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年内蒙古阿盟初三下学期二检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加点字注音和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与日俱增   腐草为萤   cān lǒng

    B.抽丝剥茧   相得益彰   zhàn   宽yòu

    C.佝偻提携   矫揉造作   祭shì suī

    D.眼花缭乱   辩伪去妄   cuō

  • 2、选择出下列各句中加横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

    B.2020年之前将建成中国空间站和建立全球导航系统,这些消息真是骇人听闻

    C.诗人用冰轮来比喻月亮,将月亮高悬天空的景象,绘声绘色地展示在读者面前。

    D.斗篷山风景区内,山间有水,水绕山行,显示出别具匠心的风格。

     

  • 3、下面语境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 )

    教育界泰斗黄老今天到校视察。校长亲自到校门口恭迎。参观完校园之后,校长作了汇报,黄老听后高兴地说:“校长的汇报很全面,也很透彻,真是抛砖引玉,下面我来补充几点。

    A.泰斗 B.视察 C.恭迎 D.抛砖引玉

  • 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契诃夫,俄国作家。代表作有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万尼亚舅舅》等。被称为“世界短篇小说巨匠”。

    B. 冰心的自由体小诗,晶莹清丽、轻柔隽逸,被人称为“春水体”。

    C. 王鼎钧,台湾当代作家。主要作品有散文“人生三书”(《 开放的人生》、《人生试金石》、《我们现代人》)等,小说《单身汉的体温》等。

    D. 《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是乔纳森•斯威夫特,主要讲述了英国船医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以及马国等地的经历。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舜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二章》)

    (乙)当今天下之病,臣请譬诸病者:其安时调养适宜固不病矣病在皮肤医者能早去之病且安矣。此二者皆已不及,而病在支体,若得良医,可速愈也。天下之病,势已如是,于可医之时,陛下又选任良医,倘信任不疑,听其施设,非愈病,又致民于寿。

    若于此时,使良医不得尽其术,则天下之病愈深。愿陛下拔贤材,收众策,不惮改作,以成大功,天下幸甚幸甚!

    (选自蔡襄奏折《乞用韩琦、范仲淹》,有删改)

    (注释)①支:通“肢”。②使:假使。③惮:怕,畏惧。④乞:乞求,请求。⑤韩琦:北宋政治家,名将。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其安时调养/适宜固不病矣/病在皮肤/医者能早去之病/且安矣

    B. 其安时调养适宜/固不病矣/病在皮肤/医者能早去之/病且安矣

    C. 其安时调养适宜/固不病矣/病在皮肤医者/能早去之病/且安矣

    D. 其安时调养/适宜固不病矣/病在皮肤医者/能早去之/病且安矣

    2解释下列语句中字词的意思。

    (1)舜发于畎亩之中 发:____

    (2)劳其筋骨   劳:_____

    (3)势已如是 是:_____

    (4)非徒愈病 徒: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划线的句子。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2)病在支体,若得良医,可速愈也。

    4甲、乙两文都论述了治理国家的问题,它们的观点分别是什么?在人才的问题上,它们的看法又有何相同之处?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咸阳城西楼晚眺

    (晚唐)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1开篇之 “愁”字,奠定了全诗感情基调,请简括诗中写到了哪些“愁”?

    2颈联写晚眺近景,虚实结合,简析其作用。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7、综合性学习。

    读下面材料,写出你的发现。

    材料一:孟夏之日,万物并秀。2017年5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丰硕,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高峰论坛上的系列讲话传向世界各地。“人民网”梳理出习总书记发言五大高频词“合作”128次,“发展”96次,“建设”88次,“共同”34次,“文明”26次。

    材料二: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年来,中国同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合作协议,同30多个国家开展机制化产能合作。本次论坛又签署了32个双边、多边合作文件以及企业合作项目,进一步扩展了合作的范围和领域。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继续扩展合作的范围和领域。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8、根据要求填空。

    (1)《诸葛亮集》中有这样一句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___,___”一致。 

    (2)文中揭示西汉兴隆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

    (3)文中表现作者无意于功名的句子是“____,___”。

    (4)文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9、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数字时代,我们的大脑被改变了

    晓辉

    ①我们知道,人类的大脑是可塑的,当人类生活方式改变时,大脑也可能发生变化。从远古人类首次发现如何使用工具开始,人类的大脑就受到迅速而明显的影响。数字时代,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我们每天离不开网络、离不开手机时,我们的大脑是否也被改变了?

    ②科学家认为,对网络科技的深度依赖,改变了人类的思维方式。这在阅读时表现得最为明显。对书籍的深阅读与在网页上那种为了获取信息而进行的浅阅读是不一样的。美国技术专家尼古拉斯·卡尔在《网络也有黑暗一面》一书中写道:“过去几年中,我一直有一种不舒服的感觉,觉得某些人或某些东西正在改变我的大脑,我目前的思考方式与过去相比已经截然不同,当我阅读时,能最为强烈地感觉到这一点。持久地阅读一本书或一篇长文,曾经易如反掌,我曾耗费数个小时徜徉在长长的文字里,我的大脑能够抓住叙述的演进或论点的转折,从而进行思考。但如今不再如此,往往阅读两三页后我的注意力就开始漂移了,我感觉我一直在试图将自己任性的大脑拽回到书本。”

    ③对书籍的深阅读需要耐心,而数字阅读堪称“耐心杀手”。以微博为例,浏览一个微博页面只要几分钟,眼睛在每条微博上停留的时间只有几秒。不断地扫视、浏览、搜寻感兴趣的关键词、点击阅读——这个过程因为信息的丰富、多样而足够刺激,但显然不足以锻炼耐心。一本优秀的图书通常是有内在的逻辑框架的,只有进入这一逻辑框架,才能说是阅读。而网络内容特别是微博这样的社交媒体每一条都互不关联,跳跃性的阅读当然谈不上逻辑了。互联网在给人们提供信息盛宴的同时,也使我们的思维“碎片化”。

    ④数字时代,人类的大脑结构也被改变了。由于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已经渗入到日常生活中,人们对触摸屏情有独钟。一些人因为在智能手机上面频繁敲敲打打而被戏称为“拇指族”。但是,就是这样一种看似简单的重复运动却在不断塑造着人们的大脑。在一项实验中,瑞士苏黎世大学神经科学家邀请37位手机重度用户参与实验,其中26人用智能触屏手机,11人用普通按键手机。他们将电极连接在这些参与者头部,测试他们的拇指、食指和中指在使用手机时,大脑皮层的反应。科学家记录下这些参与者10天的活动。结果显示,大脑皮层中拇指控制相关区域活跃度更高的是用触屏手机的人,而使用按键手机的则没有明显变化。使用触屏手机的次数越多,大脑皮层相应区域更加活跃。在数字时代长大的“数字原住民”,因长时间用拇指上网和操控智能手机,从而改变了大脑形成神经通路的方式。

    ⑤数字时代,人们更加善于利用社交网络与人交往,但在现实生活中与人交往的能力却越来越弱。多动症、自闭症、抑郁症、躁动症和多任务癖好等现代疾病,与过度上网和玩视频游戏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摘自《百科知识》2015.03A.有删改)

    1阅读全文,说说数字时代给我们的大脑带来了哪些改变。

    2文章第②段画线句子能体现“深阅读”特点的两个词语是    

    3文章第④段画线部分用了多种说明方法,指出其中一种并分析其作用。

    4联系上下文,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作用。

    (1)对书籍的深阅读需要耐心,而数字阅读勘称“耐心杀手”。

    (2)但是,就是这样一种看似简单的重复运动却在不断塑造着人们的大脑。

    5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卡尔说,他在翻阅网页时,往往阅读两三页后注意力就开始漂移,需要很大的努力才能把大脑拽回去。

    B. 人们阅读微博时,不断扫视、浏览、搜寻,导致阅读内容缺乏内在的逻辑框架,跳跃性阅读就不可避免。

    C. 数字时代,人们更加善于利用社交网络与人交往,但现实生活中与人交往的能力日益下降。

    D. 多动症、自闭症、抑郁症、躁动症和多任务癖好等现代疾病是由过度上网和玩视频游戏引发的。

  • 10、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吸引更多公众走进博物馆

    单霁翔

    故宫博物院是中国文化遗产的守护者与传承者,也是中国文化对外交往的一张亮丽名片。故宫博物院收藏的186万余件文物藏品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重要载体和见证。近年来,故宫博物院展览精彩纷呈、高潮迭起、内外合作、惠及全国、影响世界,不仅在学界具有影响力,在观众中也形成观展热潮。例如,2015年的“石渠宝笈特展”吸引众多观众参观,成为现象级的传统文化展览。此后又有多个展览引发观展热潮,成为公众热议的文化现象。故宫文化资源走进了人们的现实生活,面向自身,不断深入挖掘文物藏品的文化内涵,让文化遗产资源在更大程度上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让文物活起来”。

    ②自2006年开始,故宫博物院利用中小学生放假期间举办的“故宫知识课堂”活动,以充实的内容、丰富的形式、活跃的氛围,深受学生和家长们欢迎。故宫博物院还充分整合现有的教育资源,于2016年底成立故宫教育中心,开展针对不同年龄观众的教育和研修活动,更加全面、立体地发挥了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

    ③随着科技的发展,如今的博物馆吸引了越来越多核心观众以外的群体,通过新的藏品阐释手段找到新的观众。例如博物馆将藏品数字化,为展览增添多媒体元素,让公众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体验。故宫博物院正顺应了“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将数字技术作为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借助互联网和新技术平台,把故宫广博的文化资源分享给社会公众。

    ④去年国际博物馆日活动中,故宫博物院发布第九款应用“故宫社区”,首次提出了社区化概念,这是新媒体互动性产品的又一次有益尝试。经过3年努力,故宫博物院已建成“数字故宫社区”。其中“数字故宫”在线项目,包括全景故宫、故宫出品系列APP,以及数字展厅里分享的古建筑修缮、藏品保护、科学研究、文化传播等各个方面最新进展和最新成果。而数字博物馆更是将智慧旅游与文物展示相结合,为广大观众呈现出一个更丰富、多元、精彩的“数字故宫”。

    ⑤为了吸引新的观众并增强彼此的联系,博物馆必须开创文物藏品阐释与展示的新方式。文化创意产品所具有的实用性和体验性,其介入生活的特征,是其他教育传播手段难以达到的。针对重点展览研发相应的随展文化创意产品,使每一项陈列展览“立体化”,让社会影响最大化、观众体验最优化。

    ⑥如今,在超级互联的世界里,社会交流沟通变得日渐复杂、多元和融合,博物馆也必然融入这一潮流。博物馆是连通社会生活、文化景观和自然环境的纽带。为了充分发挥这种连通作用,不断吸引新的观众并增强彼此的联系,博物馆必须开创文物藏品阐释与展示的新方法。这种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仅是新科技、新媒体的探索与实践,还包括理念的变革与创新。因此,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对于快速发展的中国博物馆事业来说,也可谓正当其时。

    1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2结合全文,说说如何吸引更多公众走进博物馆。

  •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新文创”赋能文化遗产

    康岩

    ①2020年“新冠”疫情防控期间,敦煌莫高窟暂停开放,但通过敦煌研究院等机构打造的小程序“云游敦煌”,游客在家只需动动手指,莫高窟精美绝伦的壁画便在眼前次第展开,让人居家就可以遨游千里之外的文化遗产胜地。

    ②这是腾讯2018年首次提出“新文创”以来的一次新探索。“新文创”是以IP构建为核心的文化生产方式,内容上厚植人文精神,形式上注重新科技与文旅体验的多重互动。中华五千年文明博大精深,留下了数不清的文化遗产。这为“新文创”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值得深入挖掘。

    ③“新文创”能对海量文物资源进行线上编码,转化成更适合广大观众欣赏的文化产品。以“云游敦煌”为例,它不是将洞窟中的所有内容简单地复制、堆砌。千年莫高留下的4.5万平方米壁画、两千多尊彩塑,并不都适合手机呈现。只有色彩饱满、造型完整、故事丰富的壁画,才适于线上展示,并通过编辑加工,成为“网红”产品。

    ④“新文创”强调人机互动,方便观众与文物、遗址建立跨时空的“超级链接”。过去游览博物馆或文化古迹,观众更多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机构安排什么看什么,导游讲解什么听什么,买回家的纪念品也很容易被遗忘。新文创的介入,打破了这一局面。日前,中国国家博物馆、敦煌研究院、三星堆博物馆等全国8家知名博物馆登上淘宝直播平台,迎接八方游客“云春游”。敦煌研究院从事壁画临摹的专家通过直播介绍敦煌壁画的绘制过程,讲解员则化身“带货”主播,推荐带有敦煌元素的文创产品,现场演示九色鹿丝巾的戴法,讲述背后的历史文化知识。网友可以与主播互动,咨询问题,依据喜好订制个性化产品。直播带着温度与情感,重新定义了观众与文博机构的关系。

    ⑤“新文创”是线上线下紧密结合的闭环。如何打破次元壁,让数字技术更好地连接现实生活,需要更多思考和探索。以“云游敦煌”为例,它未来还将探索智慧解说、商品支付等新体验,为用户提供优质的线下体验。惟其如此,线上线下才能形成联动效应,构成“新文创”完整的产业链。

    ⑥应该看到,在整个文博领域,“新文创”尚未形成规模。除了故宫、敦煌等先行者之外,更多文博机构还需加大开放力度,积极拥抱新技术,让沉睡在库房中的文物更多地走进大众生活。

    ⑦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阻挡住观众脚步,文旅行业迎来前所未有的考验,但同时也刺激了在线服务的发展,为“新文创”带来机遇。希望业内人士面对新形势能快速反应、大胆创新,借助“新文创”的技术赋能,让文化遗产迸发出灿烂光彩。

    (2020年3月3日《人民日报·海外版》有删改)

    1文章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2按照要求回答下面的问题。

    (1)第②段画线句中“数不清”有什么表达效果?

    (2)第⑤段中“惟其如此”具体指什么?

    3请分析第④段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4某地有一座古塔,经专家鉴定为唐代遗存。塔内有壁画,但色泽晦暗,画身斑驳。主体部分可看出是官员巡游,但不清楚是谁,也无其他记载佐证。请你说说是否有保护的必要,是否适合通过“新文创”对该古塔进行推荐宣传,让它“迸发出灿烂光彩”?

七、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天空是白云的舞台,在那里,白云可以尽情勾勒出千态万状;丛林是飞鸟的舞台,在那里,飞鸟可以自由展示悠扬宛转的歌喉;剧场是演员的舞台,在那里,演员可以逼真地演绎人生的百态;生活是我们的舞台,在这里,我们可以焕发出独特的风采……请以“舞台”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3)字数在600—800之间。

    (4)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七、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