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原子弹的发明和原子能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的科学家是( )
A. 牛顿 B. 达尔文 C. 爱因基坦 D. 邓稼先
2、从13世纪开始,在意大利许多自治城市里,商人投资开办作坊,控制原料采购和产品销售两个环节,雇用一些行会手工业者和零散工人工作。生产过程分成梳毛、纺线、染色、织布、平整等多道工序,由专门的手工业作坊完成,产品直接面向市场,这种新的生产组织方式是( )
A.工厂制度
B.租地农场
C.封建庄园
D.手工工场
3、印度法律上虽废除了种姓制度,但是它对今天的印度社会特别是农村仍然保留着巨大的影响。在古代种姓制度下,终身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的是( )
A. 贱民 B. 刹帝利 C. 吠舍 D. 首陀罗
4、概括归纳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为下面四幅图片拟定一个学习主题,最恰当的是
A.文明的冲突
B.社会的变革
C.古代亚非文明
D.古代欧洲文明
5、下图是解放战争时期某次战役的形势示意图。对于这一战役的意义表述恰当的是
A.基本消灭国民党军队主力
B.宣告国民党反动统治覆灭
C.粉碎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
D.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
6、在神学笼罩的黑暗中,随着欧洲封建社会的衰落和新兴资产阶级的产生,思想文化的巨人向愚昧和无知发起了挑战,这位先驱是
A.但丁 B.彼特拉克 C.达·芬奇 D.莎士比亚
7、下列国际组织和局面的出现,分别反映了当今世界在经济、政治发展中的哪两大趋势( )
A.全球化、多极化
B.多极化、工业化
C.信息化、全球化
D.工业化、信息化
8、反法联盟包括哪些国家( )
①英、荷
②西班牙
③奥地利
④普鲁士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④ D. ③④
9、17世纪末,有一场女婿登基、岳父逃亡的革命,被称为“光荣革命”。你知道它发生在那个国家吗?
A.荷兰 B.英国 C.法国 D.美国
10、1170年《英王亨利二世给予林肯城的特许状》提到“将林肯城人民在英王爱德华、威廉与亨利时代所享有之自由、习惯与法律赐予彼等”,该材料反映的是( )
A.中世纪庄园的地位
B.封君封臣制度
C.城市的自由与自治
D.大学的自治地位
11、历史学习小组正在讨论查阅的资料,内容涉及封君与封臣、领主与农奴、早期的大学等。由此判断,他们讨论的主题是
A.上古亚非文明
B.古代中国文明
C.中世纪的西欧
D.亚洲封建时代
12、拜占庭文化是欧洲中古文化的明珠,是人类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不属于拜占庭文化方面表现的是( )
A.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
B.拜占庭帝国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C.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D.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以及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
13、有人认为:“由于新航路的开辟,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有耕文明向现代化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这一评价:( )
①立足于文明史观 ②正确分析了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
③是对西方殖民行为开脱的言论 ④是用辩证的方法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4、某班同学举行辩论会,下面为双方辩手的观点。据此判断该辩论会的主题应该是
A. 英国殖民侵略的利弊 B. 法国大革命的利弊
C. 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利弊 D. 美国独立战争的利弊
15、飞机作为新武器最可能首先出现在哪一次战争?( )。
A. 拿破仑对外战争 B. 美国独立战争 C. 第一次世界大战 D. 第二次世界大战
16、观察下图,其中1921-1925年粮食产量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沙俄[苏俄(联〕]粮食产量变化曲线图
A.废除农奴制
B.“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C.农业集体化的开展
D.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17、根据论从史出的原则,下列史实与结论相符的是
选项 | 史实 | 结论 |
A | 屋大维创立元首制 | 使罗马共和国进入黄金时期 |
B | 查理大帝时期的法兰克王国 | 使法兰西疆域辽阔,称霸东欧 |
C | 查士丁尼组织编纂法典 | 使拜占庭帝国进入全盛 |
D | 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 促进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
A.A B.B C.C D.D
18、大河流域孕育了古代灿烂的人类文明,下列古代文明成果中,较为全面地反映了西亚两河流域社会发展状况的是
A.金字塔 B.《汉谟拉比法典》
C.《查士丁尼法典》 D.索菲亚大教堂
19、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国家的名义宣布人民的权利神圣不侵犯,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历史文献是
A. 美国《独立宣言》
B. 法国《人权宣言》
C.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D. 法国《民法典》
20、假如你是生活在公元10世纪某个时期的一家庄园的农奴,那么下述生活场景中,你最不可能遇到的是
A. 庄园的大部分土地租给农奴耕种
B. 农奴要向领主缴纳租税,并为其服劳役
C. 农奴终年劳累,常用怠工和逃亡等方式发泄不满
D. 农奴有人身自由,可以自由地做一切事情
21、_________制度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__________”构想的提出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提供了途径。
22、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的著作《________》出版,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在生物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伟大革命;1913年,美国的福特汽车公司使用________生产汽车,带来了汽车制造业的革命。
23、14到16世纪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
(1)1492年,________向西横渡大西洋,开始探索新航线。
(2)16世纪初,________船队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
24、 年, 建立夏朝;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从此,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禹死后,其子启继承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25、1916年,德、法两国进行的____战役异常惨烈,交战双方损失近百万人,因此,该战役有“绞肉机”“地狱”之称。1941年6月,德国向苏联发动突然进攻,苏联军民顽强抵抗,赢得了____胜利,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26、1775年4月19日,800名开赴波士顿西北郊搜查军火的英军,在________(地点)与埋伏在那里的武装村民交火,美国独立战争爆发。1781年,美法联军在________(地点)与英军激战,英将康华利率部下投降。
27、根据提示写出战役名称
(1)炎黄战蚩尤 | (2)项羽战秦军 | (3)西汉战匈奴 | (4)东晋战前秦 |
|
|
|
|
28、新航路的开辟,凝聚着葡萄牙籍航海家的艰辛和努力。
(1)1487年,葡萄牙人__________率领船队到达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并绕过好望角进入印度洋。从此,开辟了从欧洲前往印度的海上航线。
(2)1497年。葡萄牙人__________率领船队绕过好望角,渡过印度洋,到达印度西海岸,实现了欧洲人从非洲沿岸到达东方的夙愿。
(3)1519~1522年,奉西班牙王室之命,葡萄牙人__________率领船队,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返回欧洲,完成了__________。
29、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对_______的一次重大胜利,为英国_______扫清了障碍。
30、我们身边的一切事物,都经历了发生、发展、演变的过程。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活动案例。
活动案例:交通运输方式的演进
古代交通进步是人类文明曙光初现的重要标志。古史传说称“黄帝造车,故号轩辕氏”,这是黄帝被尊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一个重要原因;
1764——1790年,瓦特完成对____A___的改进,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核心是____B___人类社会从此跨进了___C___
1825年,___D___驾驶“旅行者号”蒸汽机车在新铺设的铁路上试车,并获得成功;
1885年,卡尔.本茨成功地设计并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使用汽油内燃机的___E____。
1903年,莱特兄弟成功的制造出人类历史上第一架飞机,取名“飞行者1号”;
小李的感受:交通进步促进社会发展,社会发展又带动交通发达。
你的感受:___F___
(不得照抄上述感受)
31、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与强化,是中国历史学习中的重要内容。请回答下列问题。
(1)商鞅变法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其中哪一条改革措施最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商鞅变法最重要的历史影响是什么?(答案不超过20个字)
(2)“秦汉时期正是这种大一统’理念完全定型的关键阶段。”请根据所学知识指出,秦朝政治上、汉朝思想上“大一统”的表现分别是什么?
(3)白寿彝在《中国通史》中指出“北魏在中原建立以后,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即如何处理这一广大地区的民族关系,其中包含如何对待汉族的先进生产方式和文化问题”。为此,北魏统治者采取了哪些措施解决这一问题?它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何重大影响?
(4)由分裂走向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趋势,请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自史前时期到南北朝,哪些封建王朝实现了长期分裂后的大统一?
32、2017年中印两国之间发生严重的洞朗对峙事件,几乎引发战争。2018年印度总理多次访华,频频示好,中印关系峰回路转。探究印度和中印关系的历史,结合所学知识答同题。
(1)古代印度特有的是什么制度?古代印度创立了世界三大宗教中的什么宗教?
(2)想想中国与印度从古至今,你知道的一次重要往来是什么事件?
(3)作为当代一名中学生,,面对我们与中印关系时好时坏的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
33、使日本由野蛮落后的奴隶社会步入封建社会的伟大变革是什么?使日本由封闭保守的封建社会走向资本主义社会的变革又是什么?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法令在保护贵族、地主利益的前提下,宣布农奴获得人身自由,还规定农奴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土地,但必须高价赎买。
材料二:改革主要内容有:消除封建割据,加强中央集权;创办近代企业,引进西方技术;允许土地买卖,承认土地私有;改革封建军制,建立近代化军队;提倡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
请回答:
(1)材料一所反映的是哪一个国家的哪次改革的主要内容?
(2)材料二所反映的是哪一个国家的哪次改革的主要内容?
(3)这两次改革的性质是什么?它们的相同影响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