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合肥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辛丑条约》签订后,居住在北京东交民巷的张家被迫搬迁。其主要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在此

    A. 开商埠

    B. 办武馆

    C. 建工厂

    D. 设使馆

     

  • 2、俄国在这次战争中,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在中国获得的好处都要多。俄国在十九世纪中期的这次战争中从中国获得的主要“好处”是

    A.取得协定关税特权

    B.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C.获取了中国大量赔款

    D.强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

     

  • 3、对以下年代尺的时间,解读正确的是(     

    A.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史

    B.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史

    C.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奋斗

    D.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历程

  • 4、人们历来对洋务运动的评价褒贬不一。如果用历史的眼光、实事求是地进行评价,那么,下列哪种观点是不正确的

    A.洋务运动促使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B.洋务运动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所以它是毫无进步意义的

    C.洋务运动是特殊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历史发展的结果

    D.洋务运动虽然破产,但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 5、“经济特区成功吸引了大量外国投资,外资企业不单为中国政府提供大量税收,还为中国引入先进生产管理技术…… ”材料论述了经济特区

    A.建立的原因

    B.建立的目的

    C.发展的过程

    D.发挥的作用

  • 6、有人认为1916年至1928年是中华民国最黑暗的“战国”时期。其主要依据是这一时期

    A.帝制复辟 B.军阀割据 C.国共内战 D.东北易帜

  • 7、提出“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的理想社会的方案是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变法通议》

    D.《临时约法》

  • 8、新中国成立后,许多人的名字都带有时代烙印。下列四人中年龄最大的应该是(     

    A.王文革

    B.向小康

    C.张建国

    D.刘跃进

  • 9、美国人大卫在《最寒冷的冬天》一书中写道:“如果说中国当时还缺少把美国人赶出台湾的武器,那么他们用充裕的人力、他们的独创性和战士的勇敢,在半岛与美国人平分秋色。战争结束后,个人都不得不另眼看待这个正在缓缓升起的东方大国。”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抗美援朝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

    B.抗美援朝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C.抗美援朝增强了中国国力

    D.抗美援朝使中国人民实现了当家作主

  • 10、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历了几个具有不同特点的发展时期,它们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民族独立,获得新生   ②改革开放,继往开来

    ③和谐社会,全面小康   ④探索建设,曲折前进

    A.①③④②

    B.①④②③

    C.②①④③

    D.①④③②

  • 11、1916年,民主革命的先驱人物黄兴创作对联激励蔡锷将军:“立马华山,推翻帝制;挥戈燕地,重建共和。”这一事件的历史背景是

    A.二次革命 B.袁世凯就任大总统 C.护国战争 D.皖系军阀掌握北京政府

  • 12、马克思指出,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这里“更多的好处”是指

    A.占领中国大片领土 B.获得大量赔款

    C.对其开放更多港口 D.可以在中国投资设厂

  • 13、下列历史时期排序正确的是(     

    ①过渡时期 ②现代化建设时期 ③“文革”时期 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①③②④

    D.①③④②

  • 14、下列中国近代反侵略斗争的历史人物中,其代表的阶级利益与其他几位明显不同的是(     

    A.洪秀全

    B.邓世昌

    C.关天培

    D.林则徐

  • 15、有人用“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来比喻洋务运动。所谓“插柳”是指

    A. 引进了近代科学技术

    B. 诱导了民族企业的产生

    C. 培育近代海防和教育

    D. 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扩张

  • 16、邓世昌指挥致远号舰艇,撞击敌舰壮烈殉国的战役是(  )

    A. 东山保卫战   B. 威海卫战

    C. 黄海海战   D. 雅克萨之战

     

  • 17、洋务运动引进了机器工业,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而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这表述的是洋务运动的

    A.背景

    B.目的

    C.性质

    D.作用

  • 18、下列成就不属于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历史时期取得的是(  )

    A. 原油和石油产品的自给

    B. 大庆油田建成

    C. 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从无到有

    D.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 19、小琳同学在学习某节课时对重点内容进行了梳理总结,梳理如下。请问她学习的课程主题(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太平天国运动 D.义和团运动

  • 20、最近热播的电影《八佰》讲述了“八百壮士”奉命坚守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与日军展开血战的英勇壮举。此次“血战”是(     

    A.淞沪会战

    B.武汉会战

    C.百团大战

    D.台儿庄战役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维新人士创办的报刊中,影响最大的是上海的 ______和天津的《国闻报》;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是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 ______

  • 22、苏联的工业化: 先后完成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成果:苏联由落后的_____变为强大的_______。苏联模式:形成时间:_______年。形成标志:_______的颁布。

    评价:苏联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促进了苏联经济社会发展,为日后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但由于没有尊重________,苏联模式弊端日益暴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体制障碍。

  • 23、文献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魏源编著的系统介绍世界各国地理历史和科技发展状况的著作是

    (2)1912年孙中山颁布的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献是

    (3)《狂人日记》提出打倒吃人的礼教。该作品的作者是

  • 24、被誉为“两弹元勋”的中国科学家是________。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是________年10月16日爆炸成功的。

  • 25、中国人民志愿军在(_____)战争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革命忠诚及国际主义精神,被誉为(_____)。

  • 26、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2)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

    (3)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4)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一场胜仗

  • 27、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是____;中国人自己设计和修筑的第一条铁路是______

  • 28、鲁迅的《________》,深刻解剖了整个民族的精神弱点,成为批判国民性问题的经典之作;1938年,毛泽东发表了《________》,有力地驳斥了国民党内流行的“亡国论”和“速胜伦”的错误观点,为抗战指明了方向。

  • 29、甲午中日战争后,状元实业家张謇抱着“________”的思想,创办了大生纱厂。

  • 30、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     )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     )、汕头、(     )4个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2019年4月30日,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100年前,中国大地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个重大事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该运动最先在哪座城市发生?五四运动后期,其中心转移到哪座城市?五四运动的主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其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五四运动已过去100年,“五四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请谈谈你对五四精神的理解。

  • 32、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奋勇抗战,赢得了抗战的胜利。

    (1)什么事件的爆发导致了东北全部沦于敌手?

    (2)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3)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是在什么时间?

  • 33、看图回答问题

    1.a中的人物是谁?他在《新青年》上发表了白话小说?

    2.b中的人物于1915年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他是谁?

    3.c中的人物又是谁?他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一文。这三个人的共同点在于他们都参加了什么运动?这场运动所标举的两大口号是什么?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中石柱现存于巴黎卢浮宫博物馆亚洲展览馆。它的上端是汉谟拉比王站在太阳和正义之神沙马什面前接受象征王权的权标的浮雕,以象征君权神授,王权不可侵犯;下端是用阿卡德楔形文字刻写的法典铭文。

    (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写出该“法典”的名称,概括此“法典”的历史价值。

    材料二   罗马帝国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

    ——耶林《罗马法精神》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被称为罗马法制建设第一步的法律并用一句话进行简单评价。

    材料三

    (3)如上图所示的政治体制出自美国的哪一部宪法?依据图示分析指出美国权力运行的基本原则和这部宪法的历史地位。

    材料四   101条:“契约为一种合意,依此合意,一人或数人负担给付,作为或不作为的债务……依法成立的契约,在缔结契约的当事人间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第545条:“除非供公用并有公正的赔偿,不得强迫任何人放弃自己的财产。”

    ——法国《拿破仑法典》

    (4)根据材料四概括,《拿破仑法典》体现了哪些法律原则?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