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三沙九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用下面的句子组成一个语段,句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①在青海境内长约1200公里,平均海拔5500公尺,山顶皑皑白雪终年不化。

    ②在古希腊的神话中,天神们都居住在奥林匹斯山上,这里是上帝、众神的乐园。

    ③昆仑山西起帕米尔高原,万山纵横,莽莽苍苍,一直延伸到青海中部。

    ④同样,在中国的某些古典神话中,皇帝和他的神仙们也都居住在一座高山之上。

    ⑤这座山就是被称作“亚洲脊柱”的昆仑山。

    A.②④⑤③①

    B.④⑤③①②

    C.⑤①③②④

    D.②④③①⑤

  •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诗人对土地和祖国的爱是借助“鸟”这一形象,通过对土地、河流、风、黎明等的具体描写来抒发的。

    B. 《范进中举》节选自《儒林外史》。《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的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科举制度下形形色色士人的丑恶嘴脸和封建末世衰颓的世风。

    C.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和《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分别是法国作家雨果和莫泊桑。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的雨果的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项链》等,莫泊桑的代表作品有《羊脂球》《悲惨世界》等。

    D.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怀疑与学问》都属于议论文,前者是驳论文,后者是立论文;前者选自《且介亭杂文》,后者选自《宝树园文存》。

  • 3、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傅雷家书》中的家书,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家庭、对儿子傅聪深厚的爱。信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的问题。

    B.《骆驼祥子》中的祥子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的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

    C.《水浒传》中的李逵,绰号“急先锋”,使两把板斧,力大如牛,为人粗鲁直率,爱憎分明。

    D.艾青的成名作是他的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诗人在诗中抒发了对抚养他的保姆——大堰河的挚爱和怀念。

  • 4、下列选项中,对《格列佛游记》的内容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是乔纳森·斯威夫特,他是英国18世纪前期最优秀的讽刺作家和政论家。

    B.格列佛是以随船医生的身份,得以随船出游,周游世界的。

    C.小人国利里浦特的党派之争是以鞋跟高低来划分阵营的。

    D.格列佛历险的第一个地方是飞岛国。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5、文言文阅读

    【甲】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亦我所这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也?用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不为。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也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

    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

    (节选自《万事莫贵于义也》)

    【1】请用“/”给句子划分停顿。(限划一处)

    争 一 言 以 相 杀

    【2】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语意思及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非独贤者有心也                                 亦不可以已乎

    B.万钟我何加焉                                 是贵义其身也

    C.不为苟得也                                        

    D.所识穷乏者得我                                 呼尔而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中的“本心”即舍生取义之心,指人的羞恶之心。

    B.【乙】文主要是围绕“万事莫贵于义”这个观点展开论述,强调了“义”的重要性。

    C.【甲】文中“非独贤者有是心也”说明了作者认为人人都有向善之心。

    D.【甲】文运用举例、对比的说理方式;【乙】文则运用比喻的说理方式。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2)万事莫贵于义也。

    【5】【甲】【乙】两文都阐明了“义”的重要性,您认为“义”的内涵是什么?今天还有坚持的必要吗?为什么?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1体现全文主旨的“思”字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枯藤老树昏鸦”与“小桥流水人家”是两种鲜明不同的画面,作者把两者放在一起的用意是什么?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7、三年的时光即将悄然逝去。初中生活犹如人生的驿站,既意味着结束,更是一段新征程的开始。射阳实验初级中学举行《难忘的初中生活》主题活动,豆豆作为本次活动的负责人,为自己的策划稿而苦恼,请你帮帮他。

    (1)【活动策划一   朗诵诗会】

    豆豆打算朗诵一首诗送给母校,他已经初步筛选三首诗,你认为以下三首诗哪一首比较合适,并说说理由。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乡愁》 《青春之歌》

    (2)【活动策划二   时光胶囊】

    三年来,我们阅读了不少经典文学作品,在这些作品中,总有一些人物、情节、场景等留在我们心底,挥之不去。豆豆想从他所学作品中任意选择一篇,就最难忘的内容或主题,仿照示例,拟写一句话,并写出相应的作品名称。

    示例:一片笑声,尽现世态炎凉。(《孔乙己》)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活动策划三   探究论坛】

    活动最后,为了激励同学们积极面对未来,老师出示了两则材料,让大家探究。豆豆经过思考写出以下探究结果。

    材料一:

    “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而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有了这样的认识,你就会珍重生活,而不会玩世不恭;同时也会给人自身注入一种强大的内在力量。”

    ——路遥《平凡的世界》

    材料二:

    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得主麦家,从投身写作,到第一部长篇小说《解密》出版,他整整奋斗了 16 年。仅在前后创作 10年的过程中,他遭遇 17 次退稿,120多万字的初稿被删去百万多字。但他仍初心不改,积极争取和奋斗,笔耕不辍,直至小说发表。

    探究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8、填空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阐述一个国家不能长治久安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曹刿论战》政治上取信于民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登楼》中作者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他登楼时的所见景象。

    《关雎》中小伙子追求姑娘没有达到目的,他的心情怎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望月有感》中运用比喻的修辞表达独在异乡的兄弟姐妹们自伤孤寂的感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9、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江南可采莲

    刘丽华

    ①莲蓬,是莲子的房子。它梗直,颔首在水中。

    ②“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盛夏的江南小城,街头随处有推着三轮车卖莲蓬的莲农,走走停停地叫卖,双手麻利地剥莲蓬,抠一把,放入小笸箩里,嫩绿的莲子,粒粒饱满,莲蓬莲子一色裁,引人注目。我走近,莲蓬润润的手感,能触到莲室里的湿度,就知这位大嫂是赶早采的嫩莲蓬。我挑拣几只碗口大的,一粒粒莲子送进嘴里,“莲子房房嫩”。吃鲜莲,就吃个嫩,嫩才清脆甘香爽口。天是热的,莲是凉的,人是乐的。

    ③我的老家江南水乡,最宜种莲。记得在家时,只要看到荷花开得热闹,就知道莲蓬一定有个好收成。荷花是次第盛开,莲蓬也是次第成熟,两天就可一采。我家的莲蓬,是那种“寸三莲”,三粒排列即长一寸,质地细腻,营养丰富,古时为“贡莲”。

    ④每到莲蓬成熟时,我家荷塘边总会聚集着从城里来的游客,他们以荷花荷叶莲蓬当背景,用相机拍照。那一池田田荷叶,如盖如伞,风一吹,一圈荷叶边翻下来,活像一把把挤挤挨挨的绿绸伞。荷叶间,“荷花正闹莲蓬嫩”,荷花盛开,千姿百态。有新人赶来拍婚纱照,新娘一袭洁白婚纱,宛如红荷中一朵亭亭玉立的白荷,以纯洁的荷花,来寓意美满的婚姻,真是绝佳创意。

    ⑤游客到来,谁也不会空手而归,都会买点莲蓬莲子,还有菱角。我们一般撑起竹篙,启动那叶小舟载上游客去采。采摘前,每人发一根铁钩,一支支莲蓬梗带刺,不能手碰,需用铁钩钩,钩近梗,攀下莲蓬摘下。游客们左右开弓,一钩一攀一摘,一只只莲蓬归筐。他们荡着小舟,头顶荷叶,手采莲蓬,嘴吃莲子,个个喜笑颜开。当小舟驶入荷塘深处,惊起一片水鸟时,有姑娘吟诵起李清照的词:“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仿佛那个九百多年前的女词人呼之即出,真感谢那一“误”,让词人体验一把水乡乐趣,也留给我们这阕脍炙人口的宋词;上年纪的游客唱起《洪湖水浪打浪》来,还学着歌里乡亲采摘的样子,采采莲蓬,又采采菱角;此时有小伙脱口而出“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这是白居易的《采莲曲》;更有人随声附和 “莲蓬摘下留空柄,把向船前探水深”,这是南宋诗人徐照的《采莲曲》;但此时这些都是我们的采莲曲……谈笑间,种莲人与采莲人的脸上都是满满的喜悦。

    ⑥莲蓬一箩筐一箩筐的采收回家,倒在院子的坪地上。一家老小剥莲蓬的场景热闹温馨。一人一个小板凳,围坐在一大堆莲蓬边,每人双腿上放一只小笸箩,两手忙碌地掰莲室抠莲子,抠出的莲子得分拣出老嫩,老的丢进共用的大箩筐,嫩的留在怀前的笸箩里,老的煮吃,嫩的生吃。一边抠,一边谈论莲事,说张爹家今年莲蓬长势喜人,他的亲家都来帮忙酿制莲子酒卖;李伯家莲蓬熟得早,已经卖过三回了……抠着,说着,从村邻家飘来了荷叶粉蒸肉香,我们姐妹去灶屋里吃几口水蒸荷叶包饭,喝几口莲子莲藕菱角肉汤,那荷叶的清香渗透进饭粒里,沁人心脾。

    ⑦但凡吃不了的鲜莲,全晒成干莲子,等人收购拿去加工成食材药材。干莲子,是一味健脾胃、补心肾、益精血的良药。母亲用干莲炖猪肚,加点生姜片,给我们暖胃补益身体。那时,一家人最爱的是一碗莲子枸杞粥,一般要到每年初秋才可喝到,因莲子采收了,干好了,母亲才有兴致从集市购回红枣、百合、银耳等与莲子配伍的食材,那些日子,餐桌上时不时会一人一碗那样红红白白的“神仙粥”,喝这个粥时,是我家最幸福的时光。

    ⑧当然,也有不好喝的,那是住在莲子里的胚芽,即莲心,味苦,却是一味药。如果舌尖发红了,那是心火上扬。用十根莲心煮水,尽管难以下咽,但喝上两三回,心火就压下去了。

    ⑨那些堆放一处的莲蓬壳,晒干后也是一味中药,叫莲房,味苦性温,归肝经,可化瘀止血。

    ⑩莲蓬,遍身是宝,却以一种颔首谦卑的姿态示人,它从污泥里拔起,却一身鲜绿洁净。

    原来,一个个莲蓬,盛满了乡愁,装满了人间故事。

    (选自《人民日报 》2019年08月31日,略有删改)

    【1】文章回忆了家乡有关 “莲”的哪些故事?请简要概括。

    【2】第⑧⑨两段话能否删去?请简要分析。

    【3】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

    (1)那一池田田荷叶,如盖如伞,风一吹,一圈荷叶边翻下来,活像一把把挤挤挨挨的绿绸伞。(赏析句子)

    (2)抠着,说着,从村邻家飘来了荷叶粉蒸肉香,我们姐妹去灶屋里吃几口水蒸荷叶包饭,喝几口莲子莲藕菱角肉汤,那荷叶的清香渗透进饭粒里,沁人心脾。(赏析加点词语)

    【4】文章以“江南可采莲”为标题,有什么妙处?请结合全文简要概述。

  • 10、阅读下面的议论文,完成文后各小题。

    勿忘提升“精神高度”

    陈鲁民

    ①每个人都有两个高度,一是身体高度,一是“精神高度”。如果说身体高度是由父母决定、基因制约的,那么“精神高度”则是由自己决定、后天实现的。有的人既有身体高度,也有“精神高度”,那是最好不过;有的人虽然身体高度欠佳,却“精神高度”出色,比如,坐在轮椅上的霍金,高不过一米,却心骛八极,眼望苍穹,研究的是“高大上”的宇宙学;五短身材的鲁迅,终生关心的是民族素质的提高,以笔为枪,纵横驰骋,立起一座思想的高峰。

    ②还有一种人,虽然身高可羡,凛凛一躯,却是扶不起的阿斗,“精神高度”低得可怜。他们遇事无决断,做事怕担当,稍遇挫折便张皇失措,出师不利便想打道回府,成则趾高气扬,败则灰心丧气。而且,心胸狭窄,小肚鸡肠,受不得一点委屈,吃不了一点亏。这种人即便有丈二身高,也是地地道道的“精神侏儒”。

    ③如果说,身体高度体现的是一个人的生理特征,那么“精神高度”彰显的则是一个人的心理状况和精神内涵。身体高度难以提升,“精神高度”却大有提升的空间,而且应作为人生的最重要追求。

    ④勤奋读书可以提升“精神高度”。博览群书,勤读苦研,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就如同站在层层叠叠的书本上,“精神高度”想不高都不行。马克思为了写《资本论》,精读了2000多册有关的权威经济学著作,细研4000多种报刊杂志,就好比站在巨人肩膀上,刻苦钻研使他自己也成了精神巨人

    ⑤建功立业可以提升“精神高度”。一个人贡献越大,建树越多,事业越成功,功勋越卓著,就像脚下垫起一块块基石,其“精神高度”自然会高于平常人。孙中山领导革命历经千辛万苦,最终推翻帝制,实现共和;邓小平三落三起,初心不改,开启改革开放新征程,引领中国人民走上幸福之路。他们的“精神高度”令人高山仰止。

    ⑥服务奉献可以提升“精神高度”。领导干部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自然会受群众拥戴,被群众赞扬,成为合格公仆。普通人积德行善,多做好事,多行善举,诚如《菜根谭》言:“平民肯种德施惠,便是无位的公相。”雷锋,普通一兵,个头不高,但无私奉献,热爱人民,捧上一颗爱心,做了无数好事,成为高如山岳的道德楷模,为世人所景仰所学习。

    ⑦修德养心可以提升“精神高度”。一个人思想境界高,学问见识广,自律标准严,品德高尚,志趣高雅,自然会德高望重,以德服人,“一览众山小”。“忠诚履行使命的模范指挥员”杨业功、“献身国防科技事业杰出科学家”林俊德、“逐梦海天的强军先锋”张超、被誉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的吴孟超等,崇德向善,高风亮节,爱岗敬业,不辱使命,埋头苦干,为国家强盛人民幸福殚精竭虑,为国防和军队建设宵衣旰食,其事业的高度和精神境界的高度少有人及,堪称全军楷模,足以彪炳史册。

    ⑧珠玉在前,先贤表率,我们每个人都应见贤思齐,努力提升自己的“精神高度”,决不当“精神侏儒”。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①②两段在文中有何表达作用?

    3选文第④段的划线句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4请简要概括文章的论证思路。

  • 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葵花地

    廖静仁

    ①我始终记得乡下老家的那一片葵花地。

    ②那是许多年前的事情了。那时候,祖母的身子骨已经不再硬朗,她的一头青发,也被岁月的风雨洗刷成根根银丝,而一双被旧时代裹得变了形的小脚,蹭啊蹭的,一天中总要去葵花地里跑几个来回。祖母是在侍弄她的宝贝葵花苗。其时,我还是一个混沌未开的蒙童,常常是屁颠屁颠地尾随着祖母,不是帮忙,而是添乱。A祖母是从不生气的,那一张布满沟壑的脸庞上,总是流淌着笑意。“你看,你看,又把葵花苗给踩翻了。”她这么说着,一双爬满青筋的手便很是小心地将葵花苗扶正。

    ③曾听大人们讲,我祖母出生在富贵人家,幼年时念过私塾,很在行的却是裁剪缝制的手艺活儿。B她年轻时飞针走线绣出的花卉禽类,形同活物,让人看着看着,稍一走神,那花儿仿佛就从锦缎上开了出来,鸟儿仿佛就扑扇着翅膀飞了起来……然而,祖母的人生却无锦上添花那么美好。她28岁那年,我祖父便撒手人寰,留下娇妻幼子,在人世的凄风苦雨中煎熬。也是从那以后,我祖母便再无闲情去绣那些精美之至的花卉禽类。拖儿带子,养家糊口,她那双纤纤素手不得不开始干起陌生的农活。祖母从不对我们讲述自己的身世,至于她怎样拉扯着我的父辈走过那一段漫漫人生路,也不是幼小的我能够猜想得出来的。

    ④在我的记忆中,印象最深刻的便是祖母费尽心力侍弄的那一片葵花地。

    ⑤葵花地就在老家门前的一片开阔地中间。那是被祖母的心血和汗水浸润得十分肥沃的土地。每年开春,祖母都会小心翼翼地从火塘挂钩上的竹篮里取出备好的葵花种子,一颗一颗放进盛满清水的木盆里浸泡,又一颗一颗地插入铺着白色柴灰的土钵中等待它们萌芽。然后,她便佝偻着身子一锄一锄去翻垦被冬日的雪雨浸淫得紧实的葵花地。直到把那块葵花地整理得松松软软、平平展展,她才一边反手捶着背脊,一边溢着满脸的笑容,望一望当顶的太阳,舒一口长气。倏忽就想,倘若我那早逝的父母还在人世,年迈的祖母该不用亲自下地了吧。然而祖母却说:“真正累人的并不是这些农活哩!”

    ⑥两三场春雨过后,种在土钵里的葵花子终于长出了嫩芽,祖母便在一个雨后天晴的早上,用竹签将葵花苗一棵一棵地掀出来,再一棵一棵地栽进肥黑的葵花地,继而撒下一层薄薄的火土灰。这以后的每一天,祖母总要去葵花地跑几个来回,为葵花苗锄草、松土、浇水和施肥。祖母做这一切时,总是小心翼翼的,就如同月子里母亲奶婴儿般不厌其烦。

    ⑦几番风雨,几番日月,葵花苗渐渐长成了人那么高,展开了金色的葵瓣,结出了牙状的籽粒。其时,佝偻着身子的老祖母同年幼的我,置身于茂密的葵花丛中,阳光从绿叶及金色的花瓣间筛落下来,祖母脸上的沟沟壑壑也闪烁着金色的喜悦。

    ⑧有一回,祖母站在阶沿的麻石条上,指着阳光下耀眼的葵花,意味深长地说:“这葵花多么可爱啊!它们总是追随着太阳旋动自己的身子,哪怕在阴天或雨天,也会凭着记忆寻觅太阳的方向,仰头望去。”祖母说这番话时,哥哥和姐姐也在旁边,我见他们一脸沉思地点着头,眼睛里闪烁着一种异样的光彩。莫非他们已经领悟到了祖母话语中的含义?葵花的生命,是激情的,是奔放的,是火一般热烈的;而如同葵花的人生,是积极的、向上的,即使遭遇凄风苦雨,也永远不会迷失生活的方向。

    ⑨我也渐渐地明白,祖母一直精心侍弄着葵花地,其实是在精心地侍弄着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生命意义的追求,侍弄着人生长旅中支撑着她前行的意志与毅力。举目再望葵花地时,我忽然发现那一张张金色的花盘,就像是一张张天真无邪的脸庞,在这开阔而热烈的秋季,正昂然拥抱着太阳的光焰。仿佛觉得,我也变成了阳光下的一棵向日葵。

    ⑩我怎么能够轻易忘却乡下老家的那一片葵花地呢!

    (《光明日报》2023年2月10日)

    【1】请根据文章内容填写下面的表格。

    时间

    葵花的生长

    祖母的表现、做法

    开春

    垦地,满脸笑容

    发芽生长

    几番风雨日月后

    置身花丛,喜悦

    【2】小语认为第③段可以删去,你觉得呢?

    【3】从文中AB两处画线句,任选一句,说说它的表达效果。

    ( )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说“莫非他们已经领悟到了祖母话语中的含义”,你知道祖母话语中的含义吗?

    【5】小语觉得这篇文章和宗璞的《紫藤萝瀑布》写法相同。你认可吗?请写出你的理由。

七、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请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写一篇不少于600 字的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班级等。

    (1)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这里,也是我的舞台》为题,写一篇文章。

    (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由蝌蚪到青蛙,褪掉尾巴,才能长大。从蝌蚪到青蛙,可能转身并不需要华丽,但一定需要彻底。即使能生活在岸上,也不要永远留在岸上。即使能生活在水里,也不要永远留在水里。冬天来了,它也需要蜷伏一个冬季,但春天来了,它一定会发出自己的声音。

    请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七、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