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年山西忻州初二下学期一检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面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527日上午11点,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并顺利完成了测量任务。②但是要想知道珠峰的精确“身高”,还需要大量繁复的后期工作。③测量数据的计算工作由自然资源部大地测量数据处理中心承担。④数据处理工作人员将通过大约2个月左右的时间计算出珠峰高程的初步结果。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xǐng怀(miǎn) 挑拨离jiàn然而止(jiá

    B.水(猎(shòu词夺理(qiáng)   安营寨(zhā

    C.缈(piāo) 蒹jiā) 阳奉阴wéi) 络不绝(

    D.死(pián默(jiān)   雾ǎi)   挑拨离jiàn

  • 3、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然(yǎn) 篷(ruò)   力(mèi) 器(mǐn)

    B.窕(yòu) 垂(tiáo) 造(zhí)   蒹(jiā)

    C.(qiú) 溯(huí)   悄(chuàng) 鸠()

    D.然(huò) 然() 文(zhuàn) 菜(xìnɡ)

  • 4、对下面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对偶)

    B.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比喻)

    C.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反问)

    D.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借代)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以肖像描写表现了卖炭翁烧炭艰辛、生活艰苦。

    B.“文书”是公文,“敕”指皇帝的命令,“文书”和“敕”表现了宫使的狐假虎威、巧取豪夺。

    C.诗中“牛困人饥”与“翩翩两骑”形成鲜明对比,突出表现了劳动者与宫使境遇的悬殊。

    D.全诗记述了卖炭翁烧炭、运炭和卖炭的经过,刻画了卖炭翁饱受压榨、欺凌但敢于反抗的人物形象。

    【2】这首叙事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_______________,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2)所谓伊人,______________。(《蒹葭》)

    (3)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怒而飞,___________________。(《北冥有鱼》)

    (5)______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6)________________,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7)默写《题破山寺后禅院》颔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名著阅读

    1《傅雷家书》被称为“苦心孤诣教子篇”,傅雷教育儿子_______(姓名)胜不骄、败不馁,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誉荣辱感。做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2傅雷写第一封家书的主要目的是(   )

    A.告之家里近期生活工作情况 B.劝慰儿子正确对待情绪消沉

    C.提醒儿子加强音乐方面学习 D.表达对儿子严厉管教的歉意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和”字属于通俗字体,本来应是清末名人翁同龢的那个“龢”字,这个字极妙:左边是一间屋子,里面悬有三口编钟——古来“三”即代表多也,所以那是一组编钟“象形”而不是“三张嘴”,因为下面是一个排箫:这分明表示音乐合奏——合奏第一原则就是“和”音,此古圣人之妙思也。没有“和”的滋养,就没有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没有“和”的润泽,就没有中华文明的生生不息。

    (材料二) 600多年前,郑和受命出使西洋,足迹遍及30多个国家和地区。明朝初期的中国,是综合国力位居世界前列的强国。但是,与地理大发现时期欧洲国家的殖民政策不同,郑和船队始终奉行“共享太平之福”的宗旨,尊重当地习惯,平等开展多边贸易,把中国在建筑、绘画、雕刻、服饰领域的精湛技术带入亚非国家,促进了中外文化的双向交流和共同进步。作为“和平使者”,郑和下西洋的“和平之旅”永载史册。

    (材料三) 明朝洪武年间,缅甸与百夷(今缅甸北部)交战,明太祖未发一兵,派李思聪、钱古训二人劝和。二人先奉劝缅甸“两国之民居处虽分,惟存关市之讥。是其和也,其或纷争不已,天将昭鉴福善祸淫”,又告诫百夷“莫如守全,以图绵长,不亦美乎”。双方领会到启动战端于人于己均不利,最终罢战息兵。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以上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

    A.“和”的思想,常用于调和人际关系,解决纠纷,可以概括为一句俗语,即“和为贵”。

    B.“和而不同”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命题之一,也是一种对待世界的哲学态度。

    C.人们在生活中,大都将“和为贵”中的“和”理解为“和睦”“和气”“和为上”等。

    D.在学习中,时常会有观点的交锋,有些同学会恶语伤人,这就是“和而不同”的现象。

    2阅读材料二,请简要说说“和平使者”郑和下西洋的“和平之旅”的重要意义。

    3如何让更多人接受“以和为贵”?请结合材料谈谈自己的理解。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在人生旅途中,你一定遇到过不少的人,他们给了你帮助、鼓励、指引、鞭策、信心……你因此而幸福。其实,又岂止是某人,甚至一处风景,一朵花,一本书……也可能给你带去满满的幸福。用文字写下来吧,写下你跟他(她、它)遇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充盈着你的幸福。

    请以“有幸遇到你”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不少于600字;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及人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