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北伐战争中,右图人物曾领导第四军独立团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被誉为“北伐名将”,第四军也因此被称为“铁军”。这位人物是( )
A.朱德
B.叶挺
C.贺龙
D.刘伯承
2、下图所示报刊是中国人办的第一个杂志,于1896年8月9日由黄遵宪、汪康年、梁启超在上海创刊。此报刊主要宣传的新思想是
A.变法图强
B.扶清灭洋
C.仁政法治
D.师夷长技
3、李鸿章说:“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 “中国之积弱不振皆因贫穷之故。”下列哪项是李鸿章为求富所办( )
A.江南制造总局
B.安庆内军械所
C.轮船招商局
D.汉阳铁厂
4、抗战期间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迷梦的会战是( )
A.淞沪会战
B.枣宜会战
C.徐州会战
D.武汉会战
5、皖南事变发生后,周恩来发表了“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题词。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认定国共合作实际上已经破裂
B.独自担负起反抗日本侵略的责任
C.决定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屠杀政策
D.坚持抗战,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6、“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一一毛泽东”该词所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南昌起义
B.井冈山会师
C.广州起义
D.秋收起义
7、2022年4月26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国会听证会称:美政府决心确保台湾拥有一切必要手段抵御中国大陆任何潜在侵略行为,将重点支持台加强不对称威慑能力。他的做法违背了( )
①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九二共识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8、新发展理念针对的是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回答的是中国当前最为紧迫的现实问题,关系我国发展全局和前景。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新发展理念?( )
A.创新
B.协调
C.绿色
D.改革
9、下列人物与搭配相符的一项是( )
A.洪仁玕—北伐和西征 B.黄兴—广州起义
C.严复—戊戌六君子 D.鲁迅—北大校长
10、戊戌变法是一批爱国知识分子为挽救民族危亡而掀起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下列人物不属于维新变法人士的是( )
A.张之洞
B.梁启超
C.康有为
D.谭嗣同
11、西方人送来一份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祝贺中国进入了20世纪。不堪忍受的“礼物”指的是
A.火烧圆明园
B.签订《马关条约》
C.签订《辛丑条约》
D.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12、与以下三幅漫画相关的历史事件的共同影响有
①战败后大量赔款,加重中国财政负担②割让中国领土,破坏了领土主权
③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④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19世纪60年代初,清朝统治集团中出现了洋务派,在中央以恭亲王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堂等为代表。他们为兴办洋务,都曾写过奏折上奏皇帝,彼此也有书信往来,商议讨论。那么,他们的奏折和书信,频频出现的词汇应该是( )
A.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B.民主、科学、新青年
C.民族、民权、民生
D.师夷长技、自强、求富
14、下列当代国家中,拥有共同祖先的是
①法国
②西班牙
③德国
④英国
⑤荷兰
⑥意大利
A. ①③④⑥ B. ①②③⑥ C. ①④⑤⑥ D. ②③⑤⑥
15、1954宪法草案公布后,全国有1.5亿余人参加讨论,历时近3个月,提出118万多条修改、补充意见,几乎涉及宪法草案每一条款。这表明1954年宪法( )
A.是我国的根本大法
B.具备民主共和的原则
C.制定的流程规范、严谨
D.是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16、纪念馆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我们要了解“鲜血凝固的那个时候,长江呜咽,钟山悲泣。三十万,三十万同胞,在黑暗中挣扎;三十万,三十万冤魂,在地里哭泣”这段历史,最应该去的纪念馆是( )
A.东北烈士纪念馆
B.延安革命纪念馆
C.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D.九一八纪念馆
17、马克思说:“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从中国得到更多好处。”这句话指的是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A.获得大量赔款 B.免除关税 C.掠夺大量珍宝 D.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18、下列战役中属于中国军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是( )
A. 辽沈战役
B. 淮海战役
C. 平津战役
D. 百团大战
19、孙中山撰文“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纪念的是( )
A.萍浏醴起义 B.安庆起义 C.镇南关起义 D.黄花岗起义
20、“20世纪的阳光第一次照进中国大地的时候,一纸新条约制造了最沉重的罪恶。”这个“新条约”指的是
A.《南京条约》 B.《黄埔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1、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到11月下旬,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______年是农历辛亥年,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______年3月,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6月在绝望中死去。护国战争结束。
22、邓小平最重要的思想和政治遗产是他领导中国共产党开辟了建设________道路,创立了________理论。
23、阿拉伯文学的瑰宝是__________________。
24、影响: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激发了农民_______和生产的积极性。
25、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________。沙俄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________平方千米领土。1860年《北京条约》增开________为商埠,割________地方一区给英国。
26、发动西安事变的人是张学良和 。
27、_______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在组织上形成了以________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28、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使人们认识到____;1992年初,____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29、______是黄海大战中英勇殉国的将领。
30、制度构建和政策实行都反映时代特色。
(1)太平天国建立前期颁布了《________》,反映了千百年来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建立后期洪仁玕写成《________》,提出了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主张。
(2)《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31、“一国两制”是一个具有创造性的伟大构想,是中国政府的一项基本国策,它的提出者是谁?它的提出有什么历史意义?
32、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是如何进行土地改革的?其主要内容有哪些?它对解放战争的胜利起到了什么作用?
33、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的党的奋斗目标和中心工作各是什么?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饱经风霜的新中国已经走过了六十多个春秋,回首六十多年来共和国不平凡的复兴之路,引发我们深深地思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一穷二白】
材料一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毛泽东
【成就瞩目】
材料二 1957年底,我国兴建156个工业基地,先后施工的工业项目有1万多个,沿海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华北和西北也建立一批新的工业基地。
(1)材料一反映了建国初期我国怎样的经济状况?为此我国政府制定了什么措施?
(2)材料二表明我国为改变落后面貌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成就,联系所学,列举写出这一时期连接了长江南北交通的大桥是哪一座桥?形成了哪一工业基地?
(3)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在加紧进行。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请问这是一部什么性质的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