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年山东威海初一下学期二检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选择关联词填空,恰当的一项是(   )

    故此, 我不能准确地断定彗星的形成之因, 我是应当受到宽宥的,况且我从未声言能够做到这一点, 我懂得它会以某种不同于我们任何臆度的方式形成。

    A. 与其……不如……,或者…… B. 虽然……但是……,所以……

    C. 不但……而且……,尤其…… D. 倘若……那么……,因为……

  • 2、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十余岁,僧募重金重修。      阅,读书。         (纪昀《河中石兽》)

    B.可以素琴,阅金经。          调,调弄。         (刘禹锡《陋室铭》)

    C.香远益清,亭亭净          植,竖立。         (周敦颐《爱莲说》)

    D.但当涉猎,往事耳。          见,了解。             (《孙权劝学》)

  • 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是唐朝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

    B. 《卖油翁》作者欧阳修是北宋文坛领袖,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宋八大家中宋代还有曾巩、苏洵、苏轼、苏辙、韩愈。

    C. 《骆驼祥子》记叙了一个普通人力车夫的一生,祥子最大的梦想是拥有一辆自己的洋车,能自己养活自己,但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破灭,让他从一个老实,坚忍,健壮的青年变成了一个麻木、潦倒、狡猾、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D. 《木兰诗》出自于南北朝时期郭茂倩编写的《乐府诗集》,它与《孔雀东南飞》并称为“乐府双璧”。

  •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jīn)    (tì)    (wú)    姗来迟(shān)

    B.(shí)   (shè)   (shì)   重负(jūn)

    C.(yì)   (zhù)   (lǜ)   忧心(zhōng)

    D.(piāo)   (zhàn)   (shì)   气冲(dǒu)

  • 5、根据语境,下面横线上填入的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端午节是入夏以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也是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节日。

    ①汉魏以后,被附加了纪念屈原、伍子胥等历史人物的内涵。

    ②经过几千年的文化积累和节俗传承,吃粽子、赛龙舟、纪念屈原已经成为当今流传范围最广的端午节俗活动,融进了世代中华儿女的生活记忆。

    ③逐渐形成了缅怀先贤、忠君爱国的传统。

    ④关于它的起源,最初是祛除暑热疫病,禳灾止恶的活动。

    A.②④①③

    B.④①③②

    C.①③②④

    D.②③④①

  • 6、下列说法不当的一项是( )

    A.《登幽州台歌》诗人融理入情,表达在亘古不变的时空中,生命短暂、时不我待的事理悲情。

    B.“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出了诗人登上泰山后俯视群山的豪迈气概。

    C.《游山西村》诗人以明快、抒情的笔调,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农村风光图。

    D.“化作春泥更护花”表现出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以此来表达他至死仍牵挂国家的一腔热情。

  • 7、下列词语的书写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不以为然   深恶痛绝   浩浩荡荡   酣然入梦

    B.天涯海角   不期而至   海市蜃楼   姗姗来迟

    C.语无伦次   忧心忡忡   祸不单行   苛捐杂税

    D.悲天悯人   大厅广众   颠沛流离   如释重负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河中石兽

    纪昀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竞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湖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________________?

    1在文中横线处填空,将文章补充完整。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山门于河______   (2)数小舟______   (3)如是再______

    3用“/”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只画一处)

           

    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5下面“之”字的意义与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一老河兵闻   知之者不如好

    B.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   友人惭,下车引

    C.何陋有?   然则天下

    D.水陆草木   当求于上流

    6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叙述以时间为序。先写寺僧寻找石兽未得,再写讲学家的议论令众人信服,最后写老河兵的分析及众人据其推断终得石兽。

    B.文章语言简洁。如写寺僧沿河打捞石兽,仅用“掉”“曳”“寻”等动词领起三个断句,简述打捞经过,以“无迹”交代结果。

    C.文章寓理于事。作者借人们寻找石兽的经过及令人惊讶的结局,引出天下事不可主观妄断的深层思考。

    D.文章人物各具特点。在打捞石兽一事上,寺僧不切实际,认识片面;讲学家不深思熟虑而盲目行动;老河兵综合考虑,实事求是。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9、古诗文名句填空。

    (1)______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泊秦淮》杜牧)

    (2)________________,一山放出一山拦。[《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杨万里]

    (3)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________。(《约客》赵师秀)

    (4)可怜夜半虚前席,________________。(《贾生》李商隐)

    (5)一道残阳铺水中,________________。(《暮江吟》白居易)

    (6)兰溪三日桃花雨,________________。(《兰溪棹歌》戴叔伦)

    (7)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河中石兽》纪昀)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因为和你平坐过

    李雪峰

    ①巷口前的街上,是一些普普通通的大众餐馆。蜂拥在这里的,多是一些拎着安全帽,挽着裤角,衣服上落满了斑斑点点灰色泥浆的民工

    ②我家就在距巷口不远的地方,因为平时太懒散,早餐和晚餐很少做,所以常常就近到巷口的小餐馆里草草地吃一点。

    ③有一天傍晚,我赶到巷口的小餐馆时,正值民工们晚餐的高峰期。我要了一个馒头和一碗稀粥,在店里找了两个来回,也没有找到一个闲置的座位来。已经熟识的老板娘不好意思地跟我解释说:“真不巧,没有座位了。”然后又征询地笑着给我解围:“要不,我让谁给你腾出一个座位来?”我还没有来得及阻止,她就对着店角一个餐桌上的人叫起来:“王大山,你端上碗去外边吃去!”那个正埋头吃饭的人抬起头向我和老板娘望过来。那是一个五十来岁的汉子,虽说赤着脊梁的身板看起来还很壮实,但头发已经有些花白稀疏了。他局促地瞅了一眼端着碗的我,又瞅了正看着他的老板娘一眼,就端着碗站了起来,准备到店外去。我忙对他说:“大哥,你坐吧,我到外面去!”就抢着走到了店外。       

    ④外面的确已没有了坐的地方,但站着吃饭我又不太习惯,心里试了几次,终于找到了一个空隙,也像那些民工一样,端着碗蹲了下去。刚吃了几口,旁边一个民工和我搭讪:“俺们这样习惯了,大兄弟这样蹲着吃真委屈了。”我笑笑说:“委屈啥呀,前些年在农村老家,哪顿饭不是这样蹲着吃的!”

    ⑤“啊,原来兄弟也是从农村出来的?”旁边的几个民工高兴地说。有人说:“怪不得呢,要不兄弟能来这样的破地方吃饭?”有人说:“咱农村出来的,就是跟城里人不一样。”他们开始七嘴八舌地打听我的工作。我边吃边询问他们在哪个工地做活儿,工钱怎么样,能不能按时领到工钱。一会儿工夫,我们便熟络起来了。

    ⑥后来,我也不再刻意避开那些民工用餐的高峰期了。去了,有座位就坐下吃,没有座位,就跟那些民工一样,一手端稀粥,一手拿着馒头,和他们蹲在店外边谈边吃。

    ⑦深秋的时候,家里要装修房子,从城外拉回了一车细沙,要从楼下运到三楼去。妻子说,我找几个民工去,如今这民工要价着呢。不一会儿,她便带了几个民工过来。几个人也不说话,铲的铲,扛的扛,干了起来。妻子得意地低声跟我说:“这一堆沙运到三楼去,别人家至少要掏五百呢,我砍到了三百。”

    ⑧我笑笑说:“谁能过你啊!”

    ⑨沙子很快就运完了,几个民工边拍打身上的沙尘边往外走。妻子掏了三百元递给一个年龄稍大的民工说:“大哥,这是你们的工钱。”一个民工说,收一百吧。年龄稍大的民工立刻会意地笑笑说:“对,不就一会儿的工夫嘛,一百元就不少了。”

    ⑩妻子和我都愣了。见我们发愣,一位民工忙笑着解释说:“大哥不是经常和我们平坐着吃饭嘛。”另一个胡须黑黑的民工也附和说:“咱们都是打农村来的,要在咱们老家,这丁点的活儿,还收什么钱哩。”

    因为和他们平坐过?我愣了,妻子更愣了。

    平坐,或许是一种尊重;平坐,或许是一种亲近;平坐,或许是一种情感。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常常抱怨别人的狡黠,我们常常抱怨别人对自己的不公,我们常常感觉自己身陷生活与社会的连环漩涡,但你想没想过放下自己,让自己同那些来自社会各角落的人平起平坐过呢?

    和你认识或不认识的人经常平坐,和你的生活、社会平坐!因为这个世界上的每颗心灵都有温度,这个世界上的芸芸众生各有自己独特的光芒。

    (摘自《文苑》2016年第6期,有改动)

    【1】本文叙写了“我”和农民工哪些温情的故事?通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文章对农民工的细节刻画非常突出,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

    【3】有人认为文章第③段内容与农民工的叙写关系不大,可以删除,你觉得呢?请简要说明理由。

    【4】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主要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

    B.文章语言优美,辞藻华丽,是一篇感人肺腑的文章。

    C.文章视角独特,选材新颖,凸显人情美、人性美。

    D.第七自然段和第八自然段中的“狠”的含义一样,都体现了农民工和妻子的狡黠。

    【5】作者在篇末写道“你会发觉,这个世界上的每颗心灵都有温度,这个世界上的芸芸众生各有自己独特的光芒”,文中的农民工所拥有的独特的光芒是什么?请结合文中内容简要概括。

  • 11、阅读课文《老王》选段,完成小题。

    ①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②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③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④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⑤他只说:“我不吃。”

    ⑥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⑦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⑧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⑨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象他是怎么回家的。

    【1】下列对作品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语言质朴,描写细腻而真实,平和的语调中,时时流露出真挚的感情。

    B.第①段中的“镶嵌”是比拟、夸张的写法,形象地写出了老王当时身体僵直的形态。

    C.老王给作者送鸡蛋,一是因为他不吃鸡蛋,二是他想用简单实在的方式来表达谢意。

    D.第⑨段中画线部分是心理描写,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善良,对不幸者的关爱和同情。

    【2】对老王的外貌描写用了“面如死灰”“僵尸”“骷髅”“白骨”等词,让人感到可怕。作者什么要这样写?________

    【3】选段中,作者的善良具体表现在哪些行为上?请用自己的话分点概括回答。________

五、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作文

    题目:那抹微笑最美

    要求:①你可以大胆选择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如需要,可用“X X”代替,否则扣分;③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如写作诗歌不要少于20行)。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