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交往的范围在不断变化。对此,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下列观点你认同的是
①小明:我的朋友圈扩大了,交到了不少知心朋友
②小李:我与朋友的活动内容比以前更丰富了
③小强:我与朋友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了
④小张:我发现交朋友很麻烦,还影响学习,所以我选择不交朋友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我们想与他人交往.渴望与同伴建立深厚的友谊,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平台。关于网络交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网上交往具有虚拟、平等、自主等特点
B.网上交往开辟了人际交往的新通道
C.拓展了交往圈,让我们找到更多的朋友
D.可以无拘无束地表达内心的快乐和烦恼
3、“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友谊能如此打动我们的原因是( )
①友谊是一成不变的②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
③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④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金秋九月,我们告别了小学,满怀希望跨进了中学校园,对于我们来说,中学既是我们的青春,也会影响我们的一生。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 )
①中学时代标志着我们彻底摆脱了依赖
②中学时代,我们开始自觉磨练意志和品格
③中学时代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
④中学生活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多种机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5、52岁的谭乐春是新邵县龙溪铺龙源完全小学的一名音乐老师。该小学地处农村,因缺少老师,谭乐春既要教孩子们数学,又要教他们音乐。他常说:“虽然快要退休了,但是我只要还在讲台上工作,我就应该带头学好知识,上好每一堂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上述材料体现了谭老师( )
①积极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 ②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③热爱教育,热爱学生 ④积极赢得社会称赞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谭老师的感人事迹,启示人民教师应( )
①有理想信念 ②有道德情操 ③有不同风格 ④有仁爱之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2023年8月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第39个教师节系列宣传庆祝活动安排,发布2023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名单。开展上述活动体现了( )
A.尊重老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B.不同风格老师都应该受到尊重
C.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
D.当今时代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
7、学习好像一场旅行,让我们看到沿途的风景,看到更广阔、更精彩的世界。这启迪我们( )
A.学习是点亮生命的明灯
B.学习伴随我们成长
C.学习是初中阶段的任务
D.学习是父母的殷切期望
8、国家反诈中心为了提高人们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特此提醒:“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转账汇款多核实”。最合适补充在其中的两句是( )
①网络消息多发布②刷单返利不要理
③个人信息不泄露④他人关心不理睬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我们每个人活着,除了要关注生理需要和身体健康,还要过精神生活,满足精神需求。下列对养护精神认识不正确的是( )
A.物质贫乏就不可能养护精神
B.养护精神要守住我们的心灵
C.养护精神需要弘扬民族精神
D.养护精神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
10、接受帮助,也学习帮助对方;感受关怀,也学习关怀对方,说明友谊的特质( )
A.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
B.友谊是平等、双向的
C.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
D.友谊是一种相互利用的关系
1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句话强调了学习需要( )
A.掌握适切、科学的方法
B.坚持终身都要学习观点
C.善于运用不同学习方式
D.保持自觉、主动的态度
12、下列和朋友相处的情境中,你能感受到友谊的力量的有( )
A.当我做了错事,他会保持沉默还主动疏远我
B.我常常跟他倾诉烦心事,他总是耐心地开导我
C.当我被他人欺负时,他就把欺负我的人暴打了一顿
D.上课老师提问,我回答不出来,他在下面偷偷笑我
13、习近平总书记在给首届全民阅读大会的贺信中指出,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他希望孩子们养成阅读习惯,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如果给材料加上一个主题,你认为以下哪一项最适合( )
A.中学序曲
B.学习伴成长
C.守护生命
D.平凡与伟大
14、“孝为百行首。”下列同学的行为中与这一古语所提倡的美德相符合的是( )
A.小月在父亲节这一天,主动为父亲做了一桌丰盛的晚餐
B..父母反对小晋设想的发展方向,小晋便拒绝与父母沟通
C.气温骤降,上学前妈妈劝小叶添加衣服,小叶很不耐烦
D.父母好意关心情绪低落的小军,小军却觉得父母管太多
15、“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这句话告诉我们( )
A.干好本职工作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基础
B.奉献社会,就不能有自己的个人利益
C.实现人生价值是长大以后的事情
D.只有从大事做起,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
16、“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时代楷模”等评选活动每每在央视播出,都会在全国范围内掀起学习的热潮。从生命意义的角度来看,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启示我们( )
A.默默无闻的平凡人生没有意义
B.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
C.我们都应崇尚一鸣惊人的人生
D.争做英雄模范人物,人生才有意义
17、随堂考试的时候,小川让小余给他递纸条传答案,小余拒绝了小川的要求,并在考试后对小川进行了批评教育。小余这样做的理由是( )
A.友谊是一成不变的
B.竞争必然伤害友谊
C.友谊不能没有原则
D.友谊可以带来快乐,让人向往
18、如下图漫画,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梦想是遥不可及的,永远无法变成现实
B.只有从小开始努力,梦想才能变为现实
C.梦想与现实之间的鸿沟一定是无法逾越的
D.梦想即使不能实现,也能引领前进的方向
19、中学生活,对我们来说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也意味着新的目标和挑战,我们应该( )
①抓住机遇,回避挑战②珍视当下,把握机遇
③从大事做起,着眼长远④持续不懈地努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0、下列语句是对学习的苦与乐的描述,其中以学习为乐事的是( )
A.头悬梁,锥刺股
B.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C.梅花香自苦寒来
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1、很多犯罪往往不是一朝一夕铸成的,而是有一条从_______到违法行为、从违法行为到犯罪的轨迹。
22、基础知识填空:
(1)_________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它能不断激发我们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
(2)_________点亮我们心中的明灯,激发前进的动力。
(3)_________是我们学习的指导者和成长的引路人。
(4)由_________、血缘关系或_________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称为家庭。
(5)生命的_________,使得每个人的生命不仅仅是“我”的生命,还是我们的生命。在生命的传承过程中,我们能更好地认识和面对自己的生命。
(6)伟大在于_________和_________。
23、努力,是一种_______态度,是一种的坚忍和_________的勇气,是对_________的坚定信念和对美好的不懈追求。
24、(1)基础知识填空
① 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
②梦想总是与现实有一定的距离,而架起二者之问桥梁的是
③ 既是终身学习的基础,又是终身学习的手段
④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
⑤在知识学习中 是相互联系的不列层次
⑥“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告诉我们
⑦潜能是指
(2)仔细观察下图说说这两幅图分别告诉我们哪些道理?
25、基础知识填空:
(1)小明在日记中写道:每次遇到难题,我就苦思冥想,甚至睡不好觉,但如果经过努力解决了,那种愉悦是无法言表的。这说明了______。
(2)“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役其所长,则事无废功;避其所短,则世无弃材矣。”这些话提醒我们要学会______ 。
(3)“出入扶持领谨慎,朝夕伺候莫厌烦。”此诗文反映了我国家庭文化中重要的精神内涵是_____。
(4)"投桃报李”说明友谊是______。
(5)孔氏家族是全世界有家谱记载的最长的家族,圣人的后裔,在政治、经济、文化和思想各个领域不断丰富和塑造着中国人的性格。由此可见生命有_____。
26、请在右面找到与左面知识相对应的正确答案,在答题卡上将符合题意的选项的字母涂黑。
(1)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 A、学习
(2)中学阶段学生的重要任务 B、虚拟、平等、自主
(3)网上交往的特点 C、编织人生梦想
(4)家庭文化中重要的精神内涵 D、他人的评价
(5)守护生命首先要 E、“孝
(6)我们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 F、关注自己的身体
27、步入青春期,我们的独立意识不断增强,我们的思维逐渐具有独立性。思维的独立性就是一味追求独特,定要与众不同。( )
28、平凡的生命也能时时创造伟大。
判断:( )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 知道的越多,才知知道的越少。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苏格拉底总是自称一无所知,他的名言就是:认识你自己。中国哲学家老子也说:自知者明。关于如何认识自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甲同学:自我认知最自然,他人评价无需管。
乙同学:多把尺子量自己,认知全面促发展。
30、《刑法修正案(十一)》中关于刑事责任年龄的下调引起了同学们的关注,原来该项修改将原《刑法》中规定的“不满十四周岁的人一律不负刑事责任”改为“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对此,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同学甲认为:“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不应降低刑责年龄。”同学乙则认为:“未成年人要健康成长,必须严格遵守法律规定。”
运用所学知识,对以上两个同学的观点进行辨别与分析。
31、复旦大学医学院研究生林森浩因生活琐事与室友黄洋发生矛盾,心存不满,将实验室内的剧毒化合物带至寝室,注入饮水机。2013年4月1日,黄洋饮用了室内饮水机中的水后出现中毒症状,后经送医救治无效死亡。2014年2月18日,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对复旦投毒案做出一审宣判,被告人林森浩犯故意杀人罪被判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1)上述案例中林森浩的行为侵犯了黄洋的哪项权利?(2分)
(2)林森浩因与同学发生矛盾,心存不满而投毒,最终受到了法律的惩处。你从中得到哪些警示?(4分)
32、 材料:明明和小红是一对好朋友。有一天,明明拿小红个子矮开玩笑,逗得全班同学哈哈大笑,小红很伤心。但小红没有当面指责明明,而是用写信的方式告诉明明自己的感受,在信的末尾,小红还表示自己会忘记不开心的事,希望今后两人仍然是好朋友。明明见信后,知道自己错了,主动向小红道歉,两人和好如初。
(1)材料中,小红是怎样处理冲突的?
(2)为了呵护友谊,我们该怎样做?
33、 真诚的友谊是永久的,不会瞬时烟消云散。真挚的友谊像一颗青松久久挺立在山峰上。但是,最近盛行一句网络用语:“友情的小船说翻就翻!”
(1)友谊的特质是什么?
(2)为了不让你的友情翻船,你准备怎样呵护你们的友谊呢?
34、材料一:2003年我国开始治理国土南北分界岭──秦岭的生态环境。陕西、河南、甘肃等我国内陆省份,开始关闭重污染企业,取缔严重影响生态环境的旅游开发活动,禁止在山麓下从事房地产开发。
秦岭是我国南北自然环境的天然分界,是中国黄河水系与长江水系的分水岭,是南水北调中线方案最主要的水源地。作为中国北亚热带与东亚暖温带的地理分界,秦岭特殊的地貌构造格局,起到了涵养水源、调节气候、聚集资源的作用,影响远及长江、黄河下游各省,是我国中部最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活动的加剧,秦岭的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破坏。与50年前相比,秦岭的森林覆盖率由64%下降至46%,林区森林资源贮藏量下降了70%以上。在生态旅游开发中,一些宾馆、招待所产生的大量生活垃圾随意倒入秦岭山谷,致使林木衰弱、枯萎。由于一些企业和居民点任意排放污水、废渣、生活垃圾,发源于秦岭的沣河、灞河、黑河及其17条支流的水质受到污染。
材料二:2005年4月27日22时30分左右,受蒙古气旋影响,大风卷着强烈的沙尘暴袭击了呼市地区。随着风力的加大,从当日23时05分开始,沙尘暴转为扬沙天气。4月28日早晨,呼和浩特的街头尘土弥漫,天空中裹着的灰尘仿佛给整座城市披上了一层黄色的面纱。
(1)对于由人类引起的生态恶化,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恶果,你得到的启示是什么?(6分)
(2)你认为在部分地区生态恶化已经严重到一定程度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怎么做?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4分)
35、学会交往收获友谊
小刚在班里是个独来独往的人,他认为自己既没有做错事,也不有求于人,因此没必要去和别人交往。后来,他渐渐地发现自己越来越孤独,看到同学在一起有说有笑,他是既羡慕又嫉妒,希望自己能融入同学中去,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1)“没必要去和别人交往”请你对小刚的观点予以判断并简要评析。
(2)小刚希望自己能融人同学中去,请你帮他支支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