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是近代列强发动侵华战争的年代尺,其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发生于哪一时间
A.①
B.②
C.③
D.④
2、“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
A. 思念大陆故乡,渴望实现祖国统一
B. 对国民党政府腐败行为的痛斥
C. 对台湾政府谋求独立的赞美
D. 希望国共再次合作一致抗日
3、经济全球化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为了抓住这一趋势带来的历史机遇,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为( )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建立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
C.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发展乡镇企业
4、太平天国制定并颁布了一部纲领,它反应了广大农民获得土地,平均分配物品的愿望,这部纲领性文件是( )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海国图志》
D.《天演论》
5、有学者在谈及五四运动中北京学生的表现时宣称:“五四运动大方向是对的,但方式有问题。”这一观点
A.完全抹杀了五四运动的正义性 B.是对如何进行爱国的理性反思
C.旨在谴责北洋政府的卖国罪行 D.认为学生不应介入国家的政治
6、1993年4月1日起,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酌精神,我国取消了粮票和油票,实行粮油商品敞开供应。从此,伴随城镇居民近40年的粮票、油票等各种票证就此谢幕,象征着一个新时期的来临。这个来临的“新时期”是
A. 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B. 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 D.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
7、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下列历史事件与孙中山有直接关系的是( )
①上书李鸿章,提出改革建议 ②成立兴中会 ③直接指挥武昌起义 ④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8、《全球通史》中写到:“当巴黎和会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材料叙述的是“示威游行”的
A.背景 B.经过 C.性质 D.影响
9、学者金冲及认为:“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胜利的奥秘在于中共在乡村中领导广大贫苦农民,把几千年没能解决的封建土地所有制从根铲除。”此处强调的是( )
A.土地私有的必要性
B.土地改革的重要性
C.作战指挥的正确性
D.政策宣传的合法性
10、1851年1月,洪秀全率领1万多拜上帝会会众,蓄发易服,头裹红巾,掀起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这次运动由兴盛走向衰败的标志是
A.领导集团内部发生斗争——“天京事变”
B.太平军北伐失败
C.太平天国改南京为天京定为都城
D.太平军进攻上海损失惨重
11、“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拒绝在合约上签字”这些口号体现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上述口号与中国近代史哪一事件有关?该事件具有什么里程碑的意义?( )
A.洋务运动——近代化的开端
B.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D.七七事变——日本全面侵华
12、毛泽东说:讲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讲到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习近平总书记也称赞张謇是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先贤和楷模。这是因为张謇主张( )
A.自强求富
B.科教兴国
C.实业救国
D.贸易富国
13、中国同盟会成立的地点是
A.北京 B.东京 C.香港 D.檀香山
14、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心愿,在统一的道路上台湾问题和港澳问题本质的区别是
A.军队问题
B.领土问题
C.内政问题
D.外交问题
15、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它”指的是( )
A.新发展理念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6、纪录片《复兴之路》中有这样一段话"(太平天国)起义不仅严重动摇了清王朝的根基,而且提出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较为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资政新篇》的结局是
A.只进行了试点
B.没有付诸实践
C.全部实施
D.半途而废
17、下表是1953-1957年我国在各部门的投资比例表。由此可见,我国当时
注:在工业内部,轻重工业之间的投资比例约为1:7.9。
A.农轻重三业均衡发展
B.优先发展重工业
C.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
D.已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8、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 )
A.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B.长期闭关锁国状况被打破
C.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战败
D.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
19、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提出了不同的方针。以下方针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打倒列强,铲除军阀 ②枪杆子里出政权 ③停止内战,共同抗日 ④农村包围城市
A.①②④③ B.①④②③ C.②④①③ D.①③④②
20、1949年10月1日,历经沧桑的中国人迎来了自己的节日。这一天发生的重大事件是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西藏和平解放
D.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1、《十八军进拉萨城的入城仪式》反映了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的重要史实,这一史实标志着__________;《汪辜会谈》反映的是海协会会长汪道涵与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就加强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进行的第一次会谈的情景,海协会和海基会这两个民间团体在1992年达成了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__________原则”的共识。
22、1899年,美国向英、俄、德、日、意、法六国提出“______”的照会,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
23、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近代中国,遭遇了外国列强的一次次侵略,同时,先进的中国人也对中国近代化进行了一次次的探索。请结合课本相关内容,完成表格。
探索活动 | 代表人物(只写一人) | 思想、口号等 |
| 李鸿章等 |
|
|
| 维新变法思想 |
辛亥革命 |
|
|
| 陈独秀等 |
|
24、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创办的,成为出版发行进步书刊重要阵地的书店是_________。
25、洋务运动时期,当时亚洲最大的钢铁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由洪秀全领导的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3)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4)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27、1839年,清朝钦差大臣________在广东领导查禁鸦片。1876年,清朝钦差大臣________率军进入新疆讨伐阿古柏。
28、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________,并建立________,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走向失败。
29、意义:中共七大为争取______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共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30、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事件。
(1)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结束的事件是
(2)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3)新中国建立后奉行的外交政策是
(4)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对文艺界提出的方针是
31、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
(1)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的志愿军战士——
(2)20世纪60年代解放军好战士的代表一位一
(3)2013年深刻阐述中国梦的宏伟蓝图——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在地球的另一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之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
——法国作家:雨果请回答:
(1)材料中的“夏宫”是指什么?
(2)材料中的“两个强盗”是指谁?
(3)材料中的“付诸一炬”指的是什么事件?
(4)它发生在哪一次战争中?
33、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人是?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
3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大会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共同纲领》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大会选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大会决定以北平为首都,改名北京;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岳麓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请回答:
(1)材料一与哪次会议有关?请你依据材料内容分析这次会议有什么作用?
(2)材料二提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由哪次会议制定并颁布的?请你依据材料所述推断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什么?
(3)请你依据材料分析,材料一中所述:“《共同纲领》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终结于什么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