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动物一般都能自由运动,它们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运动速度有很大差别。人和脊椎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部分是( )
A.关节、关节面、肌肉
B.骨、关节头、肌肉
C.骨、关节、肌肉
D.骨、关节面、关节窝
2、动物行为多种多样,下列关于图示动物行为的分析,正确的是( )
A.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乙图与其他三者不同
B.甲图中黑猩猩钓食蚂蚁,蚂蚁不具有社会行为
C.乙图动物的行为只与环境因素有关,与遗传因素无关
D.丙和丁比较,丁图动物的学习能力相对较弱
3、某河流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共有4个营养级,分别用a、b、c、d表示。一年内输入这4个营养级的能量数值如下表:
营养级 | a | b | c | d |
能量(J·m) | 141.10×105 | 15.91×105 | 0.88×105 | 871.27×105 |
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所属营养级是( )
A.a
B.b
C.c
D.d
4、下图是青霉菌(甲)和蘑菇(乙)的结构示意图,关于二者的共同特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都属于原核生物
B.均能利用孢子繁殖
C.细胞内都有叶绿体
D.都有能吸收营养的根
5、“布谷飞飞劝早耕,春锄扑扑趁春晴”。下列关于布谷鸟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气囊辅助肺呼吸,增加了气体交换的面积
B.骨骼轻、薄、坚固,长骨中空,减轻体重
C.两翼肌肉发达,给飞行提供动力
D.体外受精,陆地上产卵,卵大有坚硬的卵壳
6、造成野生动物濒危乃至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
A.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B.物种的退化
C.人类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D.栖息地环境的污染和改变
7、解剖开一朵桃花的子房,可以看到胚珠的形态特征是( )
A.绿色小球
B.褐色的小片
C.白色小体
D.近球形的两个小体
8、如图1是家鸽的呼吸系统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②和③都能进行气体交换
B.气体进入体内的途径是①→③→②
C.①是气管,②是肺,③是气囊
D.鸟类强大的呼吸系统可以为飞行提供大量有机物
9、下列动物的行为中,属于社会行为的是( )
A.牧羊犬看护草原上觅食的羊群
B.成群的麻雀飞向稻田觅食
C.杜鹃将卵产在画眉鸟的窝中
D.成群的蚂蚁结成“圆球”过河
10、下列各组动物中,在生殖方式上均相似的一组是( )
A.蝙蝠和家鸽
B.乌龟和家兔
C.蛇和老鹰
D.鲫鱼和海豚
11、“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清明前后雨水充沛,以下不是种子萌发必要条件是( )
A.适宜的温度
B.一定的水分
C.充足的空气
D.光照
12、《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的主题是“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建立种质库可以保护基因多样性
B.根本措施是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
C.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D.生物多样性指种类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这两方面
13、下列不属于大多数植物种子萌发所必需的外界条件的是( )
A.适量的水
B.适宜的温度
C.充足的空气
D.一定的光照
14、如图是巴斯德著名的“鹅颈瓶实验”示意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打断瓶颈后肉汤变质是因为空气中的细菌进入
B.肉汤中的细菌是自然发生的
C.此实验证明肉汤的腐败是由空气中的细菌造成的
D.肉汤中的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15、下列各项与种子萌发无关的是( )
A.一定的水分
B.适宜的温度
C.充足的阳光
D.充足的氧气
16、下列关于线形动物与环节动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线形动物都是寄生的
B.蚯蚓的运动由肌肉与刚毛配合完成
C.蛔虫和小麦线虫属于线形动物
D.可通过身体是否分节来区别此两类动物
17、在观察蚯蚓运动的实验过程中,要经常用浸水的棉球轻擦蚯蚓的体表,使体表保持湿润,这样做的意义是( )
A.维持蚯蚓正常的呼吸
B.因为蚯蚓通过体表吸收水分
C.维持蚯蚓体内水分的平衡
D.有利于蚯蚓自由运动
18、下列生物中,与水螅身体对称方式不同的是( )
A.海葵
B.海蜇
C.珊瑚虫
D.涡虫
19、在一群狒狒组成的“社会等级”中,对“首领”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首领”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
B.“首领”优先选择栖息场所
C.成员中年长者为“首领”
D.“首领”负责指挥整个社群的行为
20、科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将生物分成若干个界,每个界又被分为六个等级:门、纲、目、科、属、种。其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
A.界
B.门
C.属
D.种
21、骨折后骨的愈合,主要取决于骨膜内的_____。
22、下图表示人耳和脑的联系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看电视文艺节目时,你能听到演员优美动听的歌声。那么,图中接受声波信息的感受器位于 内;听觉产生的部位是 。(填数字代号)
(2)如果某人标号④所示部分受损,则 (能,不能)产生听觉。
(3)跳水运动员参加比赛时,动作协调、姿态优美。这与图中数字 所示结构的调节有关。
23、软体动物身体_________,体表有___________,大多有________,运动器官是________。
24、蕨类植物主要特征有:具有 ________________等器官,有 ________________ 组织,用 ___________ 繁殖。
25、我们吃的豆腐主要来自大豆的_______。
26、渤海湾与河北陆岸相邻,渤海以其博大辽阔孕育了丰富的动物资源,其中,浮游动物100多种,底栖动物140多种,游泳动物120多种,代表种类有水母、黄海葵、三疣梭子蟹、泥螺、毛蚶、沙蚕、文蛤、褶牡蛎、中国对虾、脊尾白虾、鲈鱼、海豚等。请结合资料分析以下问题:
(1)动物学家通常将以上动物分成两大类,其分类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母、黄海葵属于腔肠动物,它们身体呈__________对称,体表有_____________有口无肛门。
(3)文蛤身体柔软,以水中的微小生物为食,运动器官是__________。
(4)中国对虾、三疣梭子蟹体表有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因此他们属于__________
动物。
(5)鲈鱼为温水性近海中下层鱼类,用______呼吸,我们在市场上买鱼,如果此处的颜色是_________色(填鲜红或暗红),则是新鲜的鱼。
(6)海豚聪明伶俐,具有胎生、用肺呼吸等典型特征,因此它属于_________动物。现已被有关国家训练为海豚兵,能够识别、侦查、摧毁敌方战舰,这属于_______________ 行为。
(7)人们对于渤海生物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已对海洋生物多样性造成破坏,保护生物多样性,首先要保护生物的_____________,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7、种子的结构中,________是种子的主要结构,它是新植物的幼体。
28、蛙的发育经历了受精卵、_____、幼蛙和成蛙四个时期.幼体和成体在形 态结构以及生活习性等方面有显著的不同,这种发育称为_____.
29、生物学是研究________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30、保护动物的多样性要在_________物质、_________和_________ 环境三个层次上制定保护战略和采取保护措施。
31、将下列左右两侧对应正确的用线连接起来
32、微生物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据图分析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烧伤病人容易被绿脓杆菌感染引起伤口化脓,绿脓杆菌与图甲结构最为相似。( )
(2)绿脓杆菌噬菌体能有效地控制绿脓杆菌感染,上图中与之结构最相似的生物是乙。( )
(3)城市污水处理是利用丙类生物。( )
(4)酿酒、蒸馒头离不开丁类生物。( )
33、泡菜是一种经过微生物发酵的制作食品,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是检验泡菜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人体摄入亚硝酸盐过量时,会引起中毒甚至死亡,下表是某兴趣小组探究“盐水浓度对泡菜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得到的数据,请分析回答:
泡菜发酵中亚硝酸盐含量(发酵温度:15℃单位:mg/kg)
盐水浓度/发酵天数 | 第3天 | 第5天 | 第7天 | 第9天 | 第11天 | 第13天 |
1号坛 4% | 1.6 | 3.2 | 3.8 | 3.5 | 3.4 | 3.2 |
2号坛 6% | 1.2 | 5.5 | 4.0 | 1.8 | 1.2 | 1.2 |
3号坛 8% | 0.5 | 2.0 | 1.8 | 1.6 | 1.5 | 1.2 |
(1)由实验数据可知:泡菜中的亚硝酸含量随发酵天数增多呈现的变化趋势_____。为使制作的泡菜有利于人体健康,应使泡菜充分发酵,并使用盐水浓度______的盐水。
(2)制作所利用的微生物是______。制作时,将备好的原材料和盐水按一定的比例装坛后,泡菜既要加盖,还要用水来封口,这样做的科学道理是______。除去盐水浓度不同,蔬菜的品种、重量、处理方法,以及所加调料等都要______保持实验变量唯一。
(3)兴趣小组在25℃测定的各发酵天数亚硝酸盐含量都低于15℃时测定的数据,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亚硝酸盐是其他杂菌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在较高温度下,制作泡菜所利用的微生物通过______方式快速繁殖,其分解______产生的大量______抑制了杂菌的生长繁殖,同时发酵形成的酸性环境能分解一部分亚硝酸盐。
34、2014年是中国农历马年,“马是奋斗不止、自强不息的象征,马是吃苦耐劳、勇往直前的代表”。下图为马的外形图,请根据相关知识完成问题。
(1)马是哺乳动物,胎生、哺乳提高了幼仔的___。
(2)马是草食性动物,与狼等肉食性动物相比,在牙齿分化上不同的是没有___。
(3)马具有高度发达的___和感觉器官,能够灵敏地感知外界的环境变化,对环境的复杂多变及时作出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