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下列表格,造成1956年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1952年和1956年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
| 个体经济 | 私营经济 | 公私合营经济 | 集体所有制经济 | 国营经济 |
1952年 | 71.8% | 6.9% | 0.7% | 1.5% | 19.1% |
1956年 | 7% | 0.1% | 7.3% | 53.4% | 32.2% |
A.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B. 土地改革完成
C. 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制定
D.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2、著名作家臧克家在<红血洗过的战场>中写道:“台儿庄,一片灰烬;台儿庄的名字,和时间争长。”因指挥台儿庄战役而载入史册的将领是
A. 杨虎城
B. 杨靖宇
C. 李宗仁
D. 彭德怀
3、从1953年起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 )
A.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B.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
C.在中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
D.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4、史学家曾说:“俄国不花费一文钱、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这是指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
A.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B.取得许多通商口岸
C.获得了在中国开设工厂的特殊权利
D.获得最多战争赔款
5、1920年,李大钊在护送陈独秀南下的过程中,与其相约分别在北京和上海建立起党支部。材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是( )
A.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B.共产国际的帮助
C.工人阶级的壮大
D.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6、某导演准备拍摄一部反映1949年共和国诞生的纪录片。其中,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可选的画面是( )
A.三大改造
B.渡江战役
C.开国大典
D.十一届三中全会
7、鸦片战争期间,英军进攻虎门。率兵奋勇抵抗、最后战死在炮台上的清军将领是( )
A. 林则徐 B. 关天培 C. 琦善 D. 邓廷桢
8、胡适在1923年的一封信中说:“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是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丛报》;一是《新青年》。”胡适所说的“三个时代”是
A.辛亥革命、护法运动、新文化运动
B.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护国运动
C.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D.戊戌变法、护国运动、护法运动
9、下图是“公车上书”影印件。历史上“公车上书”的意义在于
A.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B.说明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形成
C.标志着维新派开始推行新法
D.标志着维新变法运动失败
10、下列有关红军长征的表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
A.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进行长征。
B.中央红军四渡赤水,跳出了敌人的重重包围。
C.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D.长征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11、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鲜明的历史印记,1956年~1966年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时期,下列哪一选项全面反映了这一历史阶段的特征( )
A.遭到建国来最严重的挫折和失误
B.社会主义经济高速发展
C.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D.正确与失误、成就和挫折错综交织
12、在60多年前的一次会议上,毛泽东说:“这次会议是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其主要依据是指( )
A.制定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B.选举新的国家和政府领导人
C.制定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五计划”
D.社会主义制度的最终确立
13、就研究20世纪70年代后期中国社会变化而言,以下史料中属于一手史料的是( )
A.《跨过鸭绿江》剧照
B.武汉长江大桥纪念邮票
C.高考制度恢复后准考证
D.《邓小平文选》
14、近代史上哪位清朝皇帝富有青年人的进取精神,愿意接受新思想,不甘做亡国之君,积极支持变法
A. 康熙帝 B. 道光帝 C. 宣统帝 D. 光绪帝
15、甲午中日战争中,回族将领左宝贵中炮牺牲是在下列哪次战役中( )
A.鸦片战争
B.平壤战役
C.威海卫战役
D.黄海大战
16、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的对台基本方针是( )
A.武力解放台湾
B.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
C.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D.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
17、以下人物,在新文化运动中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贡献最大的是( )
A.
B.
C.
D.
18、科学技术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下列科学家与其科学成就对应不正确的是( )
A.爱因斯坦—相对论 B.达尔文—进化论
C.牛顿—电磁感应现象 D.阿基米德—杠杆定律
19、下图为1999年后澳门生产总值增长示意图。其说明( )
A.“一国两制”促进澳门发展
B.澳门成为全国科技金融中心
C.民族区域自治推动澳门回归
D.粤港澳大湾区实现区域繁荣
20、1923年,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的事件是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运动
C.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设立
D.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成立
21、新中国成立初期,起到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22、我国在“一五”计划期间取得丰硕成果,各条战线捷报频传,其中和陕西有关的成果为_______的开通;将重工业大都建在东北地区的地缘因素是_______。
23、______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______战役,全歼国民党七十四师。
24、制造借口是列强对中国发动战争的惯用伎俩。
(1) 的消息传到伦敦,英国政府公然支持罪恶的毒品贸易,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
(2)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英法两国在俄美的支持下,分别以“ ”和“ ”为借口,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3)1900年6月,为镇压 ,英美等八国组织联军,从天津向北京进犯。
25、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________,大革命失败。
26、植根中华沃土,第一次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的历史人物是________。
27、_____________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为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作出重要贡献的日本首相是_____________。
28、1864年,______的陷落,标志着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失败;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各省1300多名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这就是著名的“______”。
29、鸦片战争后,签订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30、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涌现出数不胜数的英雄、劳模。他们中的杰出代表有“铁人”——________、兰考好书记——_________、解放军好战士——__________等。
31、左宗棠为什么的迅速顺利地进军并收复新疆?
32、写出建国初期起到巩固政权作用的事件三例。
33、殖民者在哪场战争中首先打开中国大门、入侵中国? 战败签订的《南京条约》中,哪一条内容最能体现出该国发动这场战争的目的?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世纪初,孙中山从欧洲抵达日本,为了集中革命力量,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孙中山联合华兴会、光复会和兴中会等革命团体的成员,于8月成立了中国同盟会。
(1)中国同盟会成立的具体时间是何时?地点在哪里?
(2)在成立大会上,同盟会确立的政治纲领是什么?
(3)中国同盟会所创办的机关报是什么?
(4)中国同盟会的性质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