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吉檀迦利》是印度著名诗人,亚洲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泰戈尔所写的一部以宗教和哲学为主体的诗集。
B.《我爱这土地》是著名的现当代诗人艾青所创作的一首对祖国饱含深情的诗歌。
C.《沁园春·雪》是毛泽东创作的一首风景壮丽、意境辽阔的词,其诞生于硝烟弥漫的解放战争中,一时广为传颂。
D.唐诗崇情,唐代的文学以诗歌为主要的文学形式,才华横溢的诗人灿若群星,名篇佳作迭出,清人孙洙据此选编了《唐诗三百首》,成为流传最广的唐诗选本。
2、下面语段的内容,偏离中心意思的一项是( )
①君子当自强不息。
②东晋的祖逖每天清晨听到鸡鸣就起床练剑,寒来暑往从不间断,终成一代名将。
③邓稼先站在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第一线,甘于奉献,身先士卒,终于成功地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
④史铁生双腿瘫痪后并没有向生命屈服,数十年来笔耕不辍,完成了350多万字的作品,成为著名的作家。
⑤乘着新时代的东风,马云抓住机遇敢为人先,建立了阿里巴巴商业帝国。
⑥由此可见,我们应当努力奋进并持之以恒,才能有所成就。
A. ①④ B. ②⑤ C. ③⑥ D. ③⑤
3、下列对《简·爱》内容的表达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感情真挚,语言优美,气氛灵异,悬念迭起。
B.对人间自由幸福的渴念和对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是女主人公的两个基本动机。
C.在孤儿院简与孤儿海伦结成好友,教师谭波儿小姐很关心她。
D.简·爱最擅长的技能是唱歌。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和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冠冕(guān) 忧戚(qī) 心无旁骛(wù)
B.亵渎(xiè) 游弋(yè) 矫揉造作(jiǎo)
C.鄙夷(bǐ) 恣睢 (suī) 政重其事(zhèng)
D.撩逗(liáo) 掺杂(cān) 置之不理(zhì)
5、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各题。
陈希亮,字公弼。幼孤好学,年十六,将从师,其兄难之,使治钱息三十余万。希亮悉召取钱者,焚其券而去。业成,乃召兄子庸、谕使学,遂俱中天圣八年进士第,里人①表其闾②曰“三俊”。
迁京东转运使。潍州参军王康赴官,道博平,大猾③有号“截道虎”者,殴康及其女几死,吏不敢问。希亮移捕甚急,卒流海岛;又劾吏故纵,坐④免者数人。数上章请老⑤,不允,移知凤翔。仓粟支十二年,主者以腐败⑥为忧,岁饥,希亮发十二万石贷民。有司惧为擅发,希亮身任之。是秋大熟,以新易旧,官民皆便。
(节选自《宋史》有删节)
(注释)①里人:乡里人。②古代二十五家为一闾。③猾:绰号。④坐:因,因为。 ⑤请老:告老还乡。⑥腐败:谷物受潮霉烂。
【1】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使治钱息∕三十余万 B.里人∕表其闾曰“三俊”
C.仓粟∕支十二年 D.有司∕惧为擅发
【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的意思。
(1)悉 _______________ (2)数________________ (3)身 ________________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希亮移捕甚急,卒流海岛。
(2)是秋大熟,以新易旧,官民皆便。
【4】文章写了陈希亮哪几件事?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
6、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 /像刀砍过的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1)这首短诗是《___________》,它的作者是_________。集中体现这位诗人的创作成果和艺术风格的诗集是《_____________》。
(2)诗中的“含着微笑,看着海洋……”有什么含义?
7、综合性学习。
请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为解决山区高海拔地区中小学生冬季取暖问题,2015年6月,重庆市政府实施了“暖冬计划”。该计划实施范围是全市海拔800米以上的中小学校和公办幼儿园21个区县995所学校,受益学生21万余名。主要措施包括购置安装油汀、碳晶墙暖电热饭、暖风机、硅晶电热膜等取暖设备,少数有条件的学校可安装空调,不宜安装取暖设备的学校提供御寒所需衣服、鞋子、手套等物资。截至2015年底,全市共投入8700多万元为山区农村学生创造出安心学习的温暖环境。学生张薇说:“现在教室安了油汀,像春天一般温暖。冬天再也不用提火盆上学了,手也不长冻疮了!”
材料二:“暖冬计划”实施后,孩子们出于好奇,一下课就争先恐后地去触摸取暖设备,容易烫伤手或触电。老师一方面要担心学生的安全,另一方面还要担心取暖设备的保护。
(1)根据材料一,简要介绍什么是“暖冬计划”。(50字以内)
(2)根据材料二,按要求设计一个班级主题教育活动。
活动主题:
活动形式一:
活动形式二:
(3)张薇同学想给重庆市政府写一封感谢信,但又怕同学们说她出风头。要打消她的顾虑,你该怎么说。
8、数字人也“穿梭”在唐诗宋词中。你如果热爱诗词,或许可以邂逅吟诗作赋的数字“苏东坡”、意气风发的数字“李白”……学校开展经典诗文“数字人”吟咏擂台赛,请你帮助主持人完成串词。
要求:①在前3位选手的串词中填上恰当的诗句,必须是将要朗诵的诗文中的句子。②参照前3位选手的串词,为第4位选手写出完整的串词,他朗诵的是李白的《行路难(其一)》。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丙辰年,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做太守,中秋夜他通宵畅饮,大醉。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苏轼以月起兴,以与其弟苏辙七年未见之情为基础,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写出了对亲人的思念和美好祝愿。下面,有请1号选手为大家朗诵《水调歌头》。
(2)乡愁,是萦绕在旅人心中挥之不去的情愫。乡愁是王湾在北固山下触发的“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用捎家书传达对家人的思念;乡愁是温庭筠晨起早行,满目美景却挡不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愁绪。接下来,有请2号选手为大家朗诵温庭筠的《商山早行》。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多情“诗魂”李商隐把九死而不悔的痴情苦意与爱情追求写成了千古绝唱。接下来,有请3号选手为大家朗诵李商隐的《无题》。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哭得最惨的那天,你一定长大不少吧
①高二那年的夏天,我第一次彻夜未眠。
②夜里一点多被我妈从床上摇醒,她慌张地说:“我带你爸去一下医院,你拿着这个手机,若有事,就和你联系。”
③当时还带着困意的我晕乎乎地答应着,随后就听到救护车呜哇呜哇乱叫的声音,几个陌生人敲开门,拿凳子做担架,将倒在地上的我爸抬走。我就是在那个瞬间突然清醒,看着我妈和被抽去了意识的我爸消失在电梯里,很久之后,那些只言片语还在空荡荡的屋子上方盘旋。
④“你爸在卫生间摔倒了……”“我本来以为没事的,没想到他一直醒不过来……”
⑤我不敢踏进他摔倒的那个卫生间,也不敢回到床上继续睡觉,只好坐在窗边看立交桥上来来往往的车辆。夜晚的城市还是很亮,每辆车都在飞速奔向远方,我望着立交桥哭啊哭,也不知道在哭些什么,然后疯狂地给我能想得到的朋友打电话,可因为是半夜,没有一个人应答。清晨6点,我妈终于打来电话:“脑出血……”她说,“还在抢救,医生说送来得早,应该能救回来……你先去上学吧。”
⑥我走出房门,感到外界有一种恍惚的不真实感,无论是早餐摊上的叫卖,还是小孩子的追逐打闹,抑或是出来晨练的老年人,都和我隔着一层透明的膜,听不清晰也看不真切。那天之后,似乎一切都改变了。
⑦升入高三,正好班里之前负责开门的同学转入了别的班级,于是我向老师要了班级钥匙,开始了早出晚归的生活。其实我并非旁人看上去的那么努力,我只是为了让自己忙起来,当你有目标时,就会忘记一些事情,拿上钥匙后,我便可以顺理成章地最早起床,最晚回宿舍,不用和其他人一起吃饭,也不用向谁吐露心扉。
⑧上大学后,我开始思考我能做的事情、大学四年的打算以及未来的出路,在发现自己写东西好像还可以后,便抓住各种机会投稿,深夜里写完一篇又一篇文字,也曾和甲方为一两百块钱而争执……
⑨身边同学一到寒暑假就会欢欣鼓舞,因为放假等于休息、等于自由、等于更轻松的生活,但对我而言,放假回家就意味着要担负起家庭责任。我要去医院,要陪我爸做康复练习,要成为一个能独当一面的人。
⑩我觉得我的人生,早就从坐在窗边疯狂大哭的那天开始改变了,就好像原先设定好的轨道突然间被调转方向,驶入一片未知迷雾。长大不是一个过程,长大是一个瞬间,是你让眼泪带走过去的自己,然后直面或复杂或惨淡的人生的那个瞬间。
⑪有一次在水房,隐隐约约听见一个女生在哭,她抽噎着说:“奶奶怎么会不在了呢?她不是寒假还好好的吗……”我默然,水龙头里的水“哗哗”地形成一条水柱,就像那些回不去又握不住的时间。原来我们已到了父母会生病的年纪,到了长辈们会“离开”的年纪,也到了不得不一个人去面对世间种种险恶与挑战的年纪。小时候一直盼望的长大,原来这般迅速和残酷,还没等我们反应过来,时间就已悄悄将过往带走——我们都在被迫长大。
⑫哭得最惨的那天,你一定长大了不少吧。可是不必怕,因为这是成长的必经之路。如蝴蝶破蛹,如凤凰浴火,成长常常伴随着眼泪和痛苦,或者说是眼泪和痛苦造就了我们的成长。如果有一天,你遇到了无法承受的事情,也可以痛痛快快地哭一场,让泪水将所有委屈和恐惧带走,然后对自己说“没关系”。因为只要继续前行,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选自《故事家》半月刊2018年第18期,有删改)
【1】本文讲述了一个少年成长的故事,阅读全文,根据提示,填写下表。
时间(场所) | 事情 | “我”的心理(表现) |
高二那年夏天 | 第一次彻夜未眠 | ① |
升入高三 | ② | 忘记一些事情 |
③ | 抓住各种机会投稿 | 要成为独当一面的人 |
有一次在水房 | ④遇到因奶奶去世而哭泣的女生 | “我”默然 |
【2】从修辞的的角度说说第⑪段画线句子的作用。
我默然,水龙头里的水“哗哗”地形成一条水柱,就像那些回不去又握不住的时间。原来我们已到了父母会生病的年纪,到了长辈们会“离开”的年纪,也到了不得不一个人去面对世间种种险恶与挑战的年纪。
【3】本文中的“长大了不少”体现在哪些方面?请你结合原文和链接材料,从个人和社会两个层面分析“成长”的价值与意义。
【链接材料】
《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颁奖辞:
“你觉得,你和我们一样,我们觉得,是的,但你又那么不同寻常。从无声里突围,你心中有嘹亮的号角。新时代里,你有更坚定的方向。先飞的鸟,一定想飞得更远。迟开的你,也鲜花般怒放。”
——《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江梦南
江梦南,湖南郴州市宜章县人,半岁时,她双耳失聪,但她通过读唇语学会了“听”和“说”。凭借优秀的学习成绩,她成为家乡小镇上近年来唯一考上重点大学、最终到清华念博士的学生。2020年,江梦南当选清华大学学生无障碍发展研究协会第五任会长。
10、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接种新冠疫苗注意事项:
(1)接种前应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不空腹接种。
(2)携带本人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证件,按预约时间到指定接种单位进行实名登记接种。
(3)接种新冠疫苗前需主动告知接种医生本人的身体健康状况。
(4)对接种医生有关健康询问应如实告知,并签订知情同意书。
(5)接种疫苗后应在现场留观30分钟,无异常情况方可离开。
(6)回家后要注意饮食、休息,保持接种部位的清洁、干燥,注意观察,如果出现较为严重的不适症状,应立即到医疗机构就诊,同时向接种医生报告。
(材料二)
(材料三)
下面是一则采访片段:
记者:接种疫苗的常见不良反应有哪些?
专家:接种疫苗的不良反应通常是轻微和暂时的,如头痛发热,还有接种部位局部的红晕,或者出现了硬块,另外还有一些人有咳嗽、食欲不振、呕吐、腹泻这样一些常见的不良反应。可通过多喝水、多休息的方式,通常1-2天后可自行缓解。
记者:疫苗接种后多久能产生抗体?
专家:从目前研究来看,疫苗发挥作用的时间主要是接种疫苗第二剂次的两周后,疫苗会激发体内产生主动免疫功能。
记者:什么情况不宜接种新冠疫苗?
专家:正在接种其他疫苗、正处于发热期、患有急性疾病或处于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以及怀孕时不宜接种。
记者:疫苗保护期有多久?
专家:尚不能下结论,但根据目前数据,疫苗保护期至少在半年以上。
记者:接种后是否不用戴口罩了?
专家:即使接种了疫苗,还是要继续做好“防疫三件套”(科学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注意个人卫生)。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能否接种新冠疫苗有严格的规定,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接种疫苗。
B.新冠疫苗接种分两次,间隔期为2-4周。接种期间要注意饮食,休息好。
C.接种了新冠疫苗之后可能出现不良反应,如果反应轻微能够自行缓解。
D.接种了新冠疫苗两周之后疫苗开始发挥作用,疫苗的免疫作用长期有效。
【2】要具备怎样的身体条件才能接种新冠疫苗?
【3】听说有人已经接种了新冠疫苗,妈妈立即要带你去接种疫苗。于是,你对妈妈说:
11、回忆我的语文老师
曹文轩
①我所有的老师都学养深厚,比如说我的数学老师,他的板书特别棒。因为我们特别喜欢他的板书,所以每次在他上数学课之前,我们都不是用黑板擦,而是用湿毛巾反复地擦拭,直到把这块黑板擦得黑亮黑亮的。他讲数学课的时候,一边讲一边从右上角开始写那些公式、那些定理,等把课讲完,正好是一整面黑板的字。可惜当时没有相机,如果用相机把那个画面拍下来,今天装裱起来,挂在家里的墙上,就是一幅非常有装饰感、现代性很强的画。
②那些老师各有各的品性,各有各的脾气。特别要感激的是我的语文老师,她是南京大学的高材生,是一个高高的,身体非常扁平的女人。这位女性是我心目中最高贵、最美丽的人。在以后的生活中,我千百次寻找过,但是再也没有找到过一位这样的女性。
③我记得她第一次走上讲台,把两只手轻轻地悬在讲台上,她没有带粉笔,没有带备课笔记,也没有带语文教材,是空手走上来的。她望着我们,说:“同学们,什么叫‘语文’。”然后她用了两节课的时间,给我们阐释了什么叫“语文”。那期间,天开始下雨,她把脑袋转向窗外,对我们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一年四季的雨是不一样的。”
④然后她又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一天里的雨也是不一样的,上午的雨与早晨的雨不一样,下午的雨与上午的雨也不一样,傍晚的雨与夜里的雨也不一样。”然后她又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雨落在草丛中和落在水塘里,那个样子和发出来的声音都是不一样的。”我至今还记得,我们所有的同学都把脑袋转向了窗口,外面有一大片荷塘,千条万条银色的雨丝 正纷纷飘落在那口很大很大的荷塘里。这就是我的语文老师。
⑤大概一个星期之后,她走上讲台,那是一节作文课。她说了一句话:“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班上作文写得最不好的同学是曹文轩。”在此之前,我的历任语文老师都说作文写得最好的同学是曹文轩。这个反差太大了!对我来讲,这个打击是巨大的,我根本无法接受她的判断,所以我当着她的面就把作文本撕了,扔在了地上,一头冲出教室,来到了离教室不远处的一条大河边。我至今还记得,我坐在大河边上,望着那条河,把地上的石子、瓦片一块一块狠狠地砸到水面上,一边砸,嘴里一边骂:“丑八怪!”
⑥晚上,我回到学校,来到了她的宿舍门口,我记得自己不是轻轻地把她的门敲开,而几乎是用脚把她的门踢开的。她拉开了门,站在门口,微笑地看着我,说:“你请进来坐一会儿。”然后我就进了她的卧室,看到了她不知道从哪里搞来的我的六本作文本。她把这六本作文本一本一本地排列在她的桌子上,然后说:“你过来看看,我们先不说内容,就看这些字,前几本的那些作文,字非常稚拙,但是能看出你非常认真。你再看看最后一本作文,你的字已经张扬到什么程度了,你已经浮躁到什么程度了?”
⑦她又说:“在这六本作文里,都有一篇作文是写春天的,你在第一本里写春天的时候是非常诚实的,是非常朴素的对春天的描写,但是后来你慢慢地控制不住自己了,你有必要用那么多形容词吗?你的作文写得越来越臃肿,越来越夸张。当那些老师都说你有才气的时候,你就已经不知道自己是谁了。”她说:“才气,有时候是害人的。”
⑧我记得那一天离开她的宿舍,走进校园,月亮特别好。清澈的月光铺在校园里头。那个夜晚是值得我一生铭记的。没有那个夜晚,就没有我以后漫长的人生道路。这就是我的语文老师。
⑨我要说语文和语文老师,对一个学生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我这里无意贬低其他学科的老师对学生的作用,我只是说语文和语文老师是无可替代的。语文老师永远是一所学校的品质构建者和体现者。我无法想象一所学校没有语文和语文老师,我也无法想象这个世界上没有语文和语文老师。
⑩我们应当对语文老师充满敬意。全世界都应当如此!
(选自《读者》2016年第23期,有删改)
【1】本文记述了我的语文老师和我之间的三件事。请认真阅读文章,概括出这三件事。
【2】文章开头并没有介绍我的语文老师,而是赞美了我的数学老师,它的作用是什么?
【3】第⑧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有何作用?
【4】读完本文后,请描述一下你心中印象最深刻的语文老师。(80字左右)
12、阅读下面小诗,根据要求完成写作。
逃避不一定躲的过/面对不一定最难过/得到不一定能长久/失去不一定不再拥有/生活本来就是如此/何必伤心难过。
要求:(1)可以据此开头续写故事,可以据此发表见解,也可以叙写经历。
(2)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文章不少于500字。
(3)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