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年四川遂宁初二下学期二检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声/   行辈/日千里 挑拨离/亲密无

    B.择/别   失/声匿迹 不修边/名其实

    C.裂/甲   貌/辅相成 词夺理/差人意

    D./招   狡/明是非 不经心/条斯理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晦暗 告戒 熙熙然 接踵而至 前呼后涌

    B.污蔑 狡辩 马前卒 不知所措 不修边幅

    C.浮燥 擦拭 暖融融 相辅相成 自园其说

    D.帷幕 缄默 翩翩然 人情事故 安营扎寨

  • 3、下列修改病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学校曾三令五申多次强调,必须把手机进课堂当作一项长期任务常抓不懈。修改:学校曾三令五申多次强调,必须把禁止手机进课堂当作一项长期任务常抓不懈。

    B.文物的资产化之路,必须本着“保护第一”为原则,方能守得中华文物的周全与安宁。修改:文物的资产化之路,必须本着“保护第一”的原则,方能守得中华文物的周全与安宁。

    C.几年来,他无时无刻不忘整理、搜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修改:几年来,他无时无刻不在整理、搜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

    D.通过每一位同学的不懈努力下,我们班终于在期末被评为“文明班级体”的称号。修改:在每一位同学的不懈努力下,我们班终于在期末被评为“文明班级体”的称号。

  •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他的诗写得酣畅淋漓,感情勃发,很容易引发读者的共鸣。

    B.作为伟大时代的共和国公民,在改革创新中,我们应争做马前卒,杜绝马后炮。

    C.心远地自偏,我这顶楼的迷你园景就是我的世外桃源了。

    D.许多孩子刚摆脱尿布就开始摆弄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其热衷程度令人叹为观止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各题。

    书愤其(一)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1下列对诗歌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项是( )

    A. 诗题中“书”是书写的意思,“书愤”即抒发内心的愤郁之情。

    B. “中原北望气如山”意即北望中原,收复故土的豪情壮志坚定如山。

    C. “塞上长城”比喻能捍卫国家安全的人物:“空自许”意即不认为自己是这种人物。

    D. “出师”指诸葛亮的《出师表》,“伯仲”本指兄弟,这里指可以相比。

    2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项是( )

    A. 全诗共分两层,前四句是回顾往事,表现青壮年时期的抗敌豪情和战斗经历:后

    B. 第二联写自己亲临抗金前线的值得纪念的往事,字句里充满了战斗的豪情,又含有激愤和辛酸。

    C. “千载谁堪伯仲间”既称赞诸葛亮无人可及,又表现了渴望效法诸葛亮干一番“北定中原”的大业的愿望。

    D. 全诗感情沉郁,气韵雄厚,与李白的诗风相近。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请根据提示填写相应的古诗文。

    (1)《谐》之言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击三千里……”(《北冥有鱼》)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然后知困。(《虽有佳肴》)

    (3)唇焦口燥呼不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曲径通幽处,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寂寞沙洲冷。(《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

    (7)___________________,骈死于槽枥之间。

    (8)自经丧乱少睡眠,_____________________

    (9)《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有异曲同工之妙。

    (10)《送友人》借马鸣来表达悠悠的别离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后面小题

    (1)《傅雷家书》中,傅雷与儿子___(姓名)论及艺术家的修养时,提到“___”是第一把艺术的钥匙,是做人的根本,必须从小培养。 

    (2)《___________》为我们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有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也要为王子祝福的小美人鱼;也有历经千辛万苦、重重磨难之后变成白天鹅的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文,根据要求回答后面问题。

    冰雪精灵——雾凇

    ①如果说冰雪是冬天的信使,那么雾凇一定是信使的精灵。

    ②“寒江晓雾,正冰天、树树松花云叠。昨夜飞琼千万缕,谁剪条条晴雪?冰羽晶莹,霓装窃窕,欲舞高寒阙。烟波照影,翩翩思与谁约?”

    ③从古至今、赞美雾凇的诗词太多了,但好像千言万语都无法描述那种通透灵动的美。它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更是天地间的造化,是可遇不可求的上天的赠予。

    ④雾凇非冰非雪,是冬季低温环境中,空气中水汽直接凝华或者是无数0℃以下的过冷雾滴随风在树枝等物体上不断积聚冻黏的结果,表现为白色不透明的冰品沉积物。

    ⑤形成雾凇的气象条件非常苛刻,要求冬季寒冷漫长,而且空气中水汽充足。其次,雾凇的形成要求天晴少云,静风或是风速很小。冬季,空中的云像是大地的一床被子,夜间有云时,削弱了向外的长波辐射,使地面气温降低较慢,昼夜温差相对较小,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就不会凝结。若是掀掉了这床被子,热量就更多地散发出去,使得地面温度降低,为水汽的凝结提供了必要条件。大风是雾凇形成过程中的天敌,它总能把形成过程中结构松散的冰晶吹散,即使簇拥在一起的雾凇也会被吹得无影无踪,微风或静风条件为水汽凝结凝华成雾凇提供保障。

    ⑥雾凇形状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过冷雾滴碰到冷的地面物体后迅速冻结成粒状的小冰块,叫粒状雾凇(或硬凇),它的结构较紧密;另一种是由雾滴蒸发时产生的水汽凝华而形成的晶状雾凇(或软凇),结构较松散,稍有震动就会脱落。

    ⑦由于雾凇中雾滴与雾滴间空隙很多,不仅看起来轻盈洁白,附着在树木上,宛如琼树银花,清秀雅致,也具有很多内在的优秀品质。人们在观赏玉树琼花般的吉林雾凇时,都会感到空气格外清新舒爽、滋润肺腑,这是因为雾凇篷松的结构能够吸附大量空气中的污染颗粒,是空气的天然“净化器”。

    ⑧雾凇是天然的“负氧离子发生器”,在有雾凇时,负氧离子增多。据测,吉林松花江畔在有雾凇时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可这上千至数千个,比没有雾凇时的负氧离子数量多5倍以上。

    ⑨此外,雾凇还是环境的天然“消毒器”。雾凇由于具有浓厚、结构疏松、密度小、空隙度高的特点,对音波反射率很低,能吸收和容纳大量音波。在形成雾凇的成排密集的树林里感到幽静,就是这个道理。

    ⑩“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雾凇是大自然不可多得的馈赠,就像人生一样,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觅得良机,才会成就一场繁华。

    (选自《气象和识》2018年第2路。作者张敏,有改动)

    1第⑥段使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各有何作用?

    2选文从雾凇外表的______美说到雾凇形成的条件,再说到雾凇内在的______,运用了______说明顺序。

    3选出下面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 第②段引用古诗目的是为了引出要说明的对象冰雪精灵——雾凇。

    B. 雾松之所以是空气的天然“净化器”,是因为它蓬松的结构能够吸附大量空气中的污染颗粒。

    C. 第⑧段采用了举例子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了雾凇是天然的“负氧离子发生器”。

    D. 雾凇形成的气象条件非常苛刻,“苛刻”在一是要求冬季寒冷漫长,二是空气中水汽充足。

    4请用平实的语言概述雾凇在改善环境方面的作用。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文题(1)题目:镌刻在_____________的约定

    作文要求:(1)若选择文题1,需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2)表达真情实感;(3)文体不限,诗歌除外:(4)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5)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6)不少于55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