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年云南文山州初一下学期一检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骨碌       殷红       酣然入梦       鞠躬尽瘁

    B.滞笨       塌败       目不窥园       历尽心血

    C.愧怍       震悚       深不可恻       苛绢杂税

    D.取缔       镶嵌       妇嬬皆知       群蚁排衙

  • 2、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爱莲说》的作者是北宋的哲学家周敦颐。

    B.《木兰诗》选自南北朝时的郭茂倩编著的《乐府诗集》。

    C.《卖油翁》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D.《河中石兽》选自清代文学家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

  •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卿今当涂掌事(当道,当权)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研究儒家经典)

    C.鲁肃过寻阳(才)

    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知晓事情)

  • 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A.窗(xián)               样(mó)             (kàn)               毛骨然(sǒng)

    B.踉(qiàng)             头(càn)             (niàng)             忧心忡(zhōng)

    C.星宿(xiù)                 (qì)               (miè)               卧龙(qiú)

    D.可(hán)               偻(yǔ)               着(zuàn)               十寒(bào)

  • 5、下列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有仙则 B. C.可远而不可亵玩焉 D.苔痕绿

  •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项是( )

    A.你若是万一脆弱的不行了,请选好哭泣的对象,不要随便借肩膀和胸膛。

    B.通过一些优秀文化节目的影像化展示,铺展出中华民族一幅幅迷人的历史文化图景。

    C.在这场激烈的城市文化品牌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是勇气不足和谋略不当。

    D.青春往往伴随着成长的痛苦。每个初中生都将经历并体验着这样一种人生难以避免的过程。

  • 7、罗贯中具有深厚的语言功力,《西游记》故事情节一波三折,人物形象鲜明,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名著阅读课上同学们争先恐后,交流《西游记》中的有关人物、情节、文学常识。下列是林霏同学的发言内容,其中有误的一项是( )

    A.《西游记》是一部长篇章回体神魔小说,它是明代文学家吴承恩在唐贞观年间玄奘远出西域取经的民间故事基础上整理加工而成的。

    B.唐僧一路上先后分别在五行山下救出孙悟空,高老庄收猪悟能,鹰愁涧收白龙马,流沙河收沙悟净。

    C.白骨精先后三次分别变作美女、老妇、老翁来哄骗唐僧,皆被悟空一一识破。

    D.孙悟空取经之初意志不很坚定,曾两次返回花果山。一是唐僧埋怨悟空残害生灵,悟空逃回花果山,经观音菩萨相助重回唐僧身边,菩萨赠唐僧紧箍咒;二是悟空三打白骨精,唐僧埋怨悟空乱杀无辜,悟空一气返回花果山,后唐僧宝象国遇难,八戒用激将法请出悟空。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夏日赏荷

    李盛仙

    余忆年少时,住西湖。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少时,雨过天晴,波澜不惊,湖天一色。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李太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余以为妙绝。

    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1)不不枝 (2)亭亭净

    (3)湖赏荷 (4)荷花雨所洗

    2用/给下面句子标朗读停顿。(标一处)

    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

    3翻译下列句子。

    (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余以为妙绝。

    4(甲)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最能概括莲花的品质,全文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乙)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最能概括荷花的外形,文章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9、根据课文或要求默写。

    (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________

    A.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骆城。

    B.夜澜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C.旦辞爷娘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

    D.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E.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朗西。

    F.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2)根据课本,在横线上填入名句。(六题只选四题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______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春夜洛城闻笛》)

    ____________________,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④草树知春不久归,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晚春》

    ____________________,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⑥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3)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所学过的古诗名句。

    ①古诗中有许多表现战争惨烈的句子,《木兰诗》中就有这样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描写木兰从军后艰苦的战地生活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0、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寄厚味于淡泊

    高秀芹

    ①如今已快到杖朝之年的袁行霈先生,却越来越有活力。从当年那位英俊温和的北大学生,到“文革”时期那位信念坚定的“白专典型”,再到之后凤凰涅槃的北大著名教授、著名古典文学专家、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学研究》年刊主编、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他对学术的敬畏一直有增无减。如今看着袁先生依然在学术前线冲锋陷阵,不禁为之赞叹,近年来他还主持了博鳌亚洲论坛——传统智慧与力量:对话亚洲文化分论坛。最近,历时将近7年、由袁先生主编、近千名专家学者及多位编审共同合作完成的《中国文化地域通览》出版发行,填补了中国地域文化研究上的空白。此消息一出,不禁让我再次对袁先生的敬佩更加一层,还让我回忆起曾经与袁先生之间许多有趣又温暖的事情。

    ②我结识袁先生,则因为我曾经扮演过的我一生中仅有一次的一个角色——保镖。那是1998年,我刚到出版社不久,袁先生到出版社来取稿费,具体数目记不清了,估计万元左右,这在当时已是不小的数目了。袁先生要拿着出版社的支票,到海淀南大街中国工商银行取钱,然后再把钱存到校内的银行。从北京大学东门到南门外的路虽然不太远,但是中间要穿过乱七八糟的小马路。当时北大周围还没改造,环境有些繁乱,一介书生揣着这么多钱,当时的文史编辑部主任乔征胜老师有点不放心,叫我护送袁先生去银行。

    ③那是我第一次跟袁先生这么近地走在一起,他身材挺拔,步履轻盈,说话轻柔,音色优美,我们一路边走边说,不知不觉就到了银行,我光荣而不艰巨地出色完成了“保镖”的任务。没想到,很多天过后,我意外地收到了袁行霈先生的邀请,只为了答谢,这让我十分感动,也因为那次“家宴”,我得以有更多机会走近这位学界泰斗。

    ④许多年过去了,如今,袁先生的声望越来越大,但对于先生来说,除了书越来越多,其他并没有改变,他还住在原来的房子里,还喜欢坐在原来的沙发上,还会一如既往地大声笑,还一如既往地俊朗着。我们从来看不到袁先生的忙乱,尽管他有那么多的事情。他永远那么从容自如,因为他的生活里有诗有画有他的陶渊明研究,这一切带给他精神的满足,让他远离物欲。我惊异于袁先生的唯美和优雅,也尊重袁先生的洁净和超然,所以凡俗之事我一概不敢惊扰先生,只有自己出版了好书或者做了有价值的事情,才敢去先生那里汇报。先生看到我带去的书总是很宽厚地褒扬,有时善意的注视和温暖的鼓励比鞭策和批评还有力量,我在袁先生那里获得的就是这种温润涵养却有立场的力量。

    ⑤对于向学之人,先生总是鼓励的(甲)对于学问之道,先生有自己的见解。早在1978年,他就曾在《光明日报》发表《“纵通”与“横通”》一文,提出独到的学术研究方法和学术境界。后来他说(乙)学问的气象,如释迦之说法,霁月之在天,庄严恢宏,清远雅正。不强服人而人自服,毋庸标榜而下自成蹊(丙)先生认为具有大家气象的学者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丁)他们的学术格局和视野开阔,能够左右逢源,游刃有余,处处显示出总揽全局的能力;他们的学问都具有开山之功,开拓新领域,建立新学科,发凡起例,垂范后学;他们都是学问和道德并重,用正直、诚实、刚强成其宽容、独立之气象。

    ⑥先生谈诗论道,能书善咏,他追求的是一种诗意的人生,听着西方古典音乐,临摹观望二王颜柳之书法,极高妙而近乎忘我,他把书法和音乐之享受,有形和无形合二为一,打通古今艺术形式,获得全方位的艺术享受。此时的先生是幸福的,青山历历,峰峦自见,风行水上,自然成文,老友陶渊明潜而入,缀句成诗。美的,诗意的,幸福的人生;谦谨,高洁,优雅的人,正所谓:觑神佛如蝼蚁,寄厚味于淡泊。这就是我眼中的袁行霈先生。

    (注释)①杖朝之年:年龄的代称,指男子80岁,意思是年过八十就可以允许撑着拐杖入朝。出自《礼记·工制》:“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八十杖于朝。”

    1依次填入文章第⑤段甲、乙、丙、丁四处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

     

    A

    :“

    。”

    B

    ,“

    ”。

    C

    ,“

    ”。

    D

    :“

    。”

     

     

    A.A B.B C.C D.D

    2从全文看,第①段划线句有什么作用?

    3结合文章第④段,谈一谈作者眼中的袁行霈有哪些内在品质。

    4请根据文中袁行霈先生的观点,简要概括“大家气象的学者”具有哪些特点。

  • 11、课内精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后,回答下列问题。

    其实最折磨人的就是这段过程了。随着一声巨响,你会感到突然一减速;引导伞一开,使劲一提,这个劲很大,会把人吓一跳;减速伞一开,又往那边一拽;主伞开时又把你拉到另一边。每次力量都相当重,飞船晃荡得很厉害。让人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我后来问过俄罗斯的航天员,他们从不给新航天员讲这个过程,担心新手们害怕。我回来却讲了,每一个步骤都给"神六"和"神七"的战友讲了,让他们有思想准备,并告诉他们不用紧张,很正常。

    我们航天员是很重视这段过程的:伞开得好等于安全有保障,至少保证生命无虞。所以我被七七八八地拽了一通,平稳之后我心里却真是踏实--数据出来了,速度控制在规定范围内。我知道,这伞肯定是开好了!

    离地面5公里的时候,飞船抛掉防热大底,露出缓冲发动机。同时主伞也有一个动作,它这时变成双吊,飞船被摆正了,在风中晃悠着落向地面。

    飞船离地面1.2米,缓冲发动机点火。接着飞船"嗵"的一下落地了。

    我感觉落地很重,飞船弹了起来。在它第二次落地时,我迅速按下了切伞开关。 飞船停住了。此时是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

    那一刻四周寂静无声,舷窗黑乎乎的,看不到外面的任何景象。

    过了几分钟,我隐约听到外面喊叫的声音,手电的光束从舷窗上模糊的透进来。我知道:他们找到飞船了,外面来人了!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2结合选文内容,说说选文中“这段过程”具体指什么。

    3俄罗斯航天员为什么不给新航天员讲“这个过程”?“我”回来后为什么却讲了?

五、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作文

    等待一株小草的绽放,是等待一个顽强的生命;等待一株花儿的绽放,是等待一个美丽的奇迹;等待自己,等待他人,等待生命之花的绽放……世间万物都需要等待一段时间,等待使生命更美丽。

    请以“等待绽放”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2)感情真挚,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