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稍逊(xùn)分外(fēn)风骚(sāo)摇曳(yè)
B. 嘶哑(sī)鲜妍(yán)腐烂(fǔ)娉婷(pìn)
C. 柔嫩(nèn)翅翼(yì)冠冕(guàn)枉然(wǎng)
D. 忧戚(qī)咏赞(yǒng)飘逸(yì)..汹涌(yǒng)
2、下面文段正确是顺序是( )
①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的态度 ②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 ③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 ④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 ⑤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
A.①②④⑤③ B.①⑤④③②
C.①④⑤③② D.①②⑤④③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A.马克思主义得到全世界人民的认可,在中国更是根深蒂固,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B.许多老教师退休后赴西部地区支教,他们与留守儿童一起享受天伦之乐。
C.看到中国跻身世界大国行列,我的自豪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
D.通过了解历史名人的事迹,我恍然大悟,没有人随便就能成功。
4、下面选项对古诗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A.词的上阕通过描绘缺月、疏桐、孤鸿等景物,渲染了凄清孤寂的氛围。
B.“孤鸿”是作者的自喻,本体是高远隐约的的孤鸿影,喻体是孤独的词人,一孤一独,同病相怜。
C.这首词运用了比兴、象征等艺术手法,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
D.“恨”字是全词关键,因小人当道,诗人不得重用,“恨”字抒发了作者无人理解的忧愤。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王加惠 (给予恩惠)
B. 故不错意也 (通“措”)
C. 秦王怫然怒 (盛怒的样子)
D. 长跪而谢之曰 (感谢)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轻寡人与 陈太丘与友期行
B. 天下缟素 吴广素爱人
C. 仓鹰击于殿上 请广于君
D. 长跪而谢之曰 楚人怜之
【3】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唐雎有胆有识,不为秦王的谎言所动,也不为他的威胁所屈,始终处于主动地位。
B. 秦王企图用“易地”的方法吞并安陵,由此引出安陵君派唐雎出使秦国一事。
C. 秦王的欺骗没有得逞,于是企图以“天子之怒”来恫吓唐雎。
D. 面对秦王的恫吓,唐雎起初有些惊慌,但最终还是驳斥了秦王,维护了安陵国的利益。
【4】下列文段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
A.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翻译:“我想要用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你可要答应我啊!”
B.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翻译:安陵君从父兄那里接受封地,然后据守。即使拿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难道只是方圆五百里的土地吗?
C. 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翻译:(秦王)对唐雎说:“你曾经也听过天子发怒吗?”
D.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翻译:这三个人都是平民出身的有胆识的人,心里的愤怒还没有发作出来,上天就降下凶恶的征兆,(现在)加上我,将有四个人了。
6、现代诗歌阅读,完成后面小题
中国的土地
刘湛秋
你可知道这块神奇的土地
埋藏着黄金般的相思
一串串杜鹃花姹紫嫣红
激流的三峡传来神女的叹息
冬天从冻土层到绿色的椰子林
蔷薇色的海浪抚爱着沙粒
你可知道这块神奇的土地
黄皮肤、黑头发是那样的美丽
敦厚的性格像微风下的湖水
顽强勇敢又如长江一泻千里
挂霜的葡萄下跃动着欢乐
坚硬的核里已绽开复兴的契机
(注释)这首诗写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中国人民挣脱了各种有形和无形的枷锁,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鼓舞下,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1】请从诗中各找一处运用了下列修辞手法的诗句。
(1)比喻:
(2)拟人:
【2】“黄金般的相思”的含义是什么?“挂霜的葡萄”象征着什么?
【3】诗歌的第二小节主要写了什么?诗人主要抓住哪些具体内容从而使诗歌层次井然有序、逐层推进?
【4】比较本诗与《我爱这土地》在情感上的异同点。
7、学校开展“向英雄致敬”主题系列活动,请你参与。
(1)请按提示修改“征文启事”。
征文启事
为引发同学们学习英雄事迹,弘扬奉献精神,学校编辑部拟向全体学生征集以“向英雄致敬”为主题的文稿,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稿件请注明姓名、班级,交给3号楼304室张老师。欢迎同学们涌跃投稿。
校编辑部
2021年4月20日
①“征文启事”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_”,正确写法是“_______”。
②画线句子有语病,请你修改。______________
③“征文启事”的内容不完整,请提出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是王亮同学征文稿的结尾部分,请你帮忙补充完整。
_______(填书名)中的许云峰是英雄,他用双手为战友挖开了一条生命通道:勇武善战的_______(填人名)是英雄,他用一把菜刀在湖南建立了一个苏区;_______之年(71岁)的李兰娟是英雄,她用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正是有了这些英雄,才铸就了我们不朽的国魂,让我们向英雄致敬!
(3)李明在征文中引用了以下诗句,请你写出“桑梓”“烽火”“瀚海”所指代的事物。
①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桑梓”指_______
②边庭自此无烽火,拥节还来坐紫微。 “烽火”指_______
③飞狐白日晚,瀚海愁云生。 “瀚海”指_______
(4)征文结束后,赵晓丹的文章没有被编辑入册,心里很难受,假如你是校编辑部的张老师,你会怎样安慰她呢?_____________________
8、古诗文名句填空。
(1)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 。(刘方平《月夜》)
(2)池上碧苔三四点, , 。(晏殊《破阵子》)
(3) ,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温庭筠《商山早行》)
(4)《观刈麦》中有一句“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请问听者“悲”从何来?用文中的原句来回答“ , 。”
(5)陆游《卜算子·咏梅》中的诗句“ , ”,和周敦颐在“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所表明的一样,以梅花高洁品质来喻示自己孤傲、坚贞自守的品格。
(6)《沁园春·雪》中在写景与议论之间起着过渡作用的句子是 , 。
9、课内阅读
《敬业与乐业》节选
梁启超
第一要敬业。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变得不适用了。惟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只要当大总统的人,信得过我可以当大总统才去当,实实在在把总统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的人,信得过我可以拉黄包车才去拉,实实在在把拉车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这叫做职业的神圣。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惟其如此,所以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什么分别拣择。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至于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呢?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庄子》记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说道:“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做的事来和他交换。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我信得过我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大家同是替社会做事,你不必羡慕我,我不必羡慕你。怕的是我这件事做得不妥当,便对不起这一天里头所吃的饭。所以我做这事的时候,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曾文正说:“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亵渎职业之神圣;从事实方面说,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害自己。所以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庄子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孔子说:“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我说的敬业,不外这些道理。
【1】上文的论点是?
【2】解释文中加点词“旁骛”在文中的含义。
【3】判断以下说法的正误。
①“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画线句用的论证方法是正反对比论证。(_____)
②“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亵渎职业之神圣;从事实方面说,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害自己。”作者这几句话是从反面来论证要敬业,属于道理论证。(_____)
【4】根据文意,怎样才算是“天地间第一等人”?(见第一段结尾句)
10、阅读《学会赏识》,完成小题。
①意大利著名雕塑家米开朗琪罗,历尽心血雕刻出著名的大卫像。人们皆惊 叹于大卫像的辉煌,可在此之前,很少有人对这块雕刻大卫的石材做出褒评。其实并非石头不美,只是无人赏识,而米开朗琪罗发现了它,并赏识它是一块用于雕刻的好石材,然后赋予了它新的价值。所以,我们应该学会赏识。
②因为赏识,是一个人心境磊落,视野疏朗的表现;是一个人才智敏锐,气度从容的凸显。没有赏识,自我多了一份自卑,他人多了一份挑剔;社会多了一份冷漠,世界缺了一份美好。因此,我们要学会赏识。
③学会赏识身份低于自己的人,因为“任何看似愚蠢的东西,都必定有值得喝彩的地方”。台湾作家林清玄曾经评价一位犯案数十起的小偷,赞扬他的细密心思,肯定他的灵巧手法。小偷听说后,金盆洗手,成为四十多家连锁店的老板。一位年轻人因一首情诗离开学校后,福楼拜给予他鼓励、赏识。终于,这个年轻人写出了著名的短篇小说《羊脂球》。这位年轻人,便是莫泊桑。是赏识唤回了迷途的羔羊,是赏识使其得到认可和肯定,是赏识激发其奋发努力的勇气,最终获得新生。那么,我们为何不学会赏识?
④学会赏识自己,因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学会赏识自己,要有太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自信豪放,要有苏轼“西北望,射天狼”的雄心壮志,要有杜甫“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无私旷达,要有屈原“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的坚贞不屈。因为赏识自己,诸葛孔明才会自称卧龙,未出草庐而知晓天下三分;因为赏识自己,毛遂才会以锥自喻,在大殿上据理力争;因为赏识自己,陈涉才会石破天惊,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赏识可以给自己动力,使自己迈上新阶梯。因此,我们为何不学会赏识?
⑤学会赏识那些强于自己的人,因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廉颇因为不赏识蔺相如的治国才能,居功自傲,处处刁难。而蔺相如赏识廉颇的滔滔武略,不计前嫌。两人终化干戈为玉帛,彼此赏识,才有“负荆请罪”的美谈流传至今。孔夫子赏识他人,才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断言。学会赏识,才会看到别人的长处,才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完善自己。既是如此,我们为何不学会赏识?
⑥真正的智者,他们会在赏识的同时,把自己投入到铸就辉煌的熔炉之中,把自卑熔炼成自信,把不满锻造成竞争,把孤傲挥洒成谦逊,把萎靡升华成振 奋,把失意挤压成动力,把挫折捶打成练达。
⑦我们应该学会赏识。学会赏识,对己,是一种超越;对人,是一种幸福。
(有删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文章第①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3】简要分析说明第②段的论证过程。
【4】说说第④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11、 一辈子做好一件事
①台湾著名剧作家、导演李国修,年少时,曾抱怨父亲做了一辈子鞋没有发财。父亲痛骂一通后,告诫他:一辈子只要做好一件事,就算功德圆满。李国修深受启发,用毕生的精力只做“开 门、上台、演戏”这一件事,让他享有“台湾莫里哀”的美名。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一辈子专注 做好一件事很重要。
②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认识不到这点的重要性。他们信奉“艺多不压身”,礼赞“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谁知到头来却落得个“样样涉足,个个平平”的局面,导致“艺多不养家”的尴尬后果。对普通人来说,这其实是一种必然的结局,因为许多伟人亦无法达到多才多艺的人生高度。
③法国作家莫泊桑小时候曾在福楼拜面前自信地说:“我上午用两个小时来读书写作,用另两个小时来弹钢琴,下午则用 1 个小时向邻居学习修理汽车,用 3 个小时来练习踢足球,晚上,我会去烧烤店学习怎样制作烧鸭,星期天则去乡下种菜。”说完后一脸得意。福楼拜听后笑了笑说:“我每天上午用 4 个小时来读书写作,下午用 4 个小时来读书写作,晚上,我还会用 4 个小 时来读书写作。”福楼拜接着问:“你究竟有什么特长,比如有哪样事情你做得特别好?”这下,莫泊桑答不上来了。于是他便问福楼拜:“那么,您的特长又是什么呢?”福楼拜说:“写作。”原来特长便是专注地做好一件事情。于是,莫泊桑下决心拜福楼拜为文学导师,一心一意地读书 写作,最终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跻身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的行列。
④专注于一件事,看似简单,其实是对毅力与恒心的考量。成功学上有个著名的“两万小时理论”,即“经过两万小时锻炼,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卓越”。但芸芸众生平凡者不可计数,卓越者凤毛麟角。原因很简单,两万小时锻炼太过漫长、枯燥、无趣,没有坚如磐石的信念,没有钢铁般的意志,动摇、绝望直至放弃是顺理成章的事。
⑤专注于一件事,看似艰难,其实也容易。只要我们选择的事业,是我们内心深处最渴望的,是我们最感兴趣的,漫长的“两万小时”就不会带来遥遥无期的恐惧,别人眼中枯燥、无趣的历程,便会成为时时给我们惊喜的旅程。只要我们拥有一颗任天边云卷云舒,静看庭前花开花落的淡泊之心,滚滚红尘的纷纷扰扰,便不会轻易动摇我们由平凡走向卓越的脚步。只要我们把“两 万小时”分解到活着的每一天,我们每天为卓越所付出的不过是半小时、一小时而已。
⑥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和精力十分有限,利用这有限的精力,在有限的时间里专注地做好一件事,就很有可能从众人中脱颖而出。
(选文有改动)
【1】简要分析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
【2】文章第③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3】结合全文,说说我们应该如何专注于一件事?
12、请以“不一样的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半命题作文要在题目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2)除诗歌、戏剧外,自选文体,文章不少于600字,严禁抄袭。
(3)结合个人生活经历,写出真情实感。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