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金华九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城镇的文庙十有八九坍塌破败,只剩下断壁残垣,埋没于蓬蒿荆棘之中,成为鸟兽栖聚之地。

     B.环卫工人的劳动也许是具体而微的,但又是不可缺少的,因为我们的城市需要美容师,他们应该受到尊重。

     C.懵懵懂懂的孩子在成长中,会跌跤,会犯错,请善待孩子吧,别对他们吹毛求疵

     D.肇庆作为一座旅游名城,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得益彰,每年都会吸引大量游客观光游玩。

     

  • 2、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游(gē)   彬有礼(bīn)     要决     伤痕累累

    B.或(jiàn) 东施效(píng) 侥幸     不屑置辩

    C.难(jí)     铢必较(zī)     萧索   舍身求法

    D.望(tiào) 面面厮(qù)   绸缎   身临其境

  • 3、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①如果一个人有心事却无法向朋友诉说,那么他必然会成为损伤自己心的人。②友谊的一大奇特作用是: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③友谊对于人生,真像炼金术士所要寻找的那种点金石。④它能使黄金加倍,文能使黑铁成金。⑤实际上,这也是一种自然的规律。在自然界中,物质通过结合可以得到增强,而人与人不也是不如此吗?

    A.“奇特”和“快乐”都是形容词,“一半忧愁”和“自然的规律”都是偏正短语。

    B.第③句“友谊对于人生,真像炼金术士所要寻找的那种点金石。”这个句子中,“友谊”作主语。

    C.“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整个句子是条件复句。

    D.文中画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修改方法是:把“增强”改为“提高”。

  • 4、下列句中字形、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       

    A.春雷响起,生灵们(mò)然掀开暖暖的棉被,迎着料峭的春寒,在风雨中洗漱梳妆。

    B.也许因为我们不过是小小的草民,即便怀有效仿的渴望,也总是可望而不可既,便以位卑宽囿了自己。

    C.读书时不可存心诘(nán)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而应推敲细思,有价值的部分则需咀嚼(jū jué)消化。

    D.立陶宛当局狂( wàng)自大,妄图在台湾问题上挑战中国核心利益,又幻想欧盟和美国为其出手两( liè)插刀干预,结果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

    【甲】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孟子谓宋句践曰:“子乎?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嚣,人不知,亦嚣嚣。”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选自《孟子·尽心上》)

    【注】①宋句践:古人名。②游:指游说。③嚣嚣:安详自得的样子。④得己:自得。

    【1】解释下面加点字词。

    (1)墙楫摧                         (2)国怀乡

    (3)子游乎                         (4)士穷不失义

    【2】翻译下列句子。

    (1)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2)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

    【3】“天下观”是古圣贤之道。《礼记》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结合两篇选文,谈谈范仲淹和孟子的“天下观”分别是什么?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6、除夜野宿常州城外

    宋·苏轼

    行歌野哭两堪悲,远火低星渐向微。

    病眼不眠非守岁,乡音无伴苦思归。

    重衾脚冷知霜重,新沐头轻感发稀。

    多谢残灯不嫌客,孤舟一夜许相依。

    【注释】①当时苏轼奉命往常州、润州一带赈饥,除夕夜宿于常州城外。

    【1】结合全诗,请简要概括诗人在除夕夜“不眠”的原因。

    【2】请以学过的朗读要求,在尾联上下句中分别找出一个你认为应该重读的字,并结合诗句内容说明理由。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7、人工智能,英文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规划》,十九大将人工智能正式写进了报告。2017年12月,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人工智能备受关注。

    材料一:

    2018-2022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市场规模预测(单位:亿元)

    材料二:

    在2017年8月,科大讯飞公司发布的“医学影像辅助诊断和系统”刷新了世界纪录,读片准确率达到94.1%。2017年的“双11”格外绿色智能,国内不少电商和快递公司在物流领域布局人工智能,配备了智能机器人进行快递分拣,有的机器人只需充电几分钟就能工作几小时。这些智能机器人能识别出快递的面单信息,然后设计出分拣最优路线。

    材料三:

    新技术不是让人失业,而是让人做更有价值的事情,让人不去重复自己,而是去创新,让人的工作得到进化。我相信机器会让人的工作更有尊严、更有价值、更有创造力。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 马云

    发明AI可能会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灾难,如果管理不善,会思考的机器可能会为文明画上句号。

    ——英国知名物理学家 霍金

    (1)请说说材料一中图表所反映的主要信息:_______________

    (2)人工智能运用广泛。阅读材料二,依次概括人工智能在相关领域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

    (3)班级召开“人工智能利弊谈”辩论会,针对下面正方陈述,结合你对上面三则材料的理解,请你走上辩论台参与辩论。

    正方:我方认为,人工智能给人类带来的机遇大于挑战。人工智能给人类社会带来多方面的机遇,会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人工智能可以承担简单重复性的劳动,可以显著提高人类的工作效率,创造更多有价值的、能发挥人类智慧的工作岗位。另外,人工智能还可以帮助人类探索新的未知领域,让我们看到更宽广更有趣的世界。

    反方:我方认为,___________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8、品读经典诗文,感悟情感志趣。根据提示,填写下面表格中空缺的句子。

    情感志趣

    名句

    出处

    人生哀喜恰如月亮盈亏,是一种自然规律

    (1) ①________,此事古难全。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新旧交替中不断向前的豁达与豪情

    (2) ③____________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一俯一仰间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怡然自得

    (3) ⑤_______,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

    仁人志士安贫乐道、坚持正义、不畏强暴的节操

    (4)__________________,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三章》

    以天下为己任,先忧后乐的情怀

    (4)⑨_________________

    范仲淹《岳阳楼记》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9、现代文阅读。

    木瓜树的选择

    林清玄

    路过市场,偶然看到一棵木瓜树苗,长在水沟里,依靠水沟底部一点点烂泥生活。

    这使我感到惊奇,一点点烂泥如何能让木瓜树苗长到腰部的高度呢?木瓜是浅根的植物,又怎么能在水沟里不被冲走呢?

    我随即想到夏季即将来临,届时会有许多的台风与暴雨,木瓜树会被冲入河里,流到海上,就必死无疑了。

    我看到木瓜树苗并不担心这些,它依靠烂泥和市场中排放的污水,依然长得翠绿而挺拔。

    生起了恻隐之心,我想到了顶楼的花园里,还有一个空间。那是一个向阳的角落,又有着来自山上的有机土,如果把木瓜树苗移植到那里,一定会比长在水沟更好,木瓜树有知,也会欢喜吧!

    市场摊贩要了塑胶袋,把木瓜和烂泥一起放在袋里,回家种植,看到有茶花与杜鹃为伴的木瓜树,心里感到美好,并想到日后果实累累的情景。

    万万想不到的是,木瓜树没有预期中生长得好,反而一天比一天垂头丧气,两个星期之后,终于完全地枯萎了。

    把木瓜苗从花园拔除的时候,我的内心感到无比怅然。对于生长在农家的我,每一株植物的枯萎都会使我怅然,只是这木瓜树更不同,如果我不将它移植,它依然在市场边,挺拔而翠绿。

    在夕阳照拂的院子,我喝着野生苦瓜泡的茶,看着满园繁盛的花木,心里不禁感到疑惑:为什么木瓜苗宁愿生于污泥里,也不愿存活在美丽的花园呢?是不是当污浊成为生命的习惯之后,美丽的阳光、松软的泥土、澄清的饮水,反而成为生命的负荷呢?

    就像有几次,在繁华街市的暗巷里,我不小心遇到一些吸毒者。他们弓曲在阴暗的角落,全身的细胞都散发出颓废,用迷离而失去焦点的眼睛看着世界。

    我总会有一种冲动,想跑过去拍拍他们的肩膀,告诉他们:“这世界有灿烂的阳光,这世界有美丽的花园,这世界有值得追寻的爱,这世界有可以为之奋斗、为之奉献的事物。”

    随即,我就看到自己的荒谬了,因为对一个吸毒者,污浊已成为生命的习惯,颓废已成为生活的姿态,几乎不可能改变。不要说是吸毒者,像在日本的大都市,有无数自弃于人生、宁可流浪于街头的“流浪者”,当他们完全地自弃时,生命就再也不可能挽回了。

    “流浪者”不是“吸毒者”,却具有相同的部分,吸毒者吸食有形的毒品,受毒品所宰制;流浪者吸食无形的毒品,受颓废所宰制,他们放弃了心灵之路,正如一棵以血水、污水维生的木瓜苗,忘记了这世界有美丽的花园。

    恐惧堕落与恐惧提升虽然都是恐惧,却带了不同的选择,恐惧堕落的人心里会有一个祝愿,希望自己有一天能抵达繁花盛开的花园,住在那花园里的人都有着阳光的品质,有很深刻的爱、很清明的心灵,懂得温柔而善于感动,欣赏一切美好的事物。

    一粒木瓜的种子,偶然掉落在市场的水沟边,那是不可预测的因缘;可是从水沟到花园之路,如果有选择,就有美好的可能。

    一个人,偶然投生尘世,也是不可预测的因缘。我们或者有不够好的身世,或者有贫穷的童年,或者有艰苦的生活,或者陷落于情爱的折磨……像是在水沟烂泥中的木瓜树,但只要知道,这世界有美丽的花园,我们的心就会有很坚强很真切的愿望:我是为了抵达那善美的花园而投生此世。

    万一,我们终其一生都无法抵达那终极的梦土,我们是不是可以一直保持对蓝天、阳光与繁花的仰望呢?   (选自《林清玄散文自选集》有删改)

    访谈林清玄

    赵涛

    【人物名片】

    林清玄,1953年出生于台湾高雄,当代著名作家、散文家、诗人、学者,曾任记者、主编等职。他是台湾作家中最高产的一位,曾连续十年被评为台湾十大畅销书作家。作品有散文集《莲花开落》、《桃花心木》、《心田上的百合花》等,先后出版138本著作,30岁前得遍了台湾所有文学大奖,也是获得各类文学奖最多的一位,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家”之一。

    【记者访谈】

    记  者:从乡下奋斗到台北,您的经历也是蛮坎坷的。小时候,您随父兄在田间地头流汗挨饿,这段经历对您今后的成长有何影响?

    林清玄:有很大的帮助,使我什么情况下都能适应。从出生到现在,我没有一个晚上睡不着觉,没有一餐饭吃不香,随时笑得出来。因为小时候在大山中长大,生活很苦,心思也单纯,天黑上床马上睡觉,你不会有欲望,有欲望也没用,根本不可能实现,所以慢慢久了,你对欲望就不会太敏感。

    走过来之后,觉得那些苦都不算什么。当时每天都要为三餐烦恼,为学费烦恼。小学的时候,常常一天只吃一个馒头,饿,没办法,那就喝水喝到饱。

    苦孩子有两种,一种是长大以后完全没有办法抵抗现代社会的诱惑,一个苦孩子进到大都市做官他可能会贪污,因为他小时候从来没有满足过;另外一种是小时候就对欲望有清楚的态度,像我这样的人,我不会被欲望搞得晕头转向。这几年我来大陆还有一件事,办学校,我已经办了三所学校,在台湾我有基金会、四座图书馆,因为我自己知道成长的不易,所以如果有机会,想让更多年轻人走出那个环境。

    记  者:在您的环境里面,显然没有成为作家的条件,但您成功了。

    林清玄:的确,我家代代都是耕农,我小时候的成长不可能像一般人所说的,学富五车。可能是我对文字有非常深刻和敏锐的感受,我很喜欢读书,我记得小时候读每本书,拿过来都珍贵得不得了,抱着,枕着,经常拿到什么就很用心地看。小学一年级,看到《葬花吟》,虽然不懂,竟然无端落泪。我的悲悯,可能是与生俱来的。小学三年级以后,每天我要抱着一本书,才睡得着;每天一定要读到一段好文章,才肯睡觉。

    记  者:听说您高中时曾被学校记了过,差点都要退学了。学校大部分老师都放弃了您,您自己也快绝望了。后来是什么让您坚持了下来?

    林清玄:是的。幸好,我的导师王雨苍老师没有放弃我。我曾问他为什么,他说:“这个世界上,关怀是最有力量的,时时关怀四周的人与事,不止能激起别人的力量,也能鞭策自己不致堕落。”他给我的启示是深刻而长久的,这么多年来,我能时刻关怀周围的人与事,并且同情那些最顽劣、最可怜、最卑下、最被社会不容的人,是我时常记得王老师说的:在这个世界上,关怀是最有力量的。

    记  者:其实,您以前曾在屠宰场杀过猪,在码头做过搬运工人,在街头摆过地摊,在餐厅打过工……这么多年来在每一次的人生转弯处,您都一路坚持下来,不忘自己的梦想。您有什么想对现在的年轻人说吗?

    林清玄:我很幸运,我没有放弃我小时候的梦想。人生有很多的转弯,就会有无数次的选择。选择决定了人生的转弯,而选择是为了更好地提升自己,是为了更美好的生活,所以,不要惧怕人生的转弯。

    【初读感知】

    1从水沟到花园,木瓜树的生存环境和命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简要概括。

    木瓜树生存环境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木瓜树命运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下面句子,说说加点词是如何刻画出吸毒者的生存状态的?

    他们弓曲在阴暗的角落,全身的细胞都散发出颓废,用迷离而失去焦点的眼睛看着世界。

    【细读品析】

    3文中写道:“恐惧堕落与恐惧提升虽然都是恐惧,却带来了不同的选择”,你认为恐惧提升的人会作出怎样的选择?

    4为什么木瓜苗宁愿生于污泥里,也不愿存活在美丽的花园呢?

    【联读发现】

    5结合《访谈林清玄》的相关内容,谈谈你对《木瓜树的选择》主旨的理解。

    6结合对《木瓜树的选择》最后三段内容的理解,谈谈你对《访谈林清玄》最后画线句的理解。

     

  • 10、   多一些宽容

    ①人生活在社会中,总要与人相处,与外界发生各种联系,因此,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十分重要。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最重要的是豁达大度,善于容纳与自己志趣、 风格不同的人。古人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②宽容是一种高尚的人格修养,一种“宰相胸襟”,一种大将风度。   。互谅就是彼此谅解,不计较个人恩怨。人都是有感情和尊严的,既需要他人的体谅,又有义务体谅他人。有了互相之间的谅解,就能清心降火,在任何情况下,保持平静的心境和宽厚的品格。互让,就是彼此谦让,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心底无私天地宽。摒弃私心杂念,自觉做到以整体利益为重,把好处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争名于朝,争利于市,斤斤计较个人得失,是难以与他人和睦相处的。互敬,就是彼此尊重,不计较你高我低。尊重别人是一种美德。“敬人者,人恒敬之”,尊重别人,自然会获得别人的好感和尊重。如果无视他人的存在,不尊重他人的人格,就不会有知心朋友。互爱,就是彼此关心,不计较个性、品格、气质的差异。爱能包容大千世界,使千差万别、迥异不同的人和谐地融为一个整体;爱能融化隔膜的坚冰、抹去尊卑的界线,使人们变得亲密无间;爱能化解矛盾芥蒂,消除猜疑、嫉妒和憎恨,使人间变得更加美好。

    ③我们所讲的宽容并不是无原则的迁就,并不是主张善恶兼容,与不良的思想和行为和平共处,而是要在社会主义道德范围的基础上相互理解和关爱,尽量多一些宽容。面对违反原则的言行,不姑息放纵。这样,我们才能保持宽阔的心胸,建立纯洁的人际关系。朋友,你说呢?

    1请在第二自然段空白处填上合适的句子作为这一段的中心句。

    2第二自然段划线句主要运用了哪一种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3简要说明最后一段的作用。

  • 1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寒门多出贤

    ①最近,有位中国学子登上哈佛大学演讲台,从自己中学时代被毒蜘蛛咬伤的“农村故事”,推及“改变科技知识分布不均”这一主题,他的英文演讲视频在网络上热播,由此而成为“网红”。他出生在一个小村落里,父母均为农民,这更引起了人们关注。我以为,这倒是一件寻常人家的正常事,它告诉人们一个寻常道理:寒门多出贤。

    ②千百年来,在古老的中国,不乏这样的故事。两千多年前,孔子的三千弟子中,“贤人”有七十二人。这些人中,出身寒门的不在少数。比如,被孔子称为“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的颜回,不仅位居七十二贤之首,而且被后世尊奉为“复圣”;被庄子言为“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的曾参,由于缺食,浑身浮肿,由于劳动,双手老茧,且面带病色,却被后世尊奉为“宗圣”。即便是孔子,也正如他后来所坦言:“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由于“多能鄙事”,甚至还有点“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意味。

    ③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故事呢?俗语言:“不经冬寒,不知春暖。”正因为出身“寒门”,所以更知“寒”的辛酸,也更向往“暖”的开心。古语云:“同病相怜,同忧相救。”正因为自己被“寒”过,因而一旦有条件,也更愿意伸出温暖之手,拉身处“寒门”的人脱“寒”。而这,正是“贤”之思、“贤”之举。

    ④寒门多出贤,并非说,只要是出身“寒门”,就可自然而然地为“贤”了。贤,不仅要有“德”:能替别人着想,勇为天下谋利;而且要有“才”:有本事,能成事。这,就离不开学习。有言道:人不吃饭,饥;人不学习,愚。生活就是这样,惟有好学,才近智,惟有知学,才给力。只有努力用知识武装自己,不断增进自己的道德修为,才能离“贤”更近一步。

    ⑤寒门多出贤,意味着多付出。“不吃苦中苦,难得甜上甜”。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勉励同学们要在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上下功夫,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成功、成名,永远不是用巧嘴吹出来的,而是用心血写出来的。有了比常人更多的付出、更过人的求知欲、更开阔的思维、更远大的志向,无论出身多么艰苦,都将成就一番不凡的事业。

    (有删改)

    1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

    中心论点:寒门多出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身“寒门”,意味着多付出。

    2下面这句话,是从原文抽取出来的,应放在哪一个自然段的末尾,为什么?

    遥想当年,孔子正因为“贱”而从事各种“鄙事”,所以孔子在日后思考社会问题时,更能体会到劳动民众从事“鄙事”的艰辛与重要,更能考虑到劳动民众身处“贱”位的状况与情感,从而自心底发出了“为政以德”“仁者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千年至论。

    3第②段中,划线处的两个例子,年代相隔不远,可否删去一个?请结合文意简要分析。

七、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随着科技的进步,人工智能正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给我们带来了方便,也带来了挑战。请你大胆发挥想象,十年后,人工智能会对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国家发展带来哪些变化。

    以“人工智能(改变、带来……)_______”为题写一篇记叙性文章。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500字;④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七、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