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图是小历同学采用关键词学习历史所做的笔记。他学习的是
时间 | 中心 | 最北端 | 最南端 |
隋炀帝时期 | 洛阳 | 涿郡 | 余杭 |
A. 明长城
B. 都江堰
C. 大运河
D. 故宫
2、在今天,印度尼西亚有个港口城市叫“三宝垄”,马来西亚有座“三宝山”,这些名称的由来与下列哪些历史事件有关?
A. 郑成功收复台湾
B. 郑和下西洋
C. 岳飞抗金
D. 戚继光抗击倭寇
3、《台湾通志》载:“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这里所说的“余”的主要贡献是
A.出使西域 B.收复台湾 C.打败沙俄侵略者 D.七下西洋
4、号称“万里长城”的明长城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它的东西起止点是( )
A.居庸关、嘉峪关
B.山海关、嘉峪关
C.辽东、临洮
D.鸭绿江、嘉峪关
5、中国文学史上有一部作品,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描写的内容以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这部作品是
A.《红楼梦》
B.《水浒传》
C.《西游记》
D.《三国演义》
6、从文物中获取信息是我们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当我们研究中国古代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的历史史实时,可以从下列哪件文物中获得有效信息
A. B.
C.
D.
7、下列史实能体现唐朝较为开放的社会风气的是( )
①武则天登基成为皇帝
②唐三彩的生产
③妇女喜好骑马、打球、射箭
④盛行胡旋舞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8、(2015·深圳学业考)每个时代会有其主流文学形式。宋代的主流文学形式是
( )
A. 诗 B. 词
C. 曲 D. 小说
9、明朝时明著名的丝织业和制瓷业中心分别是
A.海南岛、定窑
B.开封、汝窑
C.苏州、景德镇
D.南京、哥窑
10、邓稼先被人们赞誉为( )
A. 两弹元勋 B. 党的好干部 C. 党的好战士 D. 当代保尔
11、清朝前期,工商业非常繁荣的大城市不包括
A. 北京
B. 江宁
C. 扬州
D. 吴江县盛泽镇
12、“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唐朝诗人皮日休这首《汴河怀古》评价的是
A.秦朝开凿灵渠
B.西汉开通丝绸之路
C.隋朝开凿大运河
D.唐朝鉴真东渡日本
13、栗劲的《秦律通论》指出,从商鞅变法到秦始皇即位前的109年间,秦军同六国共交战65次,战果如下表。这种战局反映出商鞅变法的直接作用是
A.推动了秦朝经济发展
B.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
C.有利于思想的统一
D.提高了秦国军队战斗力
14、唐宋元对外政策的共同特征是( )
A.对外扩张
B.对外开放
C.资本输出
D.闭关自守
15、《水浒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梁山好汉“黑旋风”李逵与“浪子”燕青逛东京大街,街上有人说书、唱曲、卖饮料、相面算卦、杂耍、表演等。他们所去的场所在当时被称作
A.瓦子
B.邸店
C.坊
D.榷场
16、清朝徐骏写过一首诗,其中有两句写的是“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被人告发,说在影射大清,诽谤清王朝不识字没文化,结果皇帝下令将其斩首处死。对这类事情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造成社会恐怖 B.促进了思想进步
C.严重摧残人才 D.阻碍社会进步和发展
17、1140年,金军分四路向南宋发动全面进攻。金兀术率1.5万多骑到郾城决战。宋军用麻绳绊马腿,用快刀上砍金兵下砍马脚,与金军展开肉搏,取得大捷。以上描述表明郾城大捷的原因是
A.宋军骁勇善战
B.南宋向金称臣
C.秦桧坚决抗金
D.南宋战斗力弱
18、2017年8月26日,各界人士在台北举行了一场纪念郑成功的论坛活动。人们纪念郑成功,主要因为他( )
A.促进了民族交融
B.加强了清朝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C.维护了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
D.传播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9、“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国民党元老于右任的《望大陆》反映了他渴望
A.祖国统一
B.“台独”
C.两岸对峙
D.反攻大陆
20、有人说:“2000年前,丝绸是中国的名片;1000年前,瓷器是中国的名片;500年前,茶叶是中国的名片……”,其中与“丝绸是中国的名片”有直接关联的历史人物是( )
A.张骞
B.王昭君
C.卫青
D.班超
21、唐朝科举制逐渐完善,常设的考试科目主要有______和_______。
22、唐太宗统治时期的著名的谏臣是:_______________ 。
23、唐与吐蕃
(1)吐蕃概况:唐太宗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的各个部落,定都________。
(2)唐蕃和亲
史实 | 唐太宗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仰慕中原文化,多次派使者到唐朝求婚。唐太宗同意将________嫁给他。 |
意义 | 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
24、1565年,______率军荡平东南沿海地区的倭寇;1662年,______收复台湾,给荷兰殖民者以沉重打击。
25、“______”后,唐朝中央权力衰微,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五个政权,南方出现了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方的成汉,史称“______”。
26、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________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该书对研究我国古代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
27、清代的小说创作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其中艺术最高、影响最深远的是______的《红楼梦》。
28、康雍乾时期,为加强知识分子思想领域的控制,大兴________。
29、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编写的编年体通史 。
30、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
31、连线搭配:
科技发展推动社会进步。请将下列科学家与其主要成就连接起来。
毕昇 著有《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
李时珍 被誉为划时代的中国近代科学先驱,著有《农政全书》
徐光启 著有《天工开物》,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
宋应星 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术
32、请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时间
(1)北宋建立——
(2)南宋灭亡——
(3)蒙古政权建立——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汉时期我国的民族关系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即南方地区的开发和融合加强,西部的贸易和交流频繁,北方边境战争不断。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时期“西部的贸易和交流频繁”与什么历史事件有关?在北方边境主要与哪个少数民族战争不断?
材料二:北魏初年,有个姓拓跋的人穿鲜卑的衣服,说鲜卑话,曾担任“白鹭官”,没有俸禄,但战争中掠夺到的财物可以归己。若干年后,他的后人已改用汉人的“元”姓,担任的官职是太尉,有规定的俸禄可以领取,穿汉人的衣服,说汉话,还与朝中的一个汉人官员结成了亲家。
(2)上述情境中,与“白鹭官”相比,其后人的生活习俗发生了哪些变化?
(3)导致“白鹭官”后人发生变化主要源于历史上的什么重大改革?
(4)据“白鹭官”后人的变化,说明这次改革重要作用。
材料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西部和北部少数民族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不断内迁,大量南下的少数民族与汉族人民在黄河流域杂居相处,彼此交往。他们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方面,相互渗透,取长补短。
(5)结合上述材料和问题,概括我国古代民族融合的主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