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年安徽马鞍山初一下学期一检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卖油翁》选自《归田录》,作者是欧阳修,号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B. 《阿长与<山海经>》出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表达出鲁迅对阿长的怀念之情。

    C. 《木兰诗》出自北宋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它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

    D. 《孙权劝学》节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 2、下列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县将举办首届“翰墨飘香”全民书法大赛,展示全民学习书法的成果。

    B.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

    C.只有对老师所提的问题理解到位,就能回答得清楚明了。

    D.杨绛先生将全部稿费和版税,捐赠给母校清华大学,设立了“好读书”奖学金。

  • 3、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mǎo1uò   xiè   为人知xiān

    B.   宗 庸置疑

    C.零零1īng 1īng 1eí   jùn   忧心忡忡chōng chōng

    D.wéi 猥琐wěi suǒ   càn 不绝如

  • 4、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拟人)

    B.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比喻)

    C.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反复)

    D.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设问)

  • 5、下列选项中短语结构类型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文化教育   调查研究   光辉灿烂   热烈欢迎

    B.生日礼物   庄严肃穆   一泓清泉   独立思考

    C.觉悟提高   思想解放   阳光灿烂   心情舒畅

    D.欣赏影片   出现故障   历史悠久   恢复平静

  • 6、下列句子中引号作用不同类的一项是(     )

    A.幸亏有一位老先生愿把自己降格为“货”,让老王运送。

    B.老王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

    C.“文化大革命”开始,默存不知怎么的—条腿走不得路了。

    D.那时候他“脑袋慢”,“没绕过来”,“晚了一步”,就“进不去了”。

  • 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莫言写了大约16万字左右的书。

    B. 为了防止不再发生安全事故,学校加强了安全保卫工作。

    C. 夏天的水车博览园是一个旅游的好地方。

    D. 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学校丰富了“诵经典,闻书香”的活动。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文中谈到“诸葛庐”“子云亭”其目的是什么?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9、古诗文名句填空。

    ①独坐幽篁里,________。(王维《竹里馆》)

    ②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韩愈《晚春》)

    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④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

    ________,闲敲棋子落灯花。(赵师秀《约客》)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0、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下列小题。

    辨出好音乐靠的不是耳朵

    ①我们如何评判古典音乐艺术家呢?所有的音乐发烧友一致认为,当然是声音说了算。著名艺术家的弹奏水平,可不是摆出夸张的动作和做些滑稽的模仿就可以学来的!然而,真是这样吗?

    ②美国心理学家蔡佳蓉博士是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管理与创意系的讲师,她想把这个问题弄个水落石出,而她自己就是一位专业的钢琴演奏家。她对古典音乐国际大赛的评奖标准很感兴趣,这些国际大赛通常也是那些年轻的独奏钢琴家飞黄腾达的起点。在2013 年4月19日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报》上的一篇论文中,她挑战了世人笃信的一条真理——在这些享有盛誉和令人生畏的音乐大赛中,声音是唯一的判断标准。

    ③为了支持自己的猜想,她收集了10次最负盛名的音乐大赛的决赛录像,比如荷兰李斯特国际钢琴比赛。然后,她让一个由古典音乐门外汉组成的点评组来预测在每次大赛中哪三位决赛选手会摘得桂冠。为了给选手的演奏水平打分,这些临时评委有一些收听了录音,有一些则观看了无声录像。结果又如何呢?如果这些实验参与者相信古典概型,他们至少有 1/3 的机会蒙对。然而那些收听录音的人答对的概率只有 25.5%。相反的,那些很可怜只能看一看无声录像的实验参与者猜对优胜者的概率竟然超过了一半(52.2%)。在第二次测试中,蔡佳蓉博士向她的“小白鼠”展示了有声录像。巨大的惊喜在等待着他们:预测的准确率提高到了35.4%(或者说几乎相当于古典概型),这样的话,相对于那些只看到图像听不见声音的人来说,音乐对准确判断而言只是一块鸡肋——我们当然有理由反驳说这些门外汉的耳朵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怎么可能准确评价这些高水准的演奏呢。因此,蔡佳蓉博士又召集了将近150位专业音乐家来重做实验。业余的请下台,让专业的上场。这回,他们能看出点儿门道来了,不,是听出点儿门道。然而,实验结果是:这简直就是专家们的一场灾难。他们不仅完全复制了之前业余选手们的预测结果,而且每次的准确率比业余的还要差!旋律对他们来说,跟其他人一样,对音乐比赛而言,完全是多此一举。

    ④很显然,这个实验突出展示了评委们在演奏者发出的视觉信息前的脆弱权威。在最后一个系列的测试中,实验参与者只能看到独奏者的黑白轮廓。蔡佳蓉指出,竞赛的优胜者很多时候是那些演奏姿态中透露出激情和创造力,且看起来对演奏十分投入的人……好的音乐家当然是好,好的演员才更佳。

    1蔡佳蓉博士想把什么问题弄个水落石出?( )

    A.古典音乐国际大赛由谁来评判。

    B.声音是古典音乐演奏水平的唯一判断标准。

    C.声音是否是评判古典音乐演奏水平的唯一标准。

    D.演奏姿态才是古典音乐演奏水平的判断标准。

    2对古典音乐大赛获奖结果的猜测,蔡博士通过前两次实验后得到了什么结论 ?( )

    A.看无声录像的实验者猜对比赛结果的概率比仅收听比赛录音的高。

    B.看无声录像的实验者猜对比赛结果的概率比看有声录像的高。

    C.专业音乐家复制了业余选手的预测结果。

    D.专业音乐家预测的结果比业余的还要差。

    3通过蔡博士的这个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哪一项结论( )

    A.著名的青年钢琴演奏家郎朗是通过夸张的动作和激情的姿态赢得全世界的认可的。

    B.最负盛名的音乐大赛完全没有必要邀请专业评委批判。

    C.那些年轻时就能飞黄腾达的独奏钢琴家,通常都是极富表演激情的好演员。

    D.参加古典音乐大赛,选手们只用寄出演奏录音就足够了。

  • 11、阅读陈志江《温暖的记忆》,完成后面小题

    ①雪是从年三十晚上开始下的。我和妻乘坐的大巴车一路慢行,回乡者一个个都在各自的城市站点下车了,等到了我们所在的县城的车站时,车上就剩我们俩了。

    ②那时已经是凌晨时分,劳碌了一年的人们此时早已进入梦乡,偶尔,未眠者燃放的焰火一遍遍腾空而起,灿烂的焰火与漫天的飞雪映照在一起,引发人无限的遐思。

    ③我们下车时,偌大的车站已是空无一人。正想走着回去,只见车站广场的边上,有一个人披着雨衣,顶着大雪,俯着身子,吃力地推着一辆三轮车向我们走来。

    ④蹬三轮车的怎么这么晚了还没回家?

    ⑤诧异间,那人已到眼前,把雨衣的帽子搬了下来。我这才看清楚,那是一个五十多岁的女人,岁月的风霜在她的脸上已刻下明显的痕迹。她对我们憨憨地笑了起来:“走,我送你们回去,你们可是我最后一批客人啦。”

    ⑥一路上我们攀谈起来。她说她是晚上8点多出来的,已经在风雪中忙活了近5个小时。

    ⑦“都已经是大年初一了,怎么不在家团圆?家人呢?”

    ⑧“儿子和他爸在北京打工,他们没买上票,说是初二到家,迟就迟两天吧,没事!”那女人还是憨憨地笑着。

    ⑨“还有一个闺女,在南京上大学,今年大三了,寒假在那儿做家教,人家小孩不让走,硬是把她留下来过年。她打电话说要回来照顾我,我没让,我身体好着呢。我婆婆八十多了,平日里我一边蹬三轮,一边在家服侍她,今天一天我就挣了将近两百块!

    ⑩“晚上吃完晚饭,本想歇歇,我一看雪下大了,车站连夜回来的人又多,出租车、三轮车都很少,人家肯定急着回家,哪个家里不盼啊。反正他爸他们也没回来,干脆就到车站搭客了,和人拉拉家常,心里挺敞亮的。”

    ⑪那女人一口气跟我俩讲了许多,脸上依然堆着笑,言语间满是开朗豁达。下车的时候,她只收了我们两块钱,我们要多给,她坚决不要,说她好腿好脚,挣钱的机会多着呢,大过年的,不能多收人钱。临走前,还送给我俩一大堆祝福的话。几天后的一个傍晚,我们夫妻俩从小区门口坐上了一辆三轮车,去参加一个宴会。巧的是,半路上又碰到了年三十夜里拉我们回家的那个女人。她正骑着三轮车拉着客人从旁经过,瞧见我们立即热情地打招呼。

    ⑫“你们认识啊?”三轮车车主很是好奇。于是,我们就把大年初一凌晨发生的事讲了一遍。

    ⑬“唉,这个人命苦呢!”

    ⑭三轮车车主的话令我们大吃一惊,细问之下,我们才知道那个女人的不幸家事。

    ⑮原来,八年前大年三十晚上,也是一个大雪天,她的丈夫和儿子在北京打工返乡途中遭遇车祸,双双罹难。儿媳后来带着孙子和人跑了,至今下落不明。后来她一个人靠蹬三轮养家,一边侍奉老婆婆,一边还要供女儿上学。为了女儿不受罪,为了婆婆不伤心,她一直未嫁人。女儿很争气,最终考上了大学,还年年获得奖学金,平时还兼做家教贴补家用。

    ⑯“她心地特善良,搭客从不多收,我们这圈子里的人都知道她不容易,都让着她,尽量让她多挣几个。”

    ⑰“想起来就为她难过,你知道她为什么每年三十都要到车站去搭客,一搭就到深更半夜吗?大伙儿说她每到这个时候就想念那死去的爷儿俩啊……”

    ⑱在我们周围,每天总有一些平凡而动人的故事发生,这些故事穿过城市喧嚣的天空,穿过功利纷争的灵魂,温暖着我们的记忆。

    1文章的题目是“温暖的记忆”。你认为“温暖的记忆”有哪几层含义?

    2分析第②段在文中的作用。

    3分析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有一个人披着雨衣,顶着大雪,俯着身子,吃力地推着一辆三轮车向我们走来。

    4本文与杨绛的《老王》都塑造了蹬三轮车的人物形象,结合全文和链接材料说说两位作者在写作意图上的异同点。

     

    (链接)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五、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题目

    历经多月的战“疫”,新冠肺炎疫情基本得到控制,同学们终于回到了心仪的校园,即将结束愉快的七年级学习之旅。回顾过往,疫情发生以来,从中央到地方、从城市到农村、从单位到个人,14亿中华儿女团结一心、攻坚克难,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履职尽责的奉献精神、同舟共济的团结精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担当精神。除此之外,中国制度、中国速度、中国智慧、中国力量、中国制造等,均让中国人民为之骄傲,并赢得世界舆论的高度评价。作为一名初中生,中国的哪一面或中国精神的哪一点,让你在疫情期间感触最深?对你未来规划影响最大?

    请你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以“点赞中国,未来有我”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表达你的认识与思考,阐述你的行动与规划。

    要求:书写工整规范;自定立意;符合文体;不得套作和抄袭;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