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那曲九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生态兴则文明兴。我们要站在对人类文明负责的高度,____________、顺应自然、____________,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统一,共建繁荣、清洁、美丽的世界。

    ①保护自然       ②尊重自然

    A.②①

    B.①②

  • 2、把下面的句子组合成语义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是(     

    ①其临床表现与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十分相似,且均为蚊虫叮咬传播,流行地区也相似

    ②这种病毒通过蚊虫叮咬在人和动物间传播,所引起的人类疾病被称为“寨卡热”

    ③寨卡病毒是一种新出现的蚊媒病毒

    ④病症为轻度发热、皮疹、结膜炎、关节痛,手掌和足底红肿等

    ⑤因此很容易造成误诊,往往需要通过实验室血清检查才能确定诊断

    ⑥人被蚊虫叮咬后,大约经过3~12天的潜伏期后发病。

    A.③⑥②①④⑤

    B.③②⑥④①⑤

    C.⑥②③④⑤①

    D.⑥④②①⑤③

  • 3、下列句子组成语段,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特别是湖水中无任何枯叶杂物,也无蛇蛙杂虫,清纯至极,可以饮用。

    ②景区空气清新,到处鸟语花香,景致优雅。

    ③平时水深且清,常年不枯,洪水季节,水也不溢。

    ④湖光岩是中国唯一由火山形成的玛珥湖。

    ⑤是观光旅游的绝好去处。

    A.④⑤③②①

    B.④⑤②③①

    C.④③②①⑤

    D.④③①②⑤

  • 4、根据艾青的诗歌创作年代和内容,我们大致可以把艾青的诗歌创作分为四个时期,即(1)留学法国与归国时期,(2)抗战时期,(3)新中国时期,(4)创作后期(1976年后),下面四首诗的排序符合艾青诗歌创作四个时期的(  )

    A.《大堰河——我的保姆》《礁石》《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光的赞歌》

    B.《礁石》《光的赞歌》《大堰河——我的保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C.《大堰河——我的保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礁石》《光的赞歌》

    D.《礁石》《大堰河——我的保姆》《光的赞歌》《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5、文言文比较阅读

    【甲】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

    饶州路大饥,米价翔踊,总管王都中以官仓之米定其价为三等,言于江浙行省,以为须粜以下等价,民乃可得食,未报,辄于下等减价十之二,使民就粜。行省怒其专擅,都中曰:“饶去杭几二千里比议定往还非半月不可。人七日不食则死,安能忍死以待乎!”其民相与言曰:“公为我辈减米价,公果得罪,我辈当鬻妻子以代公偿。”行省方悟,都中乃得免。

    (节选自《续资治通鉴》,有改动)

    【注】①路:元代行政区划单位。②翔踊:物价飞涨。③王都中:字符俞,元代官员,官至两任行省参指正时。④粜:卖出粮食。⑤比:等到。⑥鬻(yù):卖。

    【1】对下面语句中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太守谁?

    A.称谓

    B.为,是

    C.命名

    D.对……说

    【2】[乙]文中画波浪线内容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饶去杭/几二千里/比议定往还非半月不可

    B.饶去杭几二千里/比议定/往还非半月不可

    C.饶去杭/几二千里比议定/往还非半月不可

    D.饶去杭几二千里/比议定往还/非半月不可

    【3】翻译文中划横线的语句。

    (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

    (2)安能忍死以待乎

    【4】【甲】文中欧阳修被贬官至滁州,爱民亲民;【乙】文中王都中擅自降米价救灾,惹怒上司。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两个选段中百姓对他们的举动分别有什么反应,并说说这样写有何作用。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全文,回答问题。

    1结合诗歌内容,说说诗人在描写表现乡愁的形象时借助了哪些形容词,有什么作用。

    2诗人笔下的乡愁仅仅是个人思念家乡的感情吗?为什么?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7、弘謇中学为落地“双减”政策要求,拟举行“多彩延时,快乐成长”主题系列活动,邀请你参加。

    (1)学校拟在校园内悬挂一条此活动的标语,请你撰写,至少使用一种修辞。

    (2)“双减”实施之后,你们小组收集了一组数据,并制作了如下统计图表:

    “双减”前后学生参与活动和学科成绩变化情况

    项目

    时间

    课外阅读时间

    社团参加人数

    考试学科成绩合格率

    双减前

    0.5小时

    365人

    72.6%

    双减后

    2.5小时

    1867人

    81.2%

    根据图表,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8、古诗文默写。

    (1)露从今夜白,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月夜忆舍弟》 )

    (2)___________________,万古惟留楚客悲。(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3)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苏轼《水调歌头》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在中秋月圆之时对远方亲人的美好祝愿。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9、一棵树的正常死亡

    ①老槐是一棵很老很老的槐树。它从什么时候就站在那里,连那所院子里年纪最老阅历最广的老张也不知道。

    ②小院是四合院,临街,门前就是小镇最繁华的人民路。老槐站在小院门口右侧。

    ③老槐是小镇上天然的一把巨伞,在每一个炎夏来临之际,把灼人的热浪挡在外面。树下,是小镇人的乐园。老人们摇着蒲扇下棋,姑娘媳妇儿聊着家常纳鞋底绣花,孩子们最是快乐,撅着屁股趴在树底下逗蚂蚁。

    ④老张是小院的主人,也算是老槐的半个主人。他喜欢那份热热闹闹的烟火气,南来北往,无论是来树下纳凉的老街坊还是过路歇脚的陌生人,来了,拿张小凳来杯茶水,三言两语,就聊成老友。过日子,要有人气。老张家的日子,在那份热闹的人气中蒸蒸日上,越过越红火。儿女们一个个长大出息了,回头将家里的旧房旧院翻整一新。老张熬成了家里的爷,有事无事拿把宜兴紫砂小壶,坐在老槐树下的石桌边不紧不慢地啜。看人民路上车来人往,听老槐树顶上鸟鸣啾啾,过着神仙一样的日子。老张挺感激那棵老槐树,待它也好。春天里,他在老槐树周围挖上一圈深沟,将发酵好的土肥填上,再浇足水,老槐就像吃了什么灵丹妙药,一下子返老还童。夏天来时,长疯了,那叶子油绿发亮,密不透风,将整个小院笼在一片清凉里。老槐树身上出现几个莫名的洞,害虫钻的。那洞就像咬在老张的身上,找来针筒,找来药,按比例兑好,给老槐树打针,绕着树来来回回找,一个小洞也不放过。一棵树的寿命长短,有时候不在于它本身,不在大自然为它提供的阳光雨露,而在于最初那颗种子的选择,或者说在于人的选择。

    ⑤儿子回来,把他的生意触角伸到了小镇,伸到了他们的老院里。他要将老院的房子全部扒倒,建吊脚楼,搞农家乐。小镇上的旅游业日渐火起来,可小镇上的餐饮住宿服务还远远跟不上,老张的儿子嗅觉灵敏。盖楼,老槐树是第一个要挪开的绊脚石。挪,只有死。

    ⑥不挪,也是死,得锯掉。儿子说得唾沫星子乱飞,老张听得脸红脖子粗:你休想打那棵树的主意!

    ⑦老张和儿子的较量就从那天开始。老张拼命守护,儿子拼命要砍树。老槐树是当地林业部门注册上号的,要砍掉它其实也没有那么容易。这是唯一让老张心安的一点。那些天,儿子似乎消停了些,不再提砍树的事。天天开着他那辆黑色的奔驰车,“呜”一下来了,“呜”一下又没了影儿……偶尔还会对老槐树关心一下,提桶水浇浇它。

    ⑧老张却不晓得那棵老槐树是怎么回事,它似乎预知到什么,精神一天天委顿下去。一树油绿发亮的叶子慢慢失去光泽,慢慢打卷泛白。那个夏天还没走,一树叶子就开始簌簌地落,像衰老人的发,止也止不住。老张看着那一地惨绿的枯叶,心疼得掉泪,却没有任何办法。那棵老槐,正在慢慢死去。

    ⑨小镇上的人,也很少再到老槐树下扎堆聚集。往日的好时光,也像那一树飘落的叶子,一点一点的飘逝了。

    ⑩老张说给儿子听:人不能富得只剩下钱。

    儿子不服:中国人有普遍的仇富心理。

    老槐倒下,是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漆黑雨夜。一场台风席卷小镇,老槐树没能躲过那一劫。其实,与往年的台风相比,那一场台风并算不得凶猛。

    倒下的老槐树,树根都变黑变烂了。

    儿子浑身被绑得白粽子一样躺在医院里。忍不住,还是跟老张说了。爸,你说得对,人不能富得只剩下钱……那也是一个人最穷的时候了……

    老张儿子去找老同学帮忙开采伐证,老同学不疾不徐地告诉他:按照相关规定,我们是无权给你开这个采伐证的,但你得明白,我们也无权阻止一棵树的正常死亡——树也有生老病死嘛。那一句,让老张的儿子眼前豁然开朗,他不再跟倔驴一样的父亲争,他只买回一种药,掺到水里,时不时给老槐树喂一点……

    爸,老槐树这次没把我砸死,只把我的车砸烂,是还在念着您老对它的好吧……我,我对不起老槐树啊……

    老张活了六十多年,自诩吃过的盐比儿子吃过的饭多,走过的桥比儿子走过的路多,他却从天边儿上也想不到儿子会用这样的招数来对付他和老槐树。为赎罪,儿子说等养好了伤就去买一千棵槐苗,栽到镇里的荒山上。看着儿子满脸的愧与悔,老张心里说不出啥滋味儿。

    (选自《红豆》,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老张儿子看到小镇上的旅游业日渐红火,为了抢占餐饮住宿服务的先机,要扒掉老院的房子建楼,搞农家乐,这就要除掉老槐树,这暗示了经济时代的发展和传统之间的冲突。

    B.老张对儿子说“人不能富得只剩下钱”,儿子先是不服,后来死里逃生才明白了父亲讲的道理,说明儿子具有自我反思意识,他正是靠着这把生意做得顺风顺水。

    C.老张儿子的老同学说的话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老张儿子受它启发,采用歹毒的方式,使老槐树看起来是正常死亡,事实上是非正常死亡,他被倒下的树砸伤。

    D.小说结尾通过老张儿子之口交代老槐树是非正常死亡,其实前面要锯树的儿子竟然为它浇水、吹倒它的台风和往年相比算不得凶猛等内容已暗示了这一结果。

    【2】小说第③段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3】小说在刻画老张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4】小说结尾说“老张心里说不出啥滋味儿”,老张心里应该有哪些滋味儿?请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21年10月23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法律明确,家庭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负责实施家庭教育。子不教,父之过,这一传统道德理念将上升为法律。

    参与家庭教育法草案起草的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苑宁宁表示,当前家庭教育最大的问题,有人认为是中国父母缺乏家庭教育意识——有的父母不认为家庭教育是自己的一项职责,有的父母虽然认识到家庭教育是自己的职责,但是觉得家庭教育是自己家庭内部的私事儿,国家不能干预;有人则认为最大问题是政府提供的家庭教育方面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满足不了实际需求,家庭教育的指导、培训等相关途径欠缺。

    材料二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个孩子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决定因素首先是家庭教育。有效的家庭教育与国家民族进步密切相关。《礼记·大学》指出: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使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天下之本在家。家庭教育中要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把实现家庭梦融入民族梦之中。这是实现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强大动力,也是必然归宿。

    材料三

    在崇尚人文精神与世俗生活的中国文化中,家作为饮食起居的场所、亲情血缘的纽带,是个人情感的依托,具有极高的地位。而产生于家庭关系基础之上的伦理规范,更在数千年的历史中成为中国人治理国家的典范家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国风风貌。文化是中国文化的基因。读懂了文化,也就读懂了中国人。

    甲骨文表示屋里养着一头大腹便便的猪。对古人来说圈养的生猪能提供食物安全感,因此蓄养生猪便成了定居生活的标志,直到现在还有少数保留古风的客家人在居所内圈养生猪。时至今日,无论物质多么丰富,传统文化和人的精神层面发生怎样变化,依旧是中国人内心最深处的根。最为典型的莫过于春节回家过年,这牵动着亿万中国人的心,堪称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集体迁徙。春运被认为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节日景观,到处是拿着大包小包急匆匆的人群,他们都有一个信念——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而对家的牵挂与感恩,在某种程度上就会衍生成一种个人的责任与担当意识。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政府加大家庭教育方面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投入的力度,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家庭教育的指导、培训等相关途径欠缺的问题。

    B.材料二引用《礼记·大学》和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是为了论证“一个孩子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决定因素首先是家庭教育”。

    C.“‘家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国风’风貌”,删去“在一定程度上”,意思不会发生改变。

    D.一个人能不能成为一个有责任与担当意识的人,完全取决于他(她)对家的牵挂与感恩。

    【2】九(l)班小宇最好的朋友小卓总是抱怨父母喜欢管着他。小卓说:“成长是我自己的事,我不喜欢父母对我指指点点。”请你根据上面材料,以小宇的口吻劝说小卓,让他意识到家庭教育的必要性。

  • 11、现代文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敬业与乐业

    梁启超

    ①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两句话,断章取义造出来的。我所说的是否与《礼记》《老子》原意相合,不必深求;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②本题主眼,自然是在字、字。但必先有业,才有可敬、可乐的主体,理至易明。所以在讲演正文以前,先要说说有业之必要。

    ③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又说: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孔子是一位教育大家,他心目中没有什么人不可教诲,独独对于这两种人便摇头叹气说道:难!难!可见人生一切毛病都有药可医,惟有无业游民,虽大圣人碰着他,也没有办法。

    ④唐朝有一位名僧百丈禅师,他常常用两句格言教训弟子,说道: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他每日除上堂说法之外,还要自己扫地、擦桌子、洗衣服,直到八十岁,日日如此。有一回,他的门生想替他服务,把他本日应做的工悄悄地都做了,这位言行相顾的老禅师,老实不客气,那一天便绝对地不肯吃饭。

    ⑤我征引儒门、佛门这两段话,不外证明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人人都要不断地劳作。倘若有人问我:百行什么为先?万恶什么为首?我便一点不迟疑答道: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没有职业的懒人,简直是社会上的蛀米虫,简直是掠夺别人勤劳结果的盗贼。我们对于这种人,是要彻底讨伐,万不能容赦的。今日所讲,专为现在有职业及现在正做职业上预备的人——学生——说法,告诉他们对于自己现有的职业应采何种态度。

    ⑥第一要敬业。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变了不适实用了。惟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只要当大总统的人,信得过我可以当大总统才去当,实实在在把总统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的人,信得过我可以拉黄包车才去拉,实实在在把拉车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这叫做职业的神圣。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惟其如此,所以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什么分别拣择。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至于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呢?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⑦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庄子》记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说道: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做的事来和他交换。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我信得过我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大家同是替社会做事,你不必羡慕我,我不必羡慕你。怕的是我这件事做得不妥当,便对不起这一天里头所吃的饭。所以我做这事的时候,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曾文正说: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亵渎职业之神圣;从事实方面说,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害自己。所以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庄子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孔子说: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所说的敬业,不外这些道理。

    ⑧第二要乐业。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在口边流露出来。但我要问他:做工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难道又不苦?须知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人生从出胎的那一秒钟起到绝气的那一秒钟止,除了睡觉以外,总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搁起不用。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费力,劳苦总是免不掉的。会打算盘的人,只有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我想天下第一等苦人,莫过于无业游民,终日闲游浪荡,不知把自己的身子和心子摆在哪里才好,他们的日子真难过。第二等苦人,便是厌恶自己本业的人,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却满肚子里不愿意做。不愿意做逃得了吗?到底不能。结果还是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这不是专门自己替自己开玩笑吗?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话: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为什么呢?第一,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身入其中,看它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第二、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第三、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像赛球一般,因竞胜而得快乐。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胡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闲烦恼。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孔子自述生平,说道: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种生活,真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了。

    ⑨我生平最受用的有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趣味。我自己常常力求这两句话之实现与调和,又常常把这两句话向我的朋友强聒不舍。今天所讲,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如此,我望诸君和我一同受用!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如何提出中心论点的?

    【2】阅读文章第⑧段,说说文章是怎样论述“乐业”的?

    【3】“没有职业的懒人,简直是社会上的蛀米虫,简直是‘掠夺别人勤劳结果’的盗贼。”这句话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结合全文,请给“敬业”补写一个事实论据并说说对你的启发。

七、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请以《最美的期待》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2)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3)书写工整规范。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七、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