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写意中国——探寻汉字起源”主题宣传活动旨在以探访中华文明源头,发掘汉字文化魅力为目的。
B.陕西西安交响乐团推出的《长安——唐诗交响吟诵音乐会》直播走红网络,吸引了2300万人次在线观看。
C.随着全民阅读的不断深化,《三体》《流浪地球》等作品热度逐渐高涨,科幻文学在青少年群体中越来越受欢迎。
D.线上全民健身活动参与时间灵活,运动类型丰富,可为不同人群提供有针对性的运动服务。
2、选出下列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
A.有些人有一种错觉,似乎优雅风度就是矫揉造作,是出于无聊,是附庸风雅。
B.如今,只见他生命的静流,随着季节的起伏而飘逸。
C.当我们把自己的精神小屋建筑得美观结实之后,不妨扩大疆域,矗立我们的精神大厦,开拓我们的精神旷野。
D.学生应该多读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从中断章取义,反复斟酌。
3、下列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时间真如行云流水,刚入初中时的情形仍历历在目,转眼已是初三。
B.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顶礼膜拜。
C.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朝两国人民和军队休戚与共,用鲜血凝结成了伟大战斗友谊。
D.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不是一下子一蹴而就的,需要亿万中华儿女长期艰苦奋斗。
4、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关雎》一诗运用重章叠句的艺术形式,充分表现了人们对美满婚姻和幸福生活的追求和愿望。
B.“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净,用笔洗练,寥寥八字,就写出了仰观俯察两种视角,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境界清新。
C.“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诗人反复咏叹,充分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旷达的情怀。
D.《岳阳楼记》写了“迁客骚人”与“古仁人”的两种不同的感情,并通过这两种感情的对比,赞美古仁人的高尚品德,表现了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突出了文章主旨。
5、古诗文阅读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临溪而渔 身临其境 B. 山间之朝暮 暮色苍茫
C. 杂然而前陈 推陈出新 D. 觥筹交错 一筹莫展
【2】选出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 )
A. 环滁/皆山也 B. 明月/松间照
C. 负者/歌于途 D.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3】下列对加点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作亭者谁(的人) B. 山间之四时也(的)
C. 行者休于树(从) D. 颓然乎其间者(他们,他们的)
【4】对【甲】文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 第1段由远而近、从面到点,写出了醉翁亭的位置和环境。
B. 第2 段描写了山间朝暮、四时之景和太守的山水之乐。
C. 第3 段写“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 “太守醉”,是为了表现作者与民同乐的旨趣。
D.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是作者被贬后政治上不得意,思想极度消沉的表现。
【5】对【乙】诗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表现了秋雨初晴薄暮时分的空气清新怡人。
B.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有声有色的突出了山居村民生活淳朴欢快。
C.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以动衬静地描绘了山间月夜景色幽静雅致。
D.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寄托诗人洁身自好,清雅庄重的君子情怀。
【6】将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7】【乙】诗中 “随意”是什么意思?
6、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题目.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并任选一种修辞手法做简要赏析。
【2】“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结合词句分析。
7、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重视友情,讲究朋友之谊。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毕业前夕,九年级(6)班决定举办一次“珍惜缘分,珍爱友情”的主题活动,请你参加。
【活动一】
下表是对班上50名同学进行的调查统计。
调查项目 | 人数 |
喜欢网上交友 | 35 |
有网友 | 29 |
了解网友的真实身份 | 5 |
有过被网友欺骗的经历 | 31 |
【1】请综合图表信息,概括调查结果。
【活动二】
九年级(6)班计划邀请任课教师李老师参加。负责此项任务的小组为此设计了一张邀请卡:
尊敬的李老师:
我班将于明天上午九点在本班教室举行“有朋自远方来”综合性语文学习活动。①活动前,针对同学们的交友情况,我们进行了统计和调查。②本着以“善交友,交好友”为目的,我们还将举办“网络交友的利与弊”辩论赛。③诚邀您前来观摩并点评,同学们都特别希望聆听您的拙见,衷心期待您莅临指导!
九年级(6)班
2022年12月30日
【2】这份邀请卡画线部分有三处错误,请任选一处并加以改正。
我选第_________处,修改意见为:__________________
8、请将下面诗文语句补充完整。
(1)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2)鸡声茅店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温庭筠《商山早行》
(3)不应有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5)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6)迁客骚人,多会于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无异乎?(范仲淹《岳阳楼记》)
(7)李白的诗歌充满了波澜起伏的感情基调。他的《行路难》刚刚写到“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的失意与悲哀,转瞬之间又唱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高昂的旋律。
9、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快手刘
①人人在童年,都是时间的富翁。我有时待在家里闷得慌,就不免要到离家很近的那个街口,去看快手刘变戏法。
②快手刘是个摆摊卖糖的大胖汉子。他有个随身背着的绿色小木箱,上面插着一排排廉价的棒糖。他变戏法是为吸引孩子们来买糖。戏法很简单,俗称“小碗扣球”。一块绢子似的黄布铺在地上,两只白瓷小茶碗,四个滴溜溜的大红玻璃球儿。他两手各拿一只茶碗,你明明看见每只碗下边扣着两个红球儿,你连眼皮都没眨一下,只见他一边叫天喊地,东指一下手,西吹一口气,嘿!四个球儿竟然全都跑到一只茶碗下边去了。
③有一次,我亲见他手指敏捷灵活地一动,把一个球儿塞在碗下边扣住,便想揭他老底,禁不住大叫:“在右边那个碗底下,我看见了!”“你看见了?”快手刘明亮的大眼珠子朝我惊奇地一闪,“不会吧!你可得说准了,猜错就得买我的糖。”“行!我说准了!”谁知快手刘突然把右边的茶碗翻过来:“瞧吧,在哪儿呢?”咦?怎么碗下边什么都没有呢?快手刘又把左边的茶碗掀开,同样也没有。球儿都飞了?只见他将两只空碗对口合在一起,举在头顶上,口呼一声:“来!”双手一摇茶碗,里面竟然哗哗响。打开碗一看,四个球儿居然又都出现在碗里面。怪,怪,怪!围看的人发出一阵惊讶不已的唏嘘声。“你输了吧!买块糖吃就行。这糖是纯糖稀熬的,单吃糖也不吃亏。”我臊得脸皮发烫,在众人的笑声里买了块棒糖,站在围了几圈的人后边去。从此我只站在后边看了,再不敢挤到前边去多嘴多舌。他的戏法,在我眼里真是神奇无比,那时他是我最佩服的人。我童年和少年的许多时光,就是在他令人痴想不已的表演中慢慢消磨掉的。
④我上高中是在外地,人一走,留在家乡的童年和少年就像合上的书。快手刘带给我的美好故事,就像鲜活的花瓣夹在书页里,再翻开都变成了干枯的回忆。
⑤高二暑假回家,一天在离家不远的街口看见十多个孩子围着什么又喊又叫,走近一看,竟然是快手刘!他依旧卖糖葫芦和变戏法,但那只木箱,已经破损不堪,再也看不出先前那悦目的绿色。再看他,饱满的曲线没了,尖尖的骨形突露,眸子没了光彩。这双手尤其使我吃惊,手背上青筋缕缕,污黑的手指头上绕着一圈圈皱纹,好像吐尽了丝而皱缩下去的老蚕……他抓住两只碰得破破烂烂的茶碗口,缓慢迟钝地翻来翻去,四个小球一会儿没头没脑地撞在碗边上,一会儿从手里掉下来。
⑥孩子们叫起来:“球在那儿呢!”“在手里哪!”“指头中间夹着呢!”叫声让他慌张不已,手抖抖索索,连他自己都不知道球在哪儿了,无怪乎周围的看客只是寥寥无几的孩子。
⑦“在他手心里!绝对没错!”孩子们吵着闹着叫他张开手,他却攥得紧紧的,几乎用请求的口气说:“是在碗里呢!我手里什么也没有……”可这些稚气的小孩儿偏偏不依不饶,非叫他张开不可!他哪能张开?一张开,就会漏洞百出。我真不愿意看见他这幅窘相,走到孩子们中间,用手指那木箱说:“球在这箱子上呢!”
⑧孩子们被我这突如其来的话弄得莫名其妙,都瞅那木箱。就在这时,我瞥见快手刘用一种尽可能快的速度把手里的小球儿塞到碗下边。“球在哪儿呢?”孩子们问我。
⑨快手刘笑呵呵地翻开地上的碗说:“怎么样,你们说错了吧?买块糖吧,这糖是纯糖稀熬的,单吃糖也不吃亏。”孩子们给骗住了,再不喊闹。一两个孩子掏钱买糖,其余的一哄而散。只剩下我和快手刘呆立在那儿,他灰蒙蒙的眸子里充满疑问,显然他不明白,我这个陌生的青年何以要帮他解困。
【1】阅读全文,用文中原词填写下表。
时间 | 快手刘的手 | 快手刘的演技 | 观众 | “我”的表现 |
“我”童年时 | 敏捷灵活 | ②______ | 围了几圈 | 揭他老底 |
“我”高二暑假 | ①______ | 漏洞百出 | ③______ | ④______ |
【2】“从此我只站在后边看了,再不敢挤到前边去多嘴多舌。”“挤”字有何表达效果?
【3】结合全文内容,说说第④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4】下面两句话都是快手刘完成戏法后说的,请从表现人物形象的角度,结合全文比较分析。
①“你输了吧!买块糖吃就行。这糖是纯糖稀熬的,单吃糖也不吃亏。”
②“怎么样,你们说错了吧?买块糖吧,这糖是纯糖稀熬的,单吃糖也不吃亏。
【5】标题为“快手刘”,文章却用大量笔墨写他表演“不灵”,这样写有何目的?请结合文意分点简说。
10、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问题。
成长是一件怎样的事
乔叶
①和许多人一样,小时候,我一直以为成长是因为年幼。我学习,我锻炼,我劳动,都是因为我还小,还得成长。而一旦长大,就不需要再付出任何努力。仿佛成长是一种储蓄,只要存够了一定的数额,就可以坐享其成,再无旁忧。
②后来才明白,不是这样。
③成长是一件最漫长的事情,漫长至终生。年龄阶段不同,成长的主题不同:一岁成长的是身体,十岁成长的是知识,二十岁成长的是情感,五十岁成长的是智慧……无论哪一方面的侧重,对于一个有悟性的人来说,成长都是一种必然的状态。所谓“活到老,学到者”,学,就是成长的另一种说法。
④成长是一件最丰饶的事情。因为成长,今天的麦苗是鲜绿的,明天就会变成金黄。因为成长,昨天的玫瑰是含苞的,明天就会娇艳绽放。但不是所有的成长都有着明朗绚丽的色调,有些成长,注定是那种深沉厚重的乐章。你知道种庄稼有一道程序叫“蹲苗”吗?就是天旱的时候也不去浇水,没有水庄稼就不能往上长了,但是为了生存,它们就会拼命地往下扎根,吸取土层深处的水。这样,它们的根就能扎得牢牢实实的,再一浇水,就会长得又壮又稳。“蹲”,是一种必要的积蓄过程。不扎实地“蹲”,就不可能延展出发达的根系去获得最丰厚的滋养,就不可能在低潮之后充满爆发力地重新站起来。“蹲”,以一种外表的低姿态,隐含着一种内在精神的拔节。“蹲”,是另一种意义的成长。
⑤成长是一件最深情的事情。每当我做了一件糟糕的事情,我就对自己说:不要紧,吸取教训,如果明天遇到了相同的情况,你一定会做得好一些,因为,你还会成长。每当我看到镜子里又憔悴了一分的容颜,我就对自己说:别忧伤,谁的身体都会老去,幸亏你的内心还在成长,这比什么都重要。我清楚地知道,永远有比自己年轻的人。但我并不觉得任何比我年龄小的人都是年轻的,同时也不敢认为比我年龄大的人都比我衰老。因为有无数的人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年轻,没有让自己得到有效的成长,而真正知道成长意义的人,往往都是那些在生理上不再年轻的人。我私下里认为,这是命运对于知晓学习的人的一种额外的奖赏。
⑥一直感觉到自己的成长,一直知道自己在成长,这让我感觉幸福非常。
【1】针对“成长”,本文提出了什么观点?请用一句话概括。
【2】请为第③段文字“活到老,学到老”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3】第④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4】文章结尾说成长真是一件令人感到幸福的事,请列举一件你生活中既带有成长的标志又能给你幸福感觉的事。
11、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说尊严
①幸福快乐有尊严地活在这个世界上,相信这是每个人心中的梦想,也是社会治理追求的目标,当然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应有之义。在建设强大国家的同时,树立公民的尊严意识十分必要。
②就个人而言,人的尊严首先源于自爱、自重与自尊。爱惜自己羽毛,珍重个人声誉,是个体获取并享有尊严的前提。人,生而平等,不论贫富尊卑,不论种族职业,只要遵纪守法、自食其力,都是一种有价值、有尊严的社会存在。如若妄自尊大、目空一切,自我标榜过了头,在别人眼里则一钱不值,严而无尊,何来尊严?而放浪形骸、胡作非为,自轻、自贱、不自尊,同样无法赢得他人的尊重。正如《孟子》所说:“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然后人毁之;国必自伐,然后人伐之。”自尊、自爱、自重是人类自我完善的内在动力,没有自觉清醒的个性修为,个人的尊严当然也就无从谈起。
③其次,人的尊严来自情怀、节操与骨气。悲悯博爱的情怀让人超尘脱俗,自带威严;高尚的气节与操守让世人敬仰,有了这样的品格,人的尊严即可不树而立。春秋战国时期的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齐国义士不吃黔敖的嗟来之食,东晋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朱自清宁可贫病而死也不接受洋人侮辱性的施舍,梅兰芳蓄须明志,贝多芬坚决不给入侵维也纳的拿破仑军官演奏等等,他们高尚的行止,展示着情怀、操守和骨气的磅礴力量,也把做人的尊严诠释得淋漓尽致。
④再者,人的尊严在尊重与善待他人中形成。谦恭是做人的美德,敬人者人自敬。尊重是一种平等理念深入内心的自然外露,是基于理解、包容和接纳之上的行为准则,它不仅表现在对待长辈、上级、偶像和显贵的态度上,更体现于与平辈、下级、普通人和弱势群体交往的行动中。应摒弃任何不合时宜的虚荣心和优越感,真心诚意地对待每一个人,尊重他们的身份、职业、兴趣与爱好。不以个人观念和喜好为标准来臧否他人,不把个人的意志强加于人,真诚宽容并接纳与自己不尽合拍的思想与行为,尤其是设身处地理解和包容处在弱势状态人们的想法与诉求,尽可能求同存异、从善如流。在一视同仁、真心实意的平等相待中得到他人的尊重,建树自我的尊严。
⑤此外,人的尊严还需要坚持不懈、始终如一地持守。人生如幻,从来没有永远不败的赢家。尊严在顺境时易于把握,逆境时最难掌控,尤其是在生活极度贫困和强力逼近生命极限的时候,屈服和妥协的诱惑具体而强烈,信念与尊严的固守则尤为艰难。幼年失怙的清贫少年傅雷,曾为同学家花园洋房里好过自家睡床百倍的高档木地板震惊不已,回家向寡母哭诉。母亲平静地告诫他:不必羡慕人家漂亮的地板,只要我们不亢不卑有尊严地好好活着,任何漂亮的地板都可以踩在脚下。一句话改变了傅雷自卑的心理,成就了他一生傲视群雄的翻译事业。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是国人崇尚的美好品德,也是锻造和锤炼个人尊严的试金石。得意不忘形、失意不沉沦、身处逆旅不随波逐流,即便是卑微如尘埃,也决不可扭曲似蛆虫,这是做人的基本底线。
⑥尊严是关乎民族和人民生存与发展的大问题。一个国家没有了尊严,就失去了民族自信;一个公民没有了尊严,就失去了内在灵魂。所以,维系国家和公民的尊严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只要每人都具有清晰自觉的尊严意识,文明进步的火种就永远不会熄灭。
(文/云德,有改动)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②段画直线的内容不能删去,为什么?
【3】第④段中加点的词语有何作用?
【4】下面的材料能否支持第⑤段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材料】
苏武被扣押在匈奴19年,面对高官厚禄的收买和酷刑、流放的折磨,持节不屈,不辱使命。
12、作文
说起红色,你会想到什么?也许是春日里漫山遍野的鲜花,也许是夕阳下浓墨重彩的天空,也许是脖子上轻轻扬起的红领巾,也许是奥运赛场上缓缓升起的五星红旗……
红色万千,遍布于我们的生活,是烙印在我们国人心中的颜色。你对红色有什么样的记忆?记忆从何而来,又将带领你到何处去?
请结合所见所闻写一写关于红色的故事。
要求:1.请自拟题目。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得套作,不得抄袭。3.卷面整洁,书写规范,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与考生有关的真实人名、校名、地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