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有关氧气的制取与性质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取用药品
B.氧气验满
C.铁丝燃烧
D.熄灭酒精灯
2、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模型正确的是
A.物质的分类
B.物质组成及构成模型
C.地壳中元素的含量
D.空气成分模型
3、分类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类型的是
A.CO2+H2O=H2CO3
B.H2CO3H2O+CO2↑
C.CO2+2MgC+2MgO
D.MgO+2HCl=MgCl2+H2O
4、2021年10月16日,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成功。常用的固体火箭推进剂为高氯酸钾和铝。如图是铝元素和氯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和在元素周期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铝原子核内有13个中子
B.图1所示的粒子结构示意图中,x等于8
C.氯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5.45g
D.图2所示粒子结构示意图表示的是阳离子
5、下列实验方案与实验结论相对应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方案 | ||||
结论 | 比较呼出气体中CO2含量较空气中的多 | 说明白烟的成分与蜡烛成分相同 | 说明氨分子在不断地运动,而酚酞分子不运动 | 说明液态水与气态水可以相互转化 |
A.A
B.B
C.C
D.D
6、下列燃料在O2中燃烧时,不会产生CO2的是
A.天然气
B.煤
C.肼(N2H4)
D.乙醇(C2H5OH)
7、关于单质和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
B.化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元素
C.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微粒
D.化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微粒
8、我国科研团队借助一种固体催化剂(LDH),在常温常压和可见光条件下合成了氨,其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过程实现了常温下氮气的利用
B.该过程将化学能转化为太阳能
C.反应前后,LDH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D.该反应为
9、中国航天员在太空演示了“泡腾片溶于水”实验,蓝色的水球内气泡滚滚。泡腾片的主要成分是维生素C(C6H8O6)、柠檬酸(C6H8O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泡腾片在水中反应产生的气体可能是Cl2
B.维生素C和柠檬酸的组成元素相同,化学性质相同
C.维生素C中C、H、O三种原子个数比为3:4:3
D.维生素C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柠檬酸
10、下列关于水资源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A.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故供人类生产和生活所用的水资源极为丰富
B.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应当爱惜它
C.我国水资源总量虽然比较丰富,但人均水量少
D.水资源的不足将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危机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50mL30%的浓盐酸中加入50mL 水稀释成15%的盐酸
B.用水可以区分氢氧化钠和硝酸铵
C.实验室可以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氧气
D.构成二氧化碳气体的微粒和构成干冰的微粒不同
12、身边常见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酸奶饮料
B.2B铅笔芯
C.天然气
D.蒸馏水
13、图1是KNO3和NaCl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按图2进行实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
B.t2℃时,能配制得到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KNO3和NaCl溶液
C.“某一步操作”前后的溶液状态变化过程是d点→b点
D.t2℃时将等质量的KNO3的饱和溶液和NaCl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关系:m(KNO3)>m(NaCl)
14、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白炽灯泡的钨丝通电时有发光发热的现象,说明发生了化学变化
B.热胀冷缩现象,是因为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C.酒香不怕巷子深,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氮气加压后变成液态,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15、微观认知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如图是工业制取硝酸第一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生成的丙、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
B.参加反应的甲、乙的质量比为17:40
C.反应前后金属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D.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没有发生改变
16、下列应用符合题意,且符号表达式书写及基本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
A.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化合反应
B.硫粉的燃烧 氧化反应
C.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化合反应
D.拉瓦锡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原理 分解反应
17、“嫦娥石”含有丰富的钙、铝、镁、钛等,是我国在月球上发现的新矿物,其中“钙、铝、镁、钛”指的是
A.原子
B.分子
C.离子
D.元素
18、下列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4Fe + 3O22Fe2O3
B.乙炔(C2H2)燃烧形成氧炔焰:2C2H2+5O24CO2+2H2O
C.铜器上铜绿的形成:2Cu+O2+2H2O=Cu(OH)2
D.用石灰石浆吸收烟气中二氧化硫:CaCO3+SO2+O2=CaSO4+CO2
19、安全无小事,人人需谨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进入久未开封的地窖,要做灯火实验
B.过量添加防腐剂延长食品保质期
C.炒菜时油锅着火,加入冷水灭火
D.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打开排气扇
20、镁在国防工业中应用广泛,镁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碳12原子实际质量为a,则镁原子实际质量为24.31a
B.符号“2Mg”可表示两个镁元素
C.镁离子核外电子数为12
D.镁燃烧产生明亮的光,可用于制作照明弹
21、中小学开设的劳动课内容丰富多样。下列课程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学习插花
B.制作木雕
C.用葡萄酿酒
D.用皱纹纸制作纸玫瑰
22、下列实验操作顺序不正确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量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
B.用酒精灯加热试管中的固体,应先预热,后再把火焰固定的药品的下方用外加热
C.做可燃性气体燃烧实验时,先检验气体纯度,后点燃
D.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先向装置中加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3、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锶原子的中子数为38
B.锶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形成锶离子Sr2-
C.①和②两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D.③所示的元素位于第三周期
24、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2HgO2Hg+O2↑
B.3Fe+2O2=Fe3O4
C.C+CO2CO
D.C+2CuO2Cu+CO2
25、如图是自来水厂净化水的主要步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能把过滤池和吸附池的位置顺倒
B.加入的X试剂为活性炭
C.过滤池能除去水中溶解的色素和异味
D.到达用户的水是纯净物
26、为了达到实验目的,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可以加少量的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B.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一定的石灰乳充分搅拌,可制得农药波尔多液,波尔多液是蓝色溶液
C.古时,人们制作皮蛋泥,常需要加入熟石灰和草木灰,从化学角度分析二者某些成分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某物质有利于蛋白质凝固变性
D.将镁在空气中点燃,观察到的现象是:镁条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生成氧化镁
27、用化学用语表示:
(1)2个钾原子_______;
(2)3个氢氧根离子_______;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________;
(4)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__;
(5)表示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 。
28、说出下列符号的意义或用化学符号表示:
(1)F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Ag____________, (3)2个过氧化氢分子________
(4)一个铜原子_______, (5)2Cl_________
(6)Mg2+中2的含义_____________
29、根据实验要求,写出仪器的名称:
(1)可直接用于加热的玻璃仪器是______ ;
(2)取用粉末状药品时一般选用___________;
(3)用于夹持试管的仪器是__________;
(4)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___________;
(5)收集或贮存气体的仪器是__________;
(6)取用块状固体时一般使用 ___________ 。
30、25℃时,将ag碳酸钠(化学式为Na2CO3)溶解于100g水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此温度下碳酸钠的溶解度为_____g.向此溶液中滴入足量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碳不充分燃烧_______。
(2)锌与稀硫酸反应_______。
(3)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_______。
32、向熔融的金属钠中缓慢通入无水的液氨(NH3),再加热至350-360℃ 生成氨基钠(NaNH2)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33、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结合该图回答问题:
(1)______℃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物质是______(填“甲”或“乙”)。
(3)t2℃时,分别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4)小明同学用甲物质进行以下实验:
①实验过程中,B、C、D对应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__。
②B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__。
34、通过对碳与碳的化合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_______组成的单质。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如都有可燃性,试写出C60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防毒面具中含有活性炭是利用了它的_______性。CO2和CO性质不同是因为_______。
35、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其发生装置与制取__________气体相同。收集方法有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或者是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氢气的化学性质是(1)可燃性,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2)还原性,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选择下列适当物质的序号填空:
A石墨B氧气C氮气D双氧水E干冰F氩气G明矾H活性炭
(1)生产铅笔芯___________。
(2)用于炼钢的气体___________。
(3)医用消毒剂___________。
(4)制造舞台云雾___________。
(5)用于冰箱除臭___________。
(6)净水用絮凝剂___________。
37、根据课本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_____ (填“能”或“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2)实验二能得出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_____;
(3)实验三在不更换反应物的情况下要达到实验目的需要做的改进是_____。
38、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示意图
(1)试管_________(填“a”或“b”)中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试管a、b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________。
(2)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3)电解水实验证明水__________元素组成的:依据是________。
39、如图所示,打开分液漏斗,使其中的无色液体与试管中的固体接触反应,可观察到气球胀大现象,请分别写出一个符合图中现象和下列要求的化学方程式:
(1)分解反应:___________;
(2)化合反应:___________;
(3)置换反应:___________;
40、将少量高锰酸钾混入氯酸钾中,加热时发现氯酸钾分解速率大大加快。高锰酸钾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吗?请说明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