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三明八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二十年前630日深夜,在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上,英国国旗徐徐降下,标志着英国对香港长达一百五十多年的殖民统治结束了。割让香港岛的是哪个不平等条约( )

    A. 《辛丑条约》   B. 《马关条约》   C. 《瑷珲条约》   D. 《南京条约》

     

  • 2、在北伐战争中,他曾领导第四军独立团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被称为“北伐名将”,第四军也因此被称为“铁军”。“他”是(     

    A.叶挺

    B.汤恩伯

    C.杨靖宇

    D.林彪

  • 3、在一个中国共产党党史展览中,展出了一幅示意图(如图)。这一展品揭示了:

    A.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

    B.民族工业发展进入黄金时代

    C.中国共产党诞生的阶级基础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 4、中国近代以来,“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兴办洋务”“君主立宪”等思想的失败说明了( )

    A.近代中国要谋求社会进步必须走革命的道路

    B.提出这些思想的人都是志大才疏的人

    C.近代中国不可能走向富强

    D.中国必须进行辛亥革命

  • 5、改革开放后,深圳从边陲小镇变成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城市,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1988年以来,海南经济迅速发展,正在建设成为国际旅游岛。这两地的发展都得益于( )

    A.“一国两制”

    B.建立经济特区

    C.建立特别行政区

    D.建立直辖市

  • 6、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是(  )

    A. 《中华民国约法》   B. 《定国是诏》

    C. 《钦定宪法大纲》   D.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7、“一曲悲歌天地荡,红军血雨染湘江。惊涛骇起连天雪,烈火熊燃彻夜光。”与该诗句描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红军长征

    B.飞夺泸定桥

    C.百团大战

    D.强渡大渡河

  • 8、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突破黄河天险,挥师南下,这次军事行动揭开了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与此相关的史实是(     

    A.挺进大别山

    B.辽沈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 9、梁启超指出,清王朝社会政治制度的弊病在于“上体太尊而下情不达”,即君权太重,官制等级森严,人民没有政治权利。因此他提出,维新变法“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民共主”。这说明梁启超(     

    A.注重团结底层人民群众

    B.提倡限制君权扩大民权

    C.提倡消除封建礼教危害

    D.较注重国民意识的觉醒

  • 10、孙中山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辛亥革命虽成“空壳”,但仍可以作为其革命成果的是(       

    A.中华民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中华民国京师大学堂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北伐战争

    D.中国同盟会、北洋水师

  • 11、“窃臣等钦遵谕旨,将夷船缴到烟土二万余箱在粤销毁,……将烟土切碎拋入石池,泡以盐卤,烂以石灰,统俟戮化成渣,于退潮时,送出大海。”材料反映的是(     

    A.义和团运动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鸦片战争

    D.虎门销烟

  • 12、图《让高产“卫星”永远在天空中运转》是一幅宣传画。这副宣传画出现的时期和使用的时长,可能是(       

    A.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时期   5年

    B.大跃进运动期间   1年左右

    C.人民公社时代               约25年

    D.文化大革命时期     10年

  • 13、小明同学在复习课上将“工业化的起步、三大改造、文化大革命”归纳为一个主题,这个主题的名称是(     

    A.社会生活的变化

    B.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C.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 14、红军在漫漫长征路上,经历了湍急的河流、高耸的雪山、危机四伏的草地和各种难以预料的恶劣天气,以及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但是,这些困难都没有阻止红军战士前进的脚步。在长征过程中,红军战士展现出来的长征精神是(     

    ①革命英雄主义精神②革命乐观主义精神③民主主义精神④革命理想主义精神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15、哲学家殷海光先生认为:1840年以来中国对西方的反应,依次经历了“技术的反应”、“制度的反应”、“观念的反应”和“组织的反应”四个阶段。按此理解,下列属于“组织的反应”的是:

    A.发昌机器厂创办 B.京师大学堂建立 C.中国共产党成立 D.《新青年》杂志的创办

  • 16、1874年日本入侵台湾,朝野上下强烈呼吁整饬海防。1875年李鸿章奉命督办海防,到19世纪80年代,福建、广东、南洋和北洋等海军初步建成。洋务运动建成的海军中,规模最大的是(     

    A.福建舰队

    B.广东舰队

    C.北洋舰队

    D.南洋舰队

  • 17、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确立的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 18、“一五”计划期间,我国的民主与法治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主要表现在  (   )

    A. 制订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制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C. 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 19、口号通常是对某种政治思想主张的高度概括。下列口号按提出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打倒列强,除军阀      ②自强、求富     ③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④民主、科学

    A. ①②③④   B. ②④③①   C. ②①③④   D. ①③②④

  • 20、康梁等人发起的变法运动在历史上最突出的功绩是(     

    A.挽救民族危机

    B.推动政治改革

    C.促进思想启蒙

    D.发展社会经济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南京条约》中,割_______给英国;《北京条约》中,割_______地方一区给英国。

  • 22、

    (1)图一的人物是___________,他指挥了___________战役,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2)图二的人物是____________,1915年底,他与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______爆发。

    (3)图三的内容与____________有关,该事件在___________年发生的。

    (4)图四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它和我国的_____________节有关。

    (5)图五的人物是__________,他是中国_______________思想传播的先驱。

  • 23、我国政府于________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我国政府于________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 24、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是______1936年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师标志长征胜利结束。

  • 25、“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上书皇帝,严禁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二百多万斤鸦片的是________________年6月,英国公然支持罪恶的毒品走私,发动侵华战争。

  • 26、从鸦片战争开始,英国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一步步侵占我国香港地区。

    (1)鸦片战争后签订《南京条约》,割____________给英国。

    (2)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签订《北京条约》,割____________给英国。

    (3)___________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英国通过《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租“新界”。

  • 27、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会议名称。

    (1)标志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2)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3)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 28、1938年春日军进攻徐州,第五战区司令长官_____________指挥中国军队歼敌一万多人,取得__________战役的重大胜利。

  • 29、报刊已成为大众传媒的重要形式之一。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是《______》;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报纸也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是《______》。

  • 30、主张:利用____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___的统治。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什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重申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什么?

    (2)1927年,毛泽东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在哪里?在这里创造了什么局面?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4)综上,你从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中得出哪些认识?

  • 32、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成为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点”。请问这里的说“历史转折点”指的是哪次战争?这次战争的胜利有何重要意义?

     

  • 33、我国农村改革典型的地方是哪里?城市改革的重点是什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很重视民主政治建设,但也走了不少弯路。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新著《中国大趋势》中认为: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的局面,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形成稳定的关键。

    材料二: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

    ——毛泽东在1954年某次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三:1968年,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诬陷为“叛徒、内奸、工贼”,被开除出党,撤销其党内外的一切职务,一年后,刘少奇在河南开封含冤病逝。

    材料四:民主和法制,这两个方面都应该加强,过去我们都不是。要加强民主就要加强法制,没有广泛的民主是不行的,没有健全的法制也是不行的。

    ——邓小平

    (1)材料一论述的是新中国成立后确立的哪一制度?

    (2)材料二中会议的名称是什么?这次会议的召开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中有何作用?

    (3)材料三中,国家主席被批斗和迫害致死,说明了什么?

    (4)请你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对民主与法制的认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