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年安徽马鞍山初一下学期二检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尔辈不能究物理。                                  (纪昀《河中石兽》)

    你们这些人不能探求事物的道理。

    B.濯清涟而不妖。                                    (周敦颐《爱莲说》)

    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

    C.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刘禹锡《陋室铭》)

    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D.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欧阳修《卖油翁》)

    见他射出的箭十分之八九都能中,却微微点了点头。

  •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公亦此自矜/钱覆其口

    B.尝射家圃/乃取一葫芦置

    C.发矢十中八九/以钱覆

    D.自钱孔入,钱不湿/康肃笑遣之

  •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那种无病呻吟的作品,令人深恶痛绝

    B. 我国正在实施的“一带一路”建设举世瞩目,其建设遵循的是共商、共享、共建原则。

    C. “老人摔倒,该不该扶”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争议,少数学生对此却不以为然

    D. 全市中小学生诵读东坡诗文,讲传东坡故事,乐此不疲,让东坡精神撒遍眉州大地。

  • 4、下列对《骆驼祥子》的内容概述不正确的是(     

    A.小福子上吊自杀后,祥子所有的希望都破灭,再也没有了生活的希望。

    B.虎妞知道刘四爷把车厂卖掉后,给了祥子100块钱,买了第一辆新车。

    C.祥子把卖骆驼后剩下的30块钱交给刘四爷保管,希望攒够钱后再买车。

    D.祥子拉曹先生回家,被孙侦探跟踪,最后敲诈了祥子攒的买车钱。

  •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它和《孔雀东南飞》被誉为“乐府双璧”。

    B.《望岳》的作者是被后人称为“诗圣”的杜甫,诗歌中的“岱宗”指华山。

    C.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的范畴,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周敦颐的《爱莲说》。

    D.“卿今当涂掌事”中的“卿”是古代君对臣的爱称;“陈康肃公善射”中的“公”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 6、下列句子的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的心还在喷涌着血液吧,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

    B. 北京国安队在2018赛季中锋芒毕露,连胜强手,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夺得半程冠军。

    C. 我们我们从干校回来,载客三轮车全部取缔了。

    D. 只有从字里行间体会言外之意,读者才能理解在不动声色的表面底下隐藏着的毫不留情的分析。

  • 7、下面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从4月8日零时起,武汉市解除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有序恢复对外交通,离汉人员凭湖北健康码“绿码”安全有序流动。

    B.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我们从中深切领悟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C.为了防止水土不再流失,我们一定要加大植树造林的力度。

    D.美国军舰擅自闯入中国海域,我方对其识别查证,并予以警告驱离。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古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资治通鉴》)

    (乙)为学头脑

    明  王守仁

    先生谓学者曰:“为学须得个头脑,工夫方有着落;纵未能无间舟之有舵,一提便醒。不然,虽从事于学,只做个‘义袭而取’,只是行不著、习不察,非大本、达道也。”又曰:“见得时,横说竖说皆是;若于此处通,彼处不通,只是未见得。”

    (摘自《传习录》)

    注:①头脑:思考与判断能力。②无间:没有距离,指通晓所学知识。③义袭而取:凭偶然的正义行为去获取,这里指偶然的收获。④行不著、习不察:做却不知原委,成了习惯却不明原因。⑤大本、达道:天下的根本和通达的道理。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但当涉猎  _______ (2)见往事_______ (3)舟之有舵_______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 当涉猎 手熟尔

    B. 孤岂欲卿治经博士邪 学须得个头脑

    C. 蒙辞军中多务 徐杓酌油沥之

    D. 复吴下阿蒙 大本、达道也

    3翻译下面语句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4甲文中孙权教吕蒙学习只须“______ ”,乙文中“先生”却教导“学者”学习必须具备“_____”。这两个说法并不矛盾,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9、根据课文内容默写或写出相应作者、诗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____________》)

    ②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

    ③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晚春》)

    _____________________,明月来相照。(______的《竹里馆》)

    ⑤故园东望路漫漫,__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

    _________________,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⑦有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意思相似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0、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解华石

    ①林林在柳树村小学念四年级,学校离家有三四里地,半路上要经过一片人工幼林地,这片幼林被命名为“少年林”,林林每天路过这儿,都要看看和她一起成长的小树。这一天,她这个小值日生打扫完教室,背着书包一蹦一跳地往家里跑,头上用红头绳扎起的两条麻花辨儿,一甩一甩的,就像舞蹈中那个采蘑菇的小姑娘。

    ②快到“少年林”了,林林突然发现,一群羊跑到了“少年林”里。“哎呀,不好!羊在啃小树呢。”林林把书包往地上一,飞一样进“少年林”驱赶羊群。

    ③“是谁放羊不看着,把小树都给祸害了?”林林一边赶羊,一边大声喊着。可是,直到林林把羊全赶出“少年林”,也没见放羊人的人影,林林瞧着那些被羊啃得缺枝少叶的小树,难过极了,嘴里嘟囔着:“这个放羊人真可恨,撒开羊就不管了,我非得告诉林业站的王叔叔处罚他不可。”

    ④这片“少年林”是村里的叔叔、伯伯们带着少先队员精心栽植的,现在个头儿长得几乎和林林一般高了,这些小树是清一色的落叶松,就像学校里上早操的小朋友,齐刷刷地站在离林林上学的路不远的山坡上,现在小树那嫩绿的针叶儿,一撮儿一撮儿地吐了出来,如同一双双绿色的眼晴,向过路的人们微笑着。林业站的王叔叔说:“这林子再有20年就能长成栋梁之材了。”

    ⑤林林越想越难过,她反复数了好几遍,一共损坏了27棵小树,她准备把这一情况报告给王叔叔,可放羊人是谁呢?林林一边想一边看,一眼看见被她驱赶到不远处的羊群里有一头长着长犄角、脖子上用红布条系着一串铜铃的头羊,不由得心里一紧,这是爷爷放的羊呀!他到哪儿去了呢?林林打心眼儿里埋怨起爷爷来……

    ⑥正这会儿,爷爷从山口转出来了,他右腋下央着件薄棉袄,绊绊磕磕地向羊群跑去。林林见了,气呼呼地追上去,从后边一把将爷爷夹着的棉袄拽下来扔在地上,两只手往腰间一叉,站在那里。爷爷没提防,被拽了个趔趄,险些跌倒,他回头一看是林林,就说:“你这孩于,怎么这么大气儿?”林林一见爷爷那模样儿,又生气又想笑。爷爷的脸上、鼻子上、下巴上尽是一块一块的黑灰。

    ⑦“爷,你干什么去了,羊把‘少年林’都啃了。”

    ⑧爷爷忙回身看“少年林”,“哎呀呀,怪爷爷,啃了多少?”

    ⑨“27棵。”林林板着脸回答。

    ⑩爷爷长长地叹了口气说:“林林,咱们先赶着羊回去吧。”

    (11)“爷,你这就想逃掉吗?”

    (12)“那你看还能怎么办呢?”

    (13)“爷,你不是总告诉我要爱护树木吗?以前你看见谁损坏树木总是批评人家,又让人家去林业站赔偿,这回自己损坏了树木就不赔偿了吗?”

    (14)爷爷一边听着孙女的批评,一边拍打着身上的灰尘说:“林林批评得对,爷爷一定注意改正。”爷爷把“改正”两个字说得很重,“走,我们先回家,等会儿去林业站按章赔偿。”

    (15)晚上,林林带着爷爷给的135元钱,去林业站找王叔叔。

    (16)“王叔叔……”

    (17)没等林林把话说出来,王叔叔便问道:“你爷爷在家吗?我正想去找他呢。”

    (18)“在家,爷爷说今儿太累了,等明儿个他来向您作检讨。他的羊群损坏了27棵小树,这是135元钱,作赔偿费。”林林把钱递给王叔叔。

    (19)“林林,你知道爷爷的羊群为什么跑到‘少年林’里去了吗?”

    (20)林林摇头:“不知道,”王叔叔笑起来,拍着林林的肩膀说:“傻丫头,这次不但不能罚你爷爷的钱,我们林业站还要奖励他呢。”

    (21)“还要给奖,为什么?”

    (22)“林林,今天南山有个人在林子边上烧纸,一股风把火刮到林子里去,亏着你爷爷看见把火扑灭了,要不是你爷爷扑救及时,那满山的人工林就全烧掉了。”

    (23)林林听了王叔叔的话,想起了爷爷脸上的黑灰,不由得脸上热辣辣的。林林想了想,觉得135元钱还是要给王叔叔,不管什么原因,27棵小树终归是损坏了,老师说过,一个人的功过不能相抵。林林揉了一下眼睛,诚恳地对王叔叔说:“王叔,那羊是爷爷放的,它们啃坏了树,还是要赔偿的,用这钱去买树苗,再把它们栽上,爷爷说,他还要和我亲自去栽呢!爷爷扑火,那是应尽的义务。”

    (24)林林丢下钱,撒开腿飞快地跑了。

    (25)王叔叔捧着那沓钱追出门去:“林林——林林!”

    (26)但,林林已经跑远了。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林林为“少年林”做了哪些事?_

    2结合语境,品味选文第②段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林林把书包往地上一,飞一样进“少年林”驱赶羊群。________

    3请从描写方法角度赏析选文第⑤段、第⑥段画线的句子。

    (1)不由得心里一紧,这是爷爷放的羊呀!他到哪儿去了呢?林林打心眼儿里埋怨起爷爷。

    (2)爷爷的脸上、鼻子上、下巴上尽是一块一块的黑灰。________

    4请从下面三个选项中选择一个作为选文的标题,并说明理由。( )

    A.爱心好少年 B.少年林 C.以身作则的爷爷________

    5选出对选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 )

    A.第①段总领全文,交代了主人公林林和故事发生的背景,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B.第④段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少年林”生命力的旺盛。

    C.第(25)段中,一个“捧”字不仅形象地表现出钱的零散,还直接表现出王叔叔对爷爷的认可。

    D.本文以第三人称叙事,是全知视角,表现出林林和爷爷对“少年林”的爱护。

    6文章中爷爷为了扑救山火,无暇顾及羊群导致“少年林”被破坏,爷爷是否应该为这件事而赔偿呢?谈谈你对看法。________

  • 11、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回答问题

    炒青菜最难  (苗向东)

    ①画家黄永玉28岁即被安排在中央美术学院教书,院长是徐悲鸿。徐院长提议:所有的教授、讲师都画一画素描。有些老师不高兴,说:“什么话,学生画素描还差不多。”不少教授认为自己应该画宏伟巨作了,对徐院长的提议很不以为然。

    ②一天上人体素描课,徐院长来观摩,他一眼就发现黄永玉画得有些问题,便说:“靠里的脚踝骨比外边的高。”黄永玉一惊,没想到徐院长对素描如此精通,对素描的结构观察如此到位。

    ③休息时徐院长与男模特聊了起来:“老人家,您高寿呀?”“74了。”“噢,以前是做什么的?”“厨子。”“了不起,那您能办什么酒席啊?”老人眼睛一亮,说:“办酒席不难,难的是炒青菜。”“为什么呢?”老人说:“办酒席是花花事,而炒青菜是基本功、真功夫。什么糖醋排骨、红烧鱼、炒鸡丁等,只要别炒过了或炒生了,炒出来味道都不会太离谱。可是炒青菜时,厨师对食材选择、用油和时间的讲究、火候的掌握都很重要。小白菜、菠菜炒不好就有一股泥土味道,而空心菜、蒿子秆弄不好口感就会像麻绳。能炒出一盘好青菜,才是好厨师。”

    ④徐院长一听,肃然起敬地说:“老人家,您说得好呀,炒青菜才是真功夫,这和绘画的素描、速写一样嘛。简直是‘近乎道矣’!”“为什么呢?”徐院长说:“任何画种都要靠素描作为基础。像达·芬奇、米开朗琪罗等艺术家,都是从少年时期开始练素描。通过素描基本功的掌握,锻炼观察力和表达物象的能力。素描负载着全部有价值的艺术信息,也包含创造力。”老人笑了,黄永玉听完后也很受启发。

    ⑤正是因为徐院长从教师、学生的素描基本功抓起,使得该院出了一大批大师。无论学习一门艺术还是技术,在开始时都需要练好基本功,深谙(谙:ān,熟悉,精通)此“道”,才有大道可行。

    1本文以《炒青菜最难》为题目,有什么好处?

    2说说下面句中加点的“此道”一词所指代的意思。

    深谙”,才有大道可行。

    3本文中的徐悲鸿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简要概括。

    4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请从内容及结构两方面说说你的理解。

五、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作文

    请以“心里美滋滋的”为题,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表达真情实感,字迹工整,书写优美,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