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读书,让绵延的时光穿越我们的身体,让几千年来堆积的智慧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血液里汩汩流淌。
B. 《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带动全民重温那些学过的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炫耀文化,涵养心灵。
C. 桐庐真是个美丽的地方,不论是城镇还是农村处处都洋溢着诗画江南风情,可谓竹楼隔绿柳、白塔映青山,人和自然相得益彰。
D. 拾级而上,树木葱郁,空气清新,使人神清气爽;登高望远,西湖风貌尽收眼底,让人心旷神怡:北高峰上风景无限,可歌可泣。
2、下列关于《水浒》相关知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小说围绕“官逼民反”这一线索展开情节,表现了一群不堪暴政欺压的“好汉”揭竿而起,聚义水泊梁山,直至接受招安致使起义失败的全过程。全书采取了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情节跌宕但环环相扣,头绪众多而线索分明。
B.《水浒》中有多位打虎英雄,其中在沂岭杀四虎的是鲁智深,在景阳冈打死老虎的是武松。
C.《水浒》中英雄性格各不相同,但在“义”这一点上却是相同的,晁盖劫取生辰纲是“义”,宋江私放晁盖也是“义”。
D.《水浒》中梁山泊英雄排座次时封了马军五虎将,他们分别是:大刀关胜、豹子头林冲、霹雳火秦明、双鞭将呼延灼、双枪将董平。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英雄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时代的引领者。在经历艰辛的硝烟岁月,英雄们信仰坚、定视死如归;在______的建设时期,英雄们百折不挠、坚韧不拔;在和平时期,英雄们负重前行、无私奉献。______英雄,不只是为了纪念历史、缅怀先烈,更是为了发挥英雄精神的先导示范作用,______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A.波澜壮阔 崇敬 凝聚
B.波涛汹涌 崇敬 凝结
C.波澜壮阔 尊敬 凝结
D.波澜壮阔 尊敬 凝聚
4、下面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十二岁的时候,我要步行两公里到另外一个村子去上学。
②每个雨天,打起这把伞,我的心里就会不自觉地升起一股子温暖。
③为了方便,母亲卖了麦子后,给我买了一把油布伞。
④那时天老爱下雨。
⑤那把油布伞是金黄色的,把子和骨架都是竹子做的,散发着一股浓浓的、沁人心脾的油漆味儿。
A. ①④③⑤② B. ①③④⑤② C. ②①④③⑤ D. ①②④③⑤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晋文公攻原
晋文公攻原①,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而退,罢兵而去。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公曰:“ 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遂罢兵而去。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乃降公。卫②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乃降公。
[注释]①原:原国②卫:卫国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正确的一项( )
A.遂与大夫期十日(于是)
B.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尽)
C.君姑待之(亲属,父亲的姊妹)
D.罢兵而去(离开)
【2】下列选项中加点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君姑待之
A.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B.策之不以其道
C.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D.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3】请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4】从短文内容看,晋文公攻原的最终结果怎样?这个故事给你怎样的启迪?
6、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题目。
浣溪沙①
欧阳修
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②。绿杨楼外( )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③催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尊④前!
[注释]①这首词是词人贬官颍州期间所作。②四垂天:天幕仿佛从四面垂下,此处写湖上水天一色的情形。③六幺:又名绿腰,唐时琵琶曲名。④尊:同“樽”,古代的盛酒器具。
【1】请为词中空缺处选择最合适的词语,并说明理由。备选词语:出、荡。
【2】“人生何处似尊前”这句话,有人读到一种凄凉与感伤,有人却体味到词人是沉醉在快乐中的,你是如何理解的?请联系《醉翁亭记》,结合诗句来分析 。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黄山松》(节选)
张万舒
好!黄山松,我大声为你叫好,
谁有你挺得硬,扎得稳,站得高;
九万里雷霆,八千里风暴,
劈不歪,砍不动,轰不倒!
要站就站上云头,
七十二峰你峰峰皆到;
要飞就飞上九宵,
把美妙的天堂看个饱!
不怕山谷里阴风的夹袭,
你双臂一抖,抗得准,击得巧!
更不畏高山雪冷寒彻骨,
你折断了霜剑,扭弯了冰刀!
……
啊,黄山松,我热烈地赞美你,
我要学你艰苦奋战,不屈不挠;
看!在这碧紫透红的群峰之上,
你像昂扬的战旗在呼啦啦地飘。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雷霆( ) niǔ弯( ) 彻骨( )
【2】诗歌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_”。
【3】“挠”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下面三个义项。请根据诗歌语境,为“不屈不挠”中的“挠”选择恰当的一项( )
A.(用手指)轻轻地抓
B.使别人的事情不能顺利进行;阻止
C.弯曲,比喻屈服
【4】诗歌中划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8、古诗文名句填写
(1)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月下飞天镜,________________。(李白《渡荆门送别》)
(3)杜甫的《望岳》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写出泰山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家在哪里?崔颢在《黄鹤楼》中说“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韩愈在《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则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曹操的《观沧海》一诗中描写了诗人的奇特想象,反映作者博大襟怀和豪迈气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中劝勉友人友情可以破解时空阻隔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一读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渡头余落日,______________”,让我们徜徉在宁静和谐的田园之间。
(8)十八大以后,新一届党和国家领导人大力弘扬勤俭节约之风。爷爷对这个举措赞不绝口,他语重心长地说:“‘兴家犹如针挑土,____________________’,兴国与兴家的道理一样,我们应该艰苦奋斗、厉行节约。”
9、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读书寂寞事
①读书是件寒、冷、苦的事情。过去指冷寂的读书之地力“寒窗”,谓之“自甘寂寞”“坐冷板凳"。甚至因读书异致贫穷,那就更苦。朱买臣光读书不上班,导致家贫,只好以砍柴力业,卖柴时还手不释卷,妻以力羞,和他离了婚。家境较好的读书人,读闲书打发日子,觉得快乐,那是另一种读法,但要是换一个环境,就不会是“義皇上人”了。
②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小说《象棋的故事》里有个B博士,被关押在纳粹集中营里,精神备受折磨。他竟趁一次候审的机会,偷来一本棋谱,悉心研读起来。从此在象棋技艺上大获启发,出狱后成了赫赫有名的象棋冠军,铁窗苦读改变了他的一生。这是外国小说里的故事,说明逆境苦读,也可以成就人才。
③什么是苦?“生不得志,攻苦食饮,孤臣孽子,卧薪尝胆”“子卿(苏武)北海之上牧羝,重耳十九年之羁旅,呼吸生死,命如朝露”,有人说此乃人生之大苦,信然。汉代王章长安赶考,与妻共居,章读书读得病倒了,没有被子盖,卧牛衣中,想起自己命运不好,自料必死,与妻子泣别。都是人生逆境,苦不堪言。但发愤攻读,总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时候,这样来看,读书又何尝不是一件苦中有乐的事情呢?皓首穷经,那是很高层次的阅读,包括索引、考证、爬梳剔抉,穷究其源,常常“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虽然苦,衣带渐宽,人亦憔悴,却是积累了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平常读书,孜孜不倦,能够明理,升华情操,就是常说的“开卷有益”。
④读《红楼梦》是赏心乐事,但要考证渊源,就得吃苦。读小说,读“动漫”,读某名人的生活琐事,与读有关本业的东西是不同的。但有些“快乐”的“热门”书,读不读都可以,有些坐冷板凳的书,却是花钱也应买来读。“本来,有关本业的东西,是无论怎样节衣缩食也应该购买的,试看绿林强盗,怎样不惜钱财以买盒子炮,就可知道。”(鲁迅《致赵家璧》)这样一来,自讨苦吃,苦中求乐,就成了中国读书人的习惯。
⑤现在超市里成堆的装帧很漂亮的关于经商指南、炒股要道、脑筋急转弯等的书,进口纸,烫金字,还有密封卷——先拿钱后开卷。买不起,读了也无益,无异于“新袋子里的酸酒,红纸包里的烂肉,那结果,是吃得胸口痒痒的,好像要呕吐”(鲁迅《我们要批评家》)。现在情况不同了,读书讲务实,学以致用,学以增长知识。图书馆共享项目越来越多,读者也渐多了,成为读书人的乐土。有些图书馆专为盲人设置阅读器,虽然有待完善,但已经可以看到不少盲人光顾图书馆,在盲人阅览室学习用阅览器读书读报。
⑥不妨说,读书本身的冷热都不是坏事,关键是能学到知识。佛教禅宗的北渐南顿,就是讲悟道的殊途而同归。能悟道,十字街头也能参禅,不能悟道,把经书读破,也不过是谤佛。用功之妙,存乎一心。“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读书反作如是观,平心静气,如琢如磨,如切如磋,弱水三千,取一瓢饮,然后甘苦自知。
【1】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并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述思路。
【2】作者对于读书提出了哪些好的建议?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第②段引用B博士的故事,论证了“逆境苦读,也可以成就人才”的观点。
B.第④段“坐冷板凳的书”指的是冷门的、要苦读的书。
C.第④段中读小说、读“动漫”,与读有关本业的东西相同,快乐的热门书、坐冷板凳的书,都应该花钱买来读。
D.书本身的冷执都不是坏事,关键是能学到知识。佛教禅宗的北渐南顿,就是讲悟道的殊途同归。
10、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陪我一起心疼这个人间
①门前矮矮的土墙上爬满了阳光,细细的风轻抚着墙头上那些碎碎的花朵。一群蹒跚的鸭子正快乐地经过,鸭群后面跟着一个小小的女孩。她停下来,坐在墙上,身畔簇拥着花儿,鸭子们也停下来,在墙角下三三两两地低语。夏天扑落下来,拥抱着这个宁静的村落。
②这是我在看一个大学生发来的文章时,心里勾勒出来的一幅画面。遥远而亲切的场景,一个赶着鸭群的小女孩在时光深处走来,带着她身边那些盛开的花儿。仿佛只是刹那间,她便走过了那么长的岁月,走进了大学的校园。可是在她的心里,那堵开满阳光的土墙,一直温暖地站在那儿,站成永不褪色的回忆。
③那个时候的她,其实是孤单的。父母都去外地打工,她和爷爷奶奶一起,守着成长的光阴。每天除了上学,她都会坐在门前的矮墙上,并没有一遍遍地幻想,而是真实地想念着爸爸妈妈。闲暇的时候,她都会赶着院里的那群鸭,去村外的河边,她带着一个厚厚的本子,坐在草地上看。回来的时候,鸭子们在墙下聊天,她坐在墙头上,笔尖蘸着阳光,在本子上一笔一画地写字。
④我问她:“你那时都写的什么呢?日记吗?”
⑤她说:“写信。写给爸爸妈妈的,却从没寄出过的信。”
⑥她每天都要在本子上,和爸爸妈妈说上几句话。有一次,一只鸭子第一次生蛋,她很高兴,便在信里说,她把那个蛋画上了记号,以后腌了,等爸爸妈妈回来吃。后来,鸭子下蛋的越来越多,她便把所有的第一只蛋都留了起来,然后和奶奶学着腌在坛子里。她说很心疼父母在外干活,那种心疼是一种真实的疼痛,所以她把最好的鸭蛋留了下来。可是时间久了,看着那些鸭子生蛋生得勤,她竟是又开始心疼起鸭子来了。
⑦她告诉我:“那时候真是很矛盾的心疼呢!想着鸭子多下蛋就可以多卖钱,然后父母在外面就可以少干点儿活了。可是却又心疼那些鸭子,怕它们累到,想想那时,我心疼的事还真多!”
⑧那该是怎样一颗柔软的心,能在心疼与心疼之间有了最初的迷茫。可能就是从那时开始,她看许多东西许多事物,总能找出可以心疼的地方。所以一直以来,她的心都带着悲悯。在县里读高中时,她竟是觉得自己的心理不健康,因为一直为心疼的情绪侵扰着,她怕看不到人间的美好。后来,她和班上的语文老师倾述,老师听完她的困惑,想了想,说:“别怕看不到人间的美好,因为心疼本身就是一种美好!你可以去关心去改变你心疼的东西,想法加上行动,就不会觉得是困扰了!”
⑨心疼本身就是一种美好,多美好的话!她开始行动,在一颗柔软的心的支撑下,心疼着,关心着,改变着。上了大学以后,她还因此闹出过尴尬的事。有个男生,似乎很不开心,眼中那抹淡淡的怅惘让她很是心疼。于是她便去改变,改变的结果,就是那个男生爱上了她。这是她始料未及的,而且开始时竟是没看出来,直到她觉得男生已经快乐了,在她想离开的时候,男生便表白了。她有些懵懂,怎么就会爱呢?她便说:“我是因为心疼你,才和你一起,让你变得快乐。”男生问:“你不爱我,怎么会心疼我呢?”她想了想,说:“心疼就是一种爱啊,不过和你想的爱不一样!”
⑩心疼就是一种爱。心疼这个世界,就是爱这个人间。她让我批改的文章就是《陪我一起心疼这个人间》,她多想让人陪她一起心疼这个人间啊!只有心还知道疼的时候,才会有着最美好的感受。当心上起了茧,不疼,便也不美好了。
⑪她希望有人陪着一起心疼这个人间。
⑫那么,我也是。
(选自2018年1月2日“江山文学网”)
【1】联系全文,说说文中的女孩心疼了人间的哪些事。
【2】第①段开头画线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具体分析。
【3】请结合语境,按要求品析语言。
(1)她坐在墙头上,笔尖蘸着阳光,在本子上一笔一画地写字。(说说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2)可是在她的心里,那堵开满阳光的土墙,一直温暖地站在那儿,站成永不褪色的回忆。(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这句话的妙处)
【4】谈谈你对第⑩段画线句的理解。
只有心还知道疼的时候,才会有着最美好的感受。当心上起了茧,不疼,便也不美好了。
【5】下面对文章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的“小姑娘”“一个大学生”“她”都是指同一个人。
B.“陪我一起心疼这个人间”指的是姑娘叫“我”和她一起“心疼”这个人间。
C.文中的“她”是个心地善良、关心体贴别人的人。
D.文章结尾表明了作者也愿意做一个像“她”一样的人。
11、阅读芦芙荭的《兄弟》,完成下面小题。
兄弟
①得知哥哥生病,每个周末,他都开着车从城里回到乡下去陪哥哥。他知道,哥哥得了这种病,日子不多了。或许两个月,或许三个月,之后他要再想见到哥哥,恐怕只有在梦里了。
②父母去世后,哥哥的家就是他的家。哥哥常会打电话给他,“樱桃熟了,回来吃樱桃吧。”“地里的黄瓜能吃了,回来摘些吧。”他总是踏着家里果子和庄稼成熟的节奏回家。其实那些东西城里到处都有,可他却乐意带着家人回去,坐在院子里,坐在静静的阳光里,吃着从树上刚摘下的果子,和哥哥有一搭没一搭地说说话。听到从灶房里传出的群里啪啦的炒菜声,日子好像一下子就踏实了,心也踏实了。
③那些日子,他能明显地感觉到,哥哥的身体是越来越差了。有时候,吃完饭,两个人坐在院子里说话,说着说着,哥哥就闭上眼睡着了。
④他看着哥哥那憔悴的脸,心里有点儿酸。哥哥还不到六十岁,他的头发还黑黝黝的,他清瘦的脸上竟然没有一丝皱纹。如果不知道他有病的话,谁也不会相信他在这个世上的日子已不多,
⑤那个周末回家,他还没走进院子,就听见院子里传来一阵叽叽喳喳的叫声,接着,一只鸡从院子里飞了出来,正好落在他的面前,他看见哥哥手里提着一把刀从院子里一跳一跳地追了出来。
⑥哥哥看见他,一脸欣喜,说:“咱晚上吃鸡汤。”他看着哥哥,心想,哥哥这是怎么了?一点儿不像个病人的样子。吃了晚饭,陪哥哥说了会儿话,他就回到屋子里。这时,门被推开了,进来的是哥哥。他有些奇怪,说:“哥,有事吗?”
⑦哥哥站在门口,突然表情变得有些羞涩,说:“弟弟,今晚能和你睡吗?”他一下子没弄明白哥哥的意思。哥哥说:“我们几十年都没在一张床上睡过了。”他也有些不好意思起来,心想,哥哥这是怎么了?都几十岁的人了还要他陪着睡,就笑着说:“哥,你还是去陪嫂嫂睡吧。我一个人都睡习惯了。”
⑧哥哥没理他,脱鞋上了床。被子和床单都是新换的,白天嫂嫂又抱到院子里放在太阳下晒过,热烘烘的,还散发着阳光的味道。
⑨小时候,他一直和哥哥睡一张床,两个人只有一床被子,经常为被子争争吵吵,但哥哥总是让着他。特别是冬天,屋里冷,他一上床就把一双冻得冰块一样的脚塞在哥哥的肚子上。哥哥开始不愿意,感觉放在肚子上的不是一双脚,而是一块冰。哥哥就拿手指去挠他的脚板心,挠得他嘿嘿地笑个不停,不得不把脚收回来。可不一会儿,他又把一双脚架在哥哥的肚子上。那时,哥哥总是在穿着的鞋里填上玉米壳来保暖,他喜欢抱着哥哥那带着玉米壳香味的腿入睡。有时候,他也觉得奇怪,不明白为什么哥哥的脚心总是热乎乎的,而他的脚总像块冰坨坨。
⑩几十年过去了,两个人重新睡到一张床上,他感到了一种不适和陌生,那是一种熟悉的陌生。他先是把腿试探性地往哥哥身边靠了靠,他想让自己的腿去嗅嗅那还是不是以前的那个味道。这时,他发现哥哥的腿也在往他腿边贴,紧张而惶恐,就像两个刚谈恋爱的人都带着几分羞怯、几分试探,还有点儿偷偷摸摸的意思。
⑪他希望找到曾经的那种熟悉的感觉,还有那种熟悉的玉米壳的味道,当两只腿触碰到一起的瞬间,他却什么感觉也没找到。时间冲淡了一切,记忆也有些苍白了。
⑫都老了,他想,现在两个人的腿架在一起就如同枯朽的柴。有好长时间,两个人都没有说话。
⑬他的心猛然跳了几下,哥哥不会就这样走了吧?他伸手将哥哥的一只脚抱在了怀里,然后弯起指头在哥哥的脚板心挠了一下,又挠了一下。
⑭窗外起风了,树叶发出哗哗的一片响。有一阵,院子里的狗突然叫了几声。世界一下子就变得安静了下来。
(选自2021.4《故事会》文摘版,有改动)
【1】根据文章①—⑩的内容,补全方框内的内容。
【2】品味语句。
(1)赏析文中第⑩段“他先是把腿试探性地往哥哥身边靠了靠,他想让自己的腿去嗅嗅那还是不是以前的那个味道”中加点词“嗅嗅……味道”的表达效果。
(2)第⑬段中,他为什么要“将哥哥的一只脚抱在了怀里,然后弯起指头在哥哥的脚板心挠了一下,又挠了一下”?
【3】根据知识小卡片和示例,结合文意再写两个句子。
知识小卡片:反差,就是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对比的差异程度。“叙事反差”,常表现为读者预先的期待意图与阅读文本后的阅读现实之间的不同。
例:兄弟俩在院子里说着话,本该有聊不完的话,但哥哥说着说着就睡着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最后一段是如何写景的?有什么作用?
12、下面两道作文题,请任选一道写作。
(1)命题作文:有一种记忆叫温暖
(2)材料作文:
历练对人生是何等的重要。有的人身心承受住了"凤凰涅槃"般的历练,他便走向了成功;有的人无法承受,便败下阵来;而更多的人,承受住了一时的历练,也获得了一点成功,但此后便躺到了舒服的安乐窝里一劳永逸,就此沉沦下去。
生命的高度是由历练打造的,只有历练不止,我们生命的殿堂才能永远金碧辉煌!
请根据以上材料或叙写经历、见闻,或谈谈自己的感悟,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体裁不限,题目自拟
作文要求:⑴立意自定,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⑵字迹清楚,卷面整洁;(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