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年湖北省荆州市初一上学期二检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8月1日晚,长江灯光秀“八一”特辑——《中国军人》点亮了武汉两江四岸。

    B.横跨长江的雄伟大桥、两岸错落的楼宇建筑,在灯光的交织下,呈现出宏伟宽阔。

    C.好读书,读好书,形成了习惯,你就可以与智慧结伴同行。

    D.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培养自己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 2、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互联网发达的今天,我们几乎天天都在阅读,________是纸质阅读,还是电子阅读,那么读书的目的是什么?其中最主要的是读书能给我们带来无穷乐趣:读书让生命________,读书给心灵_________,读书使灵魂________。

    A.不管     丰盈     滋养     升华

    B.不仅     丰盈     滋养     升华

    C.不管     滋养     升华     丰盈

    D.不仅     滋养     升华     丰盈

  •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高(miǎo) 笑(chī) 澹(chán) 嵌(xiāng)

    B.酝(niàng) 蓄(chǔ) 发(jì) 临(1ì)

    C.衣(suō) 黄(yùn) 应(hè) 菜(qí)

    D.悴(qiáo) 意(xù) 粗(kuàng)清(chéng)

  •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庆祝建党100周年,学校开展并策划了演讲赛活动。

    B.近30多名闽台青年代表到武夷山开展考察、交流活动。

    C.厦门大学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

    D.暴雨天行车,要判断涉水路段的水深,切忌不要贸然进入。

  • 5、下列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jiū)  (shuāng) (kǎn) 气冲(dòu)

    B. (jiào) (bǔ) (qì)  心有灵(xī) ....

    C. (ɡēnɡ) (jié)   (zuò) 流离(fèi) ....

    D. (táo)  (zhuì) (kē)  痛绝(è)

     

  • 6、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要化别人对我们的看法和期待,要勇于做自己的。(句中第一个“神”是动词,第二个“神”是名词)

    B.《姜子牙》等“爆款”国漫不仅处处藏“彩蛋”,还让传统文化融入时代语境,迸发出了新活力。(句中“彩蛋”指的是在蛋壳上绘有彩色图画的工艺美术制品)

    C.正所谓“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我的一点儿拙见,请在座的各位作个参考,或许能对你们有一点儿帮助。(句中的“拙见”是个谦辞。)

    D.美国作家海伦•凯勒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以一个身残志坚的柔弱女子的视角,告诫身体健全的人们应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赐予的一切。

  • 7、选词填空,恰当的一项是(     

    可是,我要说,这是由于他跟我们的战士接触太少,还没有了解我们的战士: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 ,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 ,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 ,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A.淳朴   谦逊   坚韧   刚强   纯洁   高尚

    B.纯洁   高尚   淳朴   谦逊   坚韧   刚强

    C.坚韧   刚强   淳朴   谦逊   纯洁   高尚

    D.纯洁   高尚   坚韧   刚强   淳朴   谦逊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甲】

    (1)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乙】

    孔子观于周庙有敧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谓何器也?”对曰:“此盖为宥座之器。”孔子曰:“闻宥座器,满则覆,虚则敧,中则正,有之乎?”对曰:“然。” 孔子使子路取水试之,满则覆,中则正,虚则敧。孔子喟然而叹曰:“呜呼!恶.有满而不覆者哉!”

    (《韩诗外传》)

    【注解】①敧(qī):倾斜。②宥(yòu)座:座位右边。“宥”通“右”。③中:这里指装水到一半。

    【1】解释下面加点字。

    (1)学而不思则________(2)好之者不如之者_________

    (3)此谓器也__________(4)有满而不覆者哉________

    【2】用“/”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限二处。

    孔 子 观 于 周 庙 有 敧 器 焉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思而不学则殆。

    (2)孔子使子路取水试之。

    【4】孔子一生历经坎坷,却矢志不渝,秉持“仁”的思想,“克己复礼”、“仁者爱人”,是一位率真、率性的真“圣人”。请结合具体的语句和你所了解的孔子经历,说说你心中的孔子形象。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9、漂亮的书写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请把王湾的《次北固山下》空缺的内容默写下来(字体要规范、工整、美观)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0、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人为什么爱摸自己的脸

    吴燕京

    ①有人统计过,人在不自知的情况下每小时会触摸脸部二三十次,平均两三分钟就会摸一次,而且这个习惯动作很难避免。那么,人为什么要摸自己的脸呢?

    ②早期的人类语言与我们现在使用的语言有很大的不同,语言学家认为,在人类语言起源初期,人用于交流的方式和动物的交流方式比较类似,两者都包含了大量的肢体动作,这是因为早期的人类语言只包含很简单的几个音节,无法满足复杂的交流需求,因此需要借助肢体动作来丰富语言交流的形态和内容。

    ③在人类语言形成的早期,触摸面部、额头、下巴和脖子是早期人类语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人类学家甚至研究了这些动作的具体意义,比如,用手掌触摸额头代表臣服于族群的首领,用手握住脖子则是向同伴发出“有危险”的警告,触摸面部和下巴可能用于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看来,摸脸在人类早期是我们“说话”的一种方式。

    ④随着语言的发展,特别是语音变化的丰富,人类已经可以通过说话表达十分复杂的思想和感情,几乎满足了所有的交流愿望。肢体动作逐步失去了其在交流中的主导作用,退化成语言的辅助机制。

    ⑤相对于语言学家的解释,心理学家则认为人类触摸面部的现实意义是调节情绪,减少心理压力。

    ⑥英国杜伦大学芮斯兰德教授利用超声波扫描技术研究了怀孕24-36周的准妈妈,研究发现,触摸面部和调节情绪有关,心理压力较大的孕妇其体内胎儿会更多地呈现触摸自己面部的姿势。美国迈阿密大学的神经学家指出,由于脸部生有大量的神经末梢,触摸面部皮肤会刺激神经活动,从而导致人体激素水平的变化,进而降低压力和焦虑带来的负面情绪。由此可见,人们之所以会在不经意间摸自己的脸,实际上是在调节情绪,使自己保持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

    ⑦人与动物的一个显著差异就是人类拥有强烈的自我意识。每个人都知道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既独立于周边的环境,也独立于他人。研究发现,部分高级哺乳动物也拥有一定的自我意识,大象,猩猩、狮子等动物在照镜子时可以区分镜子中的自己和镜子中的其他同类个体。有学者认为,人类触摸自己面部的表现正是源于这种自我意识的反应。

    ⑧人类有一套心理机制保护自我意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触摸自己的身体是最简单、直接的提升自我意识的方法。有研究发现,人在群体中比独处的时候会更多地触摸自己的脸、胳膊和头部,这固然是因为人们更在意社交场合下自己的仪容,但群体也是影响和降低自我意识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在群体中人会下意识地触碰自己的身体。这种行为可以产生心理暗示作用,提升自我意识,不容易在茫茫人海中迷失自我。

    ⑨当我们下一次出门注意到自己或他人触摸面部的这个动作时,体会或许会更多吧。

    (选自《百科知识》2020.05A,有删改)

    【1】文章开头从人们习惯于摸自己的脸这种生活现象谈起,有何用意?

    【2】第③段画线句子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3】第⑦段加点字“部分”能否删去,什么?

  • 11、春(节选)   朱自清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着些心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呼朋引伴的卖弄清脆的歌喉,唱出婉转的曲子,跟清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的响着。

    1请给上面两段文字分别拟上两个标题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赶趟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都在微微湿润的空气里酝酿   酝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这一句中的“闹”字换成“叫”字好不好?为什么?

    4“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请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

    5第二段主要是从哪些感官角度来写的?

五、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有多少人,难以忘怀;有多少事,可以重来。精彩的瞬间,美好的恒久,点亮了我们生命的星空。还记得吗?曾经关爱你的那个人,温暖你的那件事,愉悦你的那道景,感动你的那份情——那眼神、那微笑、那陪伴、那鼓励……都定格在你的心灵深处。

    请以“那时,那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文中不得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班级名;(3)诗歌、剧本除外;(4)卷面整洁,书写工整。字数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