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五指山九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加点词语或短语的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盛开的紫藤萝花吸引不少人驻足观赏,那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

    B. 回首走过的这些年,我觉得自己就像做了一场白日梦

    C. 习近平同志强调弘扬愚公移山精神,就是告诉我们,在新时期需要具有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和敢于知难而上的开拓进取精神。

    D. 写文章首先要言之有物,否则,无论文字如何优美,也只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不能打动读者。

  • 2、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词又称长短句,形成于唐,兴于五代,大盛于宋。句式长短不一,讲究韵律。豪放派词人代表人物有苏轼、辛弃疾等。

    B.《醉翁亭记》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文忠”是谥号,本文抒发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情怀,也抒发了与民同乐的情怀。

    C.“序”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有书序和赠序之分。《送东阳马生序》是明代文学家宋濂写的一篇赠序。

    D.科举考试起源于隋朝,终止于晚清。明清两代科举考试共分三级,即乡试、会试、殿试。范进中举时参加的考试是会试。

  •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唯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庄子记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说道“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吾蜩翼之知。”

    A.①问号             ②书名号             ③冒号

    B.①感叹号             ②引号                    ③逗号

    C.①感叹号             ②书名号             ③冒号

    D.①问号             ②引号                    ③逗号

  • 4、下列有关名著知识、语法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那棵树立在那条路边已经很久了。”这个句子的主干是“树立”。

    B.我国的“二十四节气”表明气候变化和农事季节。其中“立”有开始之意,如:“立夏”即为夏季的开始。

    C.具有极高文学价值的“史书”是我国历史的重要佐证,其编写体例较多。司马迁的《史记》为编年体,刘向的《战国策》为国别体,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为纪传体。

    D.古汉语中,山之北、江河之南为“阴”,山之南、江河之北为“阳”。《愚公移山》中的“汉阴”和“河阳”,就指汉水南岸和黄河北岸,我省的蒙阴县则位于蒙山之北。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记游定惠院

    苏轼

    黄州定惠院东小山上,有海棠一株,特繁茂。每岁盛开,必携客置酒,已五醉其下矣。今年复与参寥禅师及二三子访焉,则园已易主。主虽市井人,然以予故,稍加培治。山上多老枳木,性瘦韧,筋脉呈露,如老人头颈。花白而圆,如大珠累累,香色皆不凡。此木不为人所喜,稍稍伐去,以予故,亦得不伐。既饮,往憩于尚氏之第。尚氏亦市井人也,而居处修洁,如吴越间人,竹林花圃皆可喜。醉卧小板阁上,稍醒,闻坐客崔成老弹雷氏琴,作悲风晓月,铮铮然,意非人间也。晚乃步出城东,鬻大木盆,意者谓可以注清泉,瀹瓜李,遂夤缘小沟,入何氏、韩氏竹园。时何氏方作堂竹间,既辟地矣,遂置酒竹阴下。有刘唐年主簿者,馈油煎饵,其名为甚酥,味极美。客尚欲饮,而予忽兴尽,乃径归。道过何氏小圃,乞其藂橘,移种雪堂之西。坐客徐君得之将适闽中,以后会未可期,请予记之,为异日拊掌。时参寥独不饮,以枣汤代之。

    (注)①定惠院:在黄州东南。苏轼初到黄州时曾寓居定惠院,作此文时已移居雪堂。②参寥禅师:僧人道潜,苏轼友人。③崔成老:庐山道士,精古琴,苏轼的挚交琴友。④鬻():卖,这里作“买”讲。⑤瀹(yuè):浸渍。⑥夤(yín)缘:循沿。⑦藂(cóng)橘:一丛橘树,藂同“丛”。⑧徐君得之:徐大正,字得之,苏轼友人。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园已__________ (2)晚乃出城东__________

    (3)以后会未可__________ (4)而予忽兴尽,乃_________

    2下面各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__________

    A.客尚欲饮,予忽兴尽   饮少辄醉,年又最高

    B.此木不人所喜   不足外人道也

    C.往憩尚氏之第   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

    D.时何氏作堂竹间   其远出海门

    3将文中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坐客徐君得之将适闽中,以后会未可期,请予记之,为异日拊掌。

    4本文以写小事细节见长,且笔法细腻,读来情趣盎然。请品析文中的画线句。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李商隐的诗歌《北青萝》,完成后面小题

    残阳西入崦,茅屋访孤僧。

    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

    独敲初夜磬,闲倚一枝藤

    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

    (注)①崦(淹):日没的地方。②一枝藤:指诗中孤僧用的手杖。

    1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鉴赏分析,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诗人寻访僧人之事。时当红日初升,诗人进入山中,去拜访一位住在茅屋的僧人。

    B.颔联二句写景而兼记行踪,景中暗含着僧人和诗人的影子,言简意丰,蕴藏极富,堪称妙笔。

    C.颈联“独”字与首联的“孤”字相呼应,因为是“孤僧”,所以独自敲磬。

    D.诗人先写出访,次写途中,再写遇僧,最后以思想收获作结。

    2结合具体词句,分析诗中僧人的形象。

    3尾联流露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7、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2018年上半年,芯片一词因中兴事件而成为网上热词,向来不关注芯片的人们突然发现,原来芯片这类底层技术是如此的依赖进口!这一事实引发了人们的深思,暴露出中国在核心技术包括芯片等方面仍受制于人的现状,也让国内企业深刻认识到只有掌握核心技术,企业才能拥有蓬勃且持久的生命力。

    材料二:9月21日,世卫组织首席科学家苏米娅·斯瓦米纳坦称,中国的新冠疫苗研发项目非常活跃,已有数个候选疫苗处于临床试验领先阶段,世卫组织对中国的新冠疫苗很感兴趣,一直在密切关注,一些疫苗在现阶段临床试验中已被证明有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组长、国家卫健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郑忠伟透露,目前,在国外高风险地区工作、已紧急接种了国产新冠疫苗的受种者,迄今今无人发生感染。

    (1)请写出你从材料中探究的结果。

    (2)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我们时刻铭记过往,中华民族要奋发,走好新时代的伟大复兴之路;时代潮流浩浩荡荡,我们要勇追时代激流,每一个青年都应该在时代洪流中,自强不息。请你根据划线内容,补写上联。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勇追时代,青年应自强不息

    (3)俗语说:“自古英雄出少年”,青少年要有志向、有梦想,要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可小王同学认为我们年龄还小,不可能当英雄;小李同学认为爱祖国离我们太遥远了;小张同学认为上九年级了,学业繁重,不厌学就不错了,还谈什么爱学习?①听了这些负能量的话,你心潮澎湃,决定拿出自己的正能量回应他们、感召他们,你会这样说: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8、

    根据课文默写。

    晓战随金鼓, 。(《塞下曲六首(其一)》)

      ,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

    蒌蒿满地芦芽短, 。(惠崇《春江晚景》 )

      ,单于夜遁逃。(《塞下曲》)

    陈涉太息曰:嗟乎, !(《陈涉世家》)

    那清脆如弹拨者, 。(《鼎湖山听泉》)

      ,千丈见底。(《与朱元思书》)

    绿杨烟外晓寒轻, 。(《木兰花》)

      ,望峰息心;   ,窥谷忘反。(《与朱元思书》)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9、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同执着前行

    ①漫漫人生路,我们会遇到各种考验、各种磨难,而获得成功和实现梦想需要我们的坚持,坚定梦想,同执着前行,照亮前方的路。

    ②同执着前行,照亮求学之路。学习是一个持续坚持的过程,活到老学到老,学习需要坚持和耐心。谢觉哉云:万事从来贵有恒。明初文学家宋濂为了学习知识,不顾路途的遥远,去百里之外的地方向前辈请教。烈日挡不住他,风雨阻止不了他,斥责打骂也无法使他退却。他心中只想着学习,执着于对知识的渴求,便感觉不到什么是苦什么是累。漫漫求学路,宋濂在艰苦的条件下,勤奋学习,孜孜不倦,最终成为明代著名的大学士。

    ③同执着前行,照亮事业成功之路。凡成大器者,必有志。只有心中有梦想,为了梦想执着前行,才会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巴尔扎克曾说:经历磨难,而仍旧坚持下去,才是奋斗者的本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作者司马迁,继承父亲遗志: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他潜心修史,遭受宫刑之辱后也不改其志,忍辱负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翻阅着前人记载的史料,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将其整理成生动活泼的文字。十三载春秋,桌上的灯花燃了又落,落了又燃,若没有他的执着坚持,怎会有《史记》两千余年经久不衰的传奇?

    ④然而,仍有许多人在经历磨难考验时不能够执着前行,荷兰画家梵·高,其在世时没有人理解他的作品,懂他的艺术。在世人的冷眼嘲讽下,他没有执着投入艺术创作,而是选择用自杀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假若他能向着自己的艺术执着前行,他将会给世人留下更多更好的作品。可是他没有这样做,他放弃了执着,留给后人,也留给自己一个永远的遗憾。

    ⑤人生最遗憾的,莫过于轻易地放弃了不该放弃的,固执地坚持了不该坚持的。那么,这放弃与坚持之间,我们该如何抉择呢?我想每个人可能都有自己的一套标准,但我们应该看到在各个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人们,无不是在求索路上不畏艰辛执着前行的勇士。他们的成功告诉我们:只有克服一切阻力,与执着同行,才能在前进的路上勇往直前,一路高歌。

    ⑥让我们沿着成功者的足迹前行,向成功的大门迈进!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选文的中心论点。

    【2】选文第②段加线句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选出不适合充当本文道理论据的一项( )

    A.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B.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C.一个人如果做事没有恒心,他是任何事也做不成功的。——牛顿

    D.不要轻易放弃,只要坚持不懈,就终会有成果的。——钱学森

    【4】成功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你认为,除了“执着”,还有什么因素决定了一个人的成功,答出一点并阐述其对成功的重要意义(50字左右)

  • 10、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善待挫折

    漫漫岁月,茫茫人海,生活道路上无不充满坎坎坷坷。如生活困难,高考落榜,转干不成,升职无望,体质不佳,借贷无门,办事受阻,无端受控等等天灾人祸。不管你喜欢不喜欢,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挫折随时都可能翩翩而来。

    应该怎样看待挫折,怎样去面对挫折呢?

    “自古英雄多磨难”。历史上许多仁人志士在与挫折斗争中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司马迁在遭受宫刑之后,发愤著书,写出了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名著《史记》。音乐家贝多芬,一生遭遇的挫折是难以形容的。他十七岁失去母亲,三十二岁耳聋,接着又陷入了失恋的痛苦之中。对一个音乐家来说,这打击是多么的大啊!可贝多芬不消沉、不气馁,他在一封信中写道:“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妄想使我屈服,这绝对办不到。”他始终顽强地生活,艰难地创作,成为世界不朽的音乐家。

    挫折虽给人带来痛苦,但它往往可以磨炼人的意志,激发人的斗志;可以使人学会思考,调整行为,以更佳的方式去实现自己的目的,成就辉煌的事业。科学家贝佛里奇说:“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在处于逆境的情况下做出的。”因此可以说,挫折是造就人才的一种特殊环境。

    当然,挫折并不能自发地造就人才,也不是所有经历挫折的人都能有所作为。法国作家巴尔扎克说:“挫折就像一块石头,对于弱者来说是绊脚石,让你怯步不前;而对于强者来说却是垫脚石,使你站得更高。”只有抱着崇高的生活目的,树立崇高人生理想,并自觉地在挫折中磨炼,在挫折中奋起,在挫折中追求的人,才有希望成为生活的强者。

    1文章结尾法国作家巴尔扎克所说的“绊脚石”“垫脚石”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2在成长路上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请联系文章内容和生活实际,写一段议论性文字,谈谈我们应如何面对挫折。不少于100字。

  • 1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小哥儿俩

    凌叔华

    (1)清明那天,不但大乖二乖上的小学校放假一天,连城外七叔叔教的大学堂也不用上课了。这一天早上的太阳也特别同小孩子们表同情,不等闹钟催过,它就跳进房里来,暖和和地爬在靠窗挂的小棉袄上。

    (2)前院子一片小孩子的尖脆的嚷声笑声,七叔叔带来了一只能说话的八哥。笼子放在一张八仙桌子上,两个孩子在椅子上张大着嘴望着那里头的鸟,欢喜得爬在桌子上乱摇身子笑,他们的眼,一息间都不曾离开乌笼子。二乖的嘴总没有闭上,他的小腮显得更加饱满,不用圆规、描不出那圆度了。

    (3)吃饭的时侯,大乖的眼总是望着窗外,他最爱吃的春卷也忘了怎样放馅,怎样卷起来吃。二乖因为还小,都是妈妈替他卷好的,不过他到底不耐烦坐在背着鸟笼子的地方,一吃了两包,他就跑开不吃了。

    (4)饭后爸爸同叔要去听戏,因为昨天已经答应带孩子们一块去的,于是就雇了三辆人力车上戏国去了。两个孩于坐在车上还不断地谈起八哥。到了戏园,他们虽然零零碎碎地想起八哥的事来,但台上的锣鼓同花花袍子的戏子把他们的精神占住了。

    (5)快天黑的时候散了戏,随着爸爸叔叔回到家里,大乖二乖正是很高兴地跳着跑,忽然想到心爱的八哥,赶紧跑到廊下挂鸟笼的地方,一望,只有个空笼子挥在地上,八哥不见了。

    (6)“妈——八哥呢?”两个孩子一同高声急叫起来。

    (7)“给野猫吃了!”妈的声音非常沉重迟缓。

    (8)“给什么野猫吃的呀?”大乖圆睁了眼,气呼呼的却有些不相信。二乖愣眼望着哥哥。

    (9)大乖哭出声来,二乖跟着哭得很伤心。他们也不听妈的话,也不听七叔叔的劝慰,爸爸早躲进书房去了。忽然大乖收了声,跳起来四面找棍子,口里嚷道:“打死那野猫,我要打死那野猫!”二乖爬在妈的膝头上,鸣鸣地抽咽。大乖忽然找到一根拦门的长棍于,提在手里,拉起二乖就跑。妈叫住他,他嚷道:“报仇去,不报仇不算好汉!”二乖也学着哥哥喊道:“不报不算好看!”妈听了二乖的话倒有些好笑了。王厨子此时正走过,他说:“少爷们,那野猫黑夜不出来的,明儿早上它来了,我替你们狠狠地打它一顿吧。”

    (10)“那野猫好像有了身子,不要太打狠了,吓吓它就算了。”妈低声吩咐厨子。

    (11)大乖听见了妈的话,还是气呼呼地说:“谁叫它吃了我们的八哥,打死它,要它偿命。”“打死它才……”二乖想照哥哥的话亦喊一下,无奈不清楚底下说什么了。他也挽起袖于露出肥短的胳臂,睁着泪还未干的小眼。

    (12)第二天太阳还没出,大乖就醒了,想起了打猫的事,就喊弟弟:“快起,快起,二乖起来打猫去。”二乖给哥哥着急声调惊醒,急忙坐起来,拿手揉开眼。然后两个人都提了毛掸子,拉了袍子,嘴里喊着报仇,跳着出去。

    (13)这是刚刚天亮了不久,后院地上的草还带着露味儿,沾了这小英雄的鞋袜了。树枝上少麻省三五五地吵间着飞上飞下地玩,近窗户的一棵丁香开了花,香得透鼻子,温和的日光铺在西边的白粉墙上。

    (14)二乖跷高脚摘了一支丁香花,插在右耳朵上,看见地上的小麻雀吱喳叫唤,跳跃着走,很是好玩的样子,他就学它们,嘴里也哼哼着唱歌,毛掸子也掷掉了。二乖一会儿就忘掉为什么事来到后院的了。他溜达到有太阳的墙边,忽然看见装碎纸的破木箱里,有两个白色的小脑袋一高一低动着,接着咪奥味噢地娇声叫唤,他就赶紧跑近前看去。

    (15)原来箱里藏着一堆小猫儿,小得同过年时候妈妈捏的面老鼠一样,小脑袋也是面团一样滚圆得可爱,小红鼻子同叫唤时一张一闭的小扁嘴,太好玩了。二乖高兴得要叫起来。

    (16)“哥哥,你快来看看,这小东西多好玩!”二乖忽然想起来叫道,一回头哥哥正跑进后院来了。

    (17)母哥赶紧过去同弟弟在木箱子前面看,同二乖一样用手提那小猫,学它们叫唤,看大猫喂小猫奶吃,眼睛转也不转一下。

    (18)“它们多么可怜,连褥子都没有,躺在破纸的上面,一定很冷吧。”大乖说,接着出主意道,“我们一会儿跟妈妈要一些棉花同它们垫一个窝儿,把饭厅的盛酒箱子弄出来,同它做两间房子,让大猫住一间,小猫住一间,像妈妈同我们一样。”

    (19)“哥哥,你瞧它跟它妈一个样子。这小脑袋多好玩!”弟弟说着,又伸出手抱起那只小黑猫。

    (有删改)

    1读完这篇文章后,请简要概括它的主要内容。

    2文中第(13)段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3请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说说小哥俩是什么样的人?

    4文章叙述了小哥儿俩富有童真童趣的生活故事,你能领会作者寄寓其中的哪些情感态度?

七、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通向理想的途径往往不尽如人意,而你亦会为此受尽磨难。但是,孩子,你尽管去争取。选择平庸虽然稳妥,但绝无色彩。——余光中。

    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吃得起苦。——屠格涅夫。

    正如上面两段名言所说,有的人下定决心,不在吃苦的年纪选择安逸;有的人做好打算在书香中寻找更好的自己。

    同学们,请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悟,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紧扣主题,内容具体充实;(2)有真情实感;(3)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4)不少于600字;(5)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七、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