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斯大林曾经说过:“这次行动按其计划的周密、规模的宏大和行动的技巧来说,在战争史上还从来没有过类似的先例。”它“迫使希特勒德国在两个战场上同时作战”。斯大林所说的“这次行动”是( )
A.偷袭珍珠港
B.苏德战争爆发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诺曼底登陆
2、某历史兴趣小组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收集了亚力山大东征、丝绸之路、马可·波罗来华等素材,请你判断他们的研究主题是( )
A.帝国的扩张
B.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C.文明的冲撞与融合
D.中华文明的吸引力
3、“物种都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这观点出自( )
A.《神曲》
B.《哈姆雷特》
C.《物种起源》
D.《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4、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共同原因是
A.腐朽的封建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C.专制王权同议会的矛盾激化
D.殖民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5、下图是某班同学在开展历史知识研讨活动中的主题关键词名片。他们研讨的主题应该是( )
雇佣农业工人 手工工场 市民阶层 |
A.西欧城市的发展
B.资本主义的曙光
C.工厂的蓬勃发展
D.西欧庄园的发展
6、一位美国史学家描述道: ....在悲惨的 ‘中段航程’中横渡大西洋,这些黑色‘货物’,上了镣铐,锁在甲板上,没有卫生设备,他们忍受着可怕的待遇”黑色“货物”将会被贩卖到( )
A.美洲
B.非洲
C.欧洲
D.亚洲
7、他的宿愿就是“要使动摇的人皈依真理和非暴力”。该历史人物最有可能是( )
A.玻利瓦尔
B.甘地
C.卡德纳斯
D.章西女王
8、论从史出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下面材料反映出两大帝国在疆域上的共同之处是
亚历山大建立了一个空前庞大的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帝国的建立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 | 拜占庭帝国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上产生过重大影响。它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
A.都地跨欧、亚、非三洲
B.都加强了文化的交流
C.都产生了新的文明成果
D.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9、一位亲历甲午战争的洋人海员说:“(北洋舰队)如大树然,虫蛀入根,观其外特一小孔耳,岂知腹已半腐。”这一材料可用来说明清朝
A. 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原因 B. 洋务运动对近代化的促进作用
C. 北洋舰队舰船质量的不足 D. 维新变法取得的巨大成效
10、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 同盟国和协约国的扩军备战 B. 帝国主义国家间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C. 英法推行绥靖政策 D.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11、德国著名学者耶林在谈到罗马时说:“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下列不属于罗马“法律”的是
A.《查士丁尼法典》
B.《汉谟拉比法典》
C.《法理概要》
D.《新法典》
12、“高铁是我国装备制造的一张亮丽的名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出访的足迹遍及六个大洲,谈的最多的合作项目之一就是高铁。开启铁路运输时代的是( )
A.俄国
B.德国
C.美国
D.英国
13、每逢周日,不少人会去教堂做礼拜或祈祷,聆听牧师讲解《圣经》,这些人所信仰的宗教是( )
A. 伊斯兰教 B. 佛教
C. 基督教 D. 道教
14、文物是研究历史的可靠资料。下图文物提供的历史信息有
①君权神授的理念 ②古巴比伦的奴隶制度
③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 ④伊斯兰教在欧洲的地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④
15、穆罕默德的继承者被称为( )
A.法老
B.哈里发
C.天皇
D.执政官
16、8世纪中期,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是 ( )
A.唐朝帝国
B.波斯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拜占庭帝国
17、公元前2世纪,成为地中海霸主的是( )
A. 罗马 B. 拜占庭帝国 C. 古巴比伦王国 D. 迦太基
18、由南美各国足球俱乐部冠亚军参加的足球联赛冠名为“解放者杯”,这是为了纪念19世纪拉丁美洲独立战争的领导人、南美的“解放者( )
A.林肯 B.玻利瓦尔 C.卡德纳斯 D.章西女王
19、约翰继承了其父亲的磨坊,成为英国19世纪的一个磨坊主。他准备将磨坊搬到远离河流的曼彻斯特城中心,扩大其生产规模,改建成一家面粉厂。你认为推动其改造的科技因素是
A.蒸汽机的使用
B.劳动力充裕
C.市场更广阔
D.资金充足
20、对以教皇为代表的统治者,一部作品进行了这样的评判:“你的贪婪使世界陷于悲惨,把好人蹂躏,把坏人提升。”这部作品是
A.《荷马史诗》
B.《一千零一夜》
C.《神曲》
D.《共产党宣言》
21、公元前27年,______首创“元首制”,建立罗马帝国。
22、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_____。国共首次合作开始于_____年。
23、莎士比亚是英国的文学巨匠,代表作有________。
24、1775年,_________标志着美国独立战争开始; 1789年,__________标志着法国大革命开始。
25、西欧中世纪城市取得自由和自治权的形式,是从国王或领主手里取得“________”。12世纪,巴黎的教师为了维护自身的权利和经济利益,组成________,选举会长管理学校。
26、第一次工业革命将人类带入______时代,开启工业文明。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国家从自由资本主义向______阶段过渡,加速对殖民地国家的掠夺。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国家加紧侵略中国,出现______的狂潮。
27、19世纪中叶,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巨大障碍是 ,俄国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能以 的方式获得一块份地。
28、日本在646年改革的领导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公元前8世纪,希腊出现了城邦。希腊城邦一般是以一个城市或市镇为中心,把周围的农村联合起来,组成一个小国。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是“___________”。中世纪的西欧庄园是一个独立的___________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30、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
(2)美国掌握司法权的最高机构——
(3)622年在麦地那建立的宗教社团——
(4)公元前27年屋大维首创的制度——
31、概括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背景。指出苏维埃政府成立后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分析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32、大化改新是日本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改革。请简述大化改新的背景有哪些?这次改革在政治、经济上的措施分别有什么?在日本历史上有何标志性意义?
33、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我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曾出现“百家争鸣”的历史现象,请列举当时出现的各家学派名称及其主要代表人物。
(2)请你说说“老子”和“孔子”的主要思想观点。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张骞两次出使西城,拓展了汉王朝的视野,引发了汉王朝与中亚、西亚各国相互贸易的强烈愿望,促成了西汉政府对丝绸之路的开辟和经营。张骞出使西域,是中国有记载以来的第一次中外交流,史称“张骞凿空”。
材料二:西汉政府在今天的轮台正式设立西城都护,统领西城各国,以确保丝路的畅通。西城都护的设立迫使匈奴打消了称霸西城的雄心,这标志着西汉政府已经对西城各国开始了有效的统治。
(1)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
(2)张骞出使西域为什么被称为“张骞凿空”?
(3)以上材料中的哪一史实最能说明新疆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4)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张骞的精神在我们学习中有何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