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泸州九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送魏大从军

    陈子昂

    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注释) ①魏大:陈子昂的友人。姓魏,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②魏绛:春秋晋国大夫,以和戎政策消除了边患而受金石之赏。③六郡雄:汉代名将赵充国,号称“六郡豪杰”。④代:代州。⑤狐塞:飞狐塞,边界驻军重地。⑥云中:云中郡,边塞重镇。⑦燕然:燕然山。东汉名将窦宪大破匈奴军队,乘胜追击,登上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返。

    A. 首联暗用汉代骠骑将军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的典故,抒发了诗人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

    B. 颔联“怅别”一语,写出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伤感。全诗情感由首联的激昂慷慨转入分手时的儿女缠绵、惆怅悲切。

    C. 颈联中的“横”“接”二字写出了雁山、飞狐塞等地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它们是中原地区的屏障。这两句暗示魏大此行责任重大,为结句做了铺垫。

    D. 全诗一气呵成,充满了奋发向上的精神,表现了诗人立志报国的思想情怀,感情豪放激昂,语气慷慨悲壮,有气壮山河之势。

  • 2、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甲】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乙】

    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无题》颔联运用比喻和双关,曲折丰富地描绘了两个有情人之间至死不渝的爱情。

    B.《锦瑟》追思美好的青春年华,伤感功业无成、坎坷不幸的遭遇,寄托了诗人悲慨惆怅的心情。

    C.《无题》用蓬山青鸟典故表明思念的境遇即将改变;《锦瑟》用庄生梦蝶典故言人生如梦,往事如烟。

    D.李商隐的诗大多曲折深婉,感情沉郁,这两首诗都体现了这一特点。

  • 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影片《流浪地球》展现出了一幅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宇宙星图。

    B.漫天大雪封住了道路,使他们每走一步都忧心忡忡,因为一旦偏离方向,无异于直接走向死亡。

    C.冰雪初融,江河日下,涓涓细流润泽万物,春天在人们不知不觉中悄然而至。

    D.古今中外的智者先贤,以高山仰止的深邃思维和广阔视野,抚慰着我们躁动的心灵。

  • 4、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与他人交往时,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

    B.他翻来覆去地想,仍想不起来把钥匙放哪儿了。

    C.不法分子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实施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令人叹为观止

    D.古榕公园景色宜人,周围高楼鳞次栉比,你不会想到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地。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5、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1作者写雪景,为什么要着力去写堤、亭、舟、人?

    2“一白”、“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这些词对表达中心有何作用?试简要分析。

    3“天与云与山与水”连用三个“与”字写出了什么景象?

    4作者写作此文时,清朝已建立二三十年,但作者仍采用明思宗朱由检的年号,你能说出其中有何深意吗?

    5作者描写雪景的顺序是什么?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酬乐天三月三日见寄

    元稹

    当年此日花前醉,今日花前病里销。

    独倚破帘闲怅望,可怜虚度好春朝。

    【1】两首诗中都写到了生机勃发的春天,但诗人的精神面貌不同。《酬乐天三月三日见寄》中诗人遗憾可惜虚度春光,《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刘禹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元稹的诗中“当年此日花前醉,今日花前病里销。”同样的场景,不同的时间,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手法表现作者对过往美好的回忆,对今朝窘态的感叹;刘禹锡的诗中“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运用“闻笛赋”“烂柯人”两个典故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7、语文实践及名著阅读。

    ⑴【名著阅读】

    《格列佛游记》是作者急剧讽刺色彩的小说,请概括写出其中两个讽刺性的故事情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形说明】右图为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会徽,请用一段说明性的文字介绍画面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材料】请大家根据下面两则材料,探究材料蕴含的主要观点。请写出你的探究结果。3

    材料一:“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而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有了这样的认识,你就会珍重生活,而不会玩世不恭;同时也会给人自身注入一种强大的内在力量。”——路遥《平凡的世界》

    材料二: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得主麦家,从投身写作,到第一部长篇小说《解密》出版,他整整奋斗了16年。仅在前后创作10年的过程中,他遭遇17次退稿,120多万字的初稿被删去百万多字。但他仍初心不改,积极争取和奋斗,笔耕不辍,直至小说发表。

    探究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8、名句默写。

    (1)________________,寒林空见日斜时。(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2)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其一)》)

    (3)苏轼在《水调歌头》中表达自己旷达的胸襟,表现人生感悟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到龚自珍《己亥杂诗》中“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两句诗,我们很自然地会联想到李商隐《无题》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9、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朗读者》的成功是人文精神的回归

    ①文化类节目在近期制造了个小高潮。《中国诗词大会》之后,董卿以制作人、主持人双重身份推出的文化类节目《朗读者》在央视一套黄金档开播。嘉宾们念诗,读散文和家书,分享曾经打动过、甚至改变过自己生命轨迹的文字。首期节目以“遇见”为主题,有知名演员濮存昕、企业家柳传志、世界小姐张梓琳、96岁高龄的翻译家许渊冲,也有从四川成都鲜花山谷里走来的普通夫妇等。

    ②一段文、一首诗歌、一封信、一个故事……,《朗读者》并没有复杂的情节,也没有故意设置的煽情,只是由朗读者简单的回顾人生片段,以及打动或改变自己命运的文字,并给观众当众朗读一遍。《朗读者》的首播收视率和口碑双丰收,可谓获得了巨大成功,乃是继《中国诗词大会》之后,又一个具有社会影响力的文化类节目。

    ③《朗读者》给观众带来的并非视觉冲击、戏剧化情节,而是在平静的阅读氛围里,将这些感人的文字,传递给荧屏内外的广大观众,为大家在浮躁的繁华世俗里,搭建起一座沉淀心灵的人文殿堂。朗读是很多人在学生时代都经历过的,但大多会忘却,有些人则会爱上朗读,并保持这种习惯,在生活里、工作之余,朗读自己喜爱的文字。

    ④总体而言,朗读是一个小众化的领域,与歌舞、真人秀、小品等娱乐节目相比,《朗读者》乃是一股清流,显得平淡恬静,似乎很难吸引到观众。然而,《朗读者》节目唤起了大众对朗读的回忆,带领大家沉浸在文字的意境里,享受人文艺术之美。在荧屏到处都是喧闹的娱乐节目之际,观众逐渐产生观赏疲劳,希望看到不同的节目类型,这就给《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文化节目,创造了空间。

    ⑤经过多年的社会经济发展,我们在物质财富方面,已经越来越充裕,但在精神方面,却仍然寥落荒芜。社会文化整体呈现出低俗化、碎片化、快餐化等状态,很多人感觉精神过于紧张,心理压力太大,社会太浮躁,希望节奏能够慢一点,大家都能心平气和一些。而这恰恰需要文化方面的熏陶,也是《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的意义所在。

    ⑥事实上,很多电视台也都有读书节目,只是偏重于介绍图书和作者、时代背景等,传递内容局限于知识,并没有延伸到情怀方面,也就容易走高冷化,受众面相对狭小。而《朗读者》比较贴地气,将朗读者的个人经历,与文字连接在一起,更容易触动观众的同理心,抵达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情感。

    ⑦诸如《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文化节目的兴起,并受到广大好评,不仅是人文的复苏,也反映出时代潮流的嬗变。在经历多年的娱乐节目轰炸后,观众也开始分化,部分人希望在忙碌繁琐的生活里,得到更多的人文关怀,回归人文精神。《朗读者》做到了这一点,让观众感受到心灵的宁静,优美文字对精神的陶冶,从而喜欢上朗读,重新拾起书本,轻声朗读起来。

    (选自2017年2月21日《中国青年网》,作者:江德斌,有改动)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⑥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第⑦段中“《朗读者》做到了这一点”中的“这”指什么?

    4《朗读者》第四期的开场白是:仰望星空,地球是宇宙给人类的礼物;低头凝望,一花一叶,是大自然给世界的礼物;孩子是给父母的礼物;朋友是陪伴的礼物;回忆是时间的礼物。请结合自己的学习或生活经历,说一说让你记忆最深刻的那份“礼物”给你带来的影响。

  • 10、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用一生写好一个“恒”字

    ①在我国书法史上,流传着“二王”的一段佳话。王羲之“临池学书”,为节省时间顺手用池水涮笔,结果把一池清水染成墨池。若干年后,其子王献之磨墨练字,用完了整整18 缸水。这些故事,都在说明一个道理:人生欲有所成,关键是砥砺一颗恒心。

    ②古往今来,有恒者事竟成。一个人未必具备出众的天赋,但如果拥有异于常人的执着,“千磨万击还坚劲”“咬定青山不放松”,就能把“恒”字写进自己的品格,守得云开见月明,成就不凡事业。

    ③然而现实中,也有一些人贪图安逸、缺乏毅力,往往让事情无疾而终。譬如,有的人遇到挫折就乱了阵脚,逃避矛盾、蛰伏起来;有的人干工作浮在表面,看上去勤勤恳恳, 其实心里根本就没有恒定的目标;还有的人习惯东一榔头西 一棒子,做不到一锤接着一锤敲,累积不出实绩。古人说得好,“贵有恒,何须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要做成一件事情,重要的是专注于目标,毫不动摇、勇往直前。心态一旦浮躁,注定难以走出浅尝辄止、兜兜转转的人生迷宫。

    ④树立恒心,离不开对人生意义的深刻省思。“词学宗师” 夏承焘专注于词学研究和教学,以毕生之力旁搜远绍、取精用弘,终成现代词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革命战士”吴玉章四十年如一日,再苦再难也不忘教书育人,坚持革命、坚持办教育、坚持做好事,造就了一大批各类人才。《吕氏春秋》有言,“不能教者:志气不和,取舍数变,固无恒心,若晏阴喜怒无处。”事实上,无论何种行业或领域,不管是做学问还是做事情,倘若没有水滴石穿的韧性,缺乏坐得住、沉得下的脾性,都难有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成绩。

    ⑤“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 直是无着力处。”恒心是成功的催化剂,而养恒心最离不开意志和勇气。葆有坚强的意志,才能在恶劣环境中坚如磐石, 在乱云飞渡时不忘初心;具备非凡的勇气,才能面对恐惧不退缩、遭受打击不怯懦,义无反顾地坚持下去。对个体来说, 追求善始善终、善作善成,就必须剔除急功近利之心,舍弃徘徊犹豫之意,自觉培养敢于正视困难的勇气和不甘落后的志气,用一生写好一个“恒”字。

    ⑥鲁迅曾如此点评运动会选手:“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行走在人生之路上,又何尝不是如此?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请简要分析选文第④段的论证思路。

    3下面的这段文字放在选文的哪一段最恰当?请说明理由。

    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一生从事临床医疗实践和中草药采集、研究工作,他历经千辛万苦,跋涉在深山巨谷中寻找草药,为弄清药材的功效,冒着生命危险,尝遍各种草药,坚持30余年,为后世留下宝贵的医药学著作《本草纲目》。

    4联系生活实际,谈谈阅读选文后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 11、多彩陶碗

    尤今

    ①莫斯塔尔有个古色古香的老桥区,区内有奈街,五光十色,风情万种。

    ②这天,明艳的阳光泼洒在身上,像金色的香槟酒。我和女儿,怀着满满的欢喜,慢慢逛,细细看。丝绸、铜雕、银器、木雕,都是精品。逛着逛着,女儿突然驻足,炯炯的目光里,有一见钟情的狂热。

    ③那家店铺,琳琅满目地摆着多彩陶碗。

    ④每一只碗都有着截然不同的设计,像是一幅幅圆圆地卷放着的抽象画,五彩斑斓。

    ⑤我在碗里听到了音乐,我在碗里看到了故事;我和女儿,一起落入了一个充满童话色彩的神秘王国里。

    ⑥女儿痴痴地看,然后,说:“我要买。”那语调,有着不容反对的坚毅,有着不容劝说的固执。

    旅居伦敦的她,喜欢烹饪,常常在周末邀约好友到家里共进晚餐。她认为使用这种充满了艺术美的大碗小碗盛放食物,食物也会溢满梦幻的味道。

    ⑧店主是个好脾气的中年女子,她把多彩陶碗一个一个小心翼翼地摆放在地上,让我们挑选。我们母女轻声细气地讨论着,生怕嗓音一大,会把那些精致的陶碗震裂。每一只碗都极富魅力地展现着自己的风格,或冷隽或柔婉,或朴拙或雅丽,或端庄或奔放;每一只沉默的碗,都在无声地叙述着一个古老的传说。把这样的碗带回家,满屋喧喧嚣嚣的,都是听之不尽的故事。环肥燕瘦,各有千秋。此刻,取舍竟是如此困难。我们拿起又放下,放下再拿起,如此反反复复,几经折腾,终于选定了。

    ⑨大碗、中碗、小碗,各挑了八个。

    ⑩沉甸甸的多彩陶碗,非常坠手。我提醒女儿:“这些碗,不能托运啊,只能手提。”她露出了“赴汤蹈火也心甘”的表情,说道:“没问题,我别的东西不买,就买这个。”又问:“妈妈,您为什么不买呀?”我微笑不语。旅行经年,我早已过了看见奇珍异物就买的人生阶段了。一切的一切,都是过眼云烟,看过了,便算是拥有了。

    女儿将多彩陶碗一层一层地用报纸包了,千山万水一路上呵护备至地提着返回伦敦,那种如履薄冰的小心,那种溢于言表的兴奋,好似手里提着的是一个初生的巨型婴儿。

    返回伦敦不久,女儿便呼朋唤友前来用餐。事后,在电话中告诉我,多彩陶碗把一桌朋友的眸子都照得晶晶发亮,大家击节叹赏。

    女儿很起劲地侍弄着她的多彩陶碗,每逢周末,便烹煮各式各样的菜肴与碗进行搭配。她意兴勃勃地说,每只碗都有自个儿的性格,唯有煮出与它们情投意合的食物,才能衬托出它们超尘绝俗的美丽。女儿发现,多彩陶碗用以盛放白白的大米饭或者是清澈的汤水,最能凸显它的美丽;如果放的是汁液浓稠的肉类,会玷污它的色彩,会糟蹋它的图案。

    我心想:嘿,这不是本末倒置吗?原该是配角的碗碟,现在,不但喧宾夺主地成了饭桌上的焦点,而且,还主宰碗里乾坤哪!

    过了一段日子,女儿竟然绝口不提多彩陶碗了。

    问起时,她意兴阑珊地说:“在碗柜里搬出搬进,很麻烦;再说,沉甸甸的,清洗也不容易呀!”

    多彩陶碗完完全全地失宠了

    对于处在见了“宝贝”就心喜必买阶段的旅者来说,这是必经的道路,也是必交的学费。

    在我家里,被打入冷宫而不见天日的东西,数不胜数。而这些“昔日的宝贝”,都是我千辛万苦地抱着,提着,跋山涉水地捎回来的!

    (1)女儿对陶碗的态度是如何变化的?请结合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空格。

    ①一见钟情→②_______→③呵护备至,兴奋异常→④_______→⑤_______

    (2)文章第⑦段画线的句子能否去掉?为什么?

    (3)根据提示,赏析下面的句子。

    ①我们拿起又放下,放下再拿起,如此反反复复,几经折腾,终于选定了。(从描写的角度)

    ②多彩陶碗完完全全地失宠了。(从修辞的角度)

    (4)请你谈谈对下面这句话的理解。

    而这些“昔日的宝贝”,都是我千辛万苦地抱着,提着,跋山涉水地捎回来的!

七、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根据要求作文。

    人生的旅途中,感恩是为人的基本准则,拥有感恩之心才能涤荡灵魂,同时感恩之心又有如幼苗,需要细心栽培与呵护。

    请以“温暖的旅程”为题目,写一篇文章。可写自己的经历与体验或所思所感。

    要求:

    (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2)不少于600字;

    (3)文章中不得出现人名、校名和地名,如必须出现,一律用“×××”代替。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七、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