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对相关实验的分析和结论,你认为正确的是
A.在酒精灯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产生水雾,得出结论酒精中含有氧和氢元素
B.镁条燃烧后质量变大,说明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C.电解水实验,说明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D.加入高锰酸钾也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度,说明高锰酸钾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2、化学观念是化学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对化学观念的认识正确的是
A.元素观:某物质燃烧生成和
,推知该物质由
元素组成
B.变化观: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结构观:镁离子和镁原子的质子数相同,因而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D.微粒观:1个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1个氧分子构成的
3、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不相符的是
A.3H2:3个氢分子
B.Fe2+:1个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C.: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
D.H2O:水由氢、氧元素组成
4、下列日常生活常见的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清凉的冰水共存物
B.淡蓝的莲花水库湖水
C.香甜的客家米酒
D.雨后的清新空气
5、为了将二氧化碳中混入的一氧化碳除去,得到较纯净的二氧化碳,四位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其中完全正确的是
A.将混合气体点燃,使一氧化碳充分燃烧
B.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
C.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充分反应
D.将集气瓶口朝上,移开玻璃片使一氧化碳气体逸出
6、2023年10月8日,杭州第19届亚运会圆满落幕。本次亚运会践行“绿色”办赛理念,交出了保护环境的绿色答卷。下列行为符合保护环境理念的是
A.大量焚烧秸秆
B.过量使用农药、化肥
C.工厂废水任意排放
D.改进汽车尾气处理技术
7、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错误的是
A.原子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不显电性的粒子不一定是原子
B.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能放出热量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C.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不一定是单质
D.中和反应是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8、化学实验中常出现“1+l=2”或“l+l≠2”的有趣现象。下列符合“l+l= 2”的事实是( )
A.常温下,1L水与1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等于2L
B.在点燃条件下,1L氢气与1L氧气充分反应后得到2L水
C.在点燃条件下,1g碳与1g氧气充分反应后得到2g二氧化碳
D.在点燃条件下,1g硫粉在l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g二氧化硫
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溶解氯化钠
B.称取氢氧化钠固体
C.稀释浓硫酸
D.测定溶液pH
10、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变化与规律的科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B.镁原子和镁离子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C.同一化学反应不可能既为氧化反应又为化合反应
D.混合物可以由同种元素组成,不同种元素也可以组成纯净物
11、常用的医用酒精是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和水的混合溶液,可用于杀菌消毒,乙醇的化学式为C2H5OH,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乙醇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构成
B.乙醇分子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乙醇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一个乙醇分子中共有3个原子
12、下列关于实验误差分析错误的是
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所得结论小于,可能是装置漏气
B.电解水实验中,测得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略大于2:1,可能是因为氢气在水中溶解能力比氧气弱
C.用托盘天平称量的固体质量比实际值偏大,可能是因为砝码生锈导致
D.用量筒量取40mL水时,所取水的体积偏大,可能是因为俯视读数导致
13、化学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天然气泄漏可立即开灯检查
B.大量使用含磷洗衣粉
C.废旧电池应集中回收,并填埋处理
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
14、将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分别放入质量相等、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中,生成氢气质量(m)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对于该图象的理解,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①B表示铁和稀硫酸的反应曲线
②反应结束后铁一定有剩余锌可能有剩余
③反应结束后消耗的稀硫酸质量相等
④反应结束后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
⑤反应结束后所得溶液质量相等。
A.①③④
B.①③⑤
C.①②③④
D.②④⑤
15、观察、记录和分析现象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
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硫
C.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蓝色
D.二氧化碳通入石蕊溶液中,溶液由红色变紫色
16、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一种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红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石蜡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放出热量,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17、钛镍形状记忆合金属于一种新型的功能材料,已经成为当前功能材料领域的研究重点。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元素钛、镍的相关信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钛和镍均属于非金属元素
B.钛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g
C.等质量的钛和镍,所含原子数较少的是镍
D.镍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28,核外电子数为31
18、下列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A.2KMnO4K2MnO4+MnO2+O2↑
B.4P+5O22P2O5
C.2CuO+C2Cu+CO2↑
D.NaOH+HCl=NaCl+H2O
19、2023年9月21日,天宫课堂第四课在梦天舱上授课。梦天舱载有世界上第一套由冷原子锶光钟等组成的空间冷原子钟。根据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锶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7.62
C.锶原子易失去3个电子
D.锶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五横行
20、我国化学家张青莲测定了铟的相对原子质量,铟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铟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铟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49
C.铟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4.8g
D.离子的符号为In3-
21、叶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化学式为C19H19N7O6,因绿叶中含量十分丰富而得名,在蛋白质合成及细胞分裂与生长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列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叶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1g
B.叶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质量比为19:19:7:6
C.叶酸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D.叶酸由19个碳原子、19个氢原子、7个氮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
22、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分析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
|
|
A.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低 | B.证明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 | C.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 | D.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
A.A
B.B
C.C
D.D
23、化学符号是学习化学的工具。下列表示1个氢分子的是
A.H
B.H+
C.H2
D.2H
24、《漩涡纹尖底瓶》是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的彩陶代表作,距今5100-4700年,甘肃省陇西县吕家坪出土,现藏甘肃省博物馆。下列有关彩陶的制作工艺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工序是
A.泥土加工
B.陶坯成型
C.上色装饰
D.入窑烧制
25、某微粒M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微粒M的核电荷数为17
B.微粒M对应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
C.若x=7时,则微粒M不显电性
D.若x=8时,则表示微粒M是阳离子
26、户外运动逐渐成为人们喜欢的一种休闲方式。在野外做饭时人们会在一片空地上用石头围成一圈,在圈内点燃木柴生火烹煮,结束后浇水熄灭火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木柴属于可燃物
B.将木柴底部架空可使其与空气充分接触
C.浇水熄灭火堆是为了使木柴的着火点降低
D.点火前将周围的枯树枝清理干净,防止引起火灾
27、(5分)据陕西省消防总队消息,2013年11月24日京昆高速西汉段一辆装有固体五硫化二磷的半挂车追尾相撞,起火燃烧并发生泄漏。已知:五硫化二磷为黄色固体,五硫化二磷有剧毒。干燥时稳定,易潮解,遇水反应生成磷酸(H3PO4)和硫化氢气体(有毒),在空气中受摩擦能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和二氧化硫。
(1)打开五硫化二磷的包装时可闻到臭鸡蛋气味,从微观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
(2)写出五硫化二磷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五硫化二磷起火时应该用二氧化碳、干砂或干粉灭火器扑救,不得用水。用二氧化碳、干沙灭火的原理是 ,五硫化二磷着火不能用水灭的原因是 。
28、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用恰当的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氮气分子:_______;
(2)3个硫酸根离子_______;
(3)铵根离子_______;
29、用合适的化学符号表示。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
(2)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
30、(5分) 空气中氮气的含量最多,氮气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可与某些物质发生反应。下图是以空气和其他必要的原料合成氮肥(NH4NO3)的工业流程。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1)步骤①中发生的是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2)写出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
(3)上述化学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有 个。
(4)右图是化肥硝酸铵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分析可知硝酸铵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填字母)
A.易溶于水 B.有挥发性 C.受热易分解
(5)该氮肥的纯度至少为 。(计算结果精确至0.1%)
31、根据实验目的从下图中选择相关仪器,将其序号填写在横线上。
(1)取用少量粉末状固体时用___________。
(2)量取8mL液体时除了用到胶头滴管外,还需要用___________。
32、青少年一定要爱护自己的眼睛,在光线不足时看书、写字要用照明工具,如图是一种照明用台灯。
(1)图中标示的各部件中,用金属材料制成的有___________(填序号)。
(2)灯管后面的反光片为铝箔。铝块能制成铝箔是利用了铝的___________性。因为铝在空气中表面能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所以铝具有很好的___________性能。
(3)铜制插头是利用了金属铜的___________性。Cu能与空气中的O2、___________反应生成“铜锈”(主要成分为Cu2(OH)2CO3)。
33、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请用所学知识填空:
(1)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电解水过程中发生改变的微粒是______。
②原子簇是若干个原子的聚集体,有望开发成新材料。某铝原子簇由13个铝原子构成,其最外层电子数的总和为40时相对稳定,写出该稳定铝原子簇的微粒符号______。
(2)家用铁锅很容易生锈,铁生锈主要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_有关,防止铁锅生锈的方法有______(写出一种方法即可)。红枣高铁片中含铁粉,食用后铁粉与酸(含盐酸)反应,为人体补充铁元素,可预防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清理金属废品时,发现金属铝制品制作的易拉罐“不生锈”,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铝制易拉罐“不生锈”的原因:______。
34、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1)甲实验:收集到氢气的试管是 (填“A“或“B”),检验氢气纯度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本实验说明水是由 组成;
(2)乙实验:说明CO2具有的性质为 ;
(3)丙实验:加热前C处先通入CO2的目的是 ;E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5、(1)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①空气成分中,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且参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_,可制成霓虹灯等电光源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氮气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氢气反应,生成氨气(NH3)。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
③为了保护空气,我国新颁布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下列行为不会增加空气中的PM2.5是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燃煤火力发电 B 治理工业扬尘 C 露天焚烧垃圾 D 太阳能发电
(2)如图中A、B、C、D分别是四种粒子的示意图,请回答:
①以上四种粒子,A和C属于______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②A、B、C、D四种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
③B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__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④A的离子符号为_____________。
36、为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此过程可认为是碳与水蒸汽的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1)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什么?_____。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7、小强同学欲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这一命题。他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实验总结 |
实验一 | 取10 mL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 有气泡产生,木条不复燃 | 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但是反应慢 | 二氧化锰是过 氧化氢分解的 催化剂 |
实验二 | 向盛水的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 没有明显现象 | 二氧化锰加入水中不产生氧气 | |
实验三 | 向实验一的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 ______ | 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 |
(1)请你帮小强同学把上表中空缺的内容补充完整______。
(2)“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______。
(3)小芳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的“实验总结”,她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最终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对二氧化锰进行了两次称量,其目的是:______。
(4)倒掉实验三反应后的液体,向剩余的固体中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看到有大量气泡冒出,其目的是______。
38、自然界的水含有各种杂质,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净化。
(1)如图所示是用空塑料饮料瓶、带导管的单孔胶塞、蓬松棉、纱布、活性炭、小卵石、石英沙等材料自制的一个简易净水器。
①根据上述净化材料的特性,B层放置的材料最好是____;
②该净水器第二层纱布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
③你认为上述简易净水器(填“可以”或“不可以”)___将硬水变成软水,原因___;用___能区分硬水和软水。
(2)如图为过滤装置,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
②实验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
③过滤后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答出三点)____、_____、____
39、分类、类比是初中化学常用的学习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初中化学有许多实验中都用到了水,但是用水作用是不同的,将下列实验中的B与_____(填字母)归为一类,理由是_____。
A | B | C | D |
(2)通常情况下,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例如,在课外学习中发现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Mg在氮气中也能燃烧,请写出Mg在氮气中充分燃烧生成氮化镁的化学方程式_____。生成物中化合价显负价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
40、(5分)一种名为“污渍爆炸盐”的洗涤产品能高效去除衣物上的顽固污渍,“污渍爆炸盐”的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Na2CO4),过碳酸钠易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钠(Na2CO3)和过氧化氢。
(1)过碳酸钠与水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2)过碳酸钠中Na、C、O元素的质量比为 ;
(3)过碳酸钠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244克的过碳酸钠中所含钠元素的质量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到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