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钱学森不参加任何成果鉴定会,不出席任何应景活动,不出国访问。
B.近年,又时兴将未婚情侣称为“朋友”,倒也差强人意,可惜与传统汉语中“朋友”一义相去甚远。
C.这时候你千万千万不要轻易放弃,不要有任何的谦虚,这时候你要当仁不让。
D.一切美化侵略战争性质的言论,不论说了多少遍,不论说得多么美轮美奂,都是对人类和平正义的危害。
2、下列有关文学文化知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泰戈尔,印度著名诗人,著有《吉檀迦利》。宗教和哲学是他诗歌创作的核心主题。
B.曹雪芹,名霑,清代小说家。《红楼梦》讲述的是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
C.“四书”为《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合称。《孟子》为孟子和他弟子合著。
D.“江河”在古代文章中专指长江、黄河,“山水阴阳”在古代是以山南、水南为阳。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亵渎(xié) 风骚(sāo) 鲜妍(yán) 间不容发(fā)
B.佝偻(lǒu) 宽宥(yòu) 惊骇(hài) 强聒不舍(guō)
C.妖娆(ráo) 憎恶(zèng) 拮据(jū) 五行缺土(xíng)
D.惘然(wǎng) 麾下(huī) 恣睢(suī) 冠冕堂皇(miǎn)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真正的朋友应该是心有灵犀的。伯牙、子期堪称高山流水,是我们交友的典范。
B.真实的月球与传说中的美丽月亮大相径庭,它其实是块冰冷的“大石头”。
C.小李沉溺于网络游戏,已经到了十分危险的地步,他却不以为然,我行我素。
D.他与张明是同班学友,同一个宿舍睡觉,同一个食堂吃饭,彼此相敬如宾,互相帮助。
5、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下列小题。
邹平①李进士匡九,居官颇廉明。尝有富民为人罗织②,门役吓之曰:“官索汝二百金,宜速办;不然,败矣!”富民惧,诺备半数。役摇手不可,富民苦哀之,役曰:“我无不极力,但恐不允耳。待听鞫③时,汝目睹我为若白之,其允与否,亦可明我意之无他也。”少间,公按④是事。役知李戒烟,近问:“饮烟否?”李摇其首。役即趋下曰:“适⑤言其数,官摇首不许,汝见之耶?”富民信之,惧,许如数。役知李嗜茶,近问:“饮茶否?”李颔之。役托烹茶,趋下曰:“谐⑥矣!适首肯,汝见之耶?”既而审结,富民果获免,役即收其苞苴⑦,且索谢金。
呜呼!官自以为廉,而骂其贪者载道焉。此又纵狼而不自知者矣。世之如此类者更多,可为居官者备一鉴⑧也。
(注释)①邹平:地名。②罗织:虚构罪名,加以诬陷。③听鞫:接受审问。④按:审问,审查。⑤适:刚才。⑥谐:和谐,融洽,这里是“成功了”的意思。⑦苞苴:蒲包,此指馈赠的礼物。⑧鉴:镜子。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居官/颇廉明 B.汝/见之耶 C.世/之如此类者更多 D.富民/果获免
【2】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若(______________) (2)嗜(______________) (3)颔(_______________)
【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官索汝二百金,宜速办;不然,败矣!
(2)官自以为廉,而骂其贪者载道焉。
【4】请概括这则故事的寓意,并说说讽刺了哪一类人。
6、阅读《行路难(其一)》,完成后面小题。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这首诗虽是短篇,却具有长篇的气势格局,原因之一在于它百步九折地揭示了诗人感情的复杂变化。诗篇以欢乐宴饮起笔,接着连用“停”“投”“拔”“顾”四个动词,心绪急转,表现诗人内心的_____;中间四句,运用象征和典故,展示了诗人心理上____变化交替;结尾句,经历了前文的反复回旋后,境界顿开,唱出了____的调子,相信自己的理想抱负总有实现的一天。
【2】为了纪念李白,全国多处建有他的雕像。下面几个雕塑,你认为哪一个最符合《行路难(其一)》中李白的形象,结合诗句简要说明理由。
甲 乙 丙
7、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中华大地,英才辈出。岭南广东,有梁启超、孙中山、叶剑英……同时,广东也是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更是先行者,是时代奋进的前沿阵地。某市楹联协会开展活动,目的是弘扬中华儿女的优秀品质,展现新时代青年书法家的艺术风采,该主题书法作品展深受群众的好评。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内容,不超过2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拟好一副对联,同学们想出了一个上联,请你从下列8个短语中选用4个组成下联。
时代先锋 看今朝 兢兢业业 谱新篇
弃奋斗 继往开来 盼未来 勇争先
上联:忆往昔革命前辈开天辟地创伟业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按要求补充名句。
(1)而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余光中《乡愁》)
(2)_____________________,落英缤纷。(《桃花源记》)
(3)_____________________,锦鳞游泳。(范仲淹《岳阳楼记》)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焚 鹤 人
余光中
①一连三个下午,他守在后院子里那丛月季花的旁边,聚精会神做那只风筝。全家都很兴奋。一放学回家,雅雅、真真和佩佩三个女孩子等不及卸下书包,立刻奔到后院子里来,围住工作中的爸爸。三个孩子对这只能飞的东西寄托很高的幻想。它已经成为她们的话题,甚至争论的中心。对于她们,这件事的重要性不下于太阳神八号的访月之行,而爸爸,满身纸屑,左手浆糊右手剪刀的那个爸爸,简直有点太空人的味道了。
②可是他的兴奋,是记忆,而不是展望。记忆里,有许多云,许多风,许多风筝在风中升起。对于他,童年的定义是风筝加上舅舅加上狗和蟋蟀。无意间发现远方的地平线上浮着一只风筝,那感觉,总是令人惊喜的。只要有一只小小的风筝,立刻显得云树皆有情,整幅风景立刻富有牧歌的韵味。如果你是孩子,那惊喜必然加倍。他永远忘不了在四川的那几年。丰硕而慈祥的四川,山如摇篮水如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③“男孩的意向是风的意向,少年时的思想是长长的思想”。少年爱做的事情,哪一样,不是梦的延长呢?看地图,是梦的延长。看厚厚的翻译小说,喃喃咀嚼那些多音节的奇名怪姓,是梦的延长。放风筝也是的。他永远记得那山国高高的春天。嘉陵江在干崎万崎里寻路向南,好听的水声日夜流着,吵得好静好好听,像在说:“我好忙,扬子江在山那边等我,猿鸟在三峡,风帆在武昌,运橘柑的船在洞庭,等我,海在远方。”
④而最有趣的,该是有风的晴日了。词堂后面有一条山路,婉蜒上坡,走不到一刻钟,就进入一片开旷的平地,除了一棵错节盘根的老黄果树外,附近什么杂树也没有。舅舅提着刚完工的风筝,一再嘱咐他起跑的时候要持续而稳定,不能太骤,太快。他的心卜卜地跳,禁不住又回又去看那风筝。那是一只体貌清奇、风神潇洒的白鹤,绿喙赤顶,镐衣大张如氅。翼展怕不有6尺,下面更曳着两条长足。舅舅高举白鹤,双翅在暖洋洋的风中颤颤扑动。终于“一——二——三!”他拼命向前奔跑。不到10码,麻绳的引力忽然松弛,也就在同时,舅舅的喝骂在背后响起。舅舅追上来,检视落地的鹤有没有跌伤。一面怪他太不小心。再度起跑时,他放慢了脚步,不时回顾,一面估量着风力,慢慢地放线。舅舅迅疾地追上来,从他手中接过线球,顺着风势把鹤放上天去。线从舅舅两手勾往的筷子上直滚出去,线球轳轳地响。舅舅又曳线跑了两次,终于在平岗顶上站住。那白鹤羽衣蹁跹,扶摇直上,长足在风中飘扬,他兴奋得大嚷,从舅舅手中抢回线去。风力愈来愈强,大有跟他拔河的意思。好几次,他以为自己要离地飞起,吓得赶快还给了舅舅。舅舅把线在黄果树枝上绕了两圈,将看守的任务交给老树。
⑤“飞得那样高?”四岁半的佩佩问道。
⑥“废话!”真真瞪了她一眼。“爸爸做的风筝怎么会飞不高?真是!”
⑦“又不是爸爸的舅舅飞!是爸爸的舅舅做的风筝!你真是笨屁瓜!”十岁的雅雅也纠正她。
⑧“你们再吵,爸爸就不做了!”他放下剪刀。
⑨小女孩们安静下来。两只黄蝴蝶绕着月季花丛追逐。隔壁有人在练钢琴,柔丽的琴音在空中回荡。阿眉在厨房里煎什么东西,满园子都是葱油香。忽然佩佩又问:“后来那只鹤呢?”
⑩后来那只风筝呢?对了,后来,有一次,那只鹤挂在树顶上,不上不下,一扯,就破了。他掉了几滴泪。舅舅也很怅然。他记得当时两人怔怔站在那该死的树下,久久无言。最后舅舅解嘲说,鹤是仙人的坐骑,想是我们的这只鹤终于变成灵禽,羽化随仙去了。第二天舅甥俩黠然曳着它的尸骸去秃岗顶上,将它焚化。一阵风来,黑灰满天飞扬,带点名士气质的舅舅,一时感慨,朗声吟起几句赋来。当时他还是高小的学生,不知道舅舅吟的是什么,后来年纪大些,每次念到“黄鹤一去不夏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他就会想起自己的那只白鹤。因为那是他少年时唯一的风筝。当时他曾缠住舅舅,要舅舅再给他做一只。舅舅答应是答应了,但不晓得为什么,自从那件事后,似乎意兴萧条,始终没有再为他做。人生代谢,世事多变,一个孩子少了一只风筝,又算得了什么呢?不久他去15里外上中学,寄宿在校中,不常回家,且换了一批朋友,也就把这件事渐渐淡忘了。等到他年纪大得可以欣赏舅舅那种亭亭物外的风标,和舅舅发表在刊物上但始终不会结集的十几篇作品时,舅舅却已死了好几年了。舅舅死于飞机失事。那年舅舅才30出头,从香港乘飞机去美国,正待一飞冲天,游乎云表,却坠机焚伤致死。
⑪“后来那只鹤——就烧掉了。”他说。
【1】作者借第三人称视角,用插叙的叙事手法来叙述“鹤风筝”的故事。请概括文中插叙的内容,完成下面填空。
他为女儿做鹤风筝——想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女儿问鹤风筝的结局——想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品味下列语句,完成括号中的任务。
(1)那是一只体貌清奇、风神潇洒的白鹤,绿喙赤顶,镐衣大张如氅。(品析本句遣词用语的特点和效果。)
(2)后来那只鹤——就烧掉了。他说。(说说句中破折号不能去掉的原因。)
【3】文中的“焚鹤人”即指舅舅,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评析舅舅这个人物形象。
【4】本文与诗歌《乡愁》都是余光中的作品,两文所表达的主旨是否相同?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10、成为你自己
周国平
①童年和少年是充满美好理想的时期。如果我问你们,你们将来想成为怎样的人,你们一定会给我许多漂亮的回答。譬如说,想成为拿破仑那样的伟人,爱因斯坦那样的大科学家,曹雪芹那样的文豪,等等。这些回答都不坏,不过,我认为比这一切都更重要的是:首先应该成为你自己。
②姑且假定你特别崇拜拿破仑,成为像他那样的盖世英雄是你最大的愿望。好吧,我问你:就让你完完全全成为拿破仑,生活在他那个时代,有他那些经历,你愿意吗?你很可能会激动得喊起来:太愿意啦!我再问你:让你从身体到灵魂整个儿都变成他,你也愿意吗?这下你或许有些犹豫了,会这么想:整个儿变成了他,不就是没有我自己了吗?对了,我的朋友,正是这样。那么,你不愿意了?当然喽,因为这意味着世界上曾经有过拿破仑,这个事实没有改变,唯一的变化是你压根儿不存在了。
③由此可见,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最宝贵的还是他自己。无论他多么羡慕别的什么人,如果让他彻头彻尾成为这个别人而不再是自己,谁都不肯了。
④也许你会反驳我说:你说的真是废话,每个人都已经是他自己了,怎么会彻头彻尾成为别人呢?不错,我只是在假设一种情形,这种情形不可能完全按照我所说的方式发生。不过,在实际生活中,类似情形却常常在以稍微不同的方式发生着。真正成为自己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世上有许多人,你可以说他是随便什么东西,例如是一种职业,一种身份,一个角色,惟独不是他自己。如果一个人总是按照别人的意见生活,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总是为外在的事务忙碌,没有自己的内心生活,那么,说他不是他自己就一点儿也没有冤枉他。因为确确实实,从他的头脑到他的心灵,你在其中已经找不到丝毫真正属于他自己的东西了,他只是别人的一个影子和事务的一架机器罢了。
⑤那么,怎样才能成为自己呢?这是真正的难题,我承认我给不出一个答案。我还相信,不存在一个适用于一切人的答案。我只能说,最重要的是每个人都要真切地意识到他的"自我"的宝贵,有了这个觉悟,他就会自己去寻找属于他的答案。在茫茫宇宙间,每个人都只有一次生存的机会,都是一个独一无二、不可重复的存在。正像卢梭所说的,上帝把你造出来后,就把那个属于你的特定的模子打碎了。名声、财产、知识等等是身外之物,人人都可求而得之,但没有人能够代替你感受人生。你死之后,没有人能够代替你再活一次。如果你真正意识到了这一点,你就会明白,活在世上,最重要的事就是活出你自己的特色和滋味来。你的人生是否有意义,衡量的标准不是外在的成功,而是你对人生意义的独特领悟和坚守,从而使你的自我闪放出个性的光华。
⑥在历史上,每当世风腐败之时,人们就会盼望救世主出现。其实,救世主就在每个人的心中。
【1】下列事例不能充当本文论据的一项是:( )
A.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回到田园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B.周敦颐独爱莲,表明他不与世同流合污的的个性。
C.文天祥至死不降,还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
D.张岱独往湖心亭看雪,体现了他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
【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标题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
B.文章第③自然段中“由此可见”的“此”指代的内容是人们不愿意从身体到灵魂都是拿破仑。
C.文章运用了大量问答句式进行说理,使说理层层递进,条理清晰。
D.怎样才能成为你自己呢?作者给出的答案是:坚守对积极人生的独特领悟,让自我闪放出个性的光华。
【3】作者论述的“你自己”具有怎样的特点?怎样才能成为“你自己”?
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夏天
汪曾祺
夏天的早晨真舒服。空气很凉爽,草类还挂着露水(细蛛网上也挂着露水)。写大字一张,读古文一篇。夏天的早晨真舒服。
凡花大都是五瓣,栀子花却是六瓣。山歌云:“栀子花开六瓣头”。栀子花粗粗大大,色白,近蒂处微绿,极香,香气简直有点叫人受不了,我的家乡人说是:“碰鼻子香”。栀子花粗粗大大,又香得掸都掸不开,于是为文雅人不取,以为品格不高。栀子花说:“去你妈的,我就是要这样香,香得痛痛快快,你们他妈的管得着吗!”
人们往往把栀子花和白兰花相比。苏州姑娘串街卖花,娇声叫卖:“桅子花!白兰花!”白兰花花朵半开,娇娇嫩嫩,如象牙白兰,香气文静,但有点甜俗,为上海长三堂子的“倌人”所喜,因为听说玉兰花要到夜间枕上才格外地香。我觉得红“倌人”的枕上之花,不如船娘髻边花更为刺激。
夏天的花里最为幽静的是珠兰。
牵牛花短命。早晨沾露才开,午时即已萎谢。秋葵也命薄,瓣淡黄,白心,心外有紫晕。风吹薄瓣,楚楚可怜。
风仙花有单瓣者,有重瓣者。重瓣者如小牡丹,风仙花茎粗肥,湖南人用以腌“臭咸菜”,此吾乡所未有。
马齿苋、狗尾巴草、益母草,都长得非常旺盛。
竹叶开浅蓝色小花,如小蝴蝶,很好看。叶片微似竹叶而较柔软。
“万把钩”即苍耳。因为结的小果上有许多小钩,碰到它就会挂在衣服上,得小心摘去,所以孩子叫它“万把钩”。
我们那里有一种“巴根草”,贴地而去,是见缝扎根,一棵草蔓延开来,长了很多根,横的,竖的,一大片。而且非常顽强,拉扯不断。很小的孩子就会唱:
巴根草,/绿茵茵,/唱个歌,/把狗听。
最讨厌的是“臭芝麻”。掏蟋蟀、捉金铃子,常常沾了一裤腿。其臭无比,很难除净。
西瓜以绳络悬之井中,下午剖食,一刀下去,喀嚓有声,凉气四溢,连眼晴都是凉的。
天下皆重“黑籽红瓤”,吾乡独以“三白”为贵:白皮、白瓤、白籽。“三白”以东墩产者最佳。
香瓜有:牛角酥,状似牛角,瓜皮淡绿色,刨去皮,则瓜内浓绿,籽赤红,味谈而肉脆,北京亦有,谓之“羊角蜜”;蛤蟆酥,不甚甜而脆,嚼之有黄瓜香;梨瓜,大如拳,白皮,白瓤,生脆有梨香;有一种较大,皮色如虾蟆,不甚甜,而极“面”,孩子们称之为“奶奶哼”,说扔奶一边吃,一边“哼”。
蝈蝈,我的家乡叫做“叫蚰子”。叫蝈子有两种。一种叫“侉叫蚰子”。那真是“侉”,跟一个叫驴子似的,叫起来“咶咶咶咶”很吵人。喂它一点辣椒,更吵得厉害。一种叫“秋叫蚰子”,全身碧绿如玻璃翠,小巧玲珑,鸣声亦柔细。
别出声,金铃子在小玻璃盒子里爬哪!它停下来,吃两口食,——鸭梨切成骰子块。于是它叫了“丁铃铃铃”……
乘凉。
换一张大竹床放在天井里,横七竖八一躺,浑身爽利,暑气全消。看月华。月华五色晶莹,变幻不定,非常好看。月亮周围有一个模模糊湖的大圆圈,谓之“风圈”,近几天会刮风。“乌猪子过江了”——黑云漫过天河,要下大雨。
一直到露水下来,竹床子的栏杆都湿了,才回去,这时已经很困了,才沾藤枕(我们那里夏天都枕滕枕或漆枕),已入梦乡。
鸡头米老了,新核桃下来了,夏天就快过去了。
(选自《第一阅读》八月刊)
【1】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
A. 本文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表现到了极致,没有主要人物、主要故事、主要景致,贯穿全文的就是夏天的一种感受。
B. 第二段栀子花之言,看似粗俗,实则富有个性,突出栀子花“碰鼻子香”的朴实特征,使栀子花的形象更为生动。
C. 文章对“夏天”的描写丝毫没有给人以炎热和烦躁的感受,字里行间流露的是夏的清新、生机,饱含了作者对夏天的喜爱。
D. 本文依次写了夏天早晨的露水、花朵、野草、昆虫、瓜果等风物,其中有作者喜欢的,也有厌恶的,淡淡的叙述中有鲜明的情感倾向。
【2】文章第一段,两次提到“夏天的早晨真舒服”,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请赏析文章第段的划线句。
【4】请理解文章第段加点词语的含义。
【5】这是汪曾祺先生记忆里的夏天,虽然那时没有空调,但丝毫不影响人们的快乐感受。在适应气象变化的过程中,他们比现在成天坐在空调房里的我们,更加明白四季更替的美妙和大自然的有趣之处。相信这篇极富有生活气息的美文,一定能触及到你的生活感悟。请选择你记忆中夏天最美的一幅景象加以描述,在字里行间中传达你的情感。(不超过150字)
12、命题作文
善良是外婆送给走街串巷卖货郎的一碗饭,也是寒冬里同学递过来的一杯奶茶。人与人之间的温情是善,人对自然万物的呵护也是善。仁爱的心地,美好的品行,涵养化育了我们的心性,似雨露滋润了我们的青春年华……
题目:善良,滋润我心
要求:根据你的理解,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悟,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力求写出真切体验与独特感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