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②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地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③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④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⑤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⑥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发展起来。
A.“辨伪去妄”是动宾短语,“常常发问”是偏正短语。
B.④句中“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句子主干是“这样是被动的”。
C.①句是并列关系的复句。
D.画线句的正确顺序是:④③⑥⑤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凌晨四点的街道,空旷而安静,这种状态持续了至少一个半小时左右。
B.移动互联网大大提高了人们处理、接收信息的能力。
C.学生书写水平逐渐下降的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D.通过对《愚公移山》的学习,明白了做事要不怕困难、持之以恒的道理。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
B.欧阳修,南宋文学家、政治家,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
C.张岱,明末清初文学家,代表作有《西湖梦寻》《张潮梦寻》等。
D.莫泊桑,英国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项链》《羊脂球》等。
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当我拾(shí)级而上时,那层层递进的石阶,化解了心理的陡峭,也缓解了跋涉的艰辛。
B.一块石头沉稳地坐着,另一块凛然耸立在险要的关隘(ài)上:这真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功。
C.黎明的风,掠过它的额头,拂落几缕惆怅(chàng);夜半的雨,惊醒它苍桑的梦。
D.笑声欢语,觥筹交错。我用味觉,更用情感细细咀嚼(jué)这山,这石,这夜……
5、比较阅读下面两段文言短文,完成小题。
(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乙)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①怒而飞
②抟扶摇
③志怪者也
④且适南冥也
【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
(1)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2)此小大之辩也。
【3】下面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作者如此醉心逍遥,并将这种想象具体化,实则是蕴含了自己对理想的强烈追求。
B. 文章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如在写鹏起飞时,说它翼若垂天之云,显现出浩大的声势和广阔的意境。
C. 本文意境开阔,想象奇特,运用了幻想的,传说的和现实的事例来阐明自己的观点,使文章充满了现实主义色彩。
D. 作者列举野马,尘埃等小的形象,和鲲鹏作对比,以大小对立来阐述万物皆有所待的道理。
【4】结合(甲)(乙)文段简要分析鹏和斥鴳的形象。
6、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请你展开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所展现的画面。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一联中的“生”和“入”用得精妙,请结合诗意简要赏析其妙处。
7、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请你参加学校以“绿色环保”为主题的春节综合性学习活动。
(1)很多家庭喜欢在春节燃放烟花爆竹。针对这一现象,学校拟邀请武城县执法局局长张军同志于2020年1月6日下午3:00,在学校礼堂为全体师生作“传承优良风俗,喜迎绿色春节”的专题报告。请你以学校德育处的名义写一份邀请函,请将正文填写完整。
邀请函
尊敬的张军同志:
**中学教育处
2019年12月26日
(2)①贴对联是春节风俗之一,下面是长寿村的一位老人打算张贴的一副对联,请你指出下面对联所隐含的年龄是( )
上联: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 下联:古稀双庆再多一度春秋
A.121岁 B.131岁 C.141岁 D.151
②看下图,概括男女购物偏爱各有什么特点?(60字以内)
2019年春节不同性别用户购买年货情况 | ||
销量排名 | 男性偏爱 | 女性偏爱 |
第一位 | 汽车用品 | 孩婴玩具 |
第二位 | 酒类 | 老年保健品 |
第三位 | 户外运动用品 | 生鲜 |
8、古诗文默写:
绍兴风景秀丽,春日,秦观《行香子》(树绕村庄)描绘的“有桃花红,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样的画面处处可见。绍兴民风淳朴,陆游《游山西村》“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展现的民俗场景流传至今。绍兴名人辈出,有公而忘私的大禹,爱憎分明的鲁迅……还有鉴湖女侠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中“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展现了她的济世情怀。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追寻书籍的味道
尤今
小时家穷,肚子像欠收的田地,老是空荡荡的;可是呢,精神却长年吃着奢华的鲍鱼海参。把精神喂得饱饱的,是书籍。
捉襟见肘的父母,餐桌上可能只有青菜豆腐,可是,屋子里,书本永远不虞匮乏。
晚餐过后,便是一家子进入文字世界的大好时光了。一人读书和一家读书,感受是完全不同的。新买的书,有淡淡墨香,非常好闻,它能把一瓣瓣心叶都熏得香香的;屋内此起彼落地翻动着书页的声音,宛如天籁。
明明只是一本书嘛,可是,握在手里,大家却变成了哭笑难以自主的傀儡。爸爸捧书哈哈大笑的那一刻,却见进入悲情世界的妈妈眼噙泪光;爸爸在严肃的政论书中忙忙碌碌地写着眉批的当儿,妈妈却高高兴兴地在她所寻获的妙言妙语底下画线。当字里行间闪出了睿智的思想亮光时,父母亲总会兴奋地读出来,让彼此分享精神的资产。
我们几个孩子呢,在盈屋的暗香里,随意抽选散置四处的书来读。在那略识字的年龄里,只能一知半解地读、懵懵懂懂地读;读着、读着,读懂了,一颗心,便跳舞。
阅读,这个美丽的嗜好,就像种子,在我们四兄弟姐妹的心田里萌芽、茁长,一直长呀长的,迄今,已长成了根深叶茂的巨树了,丝毫撼动不得。
书籍,于我们而言,无所不能。
当生活的小舟遇上了惊涛骇浪时,书籍是令我们安心的避风港;当超负荷的工作把我们的心揉成一叶成菜时,我们以书籍抚平内心的皱褶;当难以化解的忧伤把我们逼进黑暗的死角时,书籍便是一束束亮丽的阳光;当我们的思想患上营养不良症时,书籍就充当了我们的维他命。
书籍之所以会深深地嵌进我们的血肉和骨髓里,紧密地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追溯原因,是父母从小就以“身教”的方式让我们知道,书籍是精神“永远的伊甸园”;它既是小孩的棉花糖,也是成人的花生糖;棉花糖软而可口,花生糖硬而适口,都能给生命的味蕾带来怡人的甜味。
现代阅读风气不盛,分析年轻人不爱阅读的因素时,一般人都归咎于娱乐多元化、课业繁重或工作压力太大,让他们无暇分心或分心乏力。
不是的。我认为真正的关键是:童年时,他们不曾用书籍把精神养肥,成年之后,当然不会“食髓知味”地追寻书籍的味道啦!
不读课外书,可以有千万个不同的借口。阅读课外书,原因却只有简简单单的一个:快乐。当父母用美食和玩具堆砌孩子的童年时,孩子当然快乐,可是,那种快乐,是甜而短的,它不能无止无尽地延伸到成人的世界里;然而,如果高瞻远瞩的父母能把年幼的孩子引进文字的世界里,就等于给了他们一份终生保值的礼物。
近日,与思齐聊天,她以温暖的语调忆述她那“贫瘠得十分璀璨”的童年。她说:“当年,家在福建。尽管家境贫苦,可家人还是给钱让我去租书来看。5分钱租一本,几天内得还。于是,一目十行,飞快地读,还分秒必争地把自己喜欢的篇章逐字逐句逐行地抄录下来。把笔记本子收在一口箱子里,一本叠一本,抄了很多本。箱子满了,便买个锁头锁起来,满箱都是奇珍异宝哪!到新加坡定居多年了,那口大箱子,还好好地留在福建老家呢!”
这个有着丰实童年的女子,现在,从事出版事业,以文字去喂养万千读者的精神。
爱读书的人,人生各自精彩,而读书的嗜好,必须从小养起。
【1】书籍的味道“除了书的墨香、全家共读的温馨”,还蕴含着其它什么“味道”呢?请依据文本作答。(至少答出两点)
【2】结合文本,概括父母是如何给我们阅读的“身教”?
【3】按要求品味语言。
(1)阅读,这个美丽的嗜好,就像种子,在我们四兄弟姐妹的心田里萌芽、茁长,一直长呀长的,迄今,已长成了根深叶茂的巨树了,丝毫撼动不得。(品味句子的表达效果)
(2)如果高瞻远瞩的父母能把年幼的孩子引进文字的世界里,就等于给了他们一份终生保值的礼物。(品味加点词语的含义)
【4】作者说:“阅读课外书,原因却只有简简单单的一个:快乐。”请简要介绍一本让你感到快乐的课外书,并写出它给你带来快乐的原因。
10、阅读《由<猩猩嗜酒>想到的》,完成小题。
①《猩猩嗜酒》是明代文学家刘元卿的一篇经典寓言,讲述的故事是:猎人为捕获猩猩,投其所好在路旁摆下香甜美酒作为诱饵。猩猩知道这是猎人设下的圈套,不去碰触。但闻到美酒飘香,便垂涎三尺,不能自制,端起大酒樽狂饮起来,直到烂醉如泥,终成猎物。
②聪明的猩猩因贪恋美酒而丧失了自制力,付出了沉重代价。
③自制力是一个人坚强意志的表现。楚庄王拒赴宴会,用坚强意志克制自己享乐的欲望,也正因此他才能成就雄图霸业,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美国石油大亨保罗·盖蒂曾是一个大烟鬼,他用过人的意志力克制香烟对他的诱惑,成功改掉恶习。他的事业也越做越大,最终成为世界富豪之一。生活无处不诱惑,唯有靠坚强意志管控好自己,慎微、慎独方能成就大事。否则,在不知不觉中忘乎所以,糊里糊涂就成了欲望的猎物,一失足成千古恨。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拥有长远的眼光和若谷的胸怀,凡事不冲动,遇事能冷静,真正做到清代书法大师翁同龢所说 “每临大事有静气”,为大局考虑,是一个成功之人应有的素养。蔺相如忍辱负重,不因个人荣辱而意气用事,避免与廉颇正面争锋,是重国事、看大局、识大体的格局体现。而最终,他以宽广的胸怀赢得“强秦不敢加兵于赵”的成果,也同时树立了自己的形象。
⑤自制力是一种人生成功的保障。理智地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不良习惯,不良言行,不一味地归于造化的安排,不给自己的恣意任性寻求借口,至少能让我们人生路少一点人为的崎岖障碍,多一点阳光和坦途,多一点丰富多彩的内容。
⑥《猩猩嗜酒》,所喻者大也。自制力好,是一个人强大人格的体现,更是其取得成功的关键。欲成大业,须有更强的自制力,愿与诸君共勉。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简述选文第③段的论证思路。
首先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语境,请在第④段划线处补写一句话。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小题。
【材料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可以是传统口头文学、美术书法等艺术形式,也可以是礼仪节庆等民间风俗。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关系到每一位中华儿女的身份标识和价值追求,有助于维系文化认同,增强社会凝聚力。
【材料二】
在当下的“非遗”传承中,出现了一批“95后”“非遗”传承人,他们捕捉潮流元素,让中国“非遗”更有活力,也让中国“非遗”更加自信地走向国际。
郎佳子彧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郎派面塑艺术的第三代传承人。他创作了“烟熏妆”、“哪吒”、“熊猫瘫”、动漫灌篮高手等一些造型可爱的面人,将流行元素巧妙融入其中。这些作品赢得了很多人的喜爱。以往的面塑大都注重写实,郎佳子彧却更偏爱表达内心感受。他高中时的面人作品《花季》,生动地表现了高三学子面对高考压力时的心理、学习状态。由于现代人更在意作品传达的意义,于是他不仅创作反思当代人社交生活的作品,也用面塑作品回应社会热点事件,这些作品让人感到,“非遗”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 郎佳子彧以影像的方式传播面塑作品,抖音、快手微信公众号上的粉丝都等着他更新。像他这样的年轻人,将“非遗”引入潮流,让“非遗”走进大众有了可能。
【材料三】
创新是传统手工艺类“非遗”自力保护的内在要求,但在创新发展中,又不能为了创新而忘记传承。以文人艺术中国水墨画为例,由于诸多新水墨画不加审辨地抛弃了传统,事实上,传统水墨画的内在精神在这些新水墨画中已经荡然无存。
在传承中创新,是传统手工艺类“非遗”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一直践行着的基本原则。手工艺与纯艺术不同,它的本源是日常生活需要,因而,无论如何创新,都不应丢弃其生活器物的本性。例如在当代,由于远离了日常生活需要,苏绣传承一度出现了危机。手工艺类“非遗”还应在技艺上不断革新,不断超越。此外,不能因为创新就远离本民族固有的审美心理。秦淮灯彩传承人说:“做灯是讲究寓意的,要讨喜,我创作过飞机灯,但不制作枪炮子弹灯,因为它们的寓意不吉祥。”
【1】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是传统口头文学、美术书法等艺术形式,也可以是礼仪节庆等民间风俗。
B.“95后”“非遗”传承人捕捉潮流元素,让中国“非遗”更有活力,更加自信地走向国际。
C.由于文人艺术中国水墨画不加审辨地抛弃了传统,事实上,传统水墨画的内在精神已经荡然无存。
D.秦淮灯彩传承人不制作枪炮子弹灯。做灯讲究吉祥的寓意,这符合中华民族固有的审美心理 。
【2】胶州大秧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上述三则材料,能为促进胶州大秧歌的传承与创新提供哪些启示?请简要概括。
12、根据要求作文。
人间有太多美景,有人说,春天一片生机盎然,那是最美的;有人说,夏季荷花盛开时是最美的;有人说,秋天枫叶散落一地最美;也有人说,冬季一片纯白的景象最美。而我却觉得,无论是四季美景,还是青山秀水,都不如人间的真情美,可这真情的透露却常常被我们忽视。
请以“不该错过的风景”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字数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班级名;(5)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