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揭示出社会的腐朽和衰败,让读者在“满纸荒唐言”中去深味作者的那“一把辛酸泪”。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根据拼音写的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
A.诓(kuàng)骗 中(zhōng)伤 经事奇才
B.诓(kuàng)骗 中(zhòng)伤 经世奇才
C.诓(kuāng)骗 中(zhòng)伤 经世奇才
D.诓(kuāng)骗 中(zhōng)伤 经事奇才
(2)在上面文段的[甲][乙]两处依次填入的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_)
A.明 曹雪芹 B.明 吴敬梓 C.清 吴敬梓 D.清 曹雪芹
(3)结合文意,在文段的横线处填入语句,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
A.①小说离不开情节,情节离不开矛盾冲突②更自由地塑造人物③更深刻地反映社会现实
B.①小说离不开情节,情节离不开矛盾冲突②更深刻地反映社会现实③更自由地塑造人物
C.①小说离不开矛盾冲突,矛盾冲突离不开情节②更自由地塑造人物③更深刻地反映社会现实
D.①小说离不开矛盾冲突,矛盾冲突离不开情节②更深刻地反映社会现实③更自由地塑造人物
(4)听完两位同学的演讲后,某同学想用一副对联进行总结。他拟出了上联,请你帮他从下面选项中选出下联,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_)
上联:矛盾冲突时缓时急,情节发展起伏跌宕
下联: , 。
A.虚构想象亦真亦幻,主题表达鲜明深刻 B.虚构想象亦真亦幻,主题表达深刻鲜明
C.故事内容亦真亦幻,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D.故事内容亦真亦幻,人物形象惟妙惟肖
【3】班会即将结束时,同学们纷纷发言表达感受。对其中词语运用或修辞方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难怪我读《三国演义》时,总觉得它有《史记》的影子,原来史传文学也是古典小说的源头之一呀!这让我顿开茅塞。
“顿开茅塞”一词写出了自己经过长期的阅读,不断地积淀,逐渐明白了史传文学和古典小说之间的联系。
B.抓住了小说的矛盾冲突,就是抓住了小说的“牛鼻子”。
要牛跟着走,就要牵着牛鼻子。运用比喻,把矛盾冲突比作“牛鼻子”,形象地指出抓住矛盾冲突是阅读小说的关键。
C.没有虚构想象,就没有跌宕起伏的“智取生辰纲”,就没有惟妙惟肖的刘姥姥,就没有群丑毕现的病态社会。
这句话运用排比手法,以具体内容为例,句式整齐,集中展现了虚构想象在小说创作中的重要作用。
D.法国小说家司汤达说:“小说犹如一面在大街上行走的镜子。”这次班会让我体会到这个评价真是入木三分!
“入木三分”用来形容议论、见解深刻。该词表示自己认为司汤达所说的小说能够真实反映社会百态这一见解很深刻。
10、阅读下面材料 完成下列各题。
中华梦想变奏曲
痴人说梦
清末作家旅生的《痴人说梦记》中有段话:““归海岛小庆团圆,梦中华大开世界”:“我做的梦,实在离奇……最奇的是铁路造得那般的快,据人说中国十八省统通把铁路造成了,各处可以去得了。……不知道本国如今大好了,各处设了专门学堂,造就出无数人才,轮船驾驶、铁路工程,都是中国人管理。”
筑梦巨变
70年,中国巨变,梦想照进现实。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是教育发展进入新时代的主要标志;从“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到“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机会”,更好更公平始终是坚持不懈的追求;步入新时代,“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正在真真切切地变为现实。
从“骑着毛驴上北京”,到“坐上火车去拉萨”,再到3万公里高铁基本覆盖80%大城市复兴号”实现时速350公里“陆地飞行”、国产大飞机C919一飞冲天的历史跨越,今天,中国交通交出了靓丽的答卷;今天,从大漠边陲到东海之滨,东西、南北纵横各5000多公里的中华大地上,越来越多的人体验到了能“任性”地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还有中国军事实力世界第三,接近排名第二的俄罗斯;是第二大经济体;国际科技论文被引用量、发明专利中请量、授权量居世界第一;科技强国世界排名已升到第六。
可以自豪地说“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
追梦强音
袁隆平说:我有两个梦﹣﹣“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禾下乘凉梦”就是超级杂交稻高产、更高产、超高产,目前正逐步接近这个梦。“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是希望超级稻走出国门。
(摘自人民网•《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我不能躺在功劳簿上睡大凳”》2019.9.30)
福建说:要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的新福闽台盛建﹣﹣生态环境“高颜值”、经济发展“高装少女素质”;努力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如图是以“高素质高颜值新福建”命名的国庆福建彩车。
(1)下列表述,不符合以上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A.现在中国的经济、科技实力都有了极大的提升。
B.袁隆平梦想充满了个人主义和民族主义色彩。
C.现在中国军事的整体实力正接近排名第二的俄罗斯。
D.中国高铁“复兴号”实现时速350公里“陆地飞行”。
(2)结合(筑梦巨变)用自己的话说说(痴人说梦)中哪些痴梦变成了现实?
(3)依据福建国庆彩车图,说出构图元素所代表的三个美好愿望。
11、(甲)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长腿的玫瑰
①三十五岁,他玩够了,终于要成家了,第二天便要迎娶新娘。亲人朋友们正在帮着他准备婚礼,满屋的欢声笑语。忙中出乱,朋友告诉他,用来装点洞房的玫瑰,明明已经送来了,现在却遍寻不见,真是急人,想必是哪个亲朋家调皮的孩子,悄悄拿了去,只好差人再去买。
②突然,姐姐慌里慌张地跑过来:“爸不见了!”他拨开人,急匆匆各屋子里找一圈,不见,瞪圆了眼,冲着姐姐大声吼叫:“说了别叫他来,别叫他来,你非让他来,来了,你可好好看着啊!要是爸有个三长两短,我跟你没完!”
③父亲是老来得子,四十来岁才有了他,如今七十多岁的父亲,患上了老年痴呆。今天,非要闹着到新房。他怕人多:父亲去了添乱,可姐姐央求,说儿子娶媳妇了,父亲想凑凑热闹,亲身感受一下,应该满足他的愿望,父亲去了,她负责好好看着。哪知父亲还是跑丢了。
④大家只好分头去找,这么大一个城市,要想找一个人,简直就是大海捞针。正当大家急得焦头烂额时,他的手机响了,一个陌生的女人告诉他,有个穿紫红色衬衣的老头正在她们医院。他的心“咯噔”一下,坏了,难道出了事儿?“我爸,他,他怎么了?”他有些语无伦次,女人说:“你别急,他没什么事儿,你过来接他吧!”
⑤等他们赶到医院,父亲正坐在一张病床上,手里抱着一大束玫瑰,那正是下午送来,装点洞房的那束玫瑰花,旁边的小护士在他的面前,轻声轻语地和他说着话,见他们来,小护士松了一口气“你们可来了,这个大爷坐了好半天了,也不肯走,后来我们感觉他脑子有些问题,在他口袋里找出了这个电话,就打了过去。”他拉父亲走,父亲摆摆手,满脸笑着,指指怀里那一束玫瑰,说:“别急,等会儿,等你妈回来,送给你妈,再走!”他这才意识到,这个房间,是两年前妈妈病重时住过的,父亲坐的,正是妈妈曾经躺的那张病床。
⑥他想起,那时,女友过生日啦,情人节啦,他都会买玫瑰送女友,母亲知道了,满眼的美慕,说现在的年轻人真好啊,这么好看的花儿,放屋子里,香多少天啊!他总是逗笑:“让我爸也给你买。”回头就对爸说:“爸,给我妈买捧花送送呗!”爸爸总是讪笑着,从鼻子里“哼”一声:“还送花儿?送个狗尾巴草吧!傻老太太哪配得上花儿!”母亲也笑:“妈这辈子,是没人给送花儿咯!”
⑦看爸满含微笑,紧握着玫瑰,固执地坐在病床上,他的泪湿了眼眶,走到爸的身边,说“爸,我知道妈在哪儿,我们给她送去!”父亲欣然跟他走了。他径直将车开到母亲的墓地。车上,姐和朋友拦他:“还是不去了吧,大喜的日子!”“不,一定要去,这束花早就应该送给妈!”
⑧母亲的墓前,父亲把花儿小心翼翼地放在墓碑下,从口袋里掏出手绢,仔细地擦母亲的相片,父亲满脸的微笑,边擦,嘴里边絮叨着:“傻老婆子呀,我给你送花儿来了,你可得好好看,啊!”“放心吧,没花钱,钱攒着,给咱儿子娶媳妇!”
⑨那一刻,他的泪流了满脸,一转身,正遇上父亲微笑的脸,却看见,父亲眼里闪着晶莹的光,墓碑上的妈妈,满脸微笑,似在看着父亲,也似在看着花。
⑩那一刻,他知道,父亲一生没有送过花儿给母亲,那情义却比玫瑰花香更绵长。
⑪那刻,他懂得,这束长了腿的玫瑰,告诉了他,在漫长的岁月里,在凡俗的日子里,靠什么坚持一份无声的誓言。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第⑥段采用的是哪种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3】文章结尾说“在漫长的岁月里,在凡俗的日子里,靠什么坚持一份无声的誓言”。请谈谈你对“什么”含义的理解。
【4】下面对文章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以装点洞房的玫瑰,参加婚礼的父亲不见了巧设悬念,吸引读者。
B.文章第⑦段写父亲由“固执”到“欣然”,表现了父亲对母亲的一往情深。
C.“放心吧,没花钱,钱攒着,给咱儿了娶媳妇!”这句话交代了父亲以前没有给母亲送玫瑰花的原因,也体现了父亲的爱子情深。
D.文章以第一人称叙述故事,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可亲可敬的父亲形象。
【5】通读全文,分析文章标题“长腿的玫瑰”有哪些好处?
12、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命题作文
人生,有许多美好遇见:语文,因为遇见了人,而拥有了生命;人,因为遇见了语文,而拥有了灵魂。杜牧在白云缭绕的山林中“遇见”经霜的枫林,吟唱出千古绝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如水心曲成就了最美的风景……
在人生旅途中,总会有些“遇见”温暖着你的心,一遍又一遍的再读,一次又一次的感动,人生因此而拥有了璀璨的光华……请拿起你手中的笔,用文字记录下这份令你心动的“遇见”。
请以“遇见”为题写作。
要求: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作文制的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
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④不少于600字。
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2)给材料作文
一位裁缝在吸烟时不小心将一条高档裙子烧了一个窟窿,致使其成了废品。这位裁缝为了挽回损失,凭借其高超的技艺,在裙子四周剪了许多窟窿,并精心饰以金边,然后,将其取名为“金边凤尾裙”。不但卖了好价钱,还一传十,十传百,使不少女士上门求购,生意十分红火。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人要从不利走向有利,就要依靠自己永不放弃的精神;人要从失误的阴影中走出来,就需要灵活变通地思维;人若想成功,需要有高超绝妙的技艺。
要求:①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里提炼,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写,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出外)
③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