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巴中九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百年梦想的实现,不是一挥而就的,还需要亿万中华儿女长期艰苦奋斗。

    B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这句脍炙人口的诗句,出自唐代诗人徐凝的《忆扬州》。

    C瘦西湖里,高低错落的树木鳞次栉比,游客徜徉其中,流连忘返。

    D扬州市语言规范运用大赛前夕,老师老生常谈为我们讲解着语言规范运用要点。

     

  • 2、请选出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   )

    A.háng   qiǎng   然而止jiá 挑拨离jiān

    B.jīn大悟chè 怒不可è

    C.miǎo   róng 不知所cuò   词夺理qiǎng

    D.pīng   guān 纷至离析bēng

  •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   )

    A. 她的新风格使她鹤立鸡群,不过大多数人只是笑话她。

    B. 虽然他生病了,可还是孜孜不倦地在学习。

    C. 登上文笔塔,俯瞰文山城,只见高楼大厦鳞次栉比,错落有致。

    D. 对待学习,我们应该有一丝不苟的态度,对任何细小的问题都要吹毛求疵

  • 4、下面情境下,语言表达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情境】王一博最近很烦恼,居家上课期间,妈妈常常推门而入,还时常挪动他房间里的物品。他因此向妈妈抗议。妈妈不以为然,还说“什么你的房间!你是我生的呢,我又没乱动你的东西。你房间太乱,我给你打扫打扫、归整归整而已。王一博觉得此事必须解决,他对妈妈说:

    A.“妈,您不经我的允许闯入我的房间,严重影响了我的学习生活!再说您还总能进到我班视频里,老师和同学看见都会笑话我的。”

    B.“妈妈,我是您生的,但不是您的附属品。您擅自闯入我的房间,是对我的不尊重。还有,您这样也影响我上课学习啊!”

    C.“老妈,我自己的房间我自己做主,我认为需要时我会找时间打扫整理的,别再随意进来了,有点烦人!”

    D.“妈妈,我永远是您的孩子,但我也在长大呀,您要是能在我课间休息时敲个门进来帮帮我该多好啊!再说打扫整理房间的事儿让我自己来吧,您歇歇,也给我个锻炼的机会,好吗?”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5、(苏秦)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羸縢履蹻,负书担橐,形容枯槁,面目黧黑,状有愧色。归至家,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苏秦喟然叹曰: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皆秦之罪也!乃夜发书,陈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

    期年,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于是乃摩燕乌集阙,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抵掌而谈。赵王大悦,封为武安君,受相印。

    将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倾耳而听。嫂蛇行匐伏,四拜自跪而。苏秦曰:嫂,何前倨而后卑也?嫂曰: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苏秦曰: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

    (选自《战国策•秦策一》)

    【注释】①赢滕履跷:扎系藤蔓,足穿草鞋。②橐(tuó):袋子。③摩燕乌集阙:摩,登上。燕乌集阙,宫阙名。

    【1】“迁移课内”是理解文言词义的重要方法。文中有四个词语,志远不理解,请运用该方法解释选句中的加点词。

    选句

    示例

    释义

    (1)皆秦之罪也!

    亦不可以已乎     (《鱼我所欲也》)

    1

    (2)陈数十

    曳屣               (《送东阳马生序》)

    2

    (3)有说人主

    求其能千里也     (《马说》)

    3

    (4)四拜自跪而

    长跪而之曰        (《唐雎不辱使命》)

    4

    【2】给画横线句子断句,志博拿不准,请你用“/”标出来。(限三处)

    简 练 以 为 揣 摩 读 书 欲 睡 引 锥 自 刺 其 股 血 流 至 足

    【3】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志豪觉得不大好懂,请你翻译。

    期年,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

    【4】志博认为宋濂和苏秦在学习方面有共同点,请概括出三点。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6、金陵驿二首(其一)

    【宋】文天祥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

    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注释】①此诗是文天祥抗元兵败被俘后,由广州押往元都燕京(今北京)途经金陵(今江苏南京)时所作。②离宫:皇帝出巡时的住所,此处代指南宋王朝。③古代有“望帝啼鹃”的传说。据说蜀王国亡身死后魂化为鸟,暮春苦啼,口中带血,名为杜鹃。

    【1】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漂泊”道出了国家和个人的双重不幸:朝廷沦亡,个人漂泊。

    B.“元无异”“半已非”形成对照,形象地写出山河依旧,百姓却已多沦为异国统治的臣民的现状。

    C.“旧家燕子傍谁飞”化用了刘禹锡《乌衣巷》中的诗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D.诗人由满地芦花白联想到自己的白发,主要想表达时光易老、青春不在的沉痛感伤。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7、观察下面的漫画,回答后而的问题,

    (1)请用说明性文字简要介绍漫画的主要内容。

    (2)你对“裸眼视力和体重考核结果纳入中考总成绩”有什么看法。并说明你的理由?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东船西舫悄无言,

    (2)别有幽愁暗恨生,

    (3) ,石破天惊逗秋雨。

    (4) ,徒有羡鱼情。

    (5)   ,在乎山水之间也。

    (6)衔远山,吞长江,   ,横无际涯, ,气象万千。

    (7)《出师表》中表明作者淡泊名利、志趣高远的句子是: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9、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各题。

    尊贵的骡子

    陈之杂

    ①一头骡子,它成天在主人的农场干着粗重的农活。它很不甘心,但又很无奈。它害怕主人的鞭子,那鞭子“啪”地抽在身上,辣疼辣疼的。更可气的是,主人如此对待它,它只能认命;可那些跟它毫不相干的人,也常常欺侮它。

    ②一天,一个木雕师牵着一头驮着神像的驴经过农场。驴伤了脚,无法继续行走。

    ③“朋友,我的驴走不了啦,我想借你的骡子驮神像去寺庙,可以吗?”木雕师指了指骡子,看着骡子的主人,满脸期待。

    ④“当然可以。”骡子的主人看着木雕师,点了点头。

    ⑤“谢谢,谢谢!”木雕师向骡子的主人连连点头。

    ⑥骡子的主人帮助木雕师把神像放到骡子的背上。

    A骡子心里是很不爽的,又是跺脚,又是甩尾巴

    ⑧木雕师牵着骡子,向寺庙所在的方向走去。

    ⑨骡子很不情愿跟着木雕师走,脚步迈得很沉重。但走着走着,它发现一路上遇到的人都停下脚步,向着它跪拜。B它觉得自己是一个至高无上的神,脑袋举得格外高,步子迈得格外轻松,尾巴甩得格外欢快……

    ⑩走到一个菜场旁边,木雕师把骡子栓在一棵大树下,便匆匆去寺庙汇报。

    ⑪木雕师离开以后,菜场里的人和菜场外的人纷纷到骡子身边,向着骡子跪拜。那些卖菜的人还拿出可口的青菜喂给骡子。

    ⑫“没想到,我竟然是一头如此尊贵的骡子!我再也不回农场了,在这里过着受人尊敬的生活,多么美妙呀……”骡子心里想道。

    ⑬骡子就这样开心地吃着,想着。

    ⑭过了一会儿,木雕师带着几个僧人来到菜场旁边。僧人把神像迎走了。木雕师于是打算牵起骡子往回走,可骡子站着不动。他用手拍打骡子,骡子还是不动。他推骡子的屁股,骡子还是不动。不管他如何驱赶,骡子就是不肯迈步。无奈之下,他只好回农场去叫骡子的主人来想办法。

    ⑮这时候,骡子吃惊地发现人们对它的态度发生了变化。C人们先前敬它如神,而今厌弃它如狗屎。它很是茫然、失落。

    ⑯“这头讨厌的骡子是谁家的?为什么停在这里?”一个老者走过骡子身边,看着骡子,满脸厌烦。

    ⑰一个年轻人走过骡子身边,抬脚在骡子的屁股上踢了一脚。一个小孩走过骡子身边,从地上捡起一块石头,扔到骡子身上……

    ⑱骡子很悲哀,但还是默默地忍受着人们对它的欺辱。

    ⑲过了许久,木雕师回来了,带来了骡子的主人。骡子的主人要牵骡子走,骡子依然不肯迈步。主人高高地扬起鞭子,在骡子的屁股上“啪”地抽了一鞭。骡子浑身一颤,抖了一下脚,乖乖地跟着主人离去。

    ⑳大树下,木雕师看着渐渐远去的骡子,陷入沉思。

    (选自《青年文摘》,有改动)

    1请阅读全文,理解情节,在下表甲、乙两处补写情节的相关内容。

    驮神像前

    驮神像时

    不驮神像后

    主人到来时

    甲:

    骡子受到人们“跪拜”

    骡子被人们厌弃

    乙:

     

    2文中骡子的形象有什么特点?请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分析。

    3本文语言很有特色,文中A、B、C三处画横线的句子,A处和C处已做批注,请从修辞手法和描写方法这两个角度给B处做赏析句子的批注。

    A处批注:运用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表明骡子不情愿驮神像的心理。

    B处批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处批注:运用对比修辞和心理描写,表现骡子发现人们对它态度改变后的茫然、失落心理。

    4文章以“尊贵的骡子”为标题,你认为有哪些妙处?请谈谈你的看法。

  • 10、   家风

    ①家训是什么?父亲说,人活在世上,必须勤劳,吃得了苦;妈妈说,绝不能因自身利益去伤害他人,这就是普通老百姓一些最质朴最简单的家训。家训是一个家族代代沿袭,能够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的珍贵的家族文化,它润物细无声,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人事交往中,倘若说某某人的家教好,那可是高度赞赏。民间,在决定女儿婚姻之前,有一个不可或缺的程序叫察亲,即女方组织亲朋好友到男方家考察,了解的不仅是硬件,最重要的是对男方家人的品行、邻里关系作一个全面把握,说白了就是全面了解男方家庭的家训家风。

    ②传统文化历来重视家训。《三字经》曰:“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窦燕山的“义方”实际就是良好家训,诚信礼义、克己利人。以此为教,家门和睦,子孙昌盛。历览前代先贤,如诸葛亮、曾国藩、林则徐,都是家训熏陶的干才。修身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一部《曾文正公家书》,它与《朱子家训》一样,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的家教经典。《曾氏家训》诲弟篇曰: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为处世为人之本,不应存当官发财之私念。又如,“应听得进逆耳之言,从‘畏慎’二字痛下功夫,一定要谦让相诫,应视富贵功名为浮荣”。这些金玉良言,现在读来,仍觉质朴可贵。

    ③徽州的《家训》《家规》《祖训》《族法》等,所体现的核心价值,就是中华儒家传统修齐治平的注解。A修身,提高道德修养,规范自身行为;B齐家,调解宗族关系,保证宗族和睦;C治国,遵守家法国律,践行太祖圣谕;D平天下,净化社会风气、稳定社会秩序。比较著名的绩溪章氏《章氏家训》,寥寥196字,分齐家、修身、立业、劝学、笃行5篇。其主要内容就是把耕读作为传家之宝,俭勤作为发家之道……,提倡休存猜忌之心,休听离间之语,休作生忿之事,休专公共之利,而最要紧的是实事求是、以诚为本,将不良行为及早消灭在萌芽状态,切不可发展成恶习。徽州家训,所强调的儒家传统文化中的修齐治平观,对于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弘扬和创新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启发与借鉴意义。

    ④家训是家庭的核心价值观,家风是家族子孙或行家训体现出来的处世风范。培育良好家风,一个关健点就是培育家庭美德。孩子是家庭的继承人,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家庭美德是孩子成长成才的必备元素,每一个家庭都应通过日常要求、家庭格言等丰富的教育形式,培养子女勤俭节约、孝敬老人等美德,教育子女走正道、讲规矩,引导子女端正人生态度。让它成为融化在子女血液中的气质,沉淀在子女骨做里的品格。

    ⑤培养美好的家风,必须传承良好的家训。而要想培育美好的家风,要从自身做起。俗话说,言传不如身教,父母是子女的第一老师,首先应规范自己的言行,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懂得感恩,崇尚勤俭,乐于奉献,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方能培育出优秀的下一代。“治家严,家乃和;居乡恕,乡乃睦。”家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要通过家教传承良好的家训,培育美好的家风,给子女们的人生系上良好品性的“第一粒扣子”,进而影响和带动社会上的其他人。

    ⑥只有践行良好家训,才能形成良好家风。今天我们谈论家训家风,既是为了承续传统、启进当下,也是为了涤风励德、淳化风俗,更是为了更好地建设文明国家、和谐社会。

    1本文中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本文第①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

    3选文第③段中A、B、C、D四个画波浪线句能否调换位置?为什么?

    4给选文第⑤段补充一个论据,下面选项中不适合的一项是( )

    A.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教育子女“不管当多大官,都不要忘记勤勤恳恳为人民服务”,良好家风教育出了优秀儿女。

    B.杨绛出生在诗书世家,父亲杨荫杭是中国近代的进步学者,博览群书,很注重培养子女读书兴趣。杨绛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打下了深厚的文学功底。

    C.北宋欧阳修,不仅是散文大家,字也写得神采秀发,清劲妩媚。欧阳修小时候家贫如洗,没钱买纸笔,他就用芦秆在沙地上练字,后来他的书法也很有成就。

    D.傅雷常以自己的经历教导儿子:为人处世谦虚,遇困难不气馁,要有艺术、人格尊严,要有民族责任感……父亲的谆谆教诲使傅聪成为著名的钢琴艺术家。

  •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画里宏村

    朝颜

    ①那么多人先于我抵达宏村,他们铺开画板坐在水边,像垂柳一般安定和静默。一幢房子、一丛荷花、一座石拱桥、一排倒影,各得其所地安放进一张张白纸中。我站在旁边看他们作画,感觉人和画又进入了更大的一幅画中。回过头来,一只田园犬躺在树荫下,睡得酣然而恣肆。

    ②临水而望,远处青山绵延,拥抱着整座村庄。青山是绿的,南湖是绿的,屋瓦是灰的,外墙是白的,只有流动的行人是色彩斑斓的。村落中,许多高大的树木早已高过了屋宇的头顶;拱桥边,茂盛的水草正往南湖中央扩散。生长的仍在生长,古老的愈发古老。

    ③像一面巨大的镜子,南湖照见了时间的深远和个体的微小。明万历年间凿田建湖的人,是怎样有情趣的人,会将村落当成风景来营造。他们热爱南方的清丽,并一同成就着徽派建筑的辉煌。我猜想,他们一定是衣食丰足的,足而思雅趣,足而寻秀色。所以舍得百亩良田,所以给湖水以更宽阔的空间。

    ④这时候,一团一团灰色的云从天空中按压下来,好像急切地要融入宏村这幅水墨画似的。会不会来一场夏天的疾雨呢?南湖只是静静地舒展着面容,连一丝细纹也不让人捕捉到。它安静了,宏村就安静了,人们的心也安静了。

    ⑤我需要走过一座石拱桥,才能真正地贴近宏村,贴近那些陈年而又庄重的气息。屋檐下,红的灯笼有些旧了,然而正好,契合这洇染一般的黑与白。无论往东边看,还是往西边看,村庄都是恬然而自足的。宅子以倒影跌落湖中,好像凭空多了几丈身长。事实上,没有什么是不被南湖包容和收纳的,包括竹竿上晾晒的几件蓝布长衫,包括我此刻的冥思遐想。

    ⑥不经意间,我撞进了一幢老宅。它叫南湖书院,敞开着大门,像许多年前那样,迎接前来聆听讲学的人。坐在这里,声息要轻,内心要虔敬。我望见原木的挑梁上,有高悬的匾额,“志道堂”三个端肃的大字,诉说者时间的味道。多少年前,谁曾在这里声情并茂,谁又曾在这里屏息凝神?学问和思想的传播,仿佛只在那一俯一仰之间,然而内里又暗藏着多少乾坤。跨过一道高高的门槛,迈入宽和堂。厅堂中有一副对联:“承先祖德当从宽处积,传子孙福须在和中求。”那么多的荷花开在南湖中,开在木头上,还开在宏村人的心里。和(荷),已然是宏村积淀多年的精神内涵。

    ⑦宏村是水做的。水缠绕在房前屋后,温柔、恒久又多情。循着水流的方向,穿石巷而行,水波漾漾的月塘便显露了身姿。比之南湖,她更像一个小家碧玉。半月的外形,更显其婉约与柔媚。阴阳的谐和,自古是人类繁衍生存之道。水引自西溪,明永乐年间,宏村七十六世祖汪思齐的一次勘定,成就了六百年的月塘和汪家人世代亲水的生活。他们在这里,隔绝火患,啜饮清流,并涤净身体和灵魂的尘垢。

    ⑧一爿名为“布衣”的小店,静静地候在月塘一隅。没有店家的倚门而候,也没有招徕顾客的声响。门开着,你来或者不来,主人都只是安静地裁制布衣。门口的青石上,两盆指甲花正打开粉色的花瓣。我跨过窄小光滑的大理石门槛,轻易就爱上了一件手工制作的旗袍。我爱它青布、蜡染,素得像一朵淡远的兰。

    ⑨我想穿上这件旗袍,从宏村走出去,就像将一幅画无限地延伸——朝向天地的无尽处。

    (2021年10月22日《光明日报》第15版)

    【1】文中写了宏村的哪几处景物?

    【2】摘取文词语填空,完成本文的写景顺序。

    抵达→( )( )走出

    【3】第②段中,观察点、景物、行文思路分别是什么?

    【4】写出文章题目“画里宏村”的妙处。

七、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抖擞精神,总有一种力量它驱使我们不断寻求“正义、爱心、良知”。这种力量来源于你,来自于你们中间的每一个人。

    请以“面对 ,我流泪了”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先补全空缺处的词语,再完成全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补全题目;③文体自选;④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七、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