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周口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他是中国第一批赴美幼童留学生,他以炽热的爱国热情表示中国人要用自己的工程师和自己的钱来修铁路。京张铁路圆了他的这个梦,他是(  )

    A. 张謇   B. 詹天佑

    C. 竺可桢   D. 李四光

  • 2、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共产党曾发布一份文件宣称:在为求得与国民党的精诚团结,巩固全国的和平统一,实行抗日的民族革命战争,我们准备把这些诺言中在形式上尚未实行的部分,如苏区取消、红军改编等,立即实行。该文件最有可能出自(       

    A.“八一宣言”

    B.瓦窑堡会议决议

    C.中共七大通过的政治路线

    D.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 3、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和中国共产党“逼蒋抗日”方针以及绥远抗战胜利的影响之下,张学良、杨虎城率领的东北军、西北军,于1936年12月12日在西安发动了对蒋介石的“兵谏”,并向全国提出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材料中事件的和平解决(     

    A.标志着中华民族十四年抗战开始

    B.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揭开了中华民族局部抗战的序幕

    D.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实现

  • 4、新疆位于祖国西北边陲,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然直至近代,这一地区才实行行省制以加强管理,你知道哪一年新疆最早设立行省制的

    A1865年

    B.1875年

    C.1876年

    D.1884年

     

  • 5、“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洋巾入中国,而女红(指女子所做的纺织)失业。”这一现象最早出现在(  )

    A. 《南京条约》签订后   B. 《瑷珲条约》签订后

    C. 《天津条约》签订后   D. 《北京条约》签订后

  • 6、“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材料中的“伟大的觉醒”开始于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

  • 7、王先生参加网络答题时,其中一题:“一世纪,基督教产生于哪一地区”让他犯难了,假如你当时就在他身边,你会帮他选

    A.印度

    B.罗马

    C.巴勒斯坦

    D.麦加

  • 8、著名导演执导的历史剧《梦回唐朝》,在拍第十六集《八方来客》(反映唐朝繁荣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时,拟定了如下四个史实,请你帮他指出哪一项是不恰当的

    A.玄宗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

    B.鉴真东渡传播中国文化

    C.玄奘西游天竺研习佛经

    D.日本遣唐使来华学习

  • 9、1979年7月,中共中央做出决定,要求广东和福建两省“发挥优越条件,抓紧当前有利的国际形势,先走一步”。其直接结果是(     

    A.开放广东、福建沿海城市

    B.兴办经济特区

    C.设立技术开发区

    D.在两省开展国企改革

  • 10、作为洋务派的代表,受命于危难之际,收复新疆,他是

    A.曾国藩

    B.左宗棠

    C.张之洞

    D.李鸿章

  • 11、胡适1923年给友人的信中写道:“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二是《新民丛报》,三是《新青年》。”其中,《新青年》所创造的“新时代”指的是( )

    A.君主立宪时代

    B.民主科学时代

    C.民主共和时代

    D.尊孔复古时代

  • 12、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不费一兵一卒,割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的是

    A. 英国

    B. 法国

    C. 俄国

    D. 美国

  • 13、与“毛泽东”“弥天大勇”“身系天下之安危”“赴蒋介石的‘鸿门宴’”等信息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北伐战争

    B.西安事变

    C.重庆谈判

    D.挺进大别山

  • 14、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经历的几个步骤,按先后顺序应是(     

    ①土地改革②农业合作化③人民公社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①②③

    D.②①③

  • 15、以下示意图从某个角度反映了中国近代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其中①应为( )

    A.沙俄割占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

    B.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C.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D.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 16、“由于它所处特殊的历史和地理条件,使其在世界文化发展史上具有三个特点﹣﹣宗教本位、承上启下、连贯东西。”“它”是

    A.古埃及文化

    B.古印度文化

    C.古希腊文化

    D.阿拉伯文化

  • 17、某同学想了解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标志性事件,应向他推荐下列哪一部作品?

    A.《卢沟桥事变》 B.《西安事变》 C.《九一八事变》 D.《南京大屠杀》

  • 18、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       

    A.中共十七大

    B.中共十八大

    C.中共十九大

    D.中共二十大

  • 19、一国两制是我国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制度创新。下列关于一国两制的表述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一个中国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

    B.特别行政区享有完全的自治

    C.中央人民政府代表中国行使主权

    D.特别行政区原有社会制度不变

     

  • 2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进行土地改革的根本原因是(     

    A.农民迫切要求得到土地

    B.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发展

    C.土地占有者缺乏生产积极性

    D.地主、富农残酷剥削农民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强迫中国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1)“这个条约对中国的最大影响不是赔款,不是割让香港(岛),而是五口通商。”“这个条约”是

    (2)近代史上割占我国领土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  

    (3)在中国近代史上,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极大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的条约是

    (4)在中国开设使馆界的不平等条约是

  • 22、________”,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________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 23、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_____________的土地政策;在解放战争中实行_____________的土地政策。

  • 24、京师大学堂设立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5、甲午中日战争中,__________(人物)带领北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在黄海海面展开激战最终壮烈殉国;1895年春,_________(人物)、梁启超联合各省举人“公车上书”,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 26、请你给材料图片确定一个恰当的主题

     

     

  • 27、____________》是太平天国运动中提出向西学习的纲领性文件。1938年毛泽东发表了《____________》。

  • 28、1955年周恩来率领中国代表团参加了________会议,并且在这次会议上提出了“________”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 29、1929年12月,在________会议上确立了建党建军原则。

  • 30、________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859年,为重振太平天国,洪仁玕制定《________》,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近代百年屈辱的历史,走上了民族独立的和平发展道路,这一过程充满艰辛;中华民族独立后,在民族复兴大道路上相继取得了丰硕成果,赢得了当今世界各国的尊重。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巩固新生的政权党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试举一例并加以说明。

    (2)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什么?

    (3)20世纪70年代末,一次伟大的历史转折带领中国人民走上实现富国梦的道路,“伟大历史转折”指的是什么?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是在哪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基本路线的内容是什么?

    (5)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我国逐步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能为“中国梦”的实现做出哪些努力?

  • 32、除孙中山外,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要代表3位

  • 33、请简述甲午战争的影响。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为了高效记忆、理解历史知识,小英绘制了一张历史图表。

    (1)根据材料一中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归纳出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三条主线。

    (2)材料二第三个方框中的条约里最能体现“完全”二字的内容是什么?

    (3)请你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二的含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