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年云南丽江初三下学期一检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yùn)   绣()   裂(jūn)   然(

    B. 衣(素(gǎo) 写(zuàn) 容(xiù)

    C. 袍(yùn)   拜(yè)   貂(qiú)   咄()

    D. (chàng) 毁()   唐()   不(xiè)

  •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拨索   漫声   撒泄   歪身

    B.峡顶   弹出   咧开   闷雷

    C.翅膀   倘出   铃铛   天际

    D.倒垂   稠粥   绝璧   卸驮子

  • 3、(题文)(18届山东烟台龙口市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我的叔叔于勒》中的克拉丽丝,《范进中举》中的胡屠夫,都和契诃夫笔下的奥楚蔑洛夫一样具有“变色龙”的特点。

    B. 古时住宅旁常栽桑树、梓树,后人就用桑梓指家乡。《范进中举》中张乡绅称与范进“同在桑梓”,意思就是说他与范进是家乡人。

    C. 孟子说:“斧斤以时入山林”。就是说,伐木要择时,不能滥砍滥伐。(这句话标点使用正确。)

    D.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周恩来少年时就立下的鸿鹄之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

  • 4、下列有关名著内容的概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水浒传》在说完一个故事后常会出现“有诗为证”,例如“天理昭昭不可诬,莫将奸恶作良图。若非风雪沽村酒,定被焚烧化朽枯”这首“为证”之诗,就出现在“林教头雪夜上梁山”这个故事之后。

    B.在读书节“读对联,猜名著”的活动中,有一联是“拉一辆黄包车,为生活奔波,满载酸甜苦辣;忆几段人生路,与民族同行,唤醒麻木国人”其答案分别是《骆驼祥子》和《朝花夕拾》。

    C.人物的身份有时能从着装体现出来,宋江全伙受招安时,众人皆戎装披挂,惟有四人特殊:吴用纶巾羽服,公孙胜鹤氅道袍,鲁达烈火僧衣,武松皂布直裰。

    D.“老迅,我们今天不喝酒了。我要去看看光复的绍兴,我们同去。”这是范爱农在绍兴光复后的第二天上城时对鲁迅说的话,可见革命胜利后他内心的无比喜悦。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右溪记

    元结

    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嵌盘曲,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之上,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到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乃疏凿芜秽,俾为亭宇,植松与桂,兼之香草,以裨形胜。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刻铭石上,彰示来者。

    (注释)①右溪,唐代道州城西的一条小溪;元结,唐代任道州(今湖南道县)刺史。②欹嵌(qī qiàn):石块错斜嵌插溪岸的样子。③俾():使。

    小石谭记(节选)

    柳宗元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字,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道州城西百余步   折蛇行

    B. 则宜逸民退士所游处   乃记而去

    C. 裨形胜   其境过清

    D. 此溪在山野之上   朔气传金柝,关山度飞(《木兰诗》)

    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②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

    3《右溪记》《小石潭记》两文所写景物大同小异,流露情感有无不同?说说你的理解。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6、诗歌鉴赏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诗歌用________作喻,说明自己的仕进之路受到阻塞,济世安民的理想无法实现。

    2分析最后两句诗中的“破”“挂”妙在何处。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7、语文实践活动。

    (1)下图是一幅清明图,请描述画面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请从“春雨惊春清谷天”中任选一个节气(示例除外),阐释其含义。

    节气:清明

    含义:万物生长,清洁明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8、默写填空

    (1)   ,绿烟灭尽清辉发。(李白《把酒问月》)

    (2)遥怜小儿女, 。(杜甫《月夜》)

    (3)《水调歌头 中秋》中表达作者对世事感叹,富有哲理的诗句

    (4)《陋室铭》中写作者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5)唐代陆龟蒙《别离》诗中有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的诗句,由此联想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两句诗歌:  

    (6)不知何处吹芦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9、要和谐必有诚

    ①和谐社会是我们的共同追求。要和谐必有诚。

    ②诚是和谐的前提和基础。正是刘备与诸葛亮彼此坦诚相待,才使君臣关系如鱼水般和谐。可以说,离开诚谈和谐,无异于缘木求鱼,形式上轰轰烈烈,结果确是一无所获。不难想象,人与人之间失去了诚,交流时就会“话到嘴边留半句”;合作时就会“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做事时就会“未肯全抛一片心”。如果人与人之间关系如此,社会和谐就很难实现。

    ③诚是和谐持续发展的保障。诚不仅是建立和谐的基石,还是维系和谐的润滑剂。“开心见诚,无所隐伏”,人与人之间讲诚信可以延伸和谐之路。原本和谐的关系,不靠真诚维系,结果和谐也会丧失。蔺相如与廉颇一文一武,和谐共处,齐心协力辅佐赵王,而在蔺相如“位在廉颇之右”后两人关系产生裂痕,正是蔺相如的坦诚、大度使“将相和”的佳话千古流传。当前在我们努力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毒奶粉”“地沟油”等缺乏诚信的事件的出现,危害到了社会的和谐和稳定。所以没有诚信作为保障,社会和谐很难长久维系。

    ④诚还能检验和谐的真伪。拿些表面的和谐,禁不住诚的检验,在诚的面前就会原形毕露。楚汉合盟这个因利益建立起来的假和谐,不就在项羽背弃承诺之后而烟消云散了吗?

    ⑤要和谐必有诚。要想诚满天下,只靠教育不靠法律是不成的。对有诚信不良记录的,对违约诈骗的,就要靠制度约束,靠法律制裁,不仅使之得不到便宜,而且让其处处碰壁。

    ⑥有了诚,和谐才能成长;有了诚,和谐才能维系;有了诚,和谐才能禁得住考验。如此,才能让“诚果”累累,才可使和谐满园。

    1】【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2请指出下面句子所运用的论证方法。(一个括号只能填写一种论证方法)

    正是刘备与诸葛亮彼此坦诚相待,才使君臣关系如鱼水般和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第③段中画线句的含义是什么?

    4】【4为什么说“要和谐必有诚”?

  • 10、   淡竹

    ①初秋,我和他相遇在江南湖州一个叫“百草原”的山林中。他是竹--植物中的另类。他看上去清瘦且憔悴,相对于百草原其他植物,像一个混得不太好的中年人。

    ②所有的花都虔诚地朝往一个方向,像被一种崇高使命蛊惑;贪婪的蔓,不知羞耻地攀爬在高大的冷杉上,一边噬血,一边甜言蜜语……几乎所有的植物,灿烂而虚无的诱惑令它们不惜一切、倾其所能。甚至那口奇异的千年古井,都像藏着无穷的欲望。日夜暗涌不息的水,居然漫过高出地面一米的井沿。如果将井沿继续垒高,水会怎样?

    ③他是竹,是植物中的另类。其实,名利、金钱、权势,如同阳光雨露的垂爱,蜜蜂花蝶的青睐,他不是不想要,可是,要弯下腰,要费心机要将每一条根都变成利爪,抓住土壤,变成屈曲盘桓的藤萝,向百鸟献媚,与昆虫讲和,向风霜妥协,对强加在身上的种种不公委曲求全,才能安生立命,才有飞黄腾达的可能。

    ④可是,他的骨节生来就是直的,他不能弯腰。因为他的心生来就是空的,他不愿费尽心机。

    ⑤真是空的吗?不。那一节节空里,早已成就一个美妙的小宇宙,有与生俱来的一些坚持,有本性上的宽容与谦逊,也有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的豁达睿智。他与周围无数青光绿影的好友促膝长谈、开怀畅饮,在鸟儿偶尔驻足的呢喃和清风明月的和唱中,笑忘功名利禄、荒芜繁杂,每一秒时光都格外静谧而美好。那一节节空缺里,是永远的满盈。

    ⑥更让我惊异的,他不仅直,空,而且淡。他是“淡竹”--全球原始淡竹林最大群落中的一员。从外表到骨子,都是竹子中的最淡的颜色--淡紫、淡红、淡褐、淡绿,淡泊。所以,他与世无争到看淡生死。

    ⑦他可以很入世。生可以防风,成萌,美化环境;死可以做篾,成为最土最实用的晒竿、瓜架、凉席,竹桌竹椅竹篮。他也可以很出世。他是箫与笛的前世,不死的魂魄随天籁之音往来天地之间,优雅散淡而隽永。当然,这并不表示他逆来颀受,他会和压在头顶上的积雪抗争,他不允许荒草占领脚下的领地,他摇曳着枝竿向毒蛇示威,他告诉所有的竹要独善其身,兼爱天下。

    ⑧他是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是郑板桥,“盖竹之体,瘦劲孤高,枝枝傲雪,节节干霄,有君子之豪气凌云,不为俗屈”。     他是疯疯颠颠的释道济公,“数枝淡竹翠生光,一点无尘自有香”。他是岳飞,辛弃疾,他是中国儒家,“山南之竹,不操自直,斩而为箭,射而则达”……

    ⑨他是我们身边那些还坚守着什么的人。他们懂得,浓墨重彩是一辈子,云淡风清也是一辈子;奴颜婢膝是一辈子,坦荡潇洒也是一辈子。他们选择了后者,等于选择了物质上的清瘦,心灵的丰衣足食。

    ⑩于是,这些自由快乐的心灵,站在一个孤寂的阵营里,成为人世间越来越弥足珍贵的另类,风雨过处,仰天长笑。

    1文章是围绕“竹”展开的,在文中第②段作者还写到了花、蔓、古井,有什么作用?

    2文中多次写到淡竹是“植物中的另类”,作者在文中写到它哪些特点?请你联系全文,分条概括。

    3文中第⑦段写竹说“他可以很入世……他也可以很出世。”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入世”“出世”的理解。

    4根据上下文在文段⑧划线位置补写一个句子。

    5积累链接:在中国的文化内涵中,竹因为虚心直节,常被作为有气节的代表。请默写出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表现出崇高民族气节的诗句。

  • 1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莫欠睡眠债

    随着我们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课后作业的越来越多,睡眠时间也相应的越来越少,很多同学将上床的时间慢慢往后推,直接导致睡眠严重不足,第二天没精神就打瞌睡。

    而很多同学在周一到周五的时候都有一个坚强的信念支撑——那就是到了周末睡上一整天,把觉好好补补,可是,长期透支睡眠会不会引起高昂的睡眠债呢?靠“补觉”来偿还欠下的睡眠债靠谱吗?

    眼睛一闭一睁

    要想评说补觉到底有没有用,我们首先要知道睡觉到底起什么作用。你知道吗,你的一生约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那么,人为什么每天要睡觉?睡眠对于维持我们正常的生理机能至关重要,其生理机制也是当代生命科学最大的奥秘之一。作为人体最高的神经司令部,大脑白天担负了重要的任务,用日理万机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因此,夜间的睡眠是大脑神经暂时性休息的过程,也是一种保护性抑制。虽然睡眠过程看起来也就是眼睛一闭一睁,整个身体“蛰伏”起来,但睡眠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它可以帮助消除疲劳,平衡体内各个脏器功能,增强人体免疫机能和抗病能力。

    既然缺了睡眠,人们就想去补。关于补觉到底有没有用,一直争论激烈,那么结果究竟怎样呢?

    困了补觉有用吗

    美国科学家为了搞清补觉究竟有没有用,他们特别设计了实验,用以确定最终的结论。

    科学家选取志愿者进行测试,要求保持清醒33个小时候后才能睡10个小时,如此循环持续3周。当测试的志愿者保持清醒33小时再补觉后进行的立即测试表明,他们在测试中的表现情况与正常作息的时候基本相当,说明补觉似乎还是有一定作用的。但好景不长,当补觉后继续硬撑下一个33小时,再进行测试,志愿者的表现相当糟糕,这说明刚才偿还的那点睡眠债消耗殆尽,重新被债务缠身,随着测试时间的延续,这种糟糕的表现也越来越严重。

    实验证明,缺乏睡眠会导致身体和精神状态受到影响,大大增加事故发生的概率,并且对自身的健康也是一个恶性透支。

     

    我们每天该睡多少觉究竟是由谁决定的?只不过是少睡了几个小时,为何会这么难受,甚至会有这么大的伤害?理想的睡眠和醒来的时间都是由体内的生物钟决定的,这是人类长期进化的结果。

    生物钟对生物体的影响十分广泛,甚至在许多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和神经痛的发病和恶化中都发挥了主要作用。生物钟要是走不准了或是失灵了,人就会生病。倘若睡眠不好,生物钟就会紊乱,让我们积累起睡眠债。

    由此可见,如果你实在是因为重要的原因无法按时入睡,又想要利用周末补觉,绝不能一睡一上午,或一下午,那样反而会适得其反,头晕脑涨。

    1根据文意,在文中空缺的横线上写上一个恰当的小标题。

    2文章“困了补觉有用吗”这一部分主要运用了哪一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睡眠对于维持我们正常的生理机能至关重要,其生理机制也是当代生命科学最大的奥秘之一。”中的“之一”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

    4联系全文,结合下面链接材料,拟一则关心自己睡眠问题的公益广告语。

    链接一:国家心理卫生所刚刚结束的一项不完全调查显示,全国约有72%的中小学生长期睡眠不足,其中高中生平均每天睡眠时间仅为5.5个小时,初中生约为6小时,小学生约为7小时。这项调查还显示,超过50%的中小学生反应睡眠质量不好。

    (《中学生睡眠时间研究报告》)

    链接二: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二项健康标准,但人们对睡眠的重要性普遍缺乏认识。

    (新华网)

七、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大自然拥有阳光,万物才显现出生机与活力;生活中拥有阳光,人们才能享受温暖与甜蜜。也许,阳光是一种关爱;也许,阳光是一种心态;也许,阳光是一种追求;也许……

    请以“阳光”为题,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3)600字以上。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七、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