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无情批判吃人的封建礼教,讨伐封建主义檄文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作者是( )
A.李大钊
B.郭沫若
C.茅盾
D.鲁迅
2、1949-1959年期间《人民日报》商业广告刊登数量中,1950年以前私营企业广告主占60%,1956年以后国营企业及公私合营企业占98%。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当时国家( )
A.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B.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
C.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D.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3、1947年,揭开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的事件是( )
A.“千里跃进,逐鹿中原”
B.“攻占锦州,关门打狗”
C.“分割包围,瓮中捉整”
D.“百万雄师,三路渡江”
4、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伟大的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伟大的建党精神包含( )
A.坚持真理、坚守理想
B.国共合作,统一中国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打倒老蒋,解放全国
5、新文化运动时期,酷爱文学、思想进步的小刘想要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文章,假如你是当时该杂志的编辑,你会建议他写
A.社会需要儒家思想
B.君主立宪是时代的潮流
C.十月革命一炮打响
D.立足国情,反对全盘西化
6、1901年清政府被迫与帝国主义国家签订了《辛丑条约》。该条约
A. 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使
C. 使中国的半殖民地程度大大加深了
D. 中国的半殖民地程度加深了
7、下面是1950年~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占有土地比重对比表。发生表中这一变化
的主要原因是
阶层 | 1950年(%) | 1954年(%) | ||
人口比重 | 土地占有比重 | 人口比重 | 土地占有比重 | |
贫农、中农 | 85.8 | 45.2 | 92.1 | 91.4 |
富农、地主 | 14.5 | 54.8 | 7.9 | 8.6 |
A. 土地改革的完成 B.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行
C. 三大改造的完成 D. “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8、用口诀记忆历史内容效率高而且印象深刻。如:“公使进北京,内地可游历;军舰长江行,赔款且不论;搜刮老百姓,天津事没完,接着占北京”该口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及条约是( )
A.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
B.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天津条约》
C.鸦片战争和《天津条约》
D.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北京条约》
9、陈独秀在《复辟与尊孔》一文中写道:“孔教和共和乃绝对两不相容之物,存其必废其一……亦犹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陈独秀意在强调( )
A.儒家思想百害而无一利 B.先进的知识分子均反对儒家思想
C.儒家思想和民主共和思想的严重对立 D.宗教思想不利于民主共和
10、1926年7月1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颁布北伐动员令,9日国民革命军在广州誓师,北伐战争正式开始.当时广东国民政府确定的打击对象没有下列哪一位军阀?( )
A.袁世凯
B.张作霖
C.吴佩孚
D.孙传芳
11、下为中日甲午战争形势示意图。导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战役发生于图中的
A. A
B. B
C. C
D. D
12、在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新的事物和思想观念影响着中国的社会生活。“强令剪辫、先生某君、鞠躬握手”这些内容反映的是
A.大众传媒的发展 B.习俗风尚的变革 C.交通工具的更新 D.通讯设施的完善
13、有学者指出:“中国之所以能在1937年奋起抗战,西安事变实为契机。西安事变引起中国国内政局的一大变动就是全国军民、男女老幼、朝野上下真心诚意的投入民族解放战争。”由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西安事变( )
A.标志着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
B.成为了扭转时局的关键
C.彻底解决了国内的阶级矛盾
D.改变了日本侵华的政策
14、下图所示为洋务派创办的军事企业金陵机器制造局的内部情景。下列表述,与洋务派创办军事工业的初衷最为吻合的是( )
A.“可以剿发逆,可以勤远略”
B.“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C.“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D.“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15、1915年底至1916年南方将领唐继尧.蔡锷、李烈钧等在云南宣布独立。并且出兵讨袁,史称护国战争。这里的国指的是
A.太平天国
B.清朝政府
C.中华民国
D.中华人民共和国
16、五四爱国运动中,最能体现运动性质的口号是
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B.“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C.“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D.“废除二十一条”
17、下图是太平天国运动发展过程的示意图,图中的①②处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应该是
A.①金田起义、②天京事变 B.①定都天京、②天京陷落
C.①永安建制、②定都天京 D.①永安建制、②天京事变
18、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70周年。为使全国人民广泛参与中央及各地区各部门举行的纪念活动,全国人大常委决定9月3日放假一天,并将9月3日确定为抗战胜利的纪念日。以下对于这场战争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百年来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首次胜利
②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美国向日本投放原子弹及苏联红军的支援是中国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
④战争中孕育的不畏强暴、众志成城、奋斗到底的精神,依然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④
19、“她一方面旗帜鲜明地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意义,另一方面又着眼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发展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材料中的“她”是指
A.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D.科学发展观
20、下列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上建立起来的是
A. 新中国成立 B. 三大改造完成 C. 土地改革完成 D. 人民公社成立
21、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这些战争清政府均已失败而告终,每次战败都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以便获得侵略权益。其中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________》,经济侵略方式发生改变的条约是《________》,赔款最多的条约是《________》。(填条约名称)
22、《________》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________》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23、1895年,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标志性事件是________。1940年8月,八路军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在华北2000多千米的战线上发起了“________”,这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24、1938年春日军进攻徐州,第五战区司令长官_____________指挥中国军队歼敌一万多人,取得__________战役的重大胜利。
25、________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________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改革开放。
26、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中国开始进入______。
27、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________》,从中获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等权利;《马关条约》中清政府被迫割让辽东半岛、______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28、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的经济特区有深圳、珠海、______和厦门。1988年,______被划为经济特区,成为经济特区中唯一的省级经济特区。
29、1997年,在中国共产党第____________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共十八大上,____________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30、1911年4月,______亲率一百余名革命党人攻入总督衙门,因寡不敌从,起义失败,历史上将这次起义称为“黄花岗起义”。1915年底,________、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护国战争爆发。
3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治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该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2)五四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宪法规定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什么?
(3)1968年10月,国家主席刘少奇在大量伪证的情况下被开除出党,次年在河南开封含冤去世。共和国主席遭到残酷迫害说明了什么?
(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次会议在思想和组织方面,取得了怎样的成果。
32、新华网北京2011年10月9日电10月9日,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请回答下面问题。
(1)辛亥革命前孙中山组建的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什么?概述其历史意义。
(2)孙中山把这个政党的十六字纲领在其机关刊物上进一步发展,成为了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这个指导思想是什么?
(3)辛亥革命期间颁布的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法令是什么?其性质是什么?
33、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我国百年的屈辱外交,翻开了外交事业的新篇章。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新中国成立后奉行什么外交政策?
(2)20世纪50年代,国际政治舞台中“中国的声音”有哪些?这些声音是由哪位伟人代表中国政府发出的?
(3)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以新的角色登上国际政治舞台指什么?发生在哪一年?
(4)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取得辉煌的外交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34、材料一: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天下完成,出现了从未有的新的政治局面。在此前,周室中央对于诸侯国的内政是无法过问的,到此集权的中央政府建立……没有任何人或任何势力敢与中央对抗……到此“中国“二字有了具体的表现,它代表一个庞大帝国和它的土地人民。
——摘自《中国通史》
材料二:大一统的时代背景,使汉朝政治文化呈现出博大雄浑的气候,这体现为各种政治制度的建设全面成熟,民族融合与国家统一的与时俱进,思想文化创造的生机勃勃,高度繁荣。
——纪宝成《汉唐盛世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秦朝从未有的新的政治局面出现了哪些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实现统一的秦统治者是谁?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民族融合分析汉朝政治文化呈现博大雄浑气候的原因。
(3)综上,你认为国家繁荣昌盛的前提条件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