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袁世凯实行独裁统治的史实,按其先后顺序排列是( )
①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以无限期连任 ②武力镇压二次革命 ③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④下令解散国民党
A. ①③②④ B. ②①④③
C. ②③④① D. ④②①③
2、标志着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的事件是
A.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B.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C.南京伪国民政府的建立 D.张学良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
3、党中央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主要原因是( )
①对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
②对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
③对改变我国落后面貌急于求成
④苏联政府撕毁合同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4、“东风快递,使命必达”。下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风快递”的矫健身姿,负责投递的“快递员”是( )
A.陆军
B.海军
C.空军
D.火箭军
5、“只有当日本侵略者的手脚被(中国)捆住的时候,我们才能在德国侵略者一旦进攻我国的时候避免两线同时作战。”斯大林的这句话直接反映了中国的抗日战争
A. 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援助 B. 配合和支援了其他国家的反法西斯战争
C. 直接打击了德国法西斯 D. 成为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振兴的转折点
6、下列不属于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事件是( )
A. 七七事变 B. 南京大屠杀 C. 台儿庄战役 D. 挺进大别山
7、诗言志,史铸诗。诗人毛泽东以其气势磅礴的诗篇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峥嵘岁月。下列诗句所指史实按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
②“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③“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④“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A.③②①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②①
D.①②③④
8、翻开中国近代史,一道道累累的伤疤,曾经沧桑的南京让人触目惊心......有人说:“近代史开始于南京,结束于南京’’。最早在该地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9、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 政治协商制度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一国两制”构想
D.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0、中国实现奥运历史上金牌“零”突破的体育项目是( )
A. 女子排球 B. 乒乓球 C. 男子射击 D. 自由体操
11、我国实现祖国大陆与台湾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是
A.海峡两岸直接实现三通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原则
D.坚持互利互补原则
12、《共产党宣言》号召“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党,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对这一理论观点进行第一次伟大尝试的是( )
A.俄国十月革命
B.新中国成立
C.宪章运动
D.巴黎公社
13、1937年淞沪会战中,蒋介石亲任第三战区军事指挥官,以极大的决心和力量组织、指挥这场大规模战役,“以扫荡上海敌军根据地之目的,实行攻势作战,保护经济命脉,巩固首都,同时激励国人斗志,以新国际观感。”据此可知,淞沪会战
A.是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的积极抗战
B.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到相持阶段
C.体现了国共精诚团结、合作抗日的精神
D.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14、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这条道路的起点是
A.南昌起义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C.秋收起义
D.遵义会议
15、对组图解读正确的是
A.“一国两制”构想成功实践
B.交接仪式1999年12月举行
C.中英两国共同管理香港事务
D.香港、澳门回到了祖国怀抱
16、在历史学习中, “历史现象”与“历史结论”的区别问题。“历史结论”是在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1951年10月,人民解放军胜利进抵拉萨,西藏和平解放
B.“一五计划”的完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C.随着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开展,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也迅速开始了
D.在“大跃进”高潮中,全国农村一哄而上办起了人民公社
17、“你看,今天王大帅打李大帅,明天赵大帅又打王大帅。”老舍《茶馆》里的这句台词所反映的时代背景是民国初年( )
A.风俗习惯改变
B.袁世凯逼迫清帝退位
C.军阀纷争动乱
D.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
18、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与国家富强,前赴后继地进行艰辛的探索。有人认为甲午战败后的探索无疑比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探索更加西洋化、近代化。材料中的“更加西洋化、近代化”主要表现在( )
A.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B.发展中国近代教育
C.学习西方思想文化
D.改变中国政治制度
19、习近平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说,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最忠诚的合作者。与此相关的是
A.二次革命
B.护国战争
C.北伐战争
D.西安事变
20、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共同纲领》
21、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1)时间:1922年7月。
(2)地点:上海。
(3)内容:重申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建设共产主义,同时制定了党的⑭__________。纲领规定,在民主革命阶段,党的主要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4)意义: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⑮_____________的民主革命纲领。
22、____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1923年2月,____举行的大罢工将第一次中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
23、在天津保卫战中,清军直隶提督_____壮烈殉国,天津失陷。
24、________的召开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标志着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党的十五大把___________理论确立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25、祖国统一大业思维导图(请按序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内。)
26、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实现(_____________)、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党和政府决定实行(________________),这项制度已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27、______年,五四运动在北京爆发。到6月初,运动中心从北京移到上海,工人成为五四运动主力。
28、同仇敌忾,全民抗战。
(1)1935年,面对华北危机,北平青年学生掀起“_________”是一场爱国救亡的运动。
(2)_________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3)1937年7月,在保卫北平的战役中,赵登禹、_________将军壮烈殉国。
(4)_________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29、《太平天国运动形势示意图》中①处是___________;《敌后抗日根据地形势图(1937—1940年)》中②处是___________。
30、(1)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_______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1864年夏,天京陷落,标志着轰轰烈烈的_______农民运动失败。
(2)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事务。_______年,清政府在新疆建立行省;_______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
(3)_______的成立,使全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奋斗目标;1911年10月10日,_______起义爆发。
(4)1912年3月,_______以临时大总统的名义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5年底,_______、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伐袁世凯复辟帝制。
(5)1918年鲁迅发表白话小说_________,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_______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开幕。
31、中国的近代化既是学习西方的过程,也是探索救国的过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哪次运动标志近代化的开端,它主要在哪个方面学习西方?
(2)谁领导的什么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学习西方制度的尝试
(3)陈独秀等人掀起什么运动解放人们的思想,它的两大口号是什么?
32、新中国成立后,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成为中国人民肩负的神圣使命。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1951年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标志是什么?
(2)20世纪90年代,中国在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请问1999年我国成功收回了哪一地区的主权?
(3)今天,党和政府的对台基本方针是什么?“九二共识”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4)2015年同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是谁?
(5)请你展望一下祖国统一大业的前景。
33、简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认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体现了怎样的精神?
34、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一人物是___________,他领导了近代史上的哪次斗争?有什么意义?
图二是___________遗址:图片中的局面是准在什么时候造成的?
(2)读边《鸦片战争形势图》,将图中英文字母所代表的被开放口岸写在题后的横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