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共二十大的主题是( )
①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②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③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④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你认为下列哪些措施是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利?( )
A.清帝必须退位
B.临时政府必须设在南京
C.临时大总统到南京就职
D.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思维导图有助于帮助学生厘清重大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式。下列结构图中间空白处应填写( )
A.“两个凡是”方针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C.形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领导集体
D.刘少奇得到平反
4、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病逝于北京,世人纷纷书写挽联纪念。其中蔡元培先生的挽联:“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下列属于“后死者”最早进行“齐心协力”的历史事件是( )
A.辛亥革命 B.北伐战争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5、如下图所示内容集中反映了某一个时期工业和交通建设成就。这个时期应( )
A.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B.“一五计划”时期
C.大跃进运动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6、近代历史上,一个个不平等条约记录了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历程。其中下列内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协定关税 ②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③允许外国在中国开设工厂
A.①③②
B.③②①
C.①②③
D.②③①
7、以下事件的发生不在1953年的有
①三大改造 ②西藏和平解放 ③抗美援朝战争 ④土地改革运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民国初年,在广东,一天之内就有20多万男子剪去了长辫子。这个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长辫子太脏,人们的卫生意识增强了
B. 辛亥革命后,社会习俗发生了变化
C. 所有群众踊跃响应民国政府的号召,争相剪辫
D. 广东的天气太热,人们用这种方式避暑
9、今年(2023年)是太平天国定都天京170周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一部法律文件,试图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材料中的“法律文件”指的是( )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中国土地法大纲》
10、下图所示是与秦朝有关的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能够印证的历史结论有( )
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 ②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
③秦朝设郡管理地方 ④秦朝统一了文字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 )开始。
A.农村
B.城市
C.工业
D.商业
1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出现“短暂的春天”是在( )
A. 甲午中日战争后 B. 辛亥革命后 C. 一战期间 D. 一战后
13、建国以来党和人民面临的第一次严重经济困难是下列哪个时期( )
A.(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时期
B.(1959-1961)年的三年经济困难时期
C.(1950-1952)年的土地改革时期
D.(1953-1956)年的农业合作化运动
14、1984年,邓小平视察深圳后,欣然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这是因为设立经济特区可以
①引进外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 ②进一步推动国内改革
③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 ④带来农村生产力的解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太平天国运动由兴盛走向衰败是在
A.定都天京后
B.天京事变后
C.安庆失守后
D.洪秀全病逝后
16、八年级历史课上,老师在讲中华民国纪年换算时,学生小华站起来说他爷爷就生于民国时期,他爷爷今年(2011年)80周岁了。老师问:小华爷爷出生于民国多少年?正确回答应该是( )
A.民国十年
B.民国二十年
C.民国三十年
D.民国四十年
17、下图是坐落在天安门广场上的宏伟建筑,它的建造是
A.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决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议
C.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决议
18、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用自己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A.九一八事变一一中国人局部抗日抗战开始
B.长沙战役——抗日正面战场最大的一次胜仗
C.台儿庄战役——中国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D.百团大战——中国抗战以来的第一次胜利
19、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我国百年的屈辱外交,翻开了外交事业的新篇章。下图报纸标题中的“胜利”指的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确立
B.万隆会议的召开
C.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D.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20、1952年,曾对革命有功的中共天津地委书记张子善和前任书记刘青山,因堕落为大贪污犯被判处死刑。这一史实反映的是
A. 镇压反革命运动
B. “三反”运动
C. “五反”运动
D. 土地改革运动
21、主要内容:清政府赔款白银________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________活动;清政府拆毁________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________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改总理衙门为________,班列六部之前。
22、议题:总结历史经验,制定党的_______。
23、(1)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____,中国近代化的开端____。
(2)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签订的时间是____。
24、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她领导科研团队发现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成医学奖,她是________
(2)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是________
(3)佛教的创始人是________
(4)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大庆石油工人“铁人”指的是________
(5)2008年9月,我国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完成出舱任务,实现太空行走,该航天员的名字是________
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称
(6)它是宝贵的文学遗产,也是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它是________
(7)改革开放后,我国实行对台的基本方针是________
(8)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________
(9)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是________
(10)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1954年制定的________
25、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关内容。
(1)在“文化大革命”中,党的历史上最大冤案的受害者是: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3)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4)我国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是:
(5)抗美援朝战争中,用身躯堵枪眼,为部队开辟通路的是:
26、(1)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_____)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会议决定以(_____)为国旗。
(2)(_____)年,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_____)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的一次会议。
(3)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_____),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_____)之间的矛盾。
(4)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_____)交接入列;201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_____)大战区,构建起了军队联合作战体系。
(5)2003年10月,航天员(_____)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2015年,(_____)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7、根据下列内容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身堵枪眼,血染上甘岭—--—
(2)"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被迫害——
(3)在亚非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4)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28、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答题卷”该题后的括号内正确的填“正确”;错误的填“错误”,并加以改正。
(1)五四运动期间,李大钊亲自起草《北京市民宣言》,号召北京学生、商人、劳工奋起斗争,勇敢地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
(2)1929年12月,三湾改编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
(3)1941年底开始的第三次武汉会战,中国军队最终赢得胜利,振奋人心。
(4)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
2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取得了重大科技成就,________被誉为“两弹元勋”;________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30、北京大学和《_______》成为新文化运动最为重要的阵地。________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31、20世纪初期,无产阶级走上了历史的舞台,中国共产党开始在政治上展露手脚。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陈独秀认定:“只有“德先生”和“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的黑暗。”请问“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指的是什么?
(2)为了弘扬五四精神,1949年12月,我国正式宣布五月四日为中国青年节。你们认为什么是五四精神呢?
(3)中国步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哪一年开始?中共一大的中心工作是什么?
(4)简答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
32、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
33、同盟会的政治纲领。
34、国家的富强是先进中国人不断探索、追求的目标。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李鸿章《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函》
材料二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利,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利,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故要社会革命。”……辛亥革命一度成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建立后,孙中山认为民族、民权两主义已经实现,唯有民生主义尚未着手。
——摘自臧运祜《20世纪的中国与世界》
材料三 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历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清政府为“学习外国利器”兴办的企业一例。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认为民族、民权两主义已经实现”的理由。
(3)据材料三概括近代中国人逐渐“觉悟”经历的发展阶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觉悟者为学术”是指什么历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