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七台河八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英雄应该被历史铭记。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因弹药即将用尽,率舰队冲向日舰“吉野号”,不幸被敌人炮弹击中,以身殉国的将领是

    A.林则徐

    B.陈化成

    C.邓世昌

    D.张自忠

  • 2、《十二铜表法》是欧洲法学的渊源,是平民与贵族长期斗争的成果。它诞生于(     

    A.伯里克利主政时期

    B.罗马帝国时期

    C.查士丁尼执政时期

    D.罗马共和国时期

  • 3、下图是某宗教的活动场所,该宗教创立的直接影响是(     

    A.阿拉伯帝国的建立

    B.阿拉伯国家的侵略扩张

    C.阿拉伯统一国家的建立

    D.哈里发建立阿拉伯帝国

  • 4、“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列宁这句话是对哪次改革的评价?(  )

    A. 明治维新 B. 彼得一世改革

    C. 1861年改革 D. 戊戌变法

  • 5、新航路开辟带来的最大影响是(  )

    A. 锤炼了欧洲人敢于冒险,勇于拼搏的精神

    B. 使东方隶属于西方

    C. 使分散的世界逐步连成一个整体

    D. 带来了殖民掠夺、扩张与侵略

  • 6、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是 (     

    A.《权利法案》

    B.《拿破仑法典》

    C.《人权宣言》

    D.1787年美国宪法

  • 7、下列各项搭配不正确的是(

    A.詹天佑——京张铁路 B.侯德榜——侯氏制碱法

    C.严复——《海国图志》 D.鲁迅——《狂人日记》

     

  • 8、下列国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同盟国集团成员的是

    ①英国

    ②德国

    ③意大利

    ④法国

    ⑤奥匈帝国

    ⑥俄国

    A. ①②③

    B. ④⑤⑥

    C. ①④⑥

    D. ②③⑤

  • 9、如下图雕像在中国出现,与下列哪一历史现象密切相关(  )

    A.基督教诞生

    B.罗马帝国衰亡

    C.佛教东传

    D.罗马帝国分裂

  • 10、下侧是某同学上课时绘制的思维导图,据该图可知他学习的内容是

    A.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B.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C.拉美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D.二战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 11、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标志是(     

    A.三级会议的召开

    B.制宪会议的召开

    C.巴黎人民攻克巴士底狱

    D.《人权宣言》的颁布

  • 12、有人曾这样评价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顺利地在旧瓶子里装进新酒,还不至于引起旧瓶子的爆炸。”这里的“还不至于引起旧瓶子的爆炸”指的是

    A.确立君主立宪体制 B.确立“王权至上”的基本原则

    C.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D.克伦威尔实行军事独裁

  • 13、唐代李逢吉作科举主考官时,一次性录取的几十位进士,均为出身贫寒的士子。他的政敌李德裕亦"颇为寒素开路",以致被贬谪时,"八百孤寒齐下泪"。由此可知唐代科举(     

    A.加强了君主集权

    B.促进了阶层流动

    C.消除了门第观念和阶级对立

    D.激化了政治矛盾

  • 14、法学是罗马人最伟大的成就之一。《罗马民法大全》是罗马法的集大成者,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下列法典不在其中的是

    A.《法学汇纂》

    B.《十二铜表法》

    C.《法理概要》

    D.《查士丁尼法典》

  • 15、1849年,马克思定居伦敦后,大英博物馆图书馆就成了他几乎每天必到的地方,他在这里查阅资料,撰写了很多重要的著作和文章。下列哪本著作是“他”在这里完成的

    A.《成立宣言》 B.《德意志意识形态》

    C.《1844经济哲学手稿》 D.《资本论》

  • 16、英国号称“日不落帝国”的原因( )

    A.英国的太阳不落山

    B.英国人看不到太阳落山

    C.人们对英国的尊称

    D.英国在世界各大洲都建立了殖民地

  • 17、“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为此日本政府( )

    A.“废藩置县” B.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C.改革土地制度 D.“殖产兴业”

  • 18、文艺复兴伊始,有一部文学作品抨击了天主教会的腐败和腐化,表达了市民阶层的情感与理想。这部作品是

    A.《神曲》

    B.《圣经》

    C.《最后的晚餐》

    D.《哈姆雷特》

  • 19、英国进入共和国后,权力落在____的手中。

    A.詹姆士一世

    B.查理一世

    C.克伦威尔

    D.查理二世

  • 20、17世纪40年代发生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其历史意义不包括( )

    A.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

    B.颁布了《人权宣言》

    C.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

    D.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和______三个部分组成。

  • 22、自由城市:

    市民是自由人,享有_______权,领主不得非法剥夺市民的财产,不得向市民任意_________

  • 23、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已经走过百年光辉历程,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光辉之路。根据所学知识,完成填空。

    (1)1921年,_______①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诞生。

    (2)1935年1月,党中央在红军长征途中召开了_______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派_______③到西安参加谈判,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十年内战基本停止,_______④初步形成。

    (4)抗日战争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新四军等抗日武装力量积极抗战,在华北的广大区域,由⑤_______领导的百团大战,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_______⑥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5)1945年4月,_______⑦的召开,确立了_______⑧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这次会议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6)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国共产党领导解放区军民展开了战略反攻,先后展开了辽沈、淮海、⑨_______三大战役,1949年4月,解放军占领_______⑩,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解放军向全国进军,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结束。

  • 24、俄国____________革命胜利后,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一个是___________,一个是  ___________

  • 25、14世纪中叶以后,西欧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等形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_________;17世纪,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润,英国殖民者从事以贩卖非洲黑奴为中心的“_________”。

  • 26、确立资本主义社会立法规范的法典是拿破仑颁布的________

  • 27、隋炀帝时修建   ,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 28、从646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________”,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 29、日本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

    政治上:_______ ,实现中央集权。

    军事上:实行 _______  ,建立新式军队,提倡武士道精神。 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在“ _______  ”的号召下,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社会生活:提倡“_______ ”,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 30、公元前46年,罗马统治者________进行历法改革,制定了一套新的历法,即________,从而奠定了今天广泛采用的公历的基础。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的自主权利是必须得到尊重的。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其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受到其他国家的干涉。……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和干涉内政的威胁与对于侵略和干涉内政的恐惧就将被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第3集)

    材料二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

    ——周恩来

    材料三   一个更为显著的变化是在外交领域,在不断加深与亚非拉国家友谊的同时,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一步步打开西方世界的封锁,为国家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

    ——《筑梦中国解说词》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些原则”指的是什么?在国际上有何深远影响?

    (2)结合材料二,这是周恩来在哪次会议上的讲话?周恩来在这次会议上提出了什么方针?

    (3)根据材料三用两个事例说明,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外交“为国家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

    (4)纵观新中国外交风云,你觉得新中国外交领域不断取得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 32、文艺复兴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其核心思想和实质是什么?有何影响?并请举出两位其主要代表人物。

  • 33、土地问题一直是中国革命的核心问题。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农民阶级的土地政策】

    (1)太平天国运动在哪一纲领性文件中提出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资产阶级的土地政策】

    (2)孙中山提出的“平均地权”是哪一革命组织的政治纲领?

    【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

    (3)为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抗日,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是什么?

    (4)新中国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实行的是什么土地所有制?土地改革完成后彻底摧毁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哪种土地制度?

    (5)当前,党和政府在农村实行的土地政策是什么?

    (6)通过对中国不同阶层土地政策的探究,你获得了什么认识?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6世纪到19世纪中期的300多年间,奴隶贸易使非洲丧失了上亿的精壮人口,其中不少黑人死于“猎奴战争”和贩运的途中。

    材料二 “我们的港口是靠非洲奴隶贸易积累起来的资本建立的,是以活人的血肉为代价奠定了我们事业的基础。”

    (1)请说出奴隶贸易的主要路线。

    (2)请说出奴隶贸易的影响。

    (3)你认为西方资本原始积累是怎样完成的?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