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达。下列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活字印刷术由北宋时期的匠人毕昇发明
B.指南针在北宋末年开始应用于航海事业
C.元代将火药运用于战争发明了杀伤力强大的火铳
D.四大发明及其传播对世界文明的发展有巨大贡献
2、统计图表能帮助我们分析历史.从下表中我们可以分析得出的结论有( )
①战争是人类的浩劫 ②两次战争都规模空前
③两次战争都是正义与邪恶的较量 ④和平事关各国人民的福祉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3、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下列二战中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①德国突袭苏联
②斯大林格勒战役
③诺曼底登陆
④太平洋战争
⑤雅尔塔会议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①⑤③④ C. ①④②③⑤ D. ②①③④⑤
4、他堪称是“大航海时代”的先驱,其远洋航行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和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他的航海活动
A. 促进了中外民间经济交往 B. 加强同海外国家的联系
C. 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D. 销售了中国的手工业品
5、某网站讨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正确的是( )
A. 重新确立一战后欧洲统治秩序的体系 B. 维护世界主权独立的体系
C. 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 D. 维护世界和平的体系
6、汉武帝开创了中国封建时代的一个鼎盛局面,下列与此无关的是
A. 颁布“推恩令”
B. 兴办太学,招收“弟子员”
C. 扩建军队,打败匈奴
D. 全面推行郡县制
7、从“十三五”规划到“一带一路”倡议,中央政府为香港做规划谋发展,并留足了参与共建的空间。香港“超级联系人”的角色定位逐渐成型,“一国之利”和“两制之便”在这里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优势。香港“超级联系人”的角色定位
A.有利于香港同祖国共同发展、永不分离
B.体现了中央政府对香港发展的主导作用
C.赋予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新的内涵
D.大大拓展香港在国际社会上的活动空间
8、( )以后,从欧洲至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A. 文艺复兴 B.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 美国独立战争 D. 新航路开辟
9、“一个‘转折’,就把濒临绝境、面对40余万敌军围追堵截的3万人,从全军覆灭的悬崖边上挽救回来,不仅直接使中国革命脱离了险境,而且引入了一条希望之路,加速了中国革命胜利的进程。”最能体现这一描述的是
A. 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 B. 南昌起义 C. 吴起镇会师 D. 遵义会议
10、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于
A.苏联卫国战争开始
B.太平洋战争爆发
C.《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D.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
11、下图是美国夏威夷“亚利桑那号”战舰纪念馆,它是为了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哪一事件( )
A.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B.《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C.珍珠港事件
D.诺曼底登陆
12、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发展近代军事工业,其中比较著名的军事工业是
A.福州船政局
B.轮船招商局
C.开平煤矿
D.汉阳铁厂
13、扬州诗人张若虚的代表作是
A. 《尚书·禹贡》 B. 《春江花月夜》 C. 《说扬州》 D. 《扬州的夏日》
14、1942年,陈毅同志在一首诗中写道“即今抗战艰难日,累累新坟启我思。五年碧血翻沧海,一片丹心照汉旗。”这首诗是在纪念?
A. 九一八事变
B. 七七事变
C. 一二八事变
D. 八一三事变
15、下列关于法国大革命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 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B. 推翻了外国殖民统治
C. 建立了三权分立的联邦制国家 D. 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
16、唐诗往往折射了当时的时代特征,下列诗句直接反映唐玄宗时社会经济盛况的是( )
A.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B.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C. 日本晁衡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D. 千歌万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
17、英国议会颁布的《权利法案》既沿袭了罗马法维护公民权的精神,又开启了近代民主代议制的先河。据此推知,其深远的影响是( )
A. 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B. 捍卫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C. 实现了主权在民 D. 解决了革命引起的政局动荡问题
18、“国共两党恩恩怨怨,两度分手三次握手”是对国共两党关系的生动写照。2015年 11月 7日,两岸领导人习近平与马英九的手紧紧握在一起。以下体现“第二次握手”成果的是
A. 辛亥革命 B. 抗日战争
C. 北伐战争 D. 解放战争
19、下图是20世纪50年代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解放牌汽车的场景。它最能说明
A.巩固政权的成果
B.土地改革的成就
C.一五计划的成就
D.改革开放的成果
20、《史记·货殖列传》载:“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这则材料描写的时期是
A. 西汉 B. 东汉末年 C. 西晋末年 D. 东晋后期
21、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 》,以法律形式制约了国王的权利。独立战争后,美国制定了 ,确立起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
22、1909年,居住在北京东交民巷的中国居民欢欣鼓舞,庆祝中国第一条铁路干线——京张铁路的全线通车。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填空题。
(1)秦始皇实行的 ,钳制了思想发展;唐代出现的新式农具 ,提高了耕作效率。
(2)1936年 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1956年 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1775年的 揭开了北美独立战争的序幕;1991年 的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结束。
24、影响:
(1)积极: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改革废除了( )制度,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 )的道路。
(2)消极:但是,( )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25、1926年开始的北伐战争,北伐的对象是( ),孙传芳和( )。
26、________是埃及全国的最高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国王经常用王杖责打大臣,________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27、随着全球范围内工业化的推进,环境恶化成为严重的问题。表现:全球气候_______、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_______破坏、淡水资源短缺、____越来越严重、生态平衡破坏。这些____不仅仅是生态问题,也是现代社会面临的重大_______和社会问题。
28、明朝中期,名将 率领军队,痛击倭寇,还给中国东南海域一片宁静。
29、司马迁编著的《______》和司马光编著的《______》,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
30、雅尔塔会议决定成立的国际组织——________;在欧共体基础上组成的国家联盟——________;直接使苏联解体的是________改革
31、伴随着蒸汽机的一声鸣响,人类社会进入了工业文明的新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为《机器时代的享受》。它描写了美国有钱人坐汽船游览伦敦泰晤士河的场景.在他们风光的背后,大批的农村人口背井离乡涌入城市,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18世纪的70%下降到1841年的20%。大量的贫民常年居住在没有基本卫生设施和通风设备的住房内.许多巨大的蒸汽轮船,发出呛人的浓烟,岸边工厂排放的污水,使河水变得浑浊不堪。
------摘编自《文明的力量》
(1)据材料一,“机器时代”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
材料二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全部新工业仿佛一夜之间蹿升起来,但是在所有的新进展中,或许最重要的是在工业和民用中使用电力。此时科学研究成果在工业上得到更直接的应用,出现了大规模生产技术。公司制替代合伙关系成为标准,股份公司成立后,股票持有者是公司的所有者,但实际上,他们几乎好不参与公司的管理决策,管理决策权归董事会。
---摘编自《世界文明史》
(2)据材料二,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的新特点。
材料三 人类文明演进坐标
---摘编自《世界现代化进程》
(3)据材料三,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第二次现代化使人类进入了什么社会阶段?以美国新经济时代为参照,归纳第二次现代化的主要特征。
3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1)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2)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
(3)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4)洗雪了中国人民的百年国耻
33、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著作。
(1)被西方国家称为“东方医学巨典”的是
(2)代表明清小说最高成就的是
(3)被誉为“中国十七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是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通过四次隋使,日本在初步直接接触中国的优秀文化并有所汲取之后,“对中国优秀文化益加叹羡和憧憬,朝野上下醉心于学习和模仿,形成一股狂热的学习高潮”。(《日华文化交流史》)……而当时的中国,在唐继隋统一全国历太宗、高宗等诸代的治世后,经济高度繁荣发达,文化空前隆盛辉煌。……唐代文化之隆与对留学生待遇之厚,自然对日本有强烈的吸引力。于是为了实现继续直接地向中国学习优秀文化的目的,日本皇廷蛆织大型使团,派遗优秀人物为使节,以便更有效地学习,并随派大批留学生、留学僧,以便长期从事学习。显然,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才是日本遣唐使的主要原因。
——摘编自池步洲《日本遗唐使简史》
材料二:建立元朝(1279﹣1368年)后,中国的船只体积最大,装备最佳;中国商人遍布东南亚及印度各港口。1291年,马可•波罗护送一位蒙古公主绕经东南亚去伊朗时,目睹并描写了中国航海业的盛况;50年以后,阿拉伯旅行家伊本•拔图塔乘中国帆船,取道印度,前往中国时,也目睹并描写了这一盛况。…进口商品除细纹棉纺织品外,还有中亚的皮草、马匹以及南亚的优质木材、玉石、香料和象牙等原材料。而出口商品,除矿石外,还有书、画,尤其是瓷器、丝绸等产品。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中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坚定不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的新型国际关系。…我们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上的报告(2017年10月)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在该时期“醉心于学习和模仿”的典型事件。根据材料一指出,唐朝具有巨大吸引力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归纳有利于中外交流的条件。根据材料二,概括当时中国进出口贸易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指出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我国21世纪以来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的努力。
(4)综上,你认为我国历史上对外交往的主流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