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陵水县九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直播台前,主播妙语连珠、高谈阔论,昔日的教育培训老大哥通过“双语带货”在直播领域闯出一片天。

    B.“整本书阅读”受到广泛关注,这项教学活动在我市部分中小学也开展的绘声绘色

    C.山水画,通常给人一种复古的韵味,用来点缀沙发背景墙,不仅体现了浓浓的艺术气息,而且可以附庸风雅

    D.电影《柳青》刻画了一个具有悲天悯人的道德情怀和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的人物——柳青。

  •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灰烬  困扼  断章取义  荡然无存

    B. 劫掠  杜绝  形销骨立  鸠占雀巢

    C. 赃物  制裁  李代桃僵  一意孤行

    D. 征引  精微  金革铁马  大发雷霆

  •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亵渎 佝偻 文曲星 不言而喻 巧言令色

    B.诘问 飘逸 垫脚石 免冠徒跣 不屑置辫

    C.辐射 娉婷 挡剑牌 波澜不惊 相得益彰

    D.桅杆 槡梓 擎天柱 彬彬有礼 心无旁骛

  • 4、下列对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艾青诗选》是艾青的诗歌选集,艾青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

    B.《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诗抒发了艾青对抚养他的保姆——大堰河深深的挚爱和无尽的怀念。这是他的成名作,发表时第一次使用了“艾青”这一笔名。

    C.《水浒传》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这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

    D.青面兽杨志押送生辰纲被晃盖、吴用等人设计夺走,小说中与他相关的情节还有杨志卖刀。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回答问题。

    太仓张用良,幼时揭蜂窝,尝为蜂螫,故之。后见蜂则百计千方扑杀之。一日薄暮,见一飞虫,投于蛛网,竭力而不得去。蛛遽束缚之,甚急。忽一蜂来螫蛛,蛛避。蜂又数含水湿虫,久之得脱去。张用良因感其义,自是不复杀蜂。

    (选自张潮《虞初新志》)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故之 ②一日薄暮

    (2)你从这篇文言小故事得到什么启示?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两首古诗。

    (甲)送别

    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幕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乙)问刘十九

    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1完成填空。

    (甲)(乙)两诗中所用的意象都鲜明突出,其中都蕴含着作者的深情。(甲)诗中的明年绿的“春草”表达了王维对未来的___________;(乙)诗中的红泥“火炉”则表达了白居易对朋友的_________________

    2欣赏评析。

    (甲)(乙)所写的时间都是“日暮”。下面两首依托原诗写的“日暮”自由体小诗,你更欣赏哪一首?

    结合原诗内容说明理由。

    (甲)日暮

    黄昏一下子有了重量,

    柴门掩不住山中的时光。

    心中陡然间遍生春草,

    明年的木屐能否把山路敲响?

    (乙)日暮

    沉沉的云朵压在屋檐,

    火炉上氤氲着酒的醇香!

    一封请柬从心中出发,

    让新酒在落雪的夜晚温暖心肠!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7、综合实践

    班级举行“走进小说天地”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活动中,同学们把自己了解的小说人物及性格做了一个小小的集子。请你为集子取一个名字

    (2)你们活动小组为这次主题设计了三种活动形式,①举办“小说故事”比赛;②点评“小说人物”比赛,请你再写出一项活动名称。

     

    (3)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你一定总结了阅读小说的最有效的方法,请最少介绍一种。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8、古诗文名句默写。

    (1)足蒸暑土气, 。(白居易《观刈麦》)

    (2) ,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 ,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4)苟全性命于乱世,     (诸葛亮《出师表》)

    (5) ,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

    (6)更深月色半人家,   (刘方平《月夜》)

    (7)   ,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

    (8)人不寐,     (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9、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借古开今   传续经典

    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了我们的基因。”中国是诗的国度,不仅因为诗词源远流长,名家辈出、名篇荟萃,更在于这些诗歌随着一代代人吟诵传承,已内化为中国人的情感和认知,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表达方式。

    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词里有乐观的生活态度,有昂扬向上的生活精神,有遇艰难险阻依然达观面对的胸谦和气度。由此想到疫情防控之际,医药科学是战胜病毒的先锋利器,而凝心聚力、鼓舞斗志的则是医护人员“国有战,召必回,战必胜”铁血丹心的承诺,是送别驰援武汉医疗队伍时路人高举“衣白褂,破楼兰,赤子切记平安还”的祝福,是“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的守望。诗的国度就是这样达观地看待困难,深情地面对生活,中国诗词的生命力于此可见一斑。

    ③诗词里有浪漫的精神,有对自然万物的深情。想起白居易的诗“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不免感慨,我们当抱以诗歌中与自然万物和谐并处的胸怀,对自然生命多一些感同身受的爱护与敬畏。经典诗词里包含我们亘古不变的追求,我们要从优秀传统文化中吸纳营养,赋予新的形式,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短短几十年,从“读文时代”到“读图时代”再到“视频时代”,更新迭代的媒介语言、丰富多彩的传播方式,为我们传续诗词、体会诗词拓展了空间。

    ④借助当代传播手段,搭建诗词内容与自然景观同步呈现的情境,融诗情画意于一体,央视文化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为我们传承转化优秀传统文化提供新的经验。该节目第五季更贴近现实生活,更有创意和吸引力,更能唤起文化记忆。其成功不仅与传统诗词文化自身魅力和影响力有关,也与节目形式的精妙设计分不开。该节目在前几季中设置的“飞花令”“诗词接龙”等题型,以推台赛形式让观众跟随选手在紧张刺激、悬念十足的游弋中获取诗词知识,品评诗词意蕴,陶冶志趣情操。第五季新加入的“身临其境”环节,更丰富人们对诗词历史的认知和体验。出题人带领观众寻访诗词诞生地,观巍峨壮观的名山大川,登富丽堂皇的宫阙楼台,信步于明媚秀丽的江南庭院,追寻当时创作环境,更好地理解诗心诗境。

    ⑤诵读诗词,传续经典,意义不仅在于体会人生况味,更在于从中汲取情感的力量、精神的力量、文化的力量。作为民间文艺工作者,我常常为老百姓信手拈来的生活中的创作感动。无论经历多少艰辛劳作,他们的作品里总有昂扬向上的精神、乐观美好的追求,我们的文化传承就是要传承这股劲儿。诗词也是如此,千锤百炼,熠熠生辉,是中国人祖祖辈辈可贵的创造与传承。

    ⑥古诗词里有悠远的文脉,深邃的境界,磅礴的情感,依然能带给今天的我们以温暖和力量。借古开今,传续经典,希望诗词文化蓬勃发展,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链接材料一】

    传统诗词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张名片,如今正以其强大生命力和艺术感召力,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各地诗词创作氛围浓厚、伯好大生饰到目前传统诗词重焕生机是相对而言的,要实现更加有效地传承和发展,仍然需要加强对青年人的传统诗词的普及和教育,让青年成为传承诗词文化的主力军。

    【链接材料二】

    从事诗词和古代文学教学的大学教授、人文学者,或从高校或中学教师中招募志愿者,和社区、地方政府合作,将诗歌文化推广到社区。或举办讲座,或进行经典诗词的吟诵、分析及创作培训,借此提升公众阅读诗词的兴趣、鉴赏能力和创作水平。

    【1】文章第②段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2】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

    【3】结合文章内容及链接材料,谈谈应如何传承好中华经典诗词。

  • 10、阅读下面文章。

    天上的星星

    贾平凹

    (1)大人们快活了,对我们就亲近;他们烦恼了,却要随意骂我们讨厌,似乎一切烦恼都要我们负担,这便是我们做孩子的不曾明白的。天才黑,我们在家捉起迷藏,他们又来烦了,大声呵斥。我们只好蹑蹑地出来,在门前树下的竹席上,躺下去,纳凉是了。

    (2)星星!妹妹突然叫了一声。

    (3)我们都抬起头来,就在我头顶,出现了一颗星星,小小的,却极亮极亮。我们就好奇地数起星星来,数着那是四个光角儿呢,还是五个光角儿,但就在这个时候,那星的周围又出现了几颗星星,就是那么一瞬间,几乎不容觉察,就明亮亮地出现了。啊,两颗,三颗十颗……奇迹是这般迅速地出现,一时间,漫天星空,一片闪亮。

    (4)夜空再也不是荒凉的了,星星们都在那里热闹,有装熊的,有挑担的,也有提着灯笼跑的……

    (5)我们都快活起来了,一起站在树下,扬着小手。星星们似乎很得意了,向我们挤弄着眉眼,鬼鬼地笑。

    (6)过了一会儿,月亮从村东口的那个榆树丫子里升上来了。它总是从那儿出来,冷不丁地,常要惊飞了树上的鸟儿。先是玫瑰色的红,接着,就黄了脸,瞬间,它就又白了,极白极白的,夜空里就笼上了一层淡淡的乳白色。我们都不知道这月亮是怎么了,却发现星星少了许多,留下的也淡了许多。这使我们大吃了一惊。

    (7)这是怎么了?妹妹慌慌地说。

    (8)月亮出来了。我说。

    (9)月亮出来了为什么星星就少了呢?

    10)我们闷闷不得其解。坐了一会儿,似乎就明白了:这漠漠的夜空,恐怕是属于月亮的,它之所以由红变黄,由黄变白,一定是生气,嫌星星们不安分,在吓唬它们哩。

    (11)哦,月亮是天上的大人。妹妹说。

    (12)我们都没有了话说。我们深深懂得大人的威严,又深深可怜起星星了:月亮不在的时候,它们是多么有精光灵气;月亮出现了,它们就变得这般猥琐了。

    (13)我们再也不忍心看那些星星了,低了头走到门前的小溪边,要去洗洗手脸。

    (14)溪水浅浅地流着,我们探手下去,才要掬起一抔来,但是,我们差不多全看见了,就在那水底里,有着无数的星星。

    (15)啊,它们藏在这儿了。妹妹大声地说

    (16)我们赶忙下溪去捞,但无论如何也捞不上来。我们明白了,那一定是星星不能在天上,就偷偷躲藏在这里了。我们就再不声张,不让大人们知道,让它们静静地躲在这里好了。

    (17)于是,我们都走回屋里,上床睡了。却总是睡不稳——那躲藏在水底的星星会被天上的月亮发现吗?可惜藏在水底的星星太少了,更多的还在天上闪着光亮。虽然它们很小,但天上如果没有它们,那会是多么寂寞啊!

    (18)大人们又骂我们不安生睡觉了,骂过一通,就打起了鼾。我们赶忙爬起来,悄悄溜到门外,将脸盆儿、碗盘儿、碟缸儿都拿了出去,盛了水,让更多更多的星星都藏在里边吧。(选自《读者》有删改)

    【1】理清选文思路,请将“我们”活动的相关内容按顺序填写在下面的空格处。

    发现星星——(   )——议星星——捞星星——(

    【2】 结合上下文,谈谈对第(11)段“哦,月亮是天上的大人”这句话的理解。

    【3】文章最后写道“我们将盆、盘、碟都拿了出去,盛了水,让更多更多的星星都藏在里边”,你是如何理解“我们”的行为?谈谈自己的见解。

    【4】下列句中加横线的文字很有表现力,请结合文章加以品析。

    (1)我们只好蹑蹑地出来,在门前树下的竹席上,躺下去,纳凉是了。

    (2)我们深深懂得大人的威严,又深深可怜起星星了。

    【5】文中写道:月亮出来了,星星都躲起来了。请你以星星的口吻对月亮说几句心里话(字数30左右)。

     

  • 11、阅读《人生有“度”》,回答各题

    人生有

    惟宽可以容人,惟厚可以载物,突出了做人的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强调了做事的起居时,饮食节,寒暑适,阐明了生活的。可见人生中处处离不开,而守是人生大智慧。

    ②做人贵在大度。生活在大千世界,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在交往中也就难免会产生些磨擦,这就要求我们学会大度待人,以包容之心化解矛盾。蔺相如不与廉颇计较,处处以国家社稷为重,使国无嫌隙,敌不敢乘,留下将相和的美谈。张英不与邻居争地,处处以邻里和谐为重,使邻家也退让三尺,留下六尺巷的佳话。这是何等的胸襟与气量!常言道:将军额上能跑马,宰相肚里能撑船。做人大度,往往能与他人和谐相处,使自己内心宁静,人生之旅阳光普照。

    ③做事赢在深度。人生在世,人生价值主要体现在做事上。每个人要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做事就必须有深度。俄国著名画家列宾为了画好《涅瓦河边的普希金》,大量阅读相关书籍,进行长时间的构思,画了数百张草图,整整花去了20年的时间,才完成这幅作品。正是列宾坚持不懈的勇气与精益求精的精神,才使他的作品成为俄罗斯人引以为傲的杰作。这些杰作,充分地体现出列宾作为绘画大师的人生价值。

    ④生活美在适度。人生包罗万象,衣食住行样样齐全,在日常生活中同样需要认真对待和掌控。人的生活欲望是无尽的,人的精力和时间却是有限的,如果能生活有节,起居有常,就能知足常乐,心康体健;如果欲望无节制、生活无规律,就会超过人的身心所承受的极限,其结果必定是身心俱损,有的甚至滑向奢靡享乐的泥潭。为此,必须要节制欲望,把握生活节奏,方能感受生活之美。

    是检验做人优劣的尺子,是衡量做事好坏的标杆,是定位美好生活的准则。因此,人生有,方能成就美丽人生。

    (选文有改动)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文章从哪几个方面论证了中心论点?

    【3】指出下面句子使用的论证方法。

    (1)蔺相如不与廉颇计较,处处以国家社稷为重,使国无嫌隙,敌不敢乘,留下“将相和” 的美谈。( )

    (2)常言道:“将军额上能跑马,宰相肚里能撑船”( )

    【4】如何理解第③段中画线句子的含义?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回答。

七、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文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相识犹如昨天,离别却又在即,回首逝去的日子,我们相聚在同一个校园,同一个班级,一起洒下过无数的汗水,共同收获过无尽的快乐。那些一起走过的时光,将永在我们的生命中闪亮……

    请以“一起走过的时光”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2)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3)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4)字数在600字以上。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七、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