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蝗虫主要危害禾本科农作物,其危害最严重的时期是( )
A.产卵以后的成虫
B.受精卵
C.活动能力强的成虫时期
D.活动范围小的若虫时期
2、细菌被称为“大地清洁工”是因为( )
A.它分布及其广泛
B.它能分解动植物遗体
C.它个体微小
D.它靠现成有机物生活
3、涡虫和螃蟹都是水生生物,它们共同的特征是( )
A.有口无肛门
B.体表有外骨骼
C.体内无脊柱
D.通过咽获取食物
4、“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重要的生物学观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小肠内表面有皱襞和绒毛,增加了吸收营养物质的表面积
B.肺泡壁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
C.毛细血管的管壁极薄,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
D.皮肤表皮细胞排列紧密,能阻挡细菌侵入,吞噬消灭病原体
5、下列诗句或词语中,不包含生殖现象的是( )
A.稻花香里说丰年,听起蛙声一片
B.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D.几处早莺挣暖树,谁家春燕着啄泥
6、如图,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橘子发霉,橘子皮上的“霉”实际上是( )
A.一个细菌
B.一个霉菌
C.真菌的菌落
D.细菌的菌落
7、如图是人体血液分层现象,能分别表示加入抗凝剂和不加抗凝剂的图示是( )
A.②④
B.②①
C.③①
D.③④
8、“呵护明亮双眼,共筑光明未来”。下列用眼习惯中,正确的是( )
A.趴在桌子上看书
B.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
C.坚持做眼保健操
D.躺在床上看书
9、《中国诗词大会》自播出以来,让诗词之美走进了千家万户,诗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很多都与生物学有关。下列诗词中的动物与其运动方式对应不当的是( )
A.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飞行、游泳
B.三日雨不止,蚯蚓上我堂——行走
C.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跳跃
D.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游泳、飞行
10、由于人们大量食用“鱼翅”, 目前全球有八种鲨鱼濒临灭绝。“鱼翅”营养价值不及猪皮, 其中超标的汞更会危及食客的健康。下列关于鲨鱼的描述错误的是( )
A.鲨鱼属于无脊椎动物
B.鲨鱼用鳃呼吸
C.鲨鱼依靠鳍和身体的摆动游动
D.鲨鱼鳞片的表面有黏液,起保护身体作用
11、高等动物的运动系统中不包括( )
A.骨
B.关节
C.肌肉
D.神经
12、节肢动物与环节动物的共同特征是( )
A.身体细长
B.身体分节
C.具有外骨骼
D.足分节
13、自然界有一种蝙蝠叫花蜜长舌蝠,它体长仅 5-6 厘米,却有 8-9 厘米长的舌头。它的长舌头能深入“长管花 ”花蕊基部吸取花蜜,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花蜜长舌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喙无齿
B.被覆羽毛
C.长舌与其食性相适应
D.吸食花蜜对植物有害无益
14、下列有关蝗虫外骨骼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位于身体表面,且坚硬
B.可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使之更好地适应陆地生活
C.可以保护和支持身体内部的柔软器官
D.随着蝗虫身体的生长而长大,以容纳内部各个器官
15、如果在玻璃温室里进行植物栽培实验,在某个晴天对密闭的温室内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度进行一昼夜的测定,那么你预测这一昼夜中该温室内二氧化碳浓度最低的时间段是( )
A.早晨
B.中午
C.傍晚
D.深夜
16、关节在运动中起的作用是( )
A.杠杆
B.支点
C.动力
D.协调配合
17、小明在家乡小溪流中发现了一只水螅,关于其特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体表有刺细胞
B.身体呈辐射对称
C.身体由2个胚层组成
D.有口有肛门
18、“挟飞仙以邀游抱明月而长终”,表达了苏轼对长生不老的美好憧憬。而秀丽隐杆线虫早已知晓“长生不老”的秘密,饥饿状态下可使细胞进入静止阶段,身体发育停滞从而抑制衰老。下列不属于秀丽隐杆线虫特征的是( )
A.自由生活
B.有口无肛门
C.无脊椎动物
D.身体呈圆柱形
19、动物的运动和行为扩大了其活动范围,便于更好地生存和繁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
B.一个动作的完成至少需要两组肌肉相互配合
C.鸟的胸肌两端都附着在同一块胸骨上,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
D.动物的各种行为使动物能适应环境并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
20、下列关于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蚯蚓以枯枝落叶为食,可以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属于分解者
B.蜜蜂采蜜,可以帮助植物传粉
C.青蛙捕捉害虫,可以维持稻田的生态平衡
D.大量增加羊的数量,可以提高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1、生物界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_____。研究生物进化过程中最可靠的证据是_____。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叫做____。
22、病毒没有细胞结构,都由外壳和内核两部分组成,其中外壳的主要成分是 依据病毒 的不同,可将其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三大类。
23、细菌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___________。
24、温度对蔬菜的保鲜影响较大。某生物活动小组的同学为探究蔬菜保鲜的适宜温度,在市场上买了一些新鲜青菜,平均分成了三等份,放在编号为1、2、3的塑料袋中,做了如下实验:
编号 | 温度 | 时间 | 结果 |
1 | -5℃ | 48h | 冻烂 |
2 | 5℃ | 48h | 与实验前基本相同 |
3 | 32℃ | 48h | 腐烂 |
(1)此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
(2)编号3中青菜腐烂变质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
(3)此实验,青菜保鲜的最适宜温度为___________。
25、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自然保护区是“天然________”,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________”,为开展生物科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地;自然保护区还是“活的________”,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和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
26、根据所学的生物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所指的生物关系是 .
(2)“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所说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是 等无机盐.
(3)移栽樟、桂花等园林植物时,幼苗根部带土坨目的是保护根毛,剪去部分枝叶的目的是降低 作用,有利成活.
(4)果树开花季节,如果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常会造成减产.从果树自身原因分析是因为果树的 不足.
(5)某病人患了急性扁桃体炎,在做血常规检查时,发现 数目明显偏高.
(6)利用泡菜坛制作泡菜时,既要给泡菜坛加盖,还要用一圈水来封口,就是利用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使蔬菜中的有机物分解成 .
27、兔和狼的牙齿作比较,其区别是兔子没有_____。
28、水螅的身体是由______和______两层细胞构成,______围成的空腔叫消化腔,消化腔与_______相通,食物在消化腔内被______消化,食物残渣从_______排出。
29、鱼之所以能够在水中生活,有两个特点至关重要.一是能靠______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二是具有______,能在水中呼吸.
30、鱼所以能在水中生活,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是;一是能在水中___________,二是能靠___________来获取食物和逃避敌害。鱼类的主要特征为:生活在水中,体表常常覆盖着___________,用___________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___________的协调作用游泳。
31、请将下列几种动物的行为与所对应的类别用直线连起来:
①猴王带领一群猴子在丛林中活动 A.取食行为
②羚羊依靠嗅觉寻找食物 B.社群行为
③两只狗为争夺骨头在打架 C.攻击行为
④孔雀东南飞 D.繁殖行为
⑤孔雀开屏 E.节律行为
32、在进行嫁接时,要将砧木与接穗的形成层紧密结合,目的是让根部吸收的水分能运送到枝条上去。_____
33、图3中,A是屈肘动作示意图,B是关节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图A中,肌肉①所处的状态是____状态,肌肉②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关节的结构包括关节面、关节腔和____(填标号)三部分;标号⑤表示的结构名称是__________ 。
(3)在运动中,关节主要起到___________的作用。
34、如图是观察鸡卵结构的实验,请根据实验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取一枚新鲜鸡卵.用手掌适度用力握一下,体验 ______ 对外力的承受能力,说明该结构具有 ______ 作用。
(2)用放大镜观察鸡卵的表面,可以看到卵壳表面胡许多 ______ ,该结构可利用胚胎与外界间的气体交换,为了证实所观察到的结构的存在,将鸡卵放在盛有45℃-50℃温水的烧杯中,可以看到鸡卵的表面上有许多 ______ 出现。
(3)用剪刀轻轻敲打图一所示鸡卵的 ______ 端(填代号),将卵壳敲出裂纹,用镊子小心将敲碎的卵壳和外壳膜除去,会发视该处有两层卵壳膜间裂开的一个空隙叫做 ______ 。
(4)用剪刀将开口处的内壳膜剪破,将卵壳内的物质轻轻倒入培养皿中(图二)进行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卵黄悬浮于卵白中,卵黄的表面有一个 ______ 色的小圆点,该小圆点结构是(图三)中的[ ______ ] ______ ,它里面包含着细胞核,是进行 ______ 发育的部位。
(5)在未受精的鸡蛋中,一个完整的卵细胞包括 ______ 等三部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