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下面从该图获取的信息中,不正确的是
A.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4
B.该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为52%
C.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D.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2.00
2、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不相符的是
A.3H2:3个氢分子
B.Fe2+:1个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C.: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
D.H2O:水由氢、氧元素组成
3、某便携式户外净水器能够除去河水、溪水中的铅离子、汞离子等有害金属离子和软化水质。下图是该便携式户外净水器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将出水和入水位置互换后,净水效果更好
B.该装置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
C.净化后,水中铅离子、汞离子含量升高
D.向净化后的水中加入肥皂水,产生较多浮渣
4、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 变化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参加反应的乙、丁质量比为 3:2
D.丁相对分子质量是甲的 2 倍
5、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读液体体积
B.倾倒液体
C.闻气体气味
D.给液体加热
6、某新燃料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3O22CO2+ 3X, X的化学式为
A.CO
B.H2O2
C.H2O
D.CH4
7、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金刚石硬度大——用于切割玻璃
B.氮气化学性质稳定——用于填充食品包装袋
C.活性炭吸附性强——用作冰箱除味剂
D.氧气具有助燃性——用作燃料
8、临夏彩陶是新石器时代人类智慧的结晶。以下制作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泥土加工
B.陶坯成型
C.器物装饰
D.入窑烧制
9、葡萄中含有丰富的白藜芦醇(C14H12O3),它具有抗癌性能,可抑制癌细胞的增生。下列有关白藜芦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由14个碳元素、12个氢元素和3个氧元素构成
B.它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C.该物质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4:12:3
D.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8 g
10、下列图中所示实验设计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探究二氧化碳是否与水发生反应
B.探究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时溶液温度的变化
C.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1、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等质量的镁和氧气充分反应
B.两份完全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C.向等质量的镁粉和铁粉中分别逐滴加入等浓度的稀硫酸至过量
D.加热一定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
12、下列常见物质中允许旅客带上车的是
A.酒精
B.汽油
C.鞭炮
D.大米
13、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液氧用于火箭发射是利用氧气可以燃烧
B.活性炭用于制白糖是利用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量
D.生石灰用作食品干燥剂是利用生石灰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
14、有a、b两份质量相等的氯酸钾,现向a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同时加热两支试管。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A.
B.
C.
D.
15、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加热固体
B.倾倒液体试剂
C.读数
D.过滤
16、对下列词语、成语或俗语中蕴含着的科学道理解释正确的是
A.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黄金的熔点很高
C.点石成金说明化学反应改变了元素种类
D.“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说明金刚石硬度大
17、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实验操作的是
A.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
B.向MnO2固体粉末中不断加入H2O2溶液
C.向一定量的碳酸钙中加入稀盐酸
D.红磷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燃烧
18、加碘盐中的“碘”指的是
A.碘单质
B.碘原子
C.碘分子
D.碘元素
19、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
B.
C.
D.
20、缺锌会导致生长迟缓,如图为锌元素的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锌原子的质量为
B.锌的原子序数为30
C.锌原子核外有四层电子
D.锌在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21、镧、钆等稀土元素被誉为“现代工业维生素”,中国是世界第一稀土元素储量大国和第一生产大国。钆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钆属于非金属元素
B.钆的元素符号是Gd
C.钆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7.3
D.钆原子的质子数为64
22、硫酸(H2SO4)是亚要的化学工业原料,其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
A.+7价
B.+6价
C.+4价
D.-2价
23、安徽淮南的八公山豆腐名扬海内外,是经过选豆→泡豆→磨浆→滤渣→煮浆→凝浆等工艺制成,下列制作步骤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泡豆
B.磨浆
C.滤渣
D.煮浆
24、下列推理或归纳合理的是
A.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同种元素在不同的化合物中可以显不同的化合价,所以同种元素在同一种物质中一定显相同的化合价
C.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D.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因此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25、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现象都可以用化学知识来解释,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食盐腌制的食品可延长保存时间
B.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因为铁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和氧气发生了反应
C.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现象,微观原因是分子的大小可以随温度的改变而变化
D.使用含氢氧化钠的炉具清洁剂时,应戴上橡胶手套
26、如图所示,将两枚光亮的铁钉分别用细线吊置于甲、乙中,并使部分铁钉露出液面,放置一段时间,出现了锈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乙中,气体含氧气的体积分数相等
B.甲中,铁钉在植物油内的部分没有锈蚀
C.乙中,铁钉与水面接触的部位锈蚀最严重
D.丙中,导管内会上升一段水柱
27、如图是某同学学习了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后绘制的知识络图,其中A、B、C分别表示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已知A是一种硫酸盐,其溶液呈蓝色,B能用于灭火,“﹣”表示相连两物质之间能相互反应.
(1)按物质分类,C属于 (填“氧化物”、“酸”、“碱”或“盐”).
(2)写出A、B的化学式:A ;B .
28、选取相应物质填空(填字母):
A 氢氧化钠 B 钙元素 C 氧化铁 D 四氧化三铁 E 乳化 F 硝酸铵 G 溶解 H 锌元素
(1)能被磁铁吸引的金属氧化物_____;
(2)缺乏易导致侏儒症的元素_____;
(3)溶于水放热的物质_____;
(4)洗洁精清洗油污的原理_____。
29、钢铁是重要的金属材料,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
Ⅰ、铁的应用:
(1)下列铁制品的利用与金属导热性有关的是______(填字母,下同)。
A.铁钳
B.铁锅
C.刀具
(2)“纳米a-Fe粉“可以用于食品保鲜,称之为“双吸剂”,因为它能吸收空气中的______和______。
Ⅱ、铁的治炼:
工业炼铁的原理是高温下用CO作还原剂,将铁从氧化物中还原出来,请回答下列问题:
(3)写出以赤铁矿为原料,在高温下炼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高炉炼铁中,焦炭的作用除了可以生成一氧化碳外,还能______。
Ⅲ、实验探究炼铁原理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模拟工业炼铁的原理,并探究CO与Fe2O3反应后的产物。
通过查阅资料知道:①草酸(H2C2O4)固体与浓硫酸混合加热会产生一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
②NaOH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 :
③常温下,Ca(OH)2微溶于水,于是他设计了如图1的实验装置,结合装置回容下列问题:
(5)图A是用固体草酸和浓疏酸制取CO的反应装置,你认为应选择图2中的______(填装置编号):
(6)图中装置C、D的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
(7)为了证明产物中有二氧化碳,装置F中的试剂应该是少量的______(填试剂名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8)该装置设计有一个明显缺陷,你认为是______。
30、取用一定量的液体常用________和________ 量出体积。量液时量筒必须 ______ ,视线要和__________ 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的体积。
3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请从微观角度解释下列问题。
(1)体温计受热,汞柱上升________________。
(2)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物理性质有很大的差异________________。
(3)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________________。
32、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中某一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
A.质子数不同
B.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C.中子数不同
D.电子数
(2)在化学反应中,每个镁原子失去______个电子形成镁离子。
(3)从上表中你能发现该周期有什么特点(回答一个即可)?______。
33、(1)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为什么铜粉在空气中加热后,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铜粉的质量增大了?___________
(2)管道煤气中为什么要加入有特殊臭味的乙醇硫这种物质?_________
34、以下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上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上图,从原子、分子的角度分析,在化学反应过程中,__________可分,而________不能再分。
35、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
(1)空气成分中,按体积计算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_____。(填分子式)
(2)工业上利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可制得氧气。
①医疗急救时,则需要用______(填:纯氧或空气)。
②液氧炸药是一种无污染的炸药。一种制作方法是将木炭浸泡在液氧中,使木炭的孔隙吸满液氧,该液氧炸药爆炸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餐厅中有自热米饭,其发热的原理是利用了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6、我们曾做过①木炭 ②硫粉 ③铁丝 ④蜡烛等物质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的实验。其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的是(用序号填写,下同)____;生成两种物质的是____;生成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___。上述现象有助于我们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判断化学变化发生的根本依据是___。
37、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课上,同学们利用下图装置进行气体制备的练习。
(1)利用装置A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
(2)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写出一个即可),其优点是_____。
(3)用D装置收集氧气时,待集气瓶中的水排完后,_____,小心将集气瓶移出水槽,_____在桌子上。
(4)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可以用的收集装置为_____(填字母)。
38、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氧气:
(1)写出图中标号b仪器的名称:_____________。
(2)用大理石和稀盐酸来制取二氧化碳,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3)若用装置E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
(4)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常温下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氨气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制取并收集氨气,应该从上图中选择的装置是_____________。
39、如图是电解水中水分子分解过程.从水分解的示意图你能得出规律或结论.
(1)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
40、夏季雷雨前池塘里的鱼经常将头伸出水面,有的甚至死亡,解释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