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是辛弃疾的一首词的上片(阕),填入词中空缺处的词句,正确的一项是( )
白日射金阙,虎豹九关开。见君谏疏频上,谈笑挽天回。千古忠肝义胆,万里蛮烟瘴雨, 。政恐不免耳,消息日边来。
A.往事莫问
B.往事莫猜
C.往事莫惊问
D.往事莫惊猜
2、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将/登太行/雪满山
B.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C.乃/重修/岳阳楼
D.怀旧/空吟/闻笛赋
3、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即使只登过一座山,他也做好了去了解所有风景的准备,这就胜过你们对千种风景的一知半解。
②你们中间若有人坐着轿子,吹着和煦的风去过千座山,看过千种风景,这样的学生我不欣赏:
③我欣赏这样的学生:他在登山时流过汗,
④我说的山,是指你被荆棘伤过,在山路上跌倒过,采过上面的花,最后在山顶迎着风呐喊的山。
⑤没有一座山是他真正认识的,千种风景也会浮光掠影。
A.④②③⑤①
B.②①④③⑤
C.③①⑤②④
D.②⑤③①④
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屈原因作《离骚》被称为“骚人”。后来“骚人”用以泛指文人。
B.孟子是继孔子之后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又一位重要代表人物,被后世尊为“亚圣”。
C.词又称曲子词、长短词,是唐代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在宋代达到全盛时期。
D.雨果和莫泊桑均是英国十九世纪著名作家,代表作分别有《羊脂球》和《悲惨世界》。
5、阅读《虞初新志》中的一则文言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丁药园先生,世奉天方教①,戒饮酒,而药园顾嗜酒。饮至一石,貌益庄,言愈谨,人咸异之。家有揽云楼,药园读书处也。客乍登楼,药园伏案上,疑昼寝。迫而视之,方观书,目去纸才一寸。后官京师,居法曹②,无事,日作诗,诗名满京师。时药园犹守天方教。谪居东③,初至靖安,卜筑东冈,躬自饭牛,与牧竖④同卧起。然暇辄为诗,诗益温厚。居东冈凡五迁,家日贫,诗日富。登临眺览,供其笔墨,作《归思轩记》以寓意。
【注】①天方教:指伊斯兰教。②居法曹:任刑部主事。③居东:语出《尚书》“周公居东二年,则罪人斯得”,指退职避居。④牧竖:牧童。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貌益庄,言愈谨 ( )
②人咸异之( )
③无事,日作诗( )
④躬自饭牛( )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以”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作《归思轩记》以寓意
A.请以军礼见(《周亚夫军细柳》)
B.公亦以此自矜(《卖油翁》)
C.屠惧,投以骨 (《狼》)
D.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3】用“/”划分下面句子的停顿(划两处)。
时 药 园 犹 守 天 方 教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迫而视之,方观书,目去纸才一寸。
(2)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送东阳马生序》)
【5】请结合选文内容,分析丁药园的形象特点。
6、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8—19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简要分析颔联是如何表达诗人情感的?
【2】这首诗与《次北固山下》中都出现了“舟”这个意象,请比较其作用有何不同?
7、初中生活犹如人生的驿站,既意味着结束,更是一段新征程的开始。回首逝去的日子,无尽的欢乐犹在前:展望未来的日子,满腔的豪情充盈心底。让我们一起来开展“岁月如歌”综合性学习活动吧!
【1】班委会拟定了节目方案,请你按照序曲和尾声主题的格式,结合节目内容 ,概括其余两个版块主题。
序曲 | 第一章 | 第二章 | 尾声 |
忆往昔 | ① | ② | 展未来 |
播放师生学习生 活的视频 | 合唱《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相声《家访》 舞蹈《老师·妈妈》 | 诗朗诵《青春》 时装秀《春天的色彩》 歌曲《青春修炼手册》 | 舞蹈《让梦飞起来》 歌曲《奔跑》 朗诵《少年中国说》 |
【2】赠别老师这一环节,要求同学们任选一位老师,根据他(她)所教学科的特点,创作一条赠言。请你仿照示例写一写。
示例 化学老师:三年来,我们跟您的相遇就像是酸遇上了碱,我们彼此中和,释放出了热与激情生成了美好的感情沉淀。
8、默写
1.衣沾不足惜 。 (《归田园居》)
2. ,闻郎江上踏歌声。 (《竹枝词》)
3.此生谁料,心在天山, 。 (《诉衷情》)
4. ,不逾矩。 (《孔孟论学》)
5.问今是何世, ,无论魏晋 。 (《桃花源记》)
9、读书使人优美
毕淑敏
①优美在字典上的意思是:美好。
②做一个美好的人,我相信是绝大多数人的心愿。谁不愿意美好啊?除了心灵的美好,外表也需美好。为了这份美好,人们使出了万千手段。比如刀兵相见的整容,比如涂脂抹粉的化妆。为了抚平脸上的皱纹,竟然发明了用肉毒杆菌的毒素在眉眼间注射,让面部微小神经麻痹,换来皮肤的暂时平滑……让我这个曾经当过医生的人,胆战心惊。
③其实,有一个最简单的美容之法,却被人们忽视,那就是读书啊!
④读书的时候,人是专注的。因为你在聆听一些高贵的灵魂自言自语,不由自主地谦逊和聚精会神。即使是读闲书,看到妙处,也会忍不住拍案叫绝……长久的读书可以使人养成恭敬的习惯,知道这个世界上可以为师的人太多了,在生活中也会沿袭洗耳倾听的姿态。而倾听,是让人神采倍添的绝好方式。所有的人都渴望被重视,而每一个生命也都不应被忽视。你重视了他人,魅力就降临在你双眸。
⑤读书的时候,常常会会心一笑。那些智慧和精彩,那些英明与穿透,让我们在惊叹的同时拈页展颜。微笑是最好的敷粉和装点,微笑可以传达比所有语言更丰富的善意与温暖。有人觉得微笑很困难,以为是一个如何掌控面容的技术性问题,其实不然。不会笑的人,我总疑心是因为读书的不够广博和投入。书是一座快乐的富矿,储存了大量浓缩的欢愉因子,当你静夜抚卷的时候(当然也包括网上阅读),那些因子如同香氛蒸腾,迷住了你的双眼,你眉飞色舞,中了蛊似的笑起来,独享其乐。也许有人说,我读书的时候,还时有哭泣呢!哭,其实也是一种广义的微笑,因为灵魂在这一个瞬间舒展,尽情宣泄。告诉你一个小秘密:我大半生所有的快乐累加一处,都抵不过我在书中得到的欢愉多。而这种欣悦,是多么的简便和利于储存啊,物美价廉,重复使用,而且永不磨损。
⑥读书让我们知道了天地间很多奥秘,而且知道还有更多的奥秘,不曾被人揭露,我们就不敢用目空一切的眼神睥睨天下。读书其实很多时候是和死人打交道,图书馆堆积的基本上是哲人的木乃伊,书店里出售的大部分是亡灵的墓志铭。你在书籍里看到了无休无止的时间流淌,你就不敢奢侈,不敢口出狂言。自知是一切美好的基石。当你把他人的聪慧加上你自己的理解,恰如其分地轻轻说出的时候,你的红唇就比任何美丽色彩的涂抹,都更加光艳夺目。
⑦你想美好吗?你就读书吧。不需要花费很多的金钱,但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坚持下去,持之以恒,优美就像五月的花环,某一天飘然而至,簇拥你颈间。
【1】【1】作者要阐述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2】文章第②段为什么要列举那些令作者“胆战心惊”的美容术?
【3】【3】阅读④—⑥段,简要分析作者是从哪几方面论述读书可以使人优美的?
【4】【4】第⑤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5】【5】“一本好书,一生财富”,我们所学教材及荐读名著中的人物,有许多都能给予我们积极影响。请从下列作品人物中任选一位,结合其精神品质,联系实际谈谈对自己的影响。
推荐人物:诸葛亮 鲁迅 杜小康 托尔斯泰 贝多芬
我从________身上,学到了: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人的名、字与号
寒鲲
①中国人注重姓氏,以姓氏为自己的根基和归属;同时,中国人也注重名字,因为名字才是自我的存在。古代中国人为了表示自己的某种理念和追求,还往往要取一个或几个“号”。
②“名”的概念极早,恐怕在原始氏族社会就已经出现了。据《说文解字》云:“名,自命也。从口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这种“以口自名”的“名”,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小名”(乳名),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交往的扩大,才产生了后世通行的“大名”(学名)。
③自古以来,中国人很讲究命名,而命名的出发点与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已知的商代社会迷信盛行,社会生活十分单纯,人们都以生日命名,最突出的就是30个商王几乎全以天干命名,其他人以地支为名。汉代国力强盛,祈求长生不老,人们取名也多用“安国”“延寿”等。到魏晋南北朝,由于受士大夫们清高风气的影响,人们取名喜欢用“之”字,如祖冲之、王羲之、顾恺之等;其时又因佛教盛行。命名又多佛语,如王僧智、崔僧佑等。以后数代,取名均受时代影响。近世即以新中国成立而言,人们取名多用“建国”“爱国”等。
④古代的中国人不但有名,而且有字,字由名演化而来,所以就称为“名字”。由于古人注重礼仪,因此称名称字大有讲究。在人际交往中,名一般用于谦称、卑称,或上对下长对少;而字则用于下对上、少对长或对他人尊称,在大多数情况下,直呼其名是很不礼貌的。从历代的取字情况来看,名与字有密切关系,也可以说是“因字取名”,古人称为“名与之字,义相比附”,这“义相比附”正是取字的一条原则。
⑤古人在名字之外还有“号”,这又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独特现象。号的起源虽然很早,但其流行乃是唐宋以后,明清时为盛。这与唐宋以来的文学发达不无关系,也与儒道化对文人的性格影响直接相关。一方面,即社会对文人学士有一种推崇和敬佩的心理;另一方面,是骚人墨客企图用一种委婉曲折的手法表达自己超然物外的理想和情趣。正因为如此,“自号”极为流行,取号方式皆由文人士大夫的性情、爱好及其居处环境而定。但其含义不外乎追求旨趣,祈求自勉,表明环境,显示收藏,描述形貌,取自文学意境,表现自身才能和专业等。这些自号,或用于本人,或用于斋名。唐代大诗人李白因生长于青莲乡而号“青莲居士”,宋代文学家黄庭坚号“山谷道人”,清代刘庠以其治经学而号“十三经老人”,清代诗人朱彝尊自号“夕阳芳草村落”,而明代画家唐寅号为“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等。
⑥时至今日,我们现在说的“名字”,其实只是古代的“名”,现在社会已不大流行“字号”在日常生活中也少了。随着网络流行,博客、微信兴起,五花八门的博客名称微信名称其实就是当今的“号”。
【1】关于选文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主要介绍了中国人的名、字、号的由来及其意义。
B.第②段主要运用了引资料的说明方法,具体地说明了“小名”(乳名)的由来。
C.本文运用了空间顺序,先分别介绍了中国人的名、字、号,再总体从名、字、号三方面介绍,最后介绍今人的名字。
D.第④段中“在多数情况下,直呼其名是很不礼貌的”一句中“在多数情况下”删去后,说明语言表达会不严谨、不准确。
【2】分析下面句子加点字的表达效果。
近世即以新中国成立而言,人们取名多用“建国”“爱国”等。
【3】请根据上文中有关名、字、号的知识,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回答问题。
【链接材料】
小曦没上学之前的名字叫“水牛”,是奶奶起的。上学时爸爸妈妈给他改名为“何晨曦”。
分析奶奶给小曦起名为“水牛”和父母改名为“何晨曦”的用意。
11、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海水只会越来越咸吗?
①茫茫大海,碧波荡漾,海洋是地球水资源的故乡,但海水会让口渴者望而却步,因为它含有大量且种类丰富的盐,尝起来又苦又涩又咸。
②_________?科学家做过估算,海洋中所有盐类的总重量达到5亿亿吨。人类厨房中的必备品——氯化钠(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海水诸多盐类中最主要的一种。氯化钠在海水中的平均含量有3.5%左右,如果把全世界海水中的氯化钠提取出来平铺在陆地上有120多米厚。除了氯化钠,海洋中还含有碳酸镁、氯化钙以及其他各种金属元素的盐类,它们的平均含量只有氯化钠的三分之一,但提取出来平铺在陆地上也有40米厚。所以,海洋是名副其实的“大盐库”。
③其实,原始地球的海水源自于冰质彗星,水质还是挺“纯”的,它的味道应该像矿泉水一样可口。那么,海洋中的盐是哪儿来的呢?科学家们就这个问题基本已达成共识。
④地球上的水在不断运动和循环,每天都会有大量的海水蒸发到空气中,这些水蒸气升上天空,溶解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变成微酸的雨滴落到陆地的每一个角落。“酸雨”将溶解的矿物质和金属离子(包括氯离子和钠离子)带进江河中,最后汇入大海。就这样,蒸发掉的水分绕了一圈,再次回到自己的海洋老家,但它却带来了很多陆地上的盐分。根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数据,雨水每年会将大约2.25亿吨盐注入海洋,而海洋盐分的90%是由“雨水循环”贡献的。
⑤“雨水循环”并不是海洋盐分唯一的来源,海底火山和深海热泉也在默默“付出”。在海底地壳的裂口处会出现火山和热液喷口——海水沿裂隙向下渗流,受岩浆热源的加热,形成了喷发的热泉。当新鲜的熔岩从海底的火山中涌出时,热的岩石与咸海水发生反应,会溶解其中的一些矿物质,热液喷口则会直接将含盐的热液灌注到海水中。数十亿年的周而复始、日积月累,海洋中的盐分越积越多,海水也就越来越咸了。
⑥既然海水中已经含有那么多盐分,而且盐分还将源源不绝地进入海洋。那么,海水会不会没有限度地“咸”下去?科学家发现,海洋有各种能降低含盐量的奇妙方法,使海水处于动态的平衡之中。
⑦首先,化学反应对降低含盐量会起到重要的作用。一方面,随着雨水将盐分注入海洋,海水中可溶性物质的浓度会越来越高。当盐分的浓度达到饱和后,过饱和的盐分将会析出、结晶或者相互结合成不溶解的化合物,然后沉入海底,变成岩石。另一方面,海底熔岩会与溶解的盐离子发生反应,将它们从水中移除,海底某些粘上和含氢矿物就是通过海底盐类发生的热化学反应形成的。
⑧“还盐归地”也是降低海水含盐量的方法。当台风季节降临时,狂风巨浪会把海水卷到陆地上,溶解的盐分也随海水上岸,散布在沿海陆地。在经历漫长的历史变迁后,有些海湾地带,由于地壳的升高与海洋隔断成为内陆。这部分的海水逐渐被蒸发掉,留下大量的盐类物质。另外,河流中的淡水、融化的冰川等为海洋提供了稳定的淡水,也有助于降低海洋的盐度。
⑨如今,随着全球变暖,极地冰川融化,注入海洋的淡水越来越多。所以,相比较于海水变咸,“海水是否会变淡?”反而成了科学家们更关注的问题。
【1】结合上下文,在第②段横线处填上一个疑问句:________________?
【2】阅读第②—⑧段,完成下面的填空。
【3】第④段画线句运用了_____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海洋中碳酸镁、氯化钙的平均含量是氯化钠的三分之一。
B.海水中氯化钠的平均含量有3.5%左右。
C.“酸雨”可以溶解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D.海底粘土和含氢矿物都是通过海底盐类发生的热化学反应形成的。
【5】第④段和第⑤段能否调换顺序?请简要说明理由。
12、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虎啸深山,驼走大漠……世间万物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生命的玄机是找准自己的位置,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
请以“找准位置,绽放光彩”为题,写一篇文章。
说明:① 要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思考感悟,不得抄袭。
② 除诗歌、戏剧外,文体自选。
③ 不少于600字。
④ 请勿透露考生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