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河源九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雨果,英国作家,代表作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B.谪,指官吏降职或远调。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即滕子京降职到岳州做太守。

    C.《我爱这土地》中,“我”指作者,“土地”象征祖国,文题表明了本诗是一篇抒写“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的诗歌。

    D.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达了自己想要实现宏大理想的信念和追求。

  • 2、下列是对相关传统文化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时辰)“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中“漏断”指的是天快亮时,而“是日更定矣”中“更定”指的是深夜时分。

    B.(酒器)“金樽清酒斗十千”中的“金樽”是对酒杯的美称,而“余强饮三大白而别”中的“白”是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

    C.(古乐)“宴酣之乐,非丝非竹”中的丝指琴、瑟之类的弦乐器,竹指箫、笛之类的管乐器,而“无丝竹之乱耳”中“丝竹”泛指世俗的乐曲。

    D.(民俗)“箫鼓追随春社近”句中的“社”类似节日,这一天古人祭祀土地神祈求丰收,而鲁迅《社戏》里的“社”为行政区域。

  • 3、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三国演义》第九十一回“祭泸水汉相班师,伐中原武侯上表”中,“武侯”即诸葛亮。

    B. 《简·爱》中简伤心地离开罗切斯特,随后答应了圣约翰的求婚,与他一起去了印度。

    C. 《草房子》中的杜小康是个善良、有担当的孩子,他把家里的镰刀借给学校,随父亲放鸭,承受了孤独的考验。

    D. 《老人与海》中真正与老人对抗的或许并不是鲨鱼,而是残酷的现实。

  • 4、苏轼书法的特点是书法娟秀,用墨丰腴,笔画舒展,笔法肉丰骨劲,跌宕自然,给人以“大海风涛之气”的艺术感。下列四幅书法作品属于苏轼的一项是( )

    A.A B.B C.C D.D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5、(三)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

    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竹取道 伐:____________   ②下小潭   见:____________

    ③潭中鱼百许头 可:____________   ④以其境过清   清: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①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②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3本文是一篇借景抒情的山水游记,试说说作者观鱼和游览结束时的不同心情。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小题。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行香子·述怀

    弥轼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

    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注释)①隙中驹:如快马驰过缝隙。隙中驹:语出《庄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②石中火,梦中身:比喻生命短促,像击石迸出一闪即灭的火花,像在梦境中短暂的经历。③开口谁亲:有话对谁说?④陶陶:无忧无虑,单纯快乐的样子。

    对上面两首古诗词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水调歌头》一诗情景交融,意境豪放阔大,描写虚实结合,充满丰富的想象和浪漫的情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B.《行香子》中“无尘”写出夜气清新,“如银”写出月光皎洁。这两句营造幽静的氛围,引发对人生的思考。

    C.《水调歌头》中的“归去”指飞上月宫,《行香子》中“归去”指归隐田园。

    D.两首诗都以议论表达人生感悟,《水调歌头》表达对人世悲欢离合的释然,《行香子》写人生苦短、名利永恒的认识。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7、综合性学习,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 

    国家是大家的。爱国是每个人的本分。

    ——陶行知

    若能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人类历史向前发展,我觉得这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

    ——黄大年

    材料二 

    某中学对该校初一的学生就阅读“爱国题材”作品的情况进行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1)阅读材料一,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2)请根据材料二表格,归纳出两条主要信息。

    (3)某中学决定举办一场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的讲座,下面是学校办公室草拟的通知,请指出通知中的不恰当之处(只需填写序号),并提出修改意见。

    通知

    ①为了让同学们过个有意义的国庆节,②学校9月30日上午9点决定在阶梯教室举办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的讲座。③我们届时将邀请刘教授给大家做精彩的专题讲座。④请同学们按时莅临会场聆听讲座。

    ⑤2019年9月25日

    ××中学办公室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8、默写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 咏梅》)在李清照的词中,愁有重量,      ,载不动,许多愁。

    范仲淹在《渔家傲 秋思》中表达自己和征人们想家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沁园春 雪》中在上下阕间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  

    古诗文中能体现爱国之情的句子,请写出连续两句。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9、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完成下列小题。

    专 注

    ①有这样一件趣事:一家电视台招录一名都市新闻采访记者,面试试题之一竟是让入围者比赛穿针。应聘者要在一个封闭性良好、播放着高分贝音乐的房间里把线穿过针眼。用时最短者胜出。电视台通过这种别开生面的考试,最终挑选到了理想的人选。

    ②事后,落聘者追问电视台老总,老总这样答复:“我们要找的是都市新闻采访记者,他的工作地点往往是喧闹嘈杂的街市,这就要求他必须有闹中取静的心态和本领,要能在各种干扰中专注做事。”一番解释让人既觉得新鲜,又心服口服。

    ③是的,任何一个人做事都需要专注。

    ④专注是一种素质,一种能力,体现着一个人做人处事的风格。一件事,如果是你自己揽过来的,你无疑要专心尽力地做好,否则就是自欺欺人;如果事情是你必须承担的责任,你更要摒除杂念,力求完美。三心二意,心不在焉,敷衍塞责,心浮气躁,无不暴露出心智的残缺。

    ⑤专注催化成功。现实中,人们并不缺乏雄心壮志以及奋斗毅力,但最终无所建树,因为他们没有始终专注于一个目标并为之奋斗。我的一位同学,大学毕业后先在一所农村中学教书,他对这份工作并不热心,于是报考了研究生,惜乎名落孙山。又去搞律师证,苦熬几年终于拿到了证书,然后到一家律师事务所实习。因为刚入行,没名气,接不到案子,所以没过多久,他又跑到一个亲戚开的装潢公司做事去了。最近听说他又回到那所中学。我这位同学奋斗多年最终又回到起点,糟就糟在没有专注在一个点上,空耗了半生的光阴和精力。而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有着可以投资房地产、金融业等其它行业的多种选择,但他始终专注于操作系统和软件的开发,从而使微软事业长盛不衰,不仅获得了巨大财富,更赢得了崇高声誉。

    ⑥人们常说:水滴石穿。《列子·汤问》中一个故事说,有个名叫詹何的人,用一根细细的蚕丝做钓线,麦芒做鱼钩,细竹子做钓竿,米粒为鱼饵,能于深渊激流之中钓上大鱼。楚王听说后深感好奇,就把他召来询问有什么诀窍。詹何回答:“当臣临河持竿,心无杂念,唯鱼是念。鱼见臣之钓饵,犹沉埃聚沫,吞之不疑。”简陋异常的工具能发挥超强威力,其实正是专注创造了奇迹。

    ⑦做事专注的人足可信赖,因为他们的心志是强大的。浙江义乌有不少专门做袜子批发生意的商人,他们多年如一日地坚持每双袜子只赚一毛钱,从不因市场价格上扬抬高一分钱,这份专注使他们集腋成裘发家致富。的确,专注于细节,可以从容行事;专注于小事,可以干成大事;专注于大事,可以成就伟业。

    ⑧朋友,也许你正在一个毫不起眼的位置上默默干着平凡的事情,请不要妄自菲薄,不思进取。如果你坚持下去,专注于本职工作,说不准哪一天也会一鸣惊人,一气冲天。

    (选自《演讲与口才》,有删改)

    1文章开篇讲电视台招录记者的趣事的作用是什么?

    2作者是从哪三个方面论述“任何一个人做事都需要专注”的?

    3“现实中,人们并不缺乏雄心壮志以及奋斗毅力,但最终无所建树,因为他们没有始终专注于一个目标并为之奋斗”这句话中的“始终”可以去掉吗?说说理由。

    4请你简要分析第⑤段的论证思路。

     

  • 10、照相师

       ①照相师来了,女孩们激动起来。

      ②寻找焦点的人,首先成了焦点。瞧他那一身打扮,大波浪的披肩发,直筒裤子,尖头皮鞋,花格衬衫,套着一个鼓鼓囊囊的红背心。要是村里哪个小伙子装扮成这样,不被人说成“二流子”才怪呢。可是他这样装扮,村里人觉得理所当然。要知道,人家是照相师呢,胸前吊着的相机为他的职业做了证明。村里人不会用“艺术气质”这样的词语,但是他们知道持有相机的人,应该不同凡俗,可以异于常人。人们或远或近地看着他,想像着自己或者某个亲人的面容,仿佛他的到来是为了提醒记忆里的一些事物。

      ③女孩们是他的主要顾客。她们奔走相告:照相师来了!照相啵?啊?在哪儿?听到消息的女孩先是惊喜,然后故意掩饰自己的激动:我看看有没有合适的衣服,你先去吧。传达消息的女孩当然知道对方心理,一个劲催:还不快收拾,照相师说走就走了。

      ④于是,女孩们一个一个站到了他的镜头前。有单个的,有合影的,也有抱着孩子,也有搀扶着老人的。他调着焦距,变换着姿势,寻找最佳角度,捕捉人们最自然最生动的表情。他知道快门按下的瞬间,美与梦想将定格为永恒。无论是出于艺术的考虑,还是出于生意的原因,他都不敢马虎一点儿。当他将冲洗出来的照片交到人们手上时,人们会左右端详,如果再夸赞几句,他就觉得极有成就。

      ⑤照相师也遇到过不喜欢照相的女孩。

    ⑥盐码村的女孩小茴就不喜欢照相。小茴家门前有几株月季,村里的女孩都喜欢以她家的月季为背景照相。人们一来,小茴就悄悄地溜了。

      ⑦那一天,照相师进村不久就下了雨,他慌乱中躲到了小茴家的瓜架下。小茴和她母亲从地里匆匆回来了,赶紧开了门,叫她去屋子里。他发现这个平时冷冰冰的女孩其实很好,热情善良,她给他拿来干净的毛巾擦水,给他倒上热腾腾的茶,冒雨去做豆腐的人家打来了豆腐,让他不要过意不去,就像到自己家一样。

      ⑧吃饭时,照相师发现,小茴的左眼眉梢间上角隐藏着一个米粒一样大的疤痕,不是很深,并不显眼。他想,小茴不爱照相,是不是因为这个细小的疤痕呢?

      ⑨吃过饭,雨也停了,照相师说,我给你们照张相吧?母亲笑笑,看着女儿。小茴低头不语。照相师走到月季花跟前,摘了一朵,对她说,我给你照一张拿着花的照片,保证好看。小茴的眼睛里放出了惊喜的光芒。

      ⑩她站到月季花跟前,将那朵被雨水润得更显明艳的花举了起来,花朵遮住了她四分之一的脸庞,露出了忧伤而又憧憬的表情。照相师感到了一种别致的美,神秘,梦幻。他轻轻按下了快门。接着,他又给小茴的母亲照料了一张,还给母女俩照了合影。

      (11)几天之后,照相师送来了照片,小茴扫了一眼,就很快收了起来。照相师笑笑,你是我拍到的最好看的女孩。

      (12)小茴的脸红了。

      (13)照相师又拿出一张照片,说你看看,知道这是谁吗?小茴盯着照片上的女子问:是谁?照相师说:我对象,她腿有残疾,但是人很好,性格开朗,头一次一见面,她就把我我吸引了。真的很漂亮!小茴笑着点头。

      (14)照相师说:我们明年想开个照相馆,等你有了男朋友带去我那里合影啊,免费!

      (15)小茴的脸又红了。

      (16)照相师笑笑,说我走了。他走了几步,回头看了一下,小茴子已经不见了。他知道她一定躲到屋里欣赏自己的照片去了。其实他的妻子并无残疾。他为这个临时想出的谎言默默地抱怨了自己一下,算是对妻子的歉意,然后大声吆喝起来:“照相啦,照相——照相啦——”

    (选自《百花园》2016年第3期,有删改)

    1段画线句有何言外之意?

    2小说前面主要叙述照相师和村里人的故事,后面主要叙述照相师和小茴的故事,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3小说中的照相师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4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A. 照相师来到乡下,村里的人就激动起来,奔走相告,这从—个侧面表现了特定时期农村生活条件的落后,同时表现了乡下民风的淳厚。

    B. 照相师不仅有艺术气质,而且有艺术良知,他固然要靠照相嗛钱养家糊口,不过也通过照相把让他照相的人的美与梦想定格为永恒。

    C. 村里的女孩都喜欢以小菌家的月季为背彔照相,可是小茴见她们来照相就悄悄地溜掉,这说明小茴是个不喜热闹、性格孤僻的女孩。

    D. 小茴在照相时举起被雨水润得更显明艳的月季花,遮掩住了她的疤痕,还为她增添了靓丽,所以照相师说她是他拍到的最好看的女孩。

    E. 村里人对照相师苒欢友好,照相师尽心尽力为村民们照出令他们满意的相片,他们之间充满温情,他们身上的真善美是小说动人之处。

     

  • 11、阅读《温柔的接纳》,回答问题。

    温柔的接纳

    尤今

    ①15岁那年,菲敏的一个“勇敢”决定,成了她人生的分水岭

    ②读初三的这一年,她成绩不错,被校方分配进理科班。平日寡言少语的父亲,罕见地露出了笑容,说:“理科好!上大学时,可以选读土木工程。”开建筑公司的父亲,一心希望独生女儿菲敏可以成为他事业上的得力助手。母亲呢,脸上笑意汹涌澎湃,逢人便说:“阿敏进了理科班呢!”在那个年头,孩子读理科,就代表了有出息。

    ③菲敏呢,表面高兴,骨子里忧愁。她一向喜欢文艺,一心想要选文科。但是面对兴高采烈的父母,她说不出口。自小她便是个不善于表达自己的孩子,加上父亲性格严肃,父女俩很少交谈。母亲呢,朋友多、活动多,加上工作忙,交心的时刻也不多。可菲敏并不寂寞,她在文学的世界里找到了缤纷的快乐。母亲很满意时时刻刻埋首于书堆里的女儿,时常向他人炫耀:“阿敏是个从不让人操心的孩子。”

    ④在理科班勉强地读了一个学期后,菲敏这个规矩得像是机器里一颗螺丝钉的孩子,居然起了“叛逆”之心。她擅自决定,由理科班转入文科班。这是她平生第一回忤逆父母的心意,如此毅然、如此决然,坚如磐石,有“壮士断臂”的勇气。

    ⑤那天,在学校里办妥了转班手续后,她才感觉,恐惧像面团不断地在心里发酵,迈向家门的那双腿,软得像萎蔫的萝卜。她无法面对父亲的暴怒和母亲的伤心,找了家咖啡店,买了一杯咖啡,喝完了,又买了一杯——那是一个没有手机的时代,是一个“惹不起,躲得起”的年代。

    ⑥暮色像落在宣纸上的墨汁,越扩越大,她知道自己没有办法躲到天荒地老,于是,在公共电话亭拨了电话。母亲的声音里满是焦急:“阿敏,你在哪里?”她结结巴巴地说道:“我,我就快回家了。妈,今天,我办了手续,由理科班转到文科班了。”电话里,是死一般的沉寂;旋即,母亲的声音又响起了:“你回来吧,回来再谈。”

    ⑦站在家门口,她觉得有丝丝缕缕的阴冷不绝地从心尖上渗出来、渗出来。

    ⑧她还没掏出钥匙,大门便被拉开了。意想不到的是:母亲的脸上,居然泛着蜻蜓点水般的笑意,有春临大地的暖意。她说:“阿敏,你饿了吧?想吃什么,我给你煮。”父亲坐在沙发上读报,看到她,搁下报纸,语调温和地说:“累了吧?快去洗澡吃饭吧!”

    ⑨没有她所害怕的电闪雷鸣,也没有她所畏惧的滂沱大雨。

    ⑩没有,什么都没有。

    洗过澡后,母亲已经把一大碗她最喜欢吃的面线搁在桌上了。雪白的面线上面,是喜气洋洋的红糟鸡——那是家有喜事时,母亲常常煮的。她低头吃着面线时,眼泪吧嗒吧嗒地落在碗里。吃完了,母亲说:“再来一碗吧?”她点头。

    临睡前,父亲走进她的房间,说道:“阿敏,行行出状元,读文科,也是挺好的。”她在被窝里,泪如雨下;她以为、她以为……原来都是杯弓蛇影

    如今,担任校长的菲敏,经常苦口婆心地告诉家长:“孩子的选择,也许会和你们的心愿背道而驰,然而,你们温柔的接纳,却能给孩子一个幸福的人生。”

    【注释】①尤今:新加坡女作家,1950年生于马来西亚,祖籍中国广东省。②分水岭:比喻不同事物之间或同一事物不同阶段之间的分界。

    (选自《新民晚报》2023年4月26日)

    (1)菲敏“被校方分配进理科班”,为什么父母亲高兴,而菲敏却内心忧愁?

    (2)本文标题“温柔的接纳”指的是什么?

    (3)根据上下文,请你解释第段加点词“杯弓蛇影”在文中的含义。

    (4)第①段写道:“15岁那年,菲敏的一个“勇敢”决定,成了她人生的分水岭”,请你综合全文内容,说一说这个分水岭可能让她的人生在哪些方面产生变化?

    (5)文章第④段写“她擅自决定,由理科班转入文科班”,你认为她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七、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作文

    阳春三月,正是踏青的好时节,外出采风,我们能感受春风拂面,领略壮美河山;疫情所困,我们无法行万里路,却能在万卷书中明确人生的目标,坚定脚下的路。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思考和感悟?

    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文体鲜明;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七、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