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动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下列表格中描述错误的是( )
选项 | 动物种类 | 形态结构 | 功能 |
A | 蜈蚣 | 身体和附肢分节 | 利于运动 |
B | 鱼 | 身体呈流线型 | 减少运动阻力 |
C | 蛔虫 | 体表有角质层 | 保护,防止消化液的侵蚀 |
D | 家鸽 | 两翼肌肉发达 | 为飞行提供动力 |
A.A
B.B
C.C
D.D
2、下列竹蛏的结构与其功能对应不正确的是( )
A.外套膜——保护内部
B.贝壳——保护内部
C.肺——进行气体交换
D.足——运动器官
3、为减轻对环境的污染,用性引诱剂诱杀农业害虫。该方法是利用( )
A.昆虫的取食行为
B.昆虫的学习行为
C.昆虫的迁徙行为
D.昆虫之间的通讯
4、图的阴影部分表示四种动物共有的特点,则该特点是( )
A.卵生
B.用肺呼吸
C.体温恒定
D.都有脊柱
5、下图表示“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实验结果。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每次实验前应使小鼠处于饥饿状态
B.随着尝试次数增加,小鼠找到食物所需时间变短
C.小鼠走迷宫行为与学习有关,与遗传物质无关
D.如果用蚯蚓进行相同实验,找到食物的时间更长
6、下列有关动物社会行为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群体内各成员之间一般都有明确的分工
B.群体内常进行一定的信息交流
C.群体内个体聚集在一起生活
D.群体内雄性个体之间不会相互攻击
7、生物的分类单位由小到大依次是( )
A.门、 纲、 目、 科、 属、 种、 界
B.种、 属、 科、 门、 纲、 目、 界
C.种、 科、 属、 目、 纲、 门、 界
D.种、 属、 科、 目、 纲、 门、 界
8、海生毛虫身体分节,靠疣足辅助运动,该动物属于( )
A.节肢动物
B.环节动物
C.线形动物
D.扁形动物
9、下列表示骨、关节和肌肉关系正确的模式图是( )
A.
B.
C.
D.
10、生活在土壤中的蚯蚓是一种典型的环节动物,具有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净化环境等多种作用。下列哪项不是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
A.神经系统趋于完善
B.由许多形态相似的体节
C.有口有肛门
D.都是寄生的
11、为了减少环境污染,某地市政府决定采用生物方法,对农村粪尿进行无害化发酵处理,生产清洁能源。生产沼气你建议选用下列哪种生物( )
A.黄曲霉
B.酵母菌
C.甲烷菌
D.大肠杆菌噬菌体
12、“五爪金龙”是民间的称呼,它的真名是圆鼻巨蜥,属于一种大体格的蜥蜴。今年7月16日,圆鼻巨蜥时隔十年再次现身云南龙陵县。当地的一名村干部,在巡山时发现石缝中蹿出了一个大蜥蜴,四肢强壮而有力,他连忙用手机监测记录其行踪,这才让“五爪金龙”重新进入大家的视野当中。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比较法
D.调查法
13、下列对排尿的生理意义的表述错误的是( )
A.排出人体的大部分代谢废物
B.调节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C.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D.调节脂肪和葡萄糖的平衡
14、下列关于叶片上气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气孔缩小
B.上表皮气孔多,下表皮气孔少
C.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时,气孔张开
D.气孔的开闭受光照影响
15、海南疣螈(如图)是海南特有的唯一有尾两栖类动物,下列关于该动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殖方式是卵生
B.不能自由运动
C.生殖过程脱离了水
D.体表有厚厚的甲
16、煤气中毒时,一氧化碳进入血液后,随血液循环首先会进入心脏的( )
A.左心房
B.右心房
C.左心室
D.右心室
17、含钾的无机盐促进淀粉的形成与运输,若对下列植物施肥,应适当增加含钾无机盐的是( )
A.地瓜
B.白菜
C.菊花
D.苹果
18、寿春中学运动会于11月在本市运动场举行,这一活动促进了我校全体学生体育锻炼的开展,增强了体质,锻炼了意志。人的运动系统是由哪些部分组成( )
①皮肤
②骨骼肌
③骨
④骨连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9、中华蛩蠊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它的发现填补了我国蛩蠊目昆虫的空白;其身体细长,没有翅,身体和附肢分节(如图)。据此推测中华蛩蠊属于( )
A.扁形动物
B.线形动物
C.环节动物
D.节肢动物
20、骨骼肌是运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运动强度会影响骨骼肌的结构和功能。为探究不同运动强度对机体骨骼肌的影响,研究人员选用大鼠进行实验,并绘制了统计图(如图); 另有研究表明,中等运动强度骨骼肌细胞中线粒体数量最多。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至少两组骨骼肌收缩牵拉骨才能产生运动
B.关节是由关节囊、关节软骨和关节腔组成
C.不同运动强度下骨骼肌中毛细血管开放数量均比自然状态高
D.中等运动强度骨骼肌细胞的呼吸作用强,可释放更多的能量
21、请运用你所学到的知识,解释为什么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最主要的场所?
22、下图为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图,请据图回答:
(1)植物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细菌、真菌是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
(2)箭头1所示的过程是: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_____,将摄取的有机物转化为_______________.箭头2所示的过程是:动物的遗体或粪便经过______________的分解后,产生二氧化碳、无机盐均可被_______________利用。由上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3)如果某种动物因缺少天敌而数量过多,会对生态系统造成怎样的影响?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____、____是真正适应陆地环境的脊椎动物。
24、每个分类单位中,生物的数量都有所不同。在不同的分类单位中,生物种类最少的是 _________。
25、鱼类体表常常被有______,用____呼吸,通过_____________的摆动和______的协调作用游泳。
26、经过人工改造的生态系统往往是不稳定,这类生态系统的平衡需要 来维持。
27、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体表覆盖______,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28、动物的运动,有利于动物个体的___________和种族的繁衍,从而提高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运动需要消耗能量,能量是肌细胞通过呼吸作用分解________(有机物或无机物)所释放的。
29、如图是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鼠与猫头鹰的关系是_________.
(2)该食物网中的所有生物的能量最终来自_________.
(3)如果该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汞的污染,则图中_________体内重金属汞的含量最高.
(4)除了图中所示的成分外,该生态系统还应有_________和阳光、水等非生物部分.
(5)图中最高等的动物是_________,其体温恒定,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强.
30、请据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此图中的生产者是____________,消费者中草食性动物是_________,肉食性动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此图中食物链有_______条,它们相互连接构成了________________。
(3)此图中最长的食物链为____________________ 。
(4)在 的组成中,动物一方面以植物和其他动物为食,同时也会成为其他动物的食物,是 结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5)图中没有表示出的生物还有 。
(6)由于人们围捕狐狸,使野兔和老鼠的数量____________,导致植被退化。由此可见,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之间存在着 、 的关系。
31、无脊椎动物与所属类群特征
32、妈妈去菜市场买鱼,在许多已死的鱼中,她可迅速根据鳃丝的颜色判断鱼是否新鲜。(____)
33、蜜蜂的足上有适于采集花粉的花粉筐,并以花粉酿蜜作为食物,有的植物的花能产生大量的花粉,并借助一定的形态结构吸引蜜蜂为传粉。这些事实说明:
(1)蜜蜂能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______。
(2)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________和_______的关系。
(3)在生态系统中,植物是_____者,蜜蜂是_____者。
(4)有的动物如________对植物生活也会造成不良影响。
34、下面是与生殖发育有关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是家蚕的发育过程,它的发育依次要经过卵、幼虫、______、成虫四个时期,而且幼虫与成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像这样的变态发育过程称为_________。
(2)乙、丙两图所示结构反映了两种生殖方式,分别是____和____;在乙结构中,鸡卵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是[3]____;在丙结构中,胎儿发育的场所是[e]______;胎儿发育成熟后,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的阴道产出,这个过程叫做_____。
(3)图丁表示青蛙个体发育过程,它的起点是[1]____,其幼体蝌蚪有尾,用___呼吸,只能生活在水中;随着发育的进行,形成了能与空气进行气体交换的_____,发育为能在陆地生活的成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