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邓小平指出,过去的成功是我们的财富,过去的错误也是我们的财富。我们根本否定“文化大革命”,但应该说“文化大革命”也有一“功”,它提供了反面教训。这个“反面教训”是( )
A.坚持“八字方针”
B.过度依赖苏联政府
C.以阶级斗争为纲
D.忽视客观经济规律
2、“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它指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3、许多事物往往被印上时代的特色,这在人们的姓名中也有所体现。下列名字与其出生时代特征相符的是( )
A.生于1949年,取名援朝
B.生于1951年,取名建国
C.生于1956年,取名跃进
D.生于1967年,取名文革
4、下图为晚清时期《时事报图画甸报》上刊登的《正阳门城楼》,作者在赞叹其雄伟壮丽的同时,更是提及“逮庚子之役,联军入京,城楼遭毁,城墙炮弹之迹,或如蜂窝。”通过该图画我们可以了解和研究的是
A.在第二次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辛亥革命
5、19世纪中叶后,开始探索中国近代化进程的运动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运动
D.义和团运动
6、1921—1949年,中国共产党整整奋斗了28年。“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这五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朽业绩。其中与“灯塔指引”相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 中共成立
B.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
C. 遵义会议
D. 中共七大
7、“△割取香港岛,意味着获得了经营中国的基地;而五口开放则提供了由沿海推向内地的孔道。”材料中权益的获得者是( )
A.美国
B.俄国
C.法国
D.英国
8、北京大学校园里有座雕像,雕像主体是两个螺旋状的大写字母D(Democracy)和S(Science)。这是纪念以北京大学为主要阵地而开展的新文化运动。雕塑中的两个字母分别代表着什么含义( )
A.民主与团结
B.科学与进步
C.民主与科学
D.爱国与进步
9、美国学者杰明·艾尔曼说:“鸦片战争对中国国内影响不是太大,只限于广东一带,当时的问题是太平天国,大概几百万中国人死去,中国的经济中心江南一带都乱了……把清朝的元气消耗得很厉害,导致国力衰减。”作者认为
A.鸦片战争使中国成为了半殖民地
B.太平天国运动推翻了清王朝
C.太平天国运动严重破坏经济发展
D.鸦片战争有利于中国近代化
10、有关北伐战争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伐的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学良
B.北伐的胜利进军得到了工农运动的支持
C.北伐目的是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统一全国
D.北伐军从长江流域打到珠江流域,震动全国
11、我国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开始于
A. 新中国成立
B. 土地改革完成
C. 三大改造完成
D.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12、自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侵略中国,中华民族备受屈辱。标志着我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不平等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13、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用“五个创造性地”总结毛泽东在党的历史上所作的重要贡献,强调毛泽东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革命道路问题。这里的“创造性的革命道路”是指( )
A.城市领导农村的革命道路 B.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C.城市包围农村的革命道路 D.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14、在廊坊与清军阻击侵略者的是
A.天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洋务运动 D.戊戌变法
15、《军阀统治时期史话》一书的目录中提到“民国来了,总统来了,内阁来了……然后来的是皇帝”。 材料反映了( )
A.专制主义政权的灭亡
B.民主与专制的斗争
C.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D.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16、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提出写文章“不作无病之呻吟”“须言之有物”等主张。这篇文章发表于
A.太平天国运动期间 B.维新变法运动期间
C.新文化运动期间 D.五四爱国运动期间
17、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前提是( )
A.设立民族自治机关
B.少数民族人民当家做主
C.自己管理本民族事务
D.服从国家统一领导
18、1987年,联合国把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下列与虎门销烟有关的人物是( )
A. 康有为 B. 林则徐 C. 邓世昌 D. 林泰曾
19、国家博物馆收藏着由毛泽东主席亲手升起的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它的升起标志着中国( )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
②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结束
③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④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0、“数日后,一匹快马向热河方向飞驰,恭亲王向咸丰帝报告了花园被烧的消息……”该历史情景应出现在( )
A. 林则徐广东禁烟期间 B. 鸦片战争期间
C.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D. 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21、1980年,我国建立四个经济特区。____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
22、(1)_________(军队)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2)我国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____________。
(3)2018年3月召开了一年一度的“两会”,指的是政治协商会议和____________。
(4)国家主席_________遭受残酷迫害致死,成为文革中的最大冤案。
(5)_____________会议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6)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城市改革全面展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___________。
23、全国统一:1928年底,________发表通告,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至此,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24、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________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25、
统一战线,是指不同社会政治力量在一定条件下,为了一定的共同目标而建立的政治联盟或联合。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制定了不同的统一战线政策,保证了图A胜利进军的是____________;保证图B取得完全胜利的是___________。
26、袁世凯就职:1912年2月15日,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___________________。4月,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27、19世纪30年代面对鸦片的泛滥,________帝派力主禁烟的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1853年,为了推翻清政府,太平天国开始进行________和西征。
28、【砥砺前行·实现梦想】党的十五大首次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202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宣布,我国已经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即________。
29、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为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华大地上,第一次高举马克思主义的旗帜的是_________。
30、中国近代教育变化也是时代变迁的缩影之一。
(1)1862年,洋务派创办的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是____。
(2)1898年,戊戌变法“新政”之一的_____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31、国共关系变化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32、抚今追昔,为了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辛的探索。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艰辛探索】
(1)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始艰辛探索,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是在哪次会议之后?这次会议指出当时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2)1958年国内报纸上提出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夏秋之际,各地又大办公共食堂,实行吃饭不要钱。据此说出我党在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两个严重失误分别是什么?
【时代楷模】
(3)在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时期,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其中被称为“铁人”和“解放军好战士”的分别是谁?在他们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
【建设成就】
(4)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开始后,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以高昂的热情,艰苦奋斗,取得了巨大成就,列举两项建设成就并据此回答这一时期的建设成就对我们中国的发展有什么意义?
3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小时侯,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湾,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乡愁》余光中(台湾) 1972年作。
材料三:2010年3月27日晚,经大陆著名导演张艺谋重新诠释的意大利歌剧《图兰朵》在台湾台中市的洲际棒球场上演。目前,甘肃省有60家台资企业,包括台商投资建设的兰州正林农垦有限责任公司,这家企业主要加工瓜子,已成为甘肃省特色农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
请回答:
(1)分别说出材料一中两幅图(A、B)是哪两个特别行政区的区旗?
(2)材料一反映出我国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利益提出的科学构想是什么?简述这一科学构想的基本含义。
(3)根据材料二、三说明海峡两岸交往发生了什么变化?谈一谈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五口通商香港失,断鸿声中夷舰现。圆明园中尽烈火,太和殿里无君颜。水师已覆巨舰沉,黄海之水腥且咸。春帆楼上条约订,马关之约逆臣签……辛丑条约庚子恨,落日秋风哭宝剑……
材料二: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英国率先提出修改条约,扩大中国市场,开辟通商口岸。法美等国积极响应。但是列强修约的要求遭到清政府的断然拒绝。修约交涉失败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叫嚣:“只能在炮口上才有外交”“必须教训中国人。”
材料三:
(1)材料一中提及了哪些给近代中国带来屈辱的事件?(举出两例)
(2)根据材料二说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3)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图1)变为断壁残垣(图2)与哪一战争有关?罪魁祸首是谁?
(4)中国版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像一个“大葡萄叶”,后来由于东北、西北大片领土的割让,变成了一只“大公鸡”,版图的变化与哪国关系最大?
(5)鉴于上述材料的史实,你有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