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就与“亭”结缘,不但写出脍炙人口的名篇,还留下联语佳句。在学习《醉翁亭记》时,小华查阅资料得知,醉翁亭一带的建筑还有二贤堂、冯公祠、古梅亭、意在亭等。小华记下了其中的一些对联,发现有很多都源自《醉翁亭记》的文意,于是他想把与课文无关的对联筛选出去。应被筛出的一副对联是( )
A. 饮既不多缘何能醉 年犹未迈奚自称翁
B. 泉声如听醉翁操 海日已照琅琊山
C. 翁去八百载醉乡犹在 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D. 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
2、下列对《水浒传》和《红星照耀中国》中人物的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
A.鲁达谦逊深沉,是《水游传》中难以捉摸的人物。
B.林冲足智多谋,是《水浒传》中不可多得的智者。
C.周恩来——他的自傲和热烈,虽不免有点朴野之感,可是他是十分的诚恳。
D.彭德怀——他是一个活泼的、喜欢发笑的人,是一个大的滑稽家。
3、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散文《春》、《绿》、《背影》都是朱自清的作品。
B. 令、贤、仁用于称对方或对方亲属,如令堂指对方的母亲,贤家指对方。
C. 契诃夫,前苏联剧作家和短篇小说大师,以语言简练、准确见长,善于透过生活的表层进行探索,将人物隐蔽的动机揭露得淋漓尽致,代笔作品有《变色龙》、《套中人》等。
D. 曲,盛行于元代,故称“元曲”,也是配乐的诗。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又可分为小令和套曲两类,其中小令由一支曲子组成,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就是元曲中的小令名作。
4、选出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
A. 看到这张照片,仿佛把我带回到那充满无限乐趣的童年世界。
B. 是否保持为政清廉,是关系到党和政府取得广大人民群众信任的大事。
C. 不能只为考试而学习,更不能用应付考试的方法接近知识、吸收知识,要为完善自我而努力学习。
D. 教育的根本使命,不仅仅是传授给学生在未来生存发展的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构建学生健全完善的人格。
5、(甲)韩愈传(节选)
韩愈,字退之,昌黎人。父仲卿,无名位。愈生三岁而孤,养于从①父兄。愈自以孤子,幼刻苦学儒,不俟奖励。投文于公卿间,故相郑余庆颇为之延誉,由是知名于时。寻登进士第。
宰相董晋出镇大粱,辟②为巡官。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德宗晚年,政出多门,宰相不专机务,宫市③之弊,谏官论之不听,愈尝上章数千言极论之,不听,怒贬为连州阳山令。
凤翔法门寺有护国真身塔,塔内有释迦佛指骨一节,三十年一开,开则岁丰人泰。十四年正月,上令中使杜英奇持香花赴临皋驿迎佛骨。自光顺门入大内,留禁中三日。王公士庶奔走舍施,唯恐在后,百姓有废业破产而求供养者。愈素不喜佛,上疏谏之。宪宗怒甚,乃贬为潮州刺史。
(节选自《旧唐书·韩愈传》,有删节)
(注)①从:堂房亲属。②辟(bì):征召。③宫市:原意指宫廷内所设的市肆。唐德宗贞元末年,宫中派宦官到民间市场强行买物,称“宫市”,实为掠夺。
(乙)韩愈传(节选)
宪宗遣使者往风翔迎佛骨入禁中。愈闻恶之,乃上表。帝大怒,持示宰相,将抵以死。裴度、崔群曰:“愈言讦牾①,罪之诚宜②。然非内怀至忠,安能及此?愿少宽假,以来谏争。”帝曰:“愈言我奉佛太过,犹可容;至谓东汉奉佛以后,天子威夭促③,言何乖剌④邪?愈,人臣,狂妾敢尔,固不可赦。”乃贬潮州刺史。
(节选自《新唐书·韩愈传》,有删节)
(注)①讦牾:冒犯。②诚宜:应该。③夭促:短命。④乖剌:荒谬。
【1】翻译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由是知名于时________ (2)寻登进士第________ (3)愈尝上章数千言________
(4)愈素不喜佛________(5)安能及此________ (6)乃贬为潮州刺史________
【2】选择与例句中加点字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
(1)谏官论之不听( )A.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B.失之交臂
(2)愿少宽假( )A.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B.心甘情愿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愈自以孤子,幼刻苦学儒,不俟奖励。
【4】同样记载韩愈因为劝谏宪宗迎佛骨而贬官潮州这件事,新旧唐书采用了不同的叙述角度。你认为哪种叙述角度更能体现韩愈的性格特点?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述理由。
6、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以下对诗歌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跌宕起伏的感情,跳跃式的思维,以及高昂的气势,为后世所称颂。
B.诗的开头两句以夸张笔法,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体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C.紧承六句先显示了内心的苦闷,而想到姜尚和伊尹的经历,诗人又有了信心。
D.“行路难”四短句则写当他的思路回到现实中来时,又一次感到道路的艰难。
【2】画线句是广为流传的名句,人们会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引用它?为什么?
7、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新华社韩国平昌2月25日电(记者姬烨耿学鹏)
第二十三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2018年2月25日晚在平昌奥林匹克体育场闭幕。中国作为下届冬奥会主办国,在闭幕式上奉献了《2022相约北京》8分钟文艺表演。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视频,向全世界发出诚挚邀请——2022年相约北京!
平昌奥林匹克体育场座无虛席,以展望未来为主题的闭幕式文艺演出精彩纷呈。历经17天紧张激烈的比赛,运动员们和现场观众共同见证奥林匹克运动的平昌之旅画上句号。闭幕式尾声,“北京8分钟”文艺表演将现场气氛又一次推向高潮。
(1)给上边新闻拟写标题。(20字以内)
(2)下面是北京申办2022年世界冬奥会的标志,请解读此图形设计的精妙之处。要求语言简明,语句通顺。
8、古诗文填空
(1).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2).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3). ,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过尽千帆皆不是, 。(温庭筠《望江南》)
(5). ,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
(6).溯洄从之, 。(《蒹葭》)
(7). ,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8).蒹葭采采, 。 (《诗经·蒹葭》)
(9). ,身世浮沉雨打萍。 (文天祥《过零丁洋》)
(10).当窗理云鬓, 。 (《木兰诗》)
(11).《出师表》中体现诸葛亮临危受命的句子是 , 。
9、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走进一颗白菜的心里
①秋天到了,东北的街头小巷有两样东西格外多,一是密密麻麻的“花大姐”,在墙上埋头织着一张巨大的花毯,在阳光的余温里苟活:二是卖白菜萝卜和土豆的人,精气神儿倍儿足,吆喝芦此起彼伏,把日子搅合出许多热闹的光景来。
②因为可以选择,所以每次买白菜我都要进行一番比较,挑品相好的、个头大的、硬实的,这样的白菜心儿抱得紧,好吃,也放得住,可以吃得时间久一些。我会趁着卖菜人不注意的当口,就势抖落几片白菜帮儿,至少可以掉几块钱的秤。
③精打细算总是好的,那是帮你看管好日子的一条忠犬。
④也有例外,有一对卖白菜的中年夫妇就蔫吧着蹲守在角落里,男人低头抽着闷烟,女人也不吆喝。两个人又黑又瘦、无精打采的,看不到一点儿生气。问其缘由,是不允许他们在卖菜的地段卖菜。城里的禁区太多,条条框框也多,他们就像晕头转向的羊,不知道哪里可以站立,哪里可以坐下。一颗热切的心被泼了冷水,就像饱满的白菜没来得及收割,早早就遇了霜寒。
⑤我劝着他们,“看,你们家的白菜多好,每一颗白菜心儿都抱得那么紧。一会儿就能卖完。”
⑥许是受了我的鼓励,那蹲着的男人站了起来,掐灭手上的烟,直了直腰。
⑦我注意到那个女人,自始至终没离开那些白菜半步,时不时地给它们盖盖被子,好像照顾着自己的婴儿,怕它们着了凉似的。这样的举动很让人不理解,天气还没冷到那种程度,即便是很冷,白菜们也不至于那么娇贵,它们差不多是蔬菜里最朴实的一种了。
⑧但是那一刻,我理解了。
⑨前几天刚刚看到一则简短的新闻:一个骑三轮车卖白菜的妇人被一辆轿车撞飞数米,落地后爬起来淡定地捡菜。这个短新闻的重点在于“淡定”二字,这出乎很多人的预料,因为在生命还没有确保无虞的情况下,一颗白菜竟然还受到如此“重视”!
⑩那么多的不解,是因为我们没有走进一颗白菜的心里。
⑪廉价的白菜,别说一车,就是几十车也比不得她狠狠地索要一笔赔偿吧。可是她的生活里,一直以来就只有白菜,她常年卖白菜,靠这个营生养活了自己和家人,所以,在她的生命里,白菜这个再平凡不过的事物是和她相依为命的。
⑫别人不懂一颗白菜的重要性,而对于她来说,白菜对她是有恩情的。
⑬收割白菜的季节,精神饱满的白菜最早被运走,赶个好价钱。最后剩下的白菜,人们称之为“扒拉颗子”。没抱成心儿,单薄得像没长成的少女,畸瘦、平胸,没有一点女人的神采。它们中有一些被主人收回家放到大缸里腌了酸菜,另外一些实在不入眼的,只好在大地里度过寒冬了,等待着牛羊们来啃噬。可是不久之后,剧情就发生了变化,城里人喜欢上了冻白菜的口味,把冻白菜用开水焯一下,炸点儿肉末酱,蘸着吃,味道极好。这下,大地上楚楚可怜的“剩女”们又一次得到了大批量待嫁的好机遇,纷纷走进城里人温暖的厨房。
⑭卑微的人就如同这白菜,饱满的、扒拉的,都在广阔的大地里繁衍生息。被栽种、被收获或者被冷落,一茬又一茬。
⑮卑微的人没有见过巨款,没有坐过飞机和高铁,他们眼里,更多的是零钱,靠着一颗颗白菜,他们的零钱也可以攒成很多张大额钞票,但转眼就汇去了很远的另外的城市,那里的冬天不冷,四季常背,那是他们的孩子,上学的地方。
⑯我决定过冬的白菜都在这儿买了。我很小心地搬动一颗颗白菜,轻拿轻放,不会再轻易抖落一片白菜帮儿。我知道,于我,那只是可以让我少付几块钱的白菜帮儿,可是对于那卖白菜的人,那掉落的白菜帮儿是会喊疼的。
【1】结合全文,请简要概括“我”买白菜的行为有哪些变化?
过去,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在,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列句子。
精打细算总是好的,那是帮你看管好日子的一条忠犬。
【3】结合全文,谈谈你对第⑭段划线句子含义理解。
【4】本文以“走进一颗白菜的心里”为题有何妙处?
【5】本文没有华丽的辞藻,以“真”动人,充满生活气息。请你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内容,说说文章的“生活气”体现在哪里?
10、阅读下面两个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①中华民族拥有几千年的文明史和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传统故事,其中的形象和情节都蕴含着民族成员的情感、伦理、道德和理想“密码”,直到今天仍具有不可低估的文化价值。但如何使传统故事走进当代电影场域,吸引年轻受众呢?这需要对优秀传统文化故事进行创新演绎,使之更符合当下的时代主题和时代精神。
②传统故事要成为商业电影的剧情底本,存在明显瓶颈。这些故事对观众来说太过熟悉,如不改动直接用,往往缺乏新鲜感。近年来,有些改编自《西游记》经典段落的电影,比如《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西游记之大闹天宫》,就因主干情节过分拘泥于原著,无法满足观众期待而遭遇口碑滑铁卢。
③相比之下,国潮思维框架下的动画、奇幻电影,借助传统故事的底本聚焦当代观众,尤其是当代青年观众关心的时代命题,获得票房口碑双赢。《哪吒之魔童降世》《新神榜:哪吒重生》依据的故事底本都是“哪吒闹海”。《哪吒之魔童降世》改写了哪吒与父亲之间的关系,将两代人之间的冲突转化为父为子的牺牲和子对父的理解,诠释当下年轻一代在叛逆外表下的秩序意识和传承意识;而《新神榜:哪吒重生》将现代社会矛盾注入“哪吒故事”,使哪吒从古典语境中走出来,成为敢于反抗资本家压迫,能解救劳苦大众的“青年革命者”,赋予作品一重 符合建党百年纪念语境的象征意义。
(摘编自《中国电影:“国潮”带热传统文化》,有删改)
【文本二】
①近年来,文化类电视节目广受观众喜爱。通过这些节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迈出学术研究专业领域,进入广阔的公共视野并得以流行。每一次文化节目热,都带来一波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普及。《百家讲坛》热播之后,人们再说三国;《中国诗词大会》热播之后,每当传统节日到来,人们彼此的问候中便多了一份诗人感时抚事的风雅;同样,看过《国家宝藏》与《典籍里的中国》之后,再去博物馆、图书馆,文物和古籍背后的历史与传承就鲜活生动起来,这传承本身就体现着文化的赓续。
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书斋的另一面,是不断走进大众生活。这里既包括生活美学,比如传统服饰、传统装扮的再度流行;包括工艺设计,比如故宫文创对传统工艺和美学的运用;还包括文艺创作,比如今年河南卫视春晚中受到赞誉的舞蹈《唐宫夜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内含的创新因子,正被有力激发和深入开掘。
(摘编自《用优秀传统文化点亮荧屏》,有删改)
【文本三】
①漠视传统文化的力量,是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一个受人尊重的国家。故此,弘扬传统文化迫在眉睫。
②“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推进传统文化创新。传统文化“老”,但不能“旧”;传统文化“古”,但不能“板”。无论是综艺“爱上”诗词,还是故宫文创产品成“爆款”,都是把准时代脉搏、洞悉社会变迁、创新表达方式,让优秀传统文化拥抱现代生活,做到现代化、年轻化表达,自然“圈粉”无数,润泽心灵。由此可见,想要弘扬传统文化,必须要以“新”为根本,只有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激活传统文化的“一池春水”。
③“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守护传统文化之精魂。推动传统文化活起来需要的是去粗取精,而非简单地照搬照抄甚至粗制滥造。现实中,有人罔顾事实戏说历史,将其变成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或制作雷人的“穿越剧”,内容空洞、毫无营养。种种乱象,既非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更难以让其活起来。专家呼吁“我们绝不仅仅是传统文化的承袭者而已,我们更肩负着检讨、批判、创新文化的责任。”故此,传统文化是“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枝繁叶茂花满天”;才能提高国人素养,守护传统文化之精魂。
(摘编自《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有删改)
【1】下列对三个文本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文本一运用“总—分”的结构表明,若要使脍炙人口的传统故事走进当代电影领域,需要做好文化传承。
B.《哪吒之魔童降世》《新神榜:哪吒重生》依据“哪吒闹海”的故事底本,被赋予了不同的价值核心。
C.《百家讲坛》等文化类节目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迈出学术研究的专业领域,进入了广阔的公共视野。
D.守护传统文化之精魂与推进传统文化创新并不矛盾,即我们要对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进行创新发展。
E.文本三针对守护传统文化精魂这一点,举现实中的正面事例,并引用专家的话语,论证了其重要性。
【2】文本一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请为文本二第①段补写一个事实论据。
【4】请你结合三个文本,简要概括在现代我们应该如何传承传统文化。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利剑总是对精神俯首称臣
①拿破仑说:世界上只有两种力量——利剑和精神,从长远说,精神总能征服利剑。
②一名军人过硬的本领,是拳头暴是意志;一支军队可持的法宝,是武器装备更是战斗精神。在人民军队的历史上,无论是对抗反动派军队,还是对垒日本侵略军,我们从来没在武器装备上占有绝对优势,但总能以胜利者的姿态出现。其中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我军具有“逢敌亮剑、英勇顽强”的血性虎气,具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这也充分印证了这样一句真理:利剑总是对精神俯首称臣。
③如今,少数吃着薯片、看着大片、玩着芯片长大的年轻官兵,对强敌有少许“恐高心态”,对精神能否战胜利剑有所怀疑,对传承军人血性的意义认知不足,对立足现有装备打胜仗的信心、决心不足。有的唯技术论,认为技不如人,打赢胜算不大;还有的唯武器论,认为器不如人,无法与对手较量。
④剑之利靠科技,剑之雄靠士气,剑之魂靠血性。战场不仅是武器装备的对抗,更是军人血性和勇气的较量。精神上有了“恐高症”,战场上就无法抢占胜利的“制高点”。武器上的差距不可怕,最可怕的是观念上有“代差”、精神上有“落差”。武器装备上的不足可以通过意志、精神和信念等因素来弥补,而心理上的“恐高”不消除,精神上的“准备”不到位,未战先怯、遇敌先怂,何足一战?
⑤战争的胜负,四分之三取决于精神因素,只有四分之一取决于实际力量的对比。抗美援朝战争中,美军一个军拥有坦克430辆,我初入朝的6个军无一辆坦克;美军一个步兵师拥有电台1600部,我一个军才数十部,仅装备到营,营以下通信依然靠军号和哨子。但是,志愿军打赢了战争,获得了对手的尊敬,靠的就是“东方之谜”的神奇、“钢少气多”的魅力,以及“原木在移动①”的震撼。!
⑥气为兵神,勇为兵本。气实则斗,气夺则走。缺失战斗意志,丧失必胜信念,打仗必败!甲午战争中,清军与日军的装备差距不大,但少数官兵没有敢于亮剑、刺刀见红的拼命精神,一遇强敌,要么逃跑,要么投降。如此恐惧心理、恐战心态,再先进的武器也挽救不了覆灭的命运。
⑦枪是不会自己动的,需要勇敢的心和强有力的手来驾驭。朱德元帅也说过:“勇敢加技术,就战无不胜。”未来战争中,武器在战斗力要素中的;比重有所提升。但武器依然要靠人来操作,人始终是武器的灵魂和主宰。有了人的现代化,有了人的智慧和血性,人与装备才能完美结合,发挥最大战斗力。
⑧心胜则兴,心败则衰。真正的力量,发自内心。如果内心缺乏力量而期待装备力量、技术力量来弥补,那么不管外部力量多么壮观、多么强大,恐怕都难以支撑。除了胜利一无所求,为了胜利一无所惜!作为新一代革命军人,必须具有敢于亮剑、血战到底的意志、血性和精神。
(注)①原木在移动:朝鲜战场上,被冻僵的志愿军战士,虽动作僵硬如原木,但仍冲锋不止,视死如归,让敌军肝胆俱裂。于是联合国军士兵用“原木”来称呼让他们震惊不已的中国军人。
【1】通读全文,选出下列对选文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 )
A. 文章开头引用拿破仑的名言,是专门为了引出本文的论题:利剑与精神。
B. 本文论证思路清晰:第①段提出问题,②至⑥段分析问题,⑦至⑧段得出结论。
C. 作者认为,未来战争中,武器在战斗力要素中的比重会有所提升。武器是灵魂和主宰。只有武器装备完美结合,才能发挥最大战斗力。
D. 第⑧段画线句和第②段画线句的意思基本相同,结尾处又出现,是再次发出号召,强调新时代革命军人必须具有意志、血性和精神。
【2】请分析文章第⑤段使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3】结合语境,说说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精神上有了“恐高症”,战场上就无法抢占胜利的“制高点”。
【4】下面一则材料能否证明第⑥段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进攻意大利时,为了出奇制胜,拿破仑派了一支部队翻越高山,经过一条冒险的“死亡之路”。每当部队遇到特殊困难,雄壮的冲锋号声就会响彻群山之巅。尽管在危险的攀登中到处充满了障碍,导致部队被拉长到30公里,但始终没有一个士兵掉队。四天之后,这支部队犹如神兵突然出现在意大利平原。
12、下面两道作文题,请任选一题作文。
题一:不管走在什么样的路上,都要有信心和勇气,我们会在广阔的天空下奔跑,在浩瀚的大海中遨游;无论走在什么样的路上,都不要颓废和放弃,我们会创造美好的未来,谱写辉煌的人生。
请以“永远在____________的路上”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题二:阅读下面三则材料,从中选择一个角度构思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可叙述经历,可抒发情感,可发表议论。(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不得对材料进行改写、扩写、续写)
材料一:有人在评价热播的综艺节目《奔跑吧,兄弟》时说,生活就是这样,大家要齐心协力,一起向前奔跑,才是兄弟。
材料二:杨澜说,我们虽然再努力也成不了刘翔,但不能不享受奔跑。可能会有人妨碍你的成功,但没有人能阻止你的成长。这一辈子你可以不成功,但不能不成长。
材料三:在适合奔跑的时间和空间放弃奔跑,是一种遗憾。
三则材料引发我们这样一些思考:奔跑在路上,团结协作很重要;奔跑是另一种成长,成功和失败都是成长的印记;在最好的时光里尽情奔跑,切莫虚度……
写作要求:
(1)若选题二,请按要求拟题,然后写作。
(2)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3)文中请不要使用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